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沐猴而冠。
以前我在一本童话书上,看到过一个童话故事,一只猴子,在森林里住了很久,一群山贼来到森林里火并,猴子趁乱捡到了一张狮子皮。
之后的日子,猴子天天穿着狮子皮,在森林里大摇大摆,曾经看不起他的野牛,狗熊,狐狸,现在一见到它都吓得嗷嗷乱叫。
猴子得意极了,以为是他自己变厉害了。
直到有一天,猴子穿着狮子皮还在森林里耀武扬威,那天太阳很大,猴子脱下了狮子皮,正在被他欺负的狐狸才看清,原来猴子只是猴子,狮子皮是猴子披上去的。
狐狸狠狠地打了猴子一群,扬长而去。
猴子郁闷极了,不知道为什么挨了一顿好打,殊不知,动物们惧怕的是它身上的狮子皮,而不是它这只猴子。
当然了,不是说在讽刺老陈,只是这个老陈能火,靠的不是他自己,靠的是他的那身警服。
把警服一扒,他啥也不是,流量,礼物都会暴跌,人们爱看的是穿着警服的老陈教育主播。
而不是脱掉警服的老陈。
至于老陈这种做法,很多人以为我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他,错了。
我认为他做得对,从自身利益考虑,老陈当警察赚的钱应该是不如主播多的。
但是他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是警服成就了他,他自身几乎没什么才艺。
虎哥还会来个歌姬呢,刀哥还会咬个打火机呢,老陈我是没看到过他有什么才艺。
据我所知,老陈有两个账号,一个是官方账号,400万粉丝,另一个账号是他个人的,40万粉丝。
老陈走了以后,官方完全可以继续捧一个主播。
而老陈脱去了警服的光环,热度会迅速下降,最后变成一个路人。
凭着一个40万粉的抖音号和仅存的热度,变现时间太短了,赚钱很难赚到。
这里给大家举两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抖音博主杭州郑女士,另一个,头条博主小胡24小时。
杭州郑女士因为家具安装不当,导致自己的母亲与婆婆被锁在屋内,无奈之下找到1818黄金眼,随后门锁被成功打开。本来这只是一个生活服务节目中的小桥段,但是因为郑女士本身的两个大道理,迅速在网上蹿红。杭州郑女士也顺势在网上开设了自媒体账号,粉丝很快往100万发起了冲刺。杭州郑女士更是放言,如果粉丝达到一百万,就摘下口罩,最后粉丝没到一百万,她就迫不及待地摘下了口罩,并开始直播卖货。
在后续的发展中,杭州郑女士有从介绍空姐经历角度入手做内容,也有从下厨做饭个人vlog形式做内容,还有从情感角度做内容,还有各种热点跟风的视频,总之内容属性七零八落的,没有一个核心输出的方向。所以到了最后,她实在找不到内容更新的方向了,最后的视频更新也停留在二月二日的青绿腰那条动态上了,大号小号的最后一条内容都是这个,然后带着她仅有的两个大道理,消失在人海。
头条博主小胡24小时更为典型。为什么说这个博主更为典型呢?
因为他输出的内容,我的评价是,毫无价值。但是在头条硬推的情况下,迅速吸粉27万。
我不知道什么是年少轻狂,我只知道胜者为王。在头条大力热捧培养个人vlog自媒体的天时地利下,小胡横空出世,并且有些飘飘然的感觉。
本来内容是拍摄自己日常上班的视频。内容一般是将自己的工作流程按部就班地陈述一遍。或者是讲述一些自己锻炼、搬家的一些流水账视频。
后面,等到头条硬推时,粉丝得到疯涨,于是他开始拍摄一些如何在头条做自媒体的视频,拍摄内容包括感谢头条、如何快速通过黄V、如何拍vlog的视频,随后粉丝得到进一步地增加。
除此之外,他的视频内容更多的是,买菜、做饭,今天吃什么这种内容。之前关注时,他的视频内容更多的形式是“网友来定制他明天做什么菜”,现在去看找不到这种类型的视频了,应该是都删除了。
这位博主本来还在上着班的,看到粉丝增长过快,后面索性辞职了。是的,辞职了,说是打算全职做自媒体。
有的网友便给他留言,表示对他有些失望。
“取关了,本来很欣赏你的努力,你的勤奋。”
还有的留言说“昨天还看了你视频说要长期干工作了,今天就辞职了,厉害。”
辞职没多久他就停更了,并且跑去迪拜打工了。去迪拜打工之后,拍了几期在迪拜打工的生活,然后又停更了,但是最近几天又更新了几个视频,不过内容依然没什么价值。
我观察了下,他从19年3月5日到4月21号是每日一更的。4月21号之后的最近一条视频内容是21年1月25日。(中间也有一些删除的视频)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作为一个视频内容输出的博主,一天一更是非常不现实的。
一个个人,哪怕是一个团队,你都很难做到一天一更。你看抖音顶流网红“疯狂小杨哥”,他那都只是一周一更新,人家还是公司团队在运作。
拍个视频,说一些生活琐碎,视频加个字幕,输出一个有关生活的视频,就这,都非常地耗费人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配字幕的过程,更何况要去思考视频到底该拍什么这种核心东西,这才是耗费一个人时间精力的大头。因为视频内容里的干货,并不是你投入时间就能产出的东西。
所以这个头条博主小胡显然并不懂得如何做自媒体,只是因为机缘巧合被聚光灯照到,小小地闪了一下光,便一时脑充血,直接辞职了。
这两位博主的本质问题是,没有实力去输出有价值的干货内容。
当自身实力跟不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时,你是驾驭不了这些海量资源的,事态发展终将走向失控。
回到陈警官这个话题。陈警官为公益辞职,听起来大义凛然,一股英雄气概。
至于为什么辞职,真实的本质原因我不妄加揣测,毕竟没有十足的信息资料,又没法透过屏幕去窥探他的内心,光从人性角度推测出来的结果又不能当作真实原因,所以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大家自行感悟。
我只想说,这位陈警官辞职之后靠什么继续做公益?
之前能出现爆火,根本原因是,普通百姓面对官方代表时,各种诙谐的画面让人捧腹大笑,群众愿意去看普通群众面对公权代表时搞笑的临时反应。之前那个扮演东厂厂公的博主在与这位陈警官直播PK时,搞笑的反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一旦他辞去公职,以一个普通人的角色去呼唤别人下载反诈app,这不是想找挨批吗?
之前有一个新闻是,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在路上被一个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装反诈app,结果激怒了对方,导致对方情绪失控。这位工作人员随即被这个骑摩托车的人咆哮反问,问对方难道非要装了这个app才能从这条路通过吗?
所以说,这位陈群众,后面想通过什么内容去吸引粉丝,并继续自己的公益事业?
靠长相,应该不行吧。
靠才华,应该没有吧。
靠公职,现在没有了。
靠小号遗留的粉丝,没有干货输出,这帮粉丝就是一帮僵尸粉。
那还能靠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