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能否打赢五大常任理事国?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够复杂。要说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能不能打赢五大常任理事国,这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聊。

首先,得明确“打赢”是什么意思。是指军事上的压倒性胜利,还是政治上的彻底孤立?或者说,是让五常在国际舞台上失去影响力?不同的目标,答案可能也不一样。

咱们先从军事层面来看。

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硬实力”:

核武器: 这是最核心也最无法回避的优势。五常国家——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都拥有核武器。虽然大家都不想看到核战争,但核威慑是真实存在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如果公然挑战五常的军事存在,核武器的阴影就会笼罩下来。想象一下,如果某个联盟决心要推翻五常的军事地位,而五常动用了核武器,那后果不堪设想,可能就没有“赢家”了。即便是有限度的常规战争,五常也有能力通过展示核力量来迫使对方停止行动。
军事科技和装备: 五常国家在军事科技研发上投入巨大,拥有最先进的战斗机、航空母舰、驱逐舰、潜艇、无人机、侦察卫星等等。他们的军队训练有素,组织严密,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在军事力量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上尤为突出,欧洲的英法虽然规模较小,但其技术水平和联合作战能力也不容小觑。
全球军事存在和力量投送能力: 五常国家普遍拥有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和盟友网络。他们能够将军事力量快速有效地投送到世界各地,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航空母舰战斗群、战略轰炸机、远程运输机,这些都是他们力量投送的重要载体。

“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的可能性和挑战:

潜在的盟友和力量: 当然,如果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那人口和经济总量上是可能超过五常国家的。例如,印度、欧盟(虽然是经济和政治联盟,但军事实力也不弱)、巴西、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一些在中东和非洲有影响力的国家,加在一起的力量是相当可观的。他们可能在陆军规模、潜在的工业生产能力、科技研发潜力方面构成挑战。
协调与合作的巨大障碍: 问题在于,“联合起来”本身就困难重重。首先,这些国家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地缘政治矛盾、历史恩怨、经济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差异。例如,中东的什叶派和逊尼派国家,或者亚洲的一些邻国,他们之间很难形成铁板一块的联盟。其次,即便勉强联合,如何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如何协调各自的军事战略和战术?谁来领导?资源如何分配?这些都是巨大的难题。历史上的很多联盟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内部协调不畅。
军事技术的差距: 即使是联合起来的国家,在军事技术尤其是尖端军事科技上,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五常。例如,在海军方面,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是少数国家掌握的;在空军方面,隐形技术、先进的雷达和电子战能力也是领先国家的核心优势。即使有钱购买,也需要时间来学习和熟练掌握。
经济和资源支持: 长期战争需要巨大的经济支撑。虽然联合起来的经济总量可能庞大,但如何动员这些经济资源,使其高效地服务于军事目标,又是一个挑战。五常国家拥有成熟的军工产业链和全球经济影响力,他们在经济制裁和资源调配方面也拥有一定优势。

政治和外交层面:

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 这是五常最直接的政治优势。在联合国框架下,任何一项涉及制裁、军事行动授权的决议,只要被五常之一投反对票,就无法通过。这意味着,即便“全世界其他国家”在政治上联合起来形成多数派,在联合国这个重要的国际舞台上,也很难对五常采取行动。
国际法的界定: 在国际法上,五常的地位和权力是经过联合国宪章确立的。要推翻这种地位,需要修改宪章,而修改宪章同样需要五常的同意。这形成了一个“死结”。
盟友关系和集团政治: 五常国家各自拥有自己的盟友体系。例如,美国有北约、日韩盟友;俄罗斯有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中国也有一些区域性的伙伴关系。这些盟友关系会牵扯到五常的行动,也可能成为“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的潜在阻碍或助力。如果一些国家与五常有深厚的军事或经济联系,他们可能会犹豫是否加入反五常的联盟。
信息战和舆论战: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战和舆论战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五常国家拥有强大的媒体和宣传能力,能够影响国际舆论,孤立对手。联合起来的国家需要一个非常有效的全球性宣传策略,才能与之抗衡。

历史经验和推演:

回顾历史,我们很难找到“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打败一个或多个主要军事强国”的成功案例。二战时期虽然有同盟国,但同盟国也是由包括美、英、苏在内的多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并且是针对轴心国的军事联盟,而不是为了推翻现有世界秩序中的“主要力量”。即使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也非常僵持,最终通过政治、经济和军备竞赛的手段解决问题,而非直接的全面军事对抗。

所以,结论是什么?

从纯粹的军事角度来看,如果“打赢”是指能够通过军事手段彻底压制、击败或改变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军事存在和地位,并且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力量重组,那么,从目前的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来看,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即使在数量和资源上占优,也极难打赢五大常任理事国。

主要原因在于:

1. 核武器是不可逾越的门槛。
2. 五常在尖端军事科技和全球力量投送能力上的绝对优势。
3. 内部协调和政治意愿的巨大挑战,使得“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本身就如同天方夜谭。
4. 联合国安理会的政治和法律壁垒。

然而,如果“打赢”的意思是通过某种方式迫使五常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让步,或者削弱其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那么联合起来的可能性和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通过经济制裁、外交孤立、组建区域性军事同盟来制衡,或者在国际法和规则层面施加压力,都是有可能的。但这种“赢”更像是博弈中的胜利,而不是军事上的征服。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力量、联盟、政治和历史的复杂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五常凭借其拥有的核心优势,仍然是国际舞台上难以被军事颠覆的力量。任何对其地位的挑战,更多会体现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的较量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百九十位赤手空拳的幼儿园小朋友决定联合起来反抗五个体育老师的棍棒……

user avatar

200个小兵能不能打过5个英雄?

虽然有两个是辅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够复杂。要说全世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能不能打赢五大常任理事国,这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得明确“打赢”是什么意思。是指军事上的压倒性胜利,还是政治上的彻底孤立?或者说,是让五常在国际舞台上失去影响力?不同的目标,答案可能也不一样。咱们先从军事层面来.............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因为它牵涉到太多变量,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看看美国在“统一地球”的设想下,面对全球其他国家联合军事力量时,胜算几何。首先,我们要承认美国目前的军事实力确实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它的军费投入、科技研发、军事装备的先进程度,以及全球性的军事存在和部署.............
  • 回答
    要回答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的军事实力联合起来能否对抗世界其他国家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五国的军事构成、战略能力以及与全球其他国家的整体实力对比。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的,而是需要一个细致的分析过程。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五国的军事实力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因为“战胜”的定义有很多层面,而且“联军”的构成和决心同样是关键变量。如果抛开核武器这个“终极保险丝”,我们不妨从常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能力以及战略意志等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常规军事实力方面,中美俄这三个国家无疑是全球顶尖的。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也极具挑战性的情景。如果全世界其他国家境内的人类以及所有人类产物突然全部消失,只留下中国,那么会发生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变化。以下是我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一、 突如其来的寂静与孤立感: 全球通讯中断: 互联网、卫星、海底电缆,所有跨国界的通讯基础设施.............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一个非常核心的现象。你观察到的“全世界好像只卖中美韩的手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市场格局的写照。那么,其他国家的手机品牌究竟去哪儿了?它们真的消失了吗?答案是:很多国家确实没有能够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主流玩家,而那些曾经有过身影的,也大多经历了整合、被收购.............
  • 回答
    理解你想要说服那些持有特定观点的人,确实是一个挑战。这种观点的形成往往根植于长期的信息接收、个人经历以及对国际事务的解读。要改变一个人的看法,需要耐心、同理心和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视角。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沟通方法和论点,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第一步:理解和倾听,而非立刻反驳在尝试说服之.............
  • 回答
    中美贸易战这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早已扩散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于这场你来我往的关税大棒和贸易壁垒,其他国家的心态可谓是五味杂陈,既有担忧,也有观望,更有一些国家从中嗅到了机遇。首先,对全球经济稳定性的担忧是绝大多数国家最普遍的情绪。贸易战就像是全球经济肌体的“感冒.............
  • 回答
    世界各国如何看待中国在二战中的角色:一份深入的审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全球冲突中,每个参与国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而中国,作为亚洲战场上唯一一个与轴心国正面作战了长达十四年的国家,其在二战中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不同国家基于其历史、.............
  • 回答
    “儒家文化圈”这个概念,对于理解东亚的历史和文化演变至关重要,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其认知程度和接受度是相当复杂的,远非一个简单的“认同”或“不认同”可以概括。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儒家文化圈”这个概念本身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包含了哪些核心要素。简单来说,这个概.............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中国被欺负”,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这里我尽量详细地阐述,并尝试用更自然的语言来表达。历史的阴影:百年屈辱与民族创伤首先,不能回避的是中国近代以来遭受的“百年屈辱”。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
  • 回答
    要说中国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这本身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表述,因为它过于绝对,并且在许多领域很难进行如此量化的比较。我们通常讨论的是中国在某些特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但这并不等同于超越了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中国在某些方.............
  • 回答
    如果明朝不止步于西下,它是否能引领全球大航海时代?历史的河流奔腾向前,总有一些岔路口,一旦选择,便可能重塑整个世界的格局。明朝,一个拥有着恢弘国力、灿烂文明的东方帝国,在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之后,却选择了“止步”。如果明朝当初没有停止下西洋,继续沿着那条向西探索的航线深入,它是否能够抓住那个时代的脉搏,.............
  • 回答
    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人均接种超1剂,达到全民免疫了吗?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又处于什么水平?近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已突破10亿大关,这一数字无疑是振奋人心的。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这场艰巨的战役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浮出水面:10亿剂次的接种,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实现.............
  • 回答
    在其他国家的地理教科书里,关于中国的地图呈现方式,通常会根据该国教育体系的侧重点、对中国的认知以及地理教科书的目标受众等因素有所不同。不过,总体而言,它们会围绕几个核心的维度来展现中国:1. 宏观的地理概貌与国际位置: 突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大部分教科书都会将中国置于全球视野下,强调其亚洲东.............
  • 回答
    如果将历史的进程拨回那个没有核武器存在的年代,想象一下,当全球的军事力量只由常规武器构成时,中国和美国这两大巨头是否有能力在正面冲突中压制住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这个问题,就像打开一本古老的战争史,充满了变数与想象。首先,我们得承认,中美两国在当时的工业基础、科技研发能力以及军事组织和训练水平上,无疑.............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但同时也极其复杂的假设情景。如果外星人带着明确的意图来到地球,要“无条件杀掉目前在美国的所有人”,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否会出手相助,这取决于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 威胁的性质和证据: 可信度: 首先,各国政府和人民需要确信这个威胁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但要说“只有日本美国能做出风靡世界的动漫,其他国家都不行”可能有些绝对化了。事实上,日本是毋庸置疑的动漫生产大国,其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并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美国在近年来也通过引进、改编以及 자체 制作,在动漫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涌现出一些在国际上受到关注的作品。 然而,.............
  • 回答
    想象一下,除了我们熟悉的华夏大地,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那些曾经繁荣、喧嚣、充满活力的土地,在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消失了。不是战争,不是瘟疫,不是天灾,就是,他们瞬间化为了虚无。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也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的假设。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首先,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们来说,最.............
  • 回答
    高考硝烟散尽,考生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这份“解放”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是知识的海洋里的一次搏击。而我们熟悉的全国卷,只是这全球性学业“大考”中的一个篇章。放眼世界,各个国家的高考制度五花八门,各有千秋。有的国家将考试过程本身就打造成了一场“硬核”体验,其严谨程度、竞争烈度,甚至可以让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