问题

地面重装部队有没有未来?

回答
地面重装部队,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老派而又坚实的意味。在很多人印象里,它可能就是那些笨重的坦克、履带车,以及全副武装、身负重担的士兵们。在今天这个充斥着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网络战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地面重装部队,还有未来吗?

我的看法是:有,而且很重要,但必须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

我们得承认,战争的形态正在迅速演变。空天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远程打击能力也日益增强。一架先进的无人机或者导弹,可以在远距离削弱甚至摧毁敌方的坚固防御工事,这似乎让传统的地面重装部队显得有些“过时”。谁还需要冒着炮火冲锋陷阵,去夺取一个已经被炸成碎片的村庄呢?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看到这一点,那就太片面了。地面重装部队的“未来”,并不在于它能否继续以过去的方式作战,而在于它能否适应新的战场环境,并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首先,为什么说重装部队依然不可或缺?

领土的实际控制权: 无论武器技术如何发展,最终,对一个国家领土的实际控制,还是需要人去站、去守、去管理。无人机和导弹可以摧毁目标,但它们无法派驻军队去维持和平、镇压叛乱、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或者建立新的政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地面部队最终将战争的“结果”落地。想想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后期,大量的军事存在和维和部队,本质上都是地面部队在发挥作用。
在复杂地形和非对称作战中的优势: 在城市、山区、丛林等复杂地形中,重装部队的优势会更加凸显。无人机在这些地方的侦察和打击能力会受到限制,而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地面部队,尤其是那些拥有强大火力支援和防护能力的重装单位,仍然是攻坚克难的利器。同时,在面对非对称作战对手时,例如拥有坚固工事的游击队或者武装民兵,重装部队的火力压制和协同作战能力是远程打击难以完全取代的。
心理威慑与信息传递: 大规模的地面部队部署,本身就带有一种强大的心理威慑。当你的敌人看到对方的装甲洪流滚滚而来时,其心理压力是完全不同的。地面部队的出现,也是向世界传递一种明确的信号:我们有决心和能力去为某个目标而战斗。

那么,地面重装部队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需要一场“重装部队的现代化与智能化升级”。

1. 与无人系统的深度融合: 这可能是重装部队未来最重要的方向。未来的坦克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会变成一个集成的作战平台。
侦察与感知升级: 每辆坦克、每辆步兵战车都可以搭载小型无人机或无人地面车辆(UGV),进行战场侦察、目标识别,甚至可以“扫描”前方的潜在威胁,并将信息实时回传给指挥系统或载车内的乘员。
火力支援与协同: 无人机可以为重装部队提供侧翼火力支援,或者用精确制导炸弹清除坦克难以直接攻击的目标。反过来,地面部队的重武器也可以为无人机提供掩护或压制敌方防空火力。
战场“僚机”: 未来的步兵战车甚至可以像“母舰”一样,搭载和控制一批小型无人攻击载具,实现多角度、多方向的立体打击。
通信与网络节点: 重装车辆本身就是坚固的移动通信节点,能够为战场上的分散部队提供可靠的网络连接,确保信息流畅。

2. 人员的精简与效能提升: 由于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辅助,重装部队的人员配置会更加精简,但作战效能反而会提升。
自动化操作: 例如,自动装弹、目标锁定、甚至部分火炮操作都可以实现自动化,减轻乘员的负担,提高反应速度。
智能辅助系统: 战场态势感知、威胁预警、路线规划等都可以由AI辅助完成,帮助指挥官做出更快速、更明智的决策。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未来的重装部队士兵,需要的不再是纯粹的力量,而是更强的技术素养、信息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意识。他们需要懂得如何操作和维护这些高科技装备,如何与无人系统配合。

3. 装备的轻量化与多用途化: 虽然是“重装”,但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追求笨重。
新材料的应用: 新型复合装甲、陶瓷装甲等可以提供更强的防护,同时减轻装备重量。
模块化设计: 装备的模块化设计可以使其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快速配置,例如,增加反坦克导弹模块或防空模块。
更强的机动性: 即使是重型装备,其机动性也需要得到提升,能够快速部署、快速集结。

4. 与信息战、电子战的深度结合: 重装部队不再是单纯的物理打击力量,更是信息流的重要载体和节点。
抗干扰能力: 未来的重装装备必须具备强大的抗电子干扰能力,确保通信和控制系统在敌方电子战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信息节点作用: 重装车辆本身就可以成为战场信息的中转站和收集站,将来自前线的信息汇聚、处理,并传递给后方指挥部。

挑战与困境依然存在:

当然,实现这一切并非易事。高昂的研发和采购成本、对士兵高素质的要求、以及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保持装备的可靠性,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传统军事理论和作战条令也需要随之调整。

所以,地面重装部队有未来吗?

我的回答是,它们不仅有未来,而且它们将以一种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协同的方式继续存在。它们将从“纯粹的物理杀伤力量”,转变为“集成的、信息化的、多维度的战场存在”。那些能够拥抱技术变革,并将其融入自身作战体系的地面重装部队,必将在未来的战争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将是国家安全战略中,那块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有未来,重装部队可是电子战能力最强的部队。

重装部队可以与不分青红皂白的超高强度电子进攻进行协同作战,完全阻断敌军一切协同体系,仅依靠火力时间表和编成内火力就完成突破与纵深突击任务,这种不讲理的战斗能力是轻型部队根本无法比拟的。

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装部队,能在与电子战部队的协同中,通过压缩己方对通信和协同的需求,极大的提升电子战效果。所以说除非专注于吊打弱鸡,以获得碾压快感。否则重装部队在未来战争中仍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力量。

更何况,还有核坦协同战术呢。

user avatar

现在没人说谢邀了吗?

以传统观点来看,现代陆军全是重装。已经不存在士兵肩膀就能扛走的部队了。

就连空降兵,也是照着机械化方向发展。摩托化是最起码的。

而现代的技术兵器。比如题主提到的无人机。除班组用微型手抛那种以外,其他的也需要载具。有的还需要发射、保障、指挥车辆一条龙。

步兵战车后面跟着装输,还有雷达车、炊事车、舟桥车等等等等。野战防空也是一堆车辆。

现代战争的消耗也不是马驼人背能支撑的了。

我军最轻的山地部队,也一堆吉普和山猫。三哥山地部队也从欧洲买了一些高价全地形小车。

法国最近倒是用纯轻装甲部队打出了千里跃进的神仙仗。元首要是看到可能要把联邦废物的脑袋按在地图上让丫好好看看。

但一则这种部队其实不算轻。装甲车能算轻装吗?相对罢了。

二则对手很菜鸡,阵地战和运动战都打不过法军。

三则法军的部分运输靠了美国空军。都召唤了鹰酱的运输机还谈什么轻装?

要是强国对抗,就更是全体系对抗了。

你觉得是一个合成旅头顶上的防空更安全,还是拆分成若干团营头顶更安全?

肯定是防空武器更齐全的更安全嘛。空军也更方便给你打伞嘛。

现代部队看起来编制缩小,人少了。家当一点不少。现在一个旅的部队运输起开已经是一眼望不到头了。

然后现在重装备也不笨重了。以前支援火炮部队,要是被轻兵渗透了前卫靠近那就惨了。但是现在?很有可能渗透穿插的部队被信息化炮兵打掉。

最次,因为自行化,炮兵自己也跑得掉。

所以现在穿插也是机械化步兵来打了。你靠两条腿都甩不掉炮兵的火力拦截。

现代战争,弱国越来越没得打。现在要是打起来,三哥会比上次还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地面重装部队,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老派而又坚实的意味。在很多人印象里,它可能就是那些笨重的坦克、履带车,以及全副武装、身负重担的士兵们。在今天这个充斥着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网络战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地面重装部队,还有未来吗?我的看法是:有,而且很重要,但必须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我们得承认,战争的.............
  • 回答
    天津地铁5号线和6号线线路出现重合,这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并非罕见,背后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天津地铁的整体发展脉络、城市空间布局以及交通需求等角度来剖析。一、 天津地铁网络形成的“历史”考量首先,我们要知道天津的地铁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期、分批推进的。每一.............
  • 回答
    哇哦,《守望先锋》这波操作可真是够劲儿!听到这些消息,我脑子里立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各种想法、期待、甚至还有点小担心都涌上来了。首先,最让人眼前一亮的绝对是 5v5模式 的宣布。这绝对是颠覆性的改变,把游戏的核心玩法都给动了。想想看,少一个人意味着什么?阵亡的损失会放大,每个人的角色定位都会变得更加.............
  • 回答
    要说无规则格斗摔跤手和柔术高手谁更强,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格斗技中一个很根本的对比。很多时候,大家可能觉得“摔”和“地面技”是分开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咱们先分开来看,然后再聊它们怎么结合。无规则格斗中的摔跤手(Strikers/Grappl.............
  • 回答
    关于鸵鸟,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特别是它在鸟类演化史上的位置。你问它是不是鸟纲里最早分化出来的一支,并且不会飞是祖传的还是后天失足,这触及到了非常核心的演化问题。咱们一点点捋捋。首先,你说“鸵鸟应该是鸟纲里面最早分化出来的”,这个说法稍微有点笼统,但方向是对的。在现存的鸟类里,鸵鸟确实属于一个非常.............
  • 回答
    你说的这关绝对是《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Call of Duty: Black Ops III)里的“新纪元”(New World Order)任务。具体说来,是在那个任务的中段,你的角色,也就是代号为“9”(Nine)的士兵,会进入一个太空轨道上的卫星设施。这个设施里有一个叫做“独眼巨人”(Cy.............
  • 回答
    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承载着亿万生命,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重量——大约是 6 x 10^24 公斤——在宇宙中旋转了整整 45 亿年。这股源源不断的动力,仿佛拥有永恒的生命力,究竟来自何方?这并非 কোনো神奇的魔法,而是宇宙最 fundamental 的物理规律在起作用。首先,我们需要回到地球诞生的那个.............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巧合,让人不禁想探究背后的原因。国际单位制下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通常用 $g$ 表示)的数值,确实非常接近圆周率($pi$)的平方。大约是 $9.80665 ext{ m/s}^2$,而 $pi^2$ 大约是 $9.8696 ext{ m/s}^2$。这中间的差异很小,但确.............
  • 回答
    哥斯拉大战金刚里的“地心之门”和外层地壳的重力反转,这部分设定其实非常有意思,也给了不少脑洞的空间。咱们不谈什么科学严谨性,纯粹从电影里的表现来分析一下,这个“力场”到底是怎么让金刚站住脚,并且还能活动自如的。首先,得明确一点,电影里说的“重力反转”不是说地球物理学的重力突然消失了,而是创造了一个和.............
  • 回答
    关于“2月11日是唯一能让扫把立起来的日子”的说法,这可不是NASA说的,更没有科学依据支持。这个说法更像是一个流传于网络,带有几分趣味性和误导性的“都市传说”。为什么这个说法不靠谱?简单来说,扫把能否自己立起来,跟日期没有一丁点关系。我们每天都能让扫把立起来,只要你找到了合适的角度和支撑点。 .............
  • 回答
    总有人会把“天才式的学习”简化为“不断重复和积累”,觉得那些在某个领域闪闪发光的人,无非就是比别人多花了很多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同一个动作,或者死记硬背了更多东西。但如果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这种理解,就像是看到一位雕塑家在打磨一块石头,就以为他只是机械地重复敲击,却忽略了他脑海里.............
  • 回答
    战场,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沉甸甸的重量,它不是小说里戏剧性的冲突,也不是电影里精心设计的镜头,而是最原始、最残酷的现实。如果非要问它更像是一地尸体,还是一地重伤半截人呻吟蠕动,我想说,它两种景象都会有,而且是以一种令人难以承受的方式混合在一起。想象一下,硝烟过后,大地沉默了。那沉默不是宁静,而是死寂。空.............
  • 回答
    拜登政府承诺有条件地重返2015年伊朗核协议(JCPOA)的表态,释放了多重信号,涉及美国对中东战略、国际关系、地区安全以及自身外交政策的深远考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表态的背景、意图及可能影响: 一、背景与政策逻辑1. 美国对中东战略的调整 拜登政府试图在特朗普政府“脱钩”政策的基础.............
  • 回答
    想象一下,咱们的地球,如果那个“引力计”的指针突然指向了“5G”或者更高的档位,这可不是简单的日子不好过,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命这出大戏的剧本都会被彻底改写。首先,体型是个大问题。 咱现在的人类,虽然也不是巨人,但在5G的重力下,那简直是顶着一座山走路。肌肉得有多强壮才能支撑起我们的骨骼?想想看.............
  • 回答
    科幻影片中,我们常常看到飞船内部仿佛拥有和地球一样的重力,让船员们能够如同在地面上一样行走、跳跃,甚至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这种设计并非只是为了方便观众理解或营造一种熟悉感,它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些基于现实物理原理的考虑,以及对未来人类生存状态的想象。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点:在太空的零重力环境下,人类的.............
  • 回答
    关于太空建造能模拟地球重力的空间站或飞船,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兴奋但又极其复杂的工程挑战。要给一个确切的时间点,坦白说,目前科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因为这涉及到技术、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的突破。但我们可以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理论可行性来深入探讨一下,究竟我们离这个目标有多远。首先,我们要明白“模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爱情最核心、也最令人着迷的奥秘。我想,爱情,更像是一场持续不断的旅程,而不是一个终点。所以,它既不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新爱上”,也不是僵化不变的“一直爱着”,而是两者之间一种精妙的融合,一种动态的演变。想象一下,你初次遇到心动的人,那种怦然心动,那种眼中只有彼此的眩晕感,那是一种纯粹的、.............
  • 回答
    这篇由中青报发表的文章,标题直指当前CBA联赛中屡屡出现的恶性犯规现象,并旗帜鲜明地亮明了法律的底线,强调“联赛不是法外之地,重则坐牢”。从这几个关键词出发,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和思考。首先,“CBA恶性犯规频现” 这句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在体育竞技中,犯规是不可避免的,但“恶性犯规”则触及了体.............
  • 回答
    二战苏德战场,常被描绘成一场“钢铁洪流”与“闪电战”的较量,而提到苏联的胜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其巨大的牺牲和工业生产能力。但一个常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苏联在没有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凭借一系列独特的优势和策略,一次又一次地将德军打得狼狈不堪。 这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