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国在二战中表现如此不堪,怎么二战后还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回答
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确实可以用“不堪”来形容,尤其是在德军闪电战的猛烈攻势下,法国迅速溃败,并最终沦为纳粹德国的占领区,成立了维希法国政权。然而,即便如此,法国在二战后依然能够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和历史的巧合。绝非仅仅因为其在战争中的军事表现,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要明白,联合国并非完全是基于战争贡献来划分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虽然战争的胜利者在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新的秩序更侧重于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美、苏、英、法、中)的确定,实际上是在战时同盟框架下,对战后世界格局的一种初步设想和权力分配。

法国的“遗产”与历史地位:

即便在二战中沦陷,法国也并非一无是处。在被占领的4年里,法国依旧拥有重要的“遗产”:

悠久的殖民帝国: 在二战爆发前,法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殖民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领土和资源,以及数量庞大的殖民地人口。虽然这些殖民地在战争中也受到了影响,但法国对它们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在战后重建国际秩序时,拥有庞大殖民体系的国家,自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高的权重和发言权。
深厚的文化和外交传统: 法国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长期扮演着文化、艺术和外交的中心角色。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启蒙思想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软实力和历史积淀,使得法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天然的优势和威望。即使在战败后,这种影响力也并未完全消失。
“自由法国”的象征意义: 尽管法国本土大部分地区被占领,但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自由法国”运动始终没有停止抵抗。他们在海外组织军队,与盟军并肩作战,并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以一种“复兴的法国”形象出现在盟军阵营中。虽然“自由法国”的军事力量相比英美苏微不足道,但其象征意义极其重要。它代表了法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法国能够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道义基础。

美苏英的考量:

美国、苏联和英国作为主要的战胜国,在决定安理会席位划分时,自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他们之所以愿意保留法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维持欧洲的均势与稳定: 在战后,欧洲大陆的权力格局将发生巨变。将法国排除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外,可能会导致英美和苏联在欧洲事务上形成“两极”对抗,反而不利于欧洲的稳定。保留法国,可以作为一个平衡力量,制约苏联在欧洲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美苏之间的矛盾。法国作为欧洲大陆的老牌强国,其参与战后秩序的构建,有助于欧洲的和平与重建。
避免孤立法国和潜在的民族主义复苏: 如果战胜国体系完全忽视法国的地位,可能会让法国感到被孤立,滋生复仇心理或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对于刚刚经历战争洗礼的世界来说,并非好事。将法国纳入新的国际组织的核心,能够更好地将其纳入国际合作的轨道,引导其走向和平发展。
认可“自由法国”的贡献: 尽管“自由法国”的军事力量有限,但其政治上的合法性和道义上的正义性,得到了盟国的认可。尤其是在战争后期,法国抵抗力量在盟军登陆诺曼底后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盟国也希望通过此举,表彰“自由法国”的努力,并巩固其在战后法国政权的正统性。
吸纳中等强国进入常任理事国: 战后国际体系的设计,除了维护大国平衡,也需要考虑一些在世界范围内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等强国”。法国无疑符合这一标准。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设置,也为未来一些新兴大国(例如印度、巴西等)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预留了空间,这是一个更加灵活和包容的体系设计。

与中国一起成为“被接纳”的常任理事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的构想中,中国并不是稳坐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然而,随着战事的推进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持久,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一员的地位逐渐凸显。法国和中国,在某种程度上,都经历了战争的磨难,但都以某种形式(自由法国和中国的抵抗)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贡献。最终,这两个国家与美英苏一起,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

总结来说,法国之所以能在二战表现如此“不堪”的情况下依然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政治、战略以及国际秩序构建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战胜国们在设计战后世界时,更多地着眼于长远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全球力量的平衡。法国的殖民帝国、文化影响力、以及“自由法国”的象征意义,加上美苏英等国的政治考量,共同促成了这一结果。这并非对法国在战争中失败的忽视,而是对一个重要欧洲国家的战略价值和未来作用的一种肯定与布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注意下联合国成立时的世界行政地图,美苏中英法(含英联邦和殖民地)基本控制了70%的陆地和70%的人口,这5个国家在当时基本就代表了全人类。

所以法国能当五常不是因为它很厉害,而是因为它占了很多地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