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网红餐厅不就是这样嘛?
明明没那本事,偏爱花大钱搞营销,短时间内占据大众点评、小红书、抖音版面,
然后辅以各种优惠券、团购券...,欸,就是一顿吹...
但,说真的,不这样玩你弄个新店还真是很难开下去...大有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赶脚,
不,不是赶脚,这就是现在的魔幻事实。
那你说,这么个起家的店,会愿意用好的食材、明厨明卫给你做嘛? 自然是不会的,
不然天量广告、推介费用要怎么回本呢?
所以,远离网红店,才是正解;在大众点评上选店,请记得这几点:
综上所述,评价3.5-4.5颗星,地雷的概率不是很大。
至于所谓的5颗星...我想说,就算是天皇老子做菜,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胃。
之前在肯德基的时候,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当时我是送外卖的,有天背了外卖箱往外走,炒薯条的小姐姐一铲子下去,一根薯条飞了出来。
我眼疾手快,当时一个分光捉影手就拿下了这根薯条,为了把耍帅进行到底,我就顺口吃了这根薯条。然后小姐姐瞪大了眼看我,副经理路过,说怎么了?小姐姐指着我说:我炒飞了一根薯条,他吃掉了。
然后副经理一个擒拿手揪住了我的衣领,把我拉到卫生间,跟我说:你小子是不是不想干了?我告诉你,再有下次,直接开除!
那还是2012年的事。那以前,肯德基的管理就是这么严格,我亲眼见过一盆刚出锅的炸鸡掉在地上,人家二话不说抄起垃圾袋直接装起来扔了。有个实习生偷吃了一个蛋挞,当天离职。
那时候肯德基有QA,有神秘顾客,QA就是不打招呼,随机到店里抽检,按照评分表打分,东西没贴标签的,扣分,台面不整洁的,扣分,消毒不到位的,扣分,摆放不对的,扣分。
这个分直接决定整个店的绩效。
然后神秘顾客是以顾客身份来消费,但他会记录所有流程,从进店接待(就是柜台或者如果有接待员,会招呼你),到点餐排队的时长,点餐流程是否标准化,配餐速度是否够快,厕所干不干净,收盘子快不快?这些都会记录下来并打分。
区经理也会不定期来查店。
但大概2015年前后吧,日积月累之下,肯德基在上海的不少门店慢慢就不对劲了,比如内部员工从偷吃偷拿到光明正大的吃,经理级跟着一起吃(躲过探头),再比如服务的标准根本达不上原有标准,甚至食品制作流程都不标准化了,过了赏味期的汉堡炸鸡换个时间标签接着卖。
大家可以猜猜看,到底是为什么?
原因有3:
1.大范围用监控取代人力抽查,后来发现了监控死角后,很多人胆子就大了。尤其遇到管理层没有权威的,像之前虹桥机场店的店长,她多年来不管去哪家店,都能管得井井有条,底下人哪怕不够用,只要违规,一律开除。但大部分店长做不到,甚至为了维护关系,还要纵容。
2.用工成本飙升,兼职的学生越来越少,好不容易招进来几个人,明明犯了严重的错误也不敢开,否则店里人不够用。(那几年上海麦当劳甚至普遍用大妈做服务员,在以前这是很罕见的,大妈通常是晚上打烊班才会来的)
3.内部监督的部门也腐败了,很多跟店长关系好的会遮掩。(所以像一些特殊行业,对内部检查的部门都要求不能有私交,连坐同一张桌子吃饭都不可以,古代甚至给御史单独开一条道单走)。
后来我又去过酒店餐厅工作,亲眼见证了酒店后厨的标准(说实话不算脏,比起大多数人家里烧菜还是卫生的,只是跟我想象中星级酒店的水准差很多),加上看到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系统都搞不定之后,我其实也释然了,出去吃饭也是将就多了。我甚至觉得,肯德基麦当劳都这样了,该不会还有更差的吧?
结果没想到啊,大润发和日料店分别给我上了一课。
大润发作为连锁超市,肉臭了接着卖!
日料店以次充好也就忍了,不少店面都会这么干,回收再卖是什么神仙操作?肯德基都拉成这样了,最多也就把过了赏味期的食品换个时间卡卖,口味差一点,但绝对没有任何人敢回收客人剩下的食品接着卖(哪怕是没开封的糖醋酱番茄酱),因为这不止是企业成本的问题,这涉及到人的良心和底线了!
很多朋友安利这家好吃,但我没去吃过,理由是标签为m8,m9的和牛一眼假,顶天了m5,因此推测这家店不咋地。
这题我可以答。说好的现场已关门照片和视频来了。
我下班从地铁出来的时候,喜欢多走几步,穿越苏州龙湖天街商场回家,夏天还能吹上一段空调收一收打工人满身的大汗。
这家日料店位于三楼商业综合体两幢大楼结合部的走廊一头,无论是晚上6点还是8点,每次路过总是生意兴隆,排队的人坐着小板凳在外面等着叫号,每次我都忍不住想: 网红店生意真好。
这家店算是中端,人均单价要200多,这么高的消费,反正我一个工薪族就没敢进去吃过。
存在的问题我就不重复说了,这声明写得还是挺搞笑的,特别是这一段:
我们感谢顾客和媒体帮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已责令该门店停业整顿,并专门成立专项监察组,当日凌晨冒着台风赶往该涉事门店,进行厄令整改和现场督导。
1、信任感的崩塌
一般的普通顾客,是抱着对饭店品牌的信任,抱着对食品监管的信任去饭店吃饭的,普通顾客没有知识、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对专业的餐饮领域进行专业的判断。
普通顾客常规逻辑是:这家店在苏州最大的商场,不错。这家店是连锁网红店,不错。这家店位置好装修好,不错。这家店证照齐全,应该没有问题。
然后媒体发现饭店光鲜的表面下,在火热的生意后面,居然以次充好、回收再卖坑顾客赚黑心钱。
如果生意不好,那这个饭店为了节约成本什么做不出来?细思恐极。
然后,商家说,”感谢顾客和媒体帮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 食品安全居然是要顾客和媒体帮着发现的?保证食品安全是商家的义务,也是信任的基石,信任崩塌,这个店也不用开了。
事实上这个店真关了。
2、声明文字水平堪忧
这么多员工,每天这么多营收利润,这么大一个管理团队,食品安全这么个事情公司真的一点不知情吗?
公司在违反食品安全大赚其钱的时候不说什么,被人爆出了事情就说凌晨冒着台风要打同情牌。那打工人冬天顶着严寒、夏天冒着酷暑,遵纪守法赚辛苦钱,他们是不是应该感动全中国?
最后,我读书少,看不懂什么叫“厄令整改”,我只知道“勒令整改”。
今天下班路过我去拍拍现场,看看这家店的现状。
网红餐厅接连多家出事,我在思考:
网红餐厅是到底是为了打卡?还是好吃呢?
我觉着本质是一家营销公司,迎合当代人的审美,食品好看是第一位,装修好看是第二位,至于食品安全第几位不好评判,最后还挺贵。
让年轻人年纪轻轻置身小资生活,还很有情调。
回归到这次一绪寿喜烧,我为公关点赞!说实话我也挺震惊,官方居然回复震惊与感谢!很想问一下是不是想甩锅全部都是这个店自己的骚操作?官方只负责收取加盟费不负责食品安全?
这个回复道歉更是搞笑的提到:冒着台风真是辛苦了……难道不是分内之事嘛,有必要强调一下吗
希望互联网多点记忆,不要事情一过完就又开始排长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