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评论中的某些美国好狗普及一下历史知识。
昭和:1926-1989。不只有旧日本属于昭和。50年代的艰苦,60年代的奋斗,70年代的腾飞和80年代的鼎盛,都属于昭和。
一个国家的血性不仅仅在于苦战,更在于强耕。
以下为原答案:简单啊。一代人只能理解一代人的事儿。
我们这代人出生的时候,中国大致相当于战前经济还算凑合的日本,我们现在的中国大致相当于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有像日本那样被核平过,但是国耻一个接着一个,也算是忍辱负重长大的一代人。
所以我们就是特别能够理解昭和日本啊。是,从逻辑上讲,昭和鬼子那是又楞又蠢又残忍,而且跟我们有血仇不共戴天。但这些又傻又楞的热血青年就是有美感,就是有共鸣。哪怕是敌人,也是欣赏的敌人。美感就是这样不讲道理的东西,我永远不想脑袋上挨一颗超级伊凡,可是超级伊凡就是有美感。
至于平成青年,他们出生的时候日本就是发达国家了,他们从小长到大,日本还是发达国家,但是也没有变得更发达一点。我承认日本青年过得比我们幸福得多,也比昭和青年们幸福得多,可是这种环境对于人的塑造,就是缺乏美感。我就是不喜欢,就是看不上。
往小了说是美感,往大了说,就是国际形势映衬到了人的心理上。如果一场仗该打,那它早晚都会打,你躲是躲不过去的。既然横竖都是死那为什么不勇敢直面呢?矛盾越积越深,最后我们械斗,我杀死了你,矛盾就解决了。你杀死了我,矛盾也解决了。怎么解决都可以,唯独不能不解决。
说到底,一代人只能理解一代人。2017年的中国青年比日本青年更能理解昭和,没啥奇怪的,因为我们和他们的父辈是同一代人。至于我们的孩子,从出生的时候中国就是初等发达国家,到时候指着电视里的难民问我“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你说我一巴掌扇过去又有什么用呢?
战前昭和青年相信民族斗争,结果......
战后昭和青年相信个人奋斗,结果......
平成废物混吃等死,结果......似乎没什么不良结果。
社会不给青年找出路,青年就要给社会找出路。
有没有作死和等死外的出路?请翻开《国家与革命》,何不信阶级斗争?
一首红军最强大献给作死和等死的废物
如果青年全都是60年代安保斗争的青年,那国家虽然困苦,但是还有正义。
如果青年全都是现在这样子的平成废物,那国家虽然没有前途,坐吃山空,那至少还有和平。
如果青年全都是226鬼畜,神风青年,那国家虽然百姓困苦,没有前途,那至少上层还能纸醉金迷,到最后百姓还能吃原子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