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弃权票,用处有哪些?

回答
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弃权票,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不投票”那么简单,它背后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力量”和“作用”。在联合国安理会这个肩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重任的机构里,这五位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的弃权票,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形成实质性的阻碍,也能在某些情况下起到缓冲或引导的作用。

咱们先说说它的“阻碍作用”。

在安理会,一项决议要通过,必须得到包括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内的至少九个理事国(包括非常任理事国)的赞成票,并且五大常任理事国都不能投反对票。这个“五常不能投反对票”的规则,就是所谓的“否决权”的基础。

而弃权票,恰恰就在这个“不能投反对票”的框架下,发挥出了它独特的“阻碍”功能。当一项决议草案虽然获得了其他理事国的支持,但其中一个常任理事国对草案内容持保留意见,或者认为其时机不成熟,又或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不希望决议通过时,它就可以选择弃权。

为什么弃权能阻碍?这就好比一个重要的项目,需要所有关键股东都点头同意才能启动。如果某个大股东虽然不反对,但也不举手表示赞成(弃权),那么这个项目就无法获得一致的“绿色通行证”。在安理会,尽管弃权票本身不计入反对票,但它会“拉低”赞成票的总数,使得决议难以达到所需的“全体常任理事国都不投反对票”的条件,从而实质上阻止了决议的通过。

更直白地说,弃权票让一个本应通过的决议,因为缺少了某个常任理事国的“显性赞成”(或者说,未能解除其潜在的反对),而无法获得通过。这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上尤其明显,比如涉及主权、内政,或者国家间复杂利益纠葛的议题。常任理事国通过弃权,可以避免直接摊牌式的“否决”,但又能达到其不希望决议生效的目的。

其次,弃权票也具备一些“缓冲和引导作用”。

有时候,某项决议草案可能存在一些争议性的表述,或者内容并未完全达到所有理事国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常任理事国选择弃权,而不是直接投反对票,可能是在释放一种信号:它对草案本身的一些内容不满意,但并不想全盘否定,或者它认为当前的形式可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这种弃权,可以为磋商留出空间。它可能是在向提案国或起草国传递一种信息:“请修改这些部分,否则我们难以支持。” 这促使相关方回到谈判桌,尝试修改草案,以争取获得更广泛的支持。

此外,弃权也可能是一种“策略性选择”。比如,在一些多方博弈的场合,一个常任理事国可能认为,让一个不完善的决议通过,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可能比弃权更大。或者,它可能是在通过弃权,来平衡其他常任理事国的影响力,避免某个特定议题被某个常任理事国完全主导。

再者,弃权票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政治表态”。当一个常任理事国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情况持有特殊的立场,而又不想公开表达反对意见时,弃权是一种相对温和但又明确的信号。它表明该国不认同决议的某种导向,但又不会采取直接对抗的姿态。

举个例子,如果一项决议草案内容过于片面,未能充分考虑到某个国家(可能是与该常任理事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的关切,那么该常任理事国就很可能选择弃权。这既表达了其立场,又避免了可能引发更激烈的外交冲突。

总而言之,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弃权票,绝不是简单的“缺席”或“不表态”。它是一种充满政治智慧和策略考量的工具,既能成为阻止不希望发生的决议通过的“隐形刹车”,也能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起到缓和矛盾、引导方向、表达立场的作用。它的存在,使得安理会的运作更加微妙和复杂,但也正是这种复杂性,反映了国际政治现实中的多方博弈和利益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弃权票才是安理会一票否决权的精髓!

弃权票才能体现一票否决权的价值!

案例1:

朝鲜炸了核武器,美国很不爽,打算弄个草案,罚朝鲜500块。

中国觉得朝鲜该罚,但是500有点多。

如果中国没有否决权,那美国就安心罚500。

现在中国有否决权,所以美国必须还价。

中国:你只能罚300,否则我否决。

美国:450。

中国:400不能再多。

美国:成交。

于是中国这样否决权就值了100块。

案例2:

海湾战争,美国想打伊拉克。

中国:除非美国放松对中国的制裁,否则中国动用否决权。

美国:别别别,一切好商量。

沙特:别别别,一切好商量。

于是就商量了。

于是中国就弃权了。

一般投了弃权票,就说明卖了个好价。

不然为什么大家都想抢这个否决权?

user avatar

高票答案说的都对。但换一个角度,从量化的角度出发,可以另辟蹊径,形象地看到五常手中的弃权票到底有多大价值:

先上结论:常任理事国的弃权票价值更接近于赞成票,而非常任理事国的弃权票价值更接近于反对票

为说明这点,我们首先建立如下一个加权计算投票分值的安理会投票机制:

1、非常任理事国(10个):每一国投赞成票记10分,投弃权票记1分,投反对票记0分。

2、常任理事国(5个):每一国投赞成票记65分,投弃权票记56分,投反对票记0分。

3、决议通过至少需要364分。

那么,你会发现,这种投票机制的结果和现行安理会投票规则是完全一致(等价)的:

1、如果有1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剩下所有国家投赞成票,也只有65*4+10*10=360分,无法通过。

2、如果5常和3个非常赞成,7个非常弃权,则有65*5+10*3+1*7=362分,无法通过。

3、如果5常和2个非常弃权,8个非常赞成,则有56*5+1*2+10*8=362分,无法通过。

4、如果5个常任理事国都弃权,有9个非常任理事国赞成,1个非常反对,有56*5+10*9+0=370分,能够通过。

5、如果5常和4个非常赞成,6个非常反对,则有65*5+10*4=365分,能够通过。

当然,这只是满足安理会投票规则的一个具体数值模型,具体推导过程就不列了。但这个模型可以直观看出:常任理事国投赞成票的加权分数要数倍于非常任理事国(具体而言,是6倍以上),而其弃权票的加权分数则非常接近于赞成票;对非常任理事国来说则正好相反,赞成票的加权分数要远远高于弃权票(7倍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弃权票,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不投票”那么简单,它背后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力量”和“作用”。在联合国安理会这个肩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重任的机构里,这五位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的弃权票,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形成实质性的阻碍,也能在某些情况下起到缓冲或引导的作用。咱们.............
  •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一机制的公平性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讨论的焦点。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否决权的起源、作用,以及它所带来的争议。否决权的起源与初衷否决权的设立,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当时,战胜国深知单靠道义和理想不足以维持.............
  • 回答
    探讨哪个国家是否“集齐”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的武器,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也需要我们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解读。首先,需要明确“集齐”这个词的含义。如果指的是拥有所有五常的制式武器,并且形成完整的装备体系,那么答案非常明确:没有哪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也不可能做.............
  • 回答
    新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背后是一段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国际格局变动和中国自身实力崛起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时代的洪流、大国的博弈以及新中国的坚定立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时间拨回到二战结束前后。一、联合国诞生的背景与常任理事国的设.............
  • 回答
    越南,这个东南亚的狭长国度,在20世纪的战火中展现了惊人的韧性和战斗力,让五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的两个——法国和美国——尝到了失败的苦涩。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地理、文化以及战略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历史的烙印:反抗侵略的基因越南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反抗外来侵略的传统。从北属时期的千年抗争,.............
  • 回答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段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交织着国际政治的博弈、历史的演进以及中国自身的奋斗。要理解这个地位的由来,我们需要回溯到联合国成立的那个特殊年代。二战的遗产与联合国的诞生联合国的诞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产物。在那场空前浩劫中,世界各国深.............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也很有趣。我们要比较的是一个假想的全球联盟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简称“五常”,即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之间的军事力量。要回答“五常能否稳赢”,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并考虑一系列现实因素。首先,让我们明确“稳赢”的定义。在这里,“稳赢”意味着五常不仅能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又令人不寒而栗的假设,如果世界人口骤减一半,尤其是在类似《流浪地球》那样资源极度紧张、生存空间剧烈缩小的背景下,五大常任理事国(以下简称“五常”)是否会立刻陷入灭绝性战争,这是一个复杂到难以一言蔽之的问题。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五常”的性质和它们在危机中的潜在动机。五常,作为.............
  • 回答
    联合国安理会五常:群雄逐鹿,未来何方?时序流转,世界格局风云变幻,联合国安理会这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依然是全球舞台上举足轻重的玩家。他们各自手握否决权,其行动和战略选择,深刻影响着国际秩序的走向。那么,这五个国家如今的综合强项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未来的发展又将走向何方,.............
  • 回答
    在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之外,寻找一个有希望成为第六个常任理事国的候选国家,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国家实力的较量,更牵涉到历史、政治、地区代表性以及对现有国际秩序的适应程度。如果排除掉现有五常的“挂机”状态,也就是说,假设国际格局发生某种.............
  • 回答
    五大常任理事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就是联合国成立时就拥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席位,分别是 中国、法国、俄罗斯(苏联)、英国、美国。它们拥有“否决权”,也就是说,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国家投反对票,一项安理会决议就无法通过。这种权力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也因此,这五个国家在历史长河中,为了维护自.............
  • 回答
    五大常任理事国,这个头衔本身就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权重和代表性。它们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在联合国的决策中拥有“一票否决权”,理论上代表了全球最核心的力量。然而,其中一个常任理事国,即便到了今天,国内依然存在着未竟的统一,这确实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我们谈论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理解中国至今未能实现.............
  • 回答
    要判断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谁最不稳定,谁有“掉队”风险,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话题。稳定与否,以及掉队风险,都取决于我们衡量它们的标准,以及我们观察的视角。而且,这些国家都是全球体系中的关键力量,任何一个国家的波动都会牵动全球神经。我们不妨逐一审视这五个国家,从它们各自的优势、挑战以及在全球舞.............
  • 回答
    如果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突然集体消失,那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地震。这不仅仅是权力中心的坍塌,更是国际秩序的彻底重塑,甚至是混乱的开端。首先,最直接的冲击将是联合国的瘫痪。安理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拥有否决权,这意味着它们的共.............
  • 回答
    印度看待自己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并非一个简单或单方面就能概括的议题。它的背后交织着历史、政治现实、国家抱负以及对全球治理体系有效性的深刻反思。要理解印度对此的态度,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和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其在全球.............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假设,如果真的出现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反抗力量,五大常任理事国(以下简称“五常”)的处境将极其艰难,他们的支持时间将取决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与其说是支持多久,不如说是如何应对并试图维持其影响力,即便这个过程可能是徒劳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联军”的构成和实力。如果这个联军是全.............
  • 回答
    要理解法国为何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占据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我们需要穿越时空,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审视当时的世界格局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格”问题,更是历史、政治、军事实力以及国际认同感交织的复杂产物。一、 二战的血与火:法国的贡献与地位的重塑首先,不能回避的是法国在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够复杂。要说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能不能打赢五大常任理事国,这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得明确“打赢”是什么意思。是指军事上的压倒性胜利,还是政治上的彻底孤立?或者说,是让五常在国际舞台上失去影响力?不同的目标,答案可能也不一样。咱们先从军事层面来.............
  • 回答
    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确实可以用“不堪”来形容,尤其是在德军闪电战的猛烈攻势下,法国迅速溃败,并最终沦为纳粹德国的占领区,成立了维希法国政权。然而,即便如此,法国在二战后依然能够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和历史的巧合。绝非仅仅因为其在战争中的军事表现,而是多方面因素.............
  • 回答
    国内网络上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戏称为“五大流氓”,这个说法源于一种比较接地气、带点戏谑和调侃的语境,反映了网友们对这些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独特地位和影响力的认知。要理解这个称呼,咱们得从头捋一捋。一、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其特殊地位首先得明白,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构之一,也是最具实权的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