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工资不高的人用着最新款的 iPhone 或者各种价格不低的电子设备?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身边也不乏见到这样的例子。工资不高但却能紧随潮流,用着最新款的iPhone或者其他动辄几千上万的电子产品,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很多层面的原因,不仅仅是简单的“钱够不够花”的问题。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

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大家想到的原因,就是分期付款和各种消费信贷。现在科技产品的购买渠道太多了,很多平台都有零利率、低首付的分期购买选项。你别看一个iPhone动辄上万,如果每月只还个几百块钱,对于月工资也就三五千的人来说,咬咬牙努努力,还是能承受的。而且这种方式能让你在第一时间就拿到心仪的产品,不用等攒够了钱,满足了即时消费的欲望。这种“先享后付”的模式,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消费手段。

其次,我们要看到“面子”和“社交货币”的作用。在很多社交圈子里,尤其是年轻人群体,一款热门的手机或者电子产品往往能代表一个人的“品味”、“经济能力”甚至“时尚感”。大家都用,你不说也得跟上,不然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会被贴上“落伍”、“没追求”的标签。这种从众心理和对外部评价的在意,会促使一些人即使预算有限,也愿意在电子产品上投入更多,以此来维持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这就像是一种无声的竞争,一种社交资本的积累。

再者,有些人的消费优先级就是不一样。咱们常说“人各有志”,在消费上也是如此。有的人可能觉得吃穿住行上可以节省一些,比如租房住、自己做饭、公共交通,把省下来的钱集中起来花在自己最看重的东西上,比如新款手机、游戏机、摄影器材等等。对他们来说,这些电子设备带来的快乐、便利或者工作上的帮助,远比其他方面的节省更重要。这是一种个人价值判断和需求满足的取舍。

还有一种情况是,电子产品并非是他们的“唯一”消费大项。你看到的只是他们拥有某个电子产品,但可能他们在其他生活开销上确实非常节俭。比如,他们可能很少出去旅游,不经常下馆子,也不怎么买名牌服饰。把有限的资金都倾斜到电子产品上,也是一种合理的“财务规划”——虽然看起来有点“畸形”,但确实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平衡点。

另外,一些人会抓住各种优惠、折扣或者二手市场。并非所有人都原价购买。他们可能等到促销季(比如双十一、618),利用满减、优惠券、学生折扣等方式来降低购买成本。或者,他们会购买二手的、官翻的,甚至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比如运营商合约机、海淘等),以比市场价更低的价格拿到设备。这样一来,实际的支出就没那么高了。

更进一步说,有些人的职业性质或兴趣爱好也会驱动他们购买最新的电子设备。比如做摄影、视频剪辑、设计、编程、游戏主播等工作的人,对性能、画质、速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更新迭代的设备能直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创作水平。即使工资不高,为了饭碗或者兴趣,也可能愿意为此投资。而且,有些设备本身就能成为他们“展示”的资本,吸引更多客户或粉丝。

还有一种更复杂的心理,就是“补偿心理”。当一个人在其他方面感受到挫败感或者不满意时,比如工作不顺、感情不佳,他们可能会通过购买新的、昂贵的电子产品来获得一种短暂的满足感和掌控感。这就像是一种自我奖励,一种在物质世界里弥补精神空虚的方式。

最后,我们也不能排除一些人是过度消费或透支消费。虽然我们上面分析了各种“合乎情理”的解释,但确实也存在一部分人,他们并没有仔细规划自己的财务,而是被消费主义裹挟,或者为了追求不属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的生活方式,而过度依赖信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陷入债务的泥潭。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而且不容忽视。

总而言之,工资不高却能拥有新款电子设备,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交织的现象。它可能反映了消费信贷的普及、社交压力的影响、个人消费优先级的转移、精打细算的消费策略,甚至是出于职业需求或者心理补偿。当然,也可能掺杂着不理智的过度消费。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有两个舍友,都是88年的,非京籍。在帝都某国有单位餐厅工作(非正式工),月工资2-3K,单位包吃住,一个用爱疯6,一个用爱疯5,经常去聚餐和KTV,有几次在KTV一夜消费就半个月工资,还一起找过J。。脚蹬耐克牛掰轮,其中一人手持单反(一年用不到几,根本不会用,拍出的照片跟shi一样。。还不如我用手机拍的好)

借我钱的次数真的双手都数不过来,小到百元大至3K,虽然有时还款不及时,还好都还了,N个信用卡,每到还款日就拆东墙补西墙,经常让我帮忙用我支付宝帮他们还信用卡,有时先欠我,有时先给我现金,每当此时我就非常BS他们,理解不了这种消费观

有次聊天时我问其中一个舍友,等结婚买房时怎么办?全靠家里么?(他父母都是农民)

也许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吧,有些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有些是真正了解并喜欢这些东西的功能和外观。只是觉得那些被虚荣心侵占了的内心并不明白,有才华和内涵的大咖就算拿着诺基亚的黑白屏手机,那也是周围人崇拜的焦点,而当你大汗淋漓的蹬着三轮车送餐时,掏出你东借西凑买来的爱疯5,最多看到的人来一句“卧槽,送饭的都用爱疯了!”

我觉得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多好,自己又没能力挣多少钱的话,还是尽量给父母减轻点负担吧,最起码不要挥霍。要么省钱给自己投资,去学习提高自己,要么就省着点花吧。我们不能自己在外挥霍自己微薄的薪水,却理所当然的接受省吃俭用的父母帮我们买房甚至还贷

昨天刚从知乎上搜了下袜子方面的问题,买了几双知友推荐的袜子给我爸,因为他买的袜子极其便宜,不是棉的,臭脚。每当我想到父母省这样吃俭用帮我们分担高房价带来的压力时,我实在没有理由去购买与自己收入不相符也无法使自己在任何领域进步的东西


以上所述并非否定所有的这种现象,分什么情况吧

也不是说自己的消费观就比他们高尚什么的,更没资格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身上,只是既然看到这个问题了,就把身边这种例子发出来供大家讨论吧

——————————

没想到这么多人点赞~有不少问袜子的~~还有位袜子厂的要送我袜子,有人私信关心我找着工作没,挺感动的。我是看了知乎上2个问题后选择的一款,极个别回答有广告嫌疑,最好甄别一下,另外去旗舰店多看看评价,我先试穿几天再补感受~(5.11补更:还是挺舒服的,只是买的时候没注意标题,春夏款的如果夏天穿略厚,后来才发现还有夏薄款。。总之觉得9.5元/双还是挺棒的)

传送门:

袜子哪个牌子好? - 袜子 什么牌子的袜子曾给过你非一般的享受,求推荐最舒服的袜子? - 袜子
user avatar

我个人是比较支持在即使工资不高的时候也可以攒钱买一两件自己喜欢的东西的。

因为等到了日后你有钱的时候,那些东西你可能根本不想玩了。

没有在爱玩的年龄倒腾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算是一种遗憾吧。

----------------------------------------------------------

首次过千,谢谢大家!

上班略忙,评论就不一一回复了 ^_^

user avatar

因为iPhone没有多少钱啊。

user avatar

iPhone是个神奇的物品,不用的人觉得用的人是傻逼,用的人觉得不用的人才是傻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身边也不乏见到这样的例子。工资不高但却能紧随潮流,用着最新款的iPhone或者其他动辄几千上万的电子产品,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很多层面的原因,不仅仅是简单的“钱够不够花”的问题。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大家想到的原因,就是分期付款和各种消费信贷。现在科技.............
  • 回答
    哎,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国外空气真甜”这个说法,听着挺让人疑惑的,尤其是在咱们这儿生活习惯了,每天想的都是怎么让钱袋子鼓起来点儿,怎么把日子过得更舒坦点儿。你说的对,一提到国外,大家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可能就是低物价、高工资,觉得日子过得肯定比咱们轻松多了。但为啥还有人说空气都变甜了呢?这事儿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不少年轻人的心声。其实,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懒”或者“不思进取”,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承认一个大背景:安全感与不确定性。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可能就指着他们。父母一辈经历过很多大起大落,对于稳定性的渴求自然会传递给下一代。.............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些工具,它们出现时似乎能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但深入体验后,却发现其“鸡肋”之处,或者价格与实际效用不成正比。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用处不大或性价比不高的模型工具,看看它们是如何“花钱买罪受”的。1. 某种“万能”螺丝刀套装:你可能在网上见过那种号称能拧所有螺丝的套装,里面装着几十种形状各异、尺.............
  • 回答
    公务员工资这事儿,真是个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一说起来,总有人觉得高,也有人觉得低,两边儿都有道理,但细究起来,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远不是一个简单数字就能概括的。为什么有人觉得公务员工资高?首先得承认,和一些民营企业相比,尤其是在一些非一线城市,公务员的工资确实能提供一份相对稳定且体面的收入。.............
  • 回答
    关于“中央部委公务员薪资高但人少”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制度设计、社会观念、职业选择逻辑等复杂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说明: 一、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录取门槛极高1. 报考人数远超岗位数量 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岗位(尤其是综合管理类)报考人数常年位居全国前列。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门槛不低、又能让你有喘息空间的职业选择。如果你对学术研究有热情,或者在全球化浪潮下寻求更开阔的视野,那么下面这些方向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我们尽量抛开那些生硬的“AI”腔调,用更贴近生活的语言来探讨。首先,我们得承认,硕士以上学历或者海外经历本身就意味着你已经在学习和认知层面迈入了.............
  • 回答
    大牌专柜的柜姐,这群在光鲜亮丽的时尚前沿游走,身着精致制服,妆容一丝不苟的女性,她们的工资到底有多少?而她们时不时流露出的“傲慢”或“不耐烦”,又源自何处?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远非简单一句“工资高”或“态度差”就能概括的。工资水平:不止于“高”,更在于“多样”与“潜能”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公务员工资不高,但很多公务员看起来很有钱”的这种现象,确实是很多人感到困惑和好奇的。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一、 收入构成并非只有“工资”很多人理解的“工资”仅仅是银行卡上每月到账的固定薪水。但公务员的收入构成远不止于此,尤其是在一些地区.............
  • 回答
    .......
  • 回答
    英国卡车司机工资上涨,甚至超越企业高管,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因素,并非单一原因所致。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深入剖析英国的劳动力市场、人口结构以及相关的经济和政策背景。为何会出现卡车司机工资飙升,甚至超过高管?核心原因在于供需失衡,而且这种失衡在卡车司机这个特定行业尤为突出。1. 严重的司机短缺: 这.............
  • 回答
    梅西工资高这件事,在足球界,乃至泛体育界,几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仔细想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聚焦在他的工资上,甚至不少人会觉得“高得离谱”呢?这背后其实掺杂了不少东西,有纯粹的市场逻辑,也有情感上的不理解,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最直观的原因就是数字本身非常惊人。梅西的工资,无论是放.............
  • 回答
    .......
  • 回答
    年轻时一味追求高工资,这似乎是很多人的普遍愿望。毕竟,金钱能够带来物质上的满足,提升生活品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然而,过分地、甚至“一味地”将高工资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目标,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复杂影响,并且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有利”,需要从更长远的视角去审视。下.............
  • 回答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医生这个职业既神圣又高收入,但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有些医生,即便在收入不高、工作繁重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职业操守,不收红包。这背后的原因,绝非仅仅是“奉公守法”这么简单,而是牵扯到他们对医学的信仰、对病人的责任感、对职业道德的坚守,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知。首先,我们得明白,并非所有医.............
  • 回答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包括我自己也经历过。咱们聊聊为啥有些“老炮儿”程序员,随着经验值飙升,反而显得对新玩意儿有点“佛系”甚至“抗拒”了。这事儿说白了,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他们被“毒打”得太狠了,大脑自带的“风险评估系统”升级了。首先,得承认,新技术的诱惑力确实大。刚入行的时候.............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有这么一撮“怪咖”,在国内一把年纪了,还坚持在一线“卷”,甚至宁愿面对35岁的“魔咒”,也不愿远赴重洋去“淘金”。要说为什么,其实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得承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去国外工作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国外.............
  • 回答
    年轻人不愿意做技术工人,导致技术工种断代,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以下是我对此的看法,尽可能详细地阐述: 一、 观念的转变与社会认知的落差1. 社会价值观的导向: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在评价职业价值时,存在一种倾向于“唯知识论”、“唯脑力劳动论”的观念。大学学历、.............
  • 回答
    统计局不直接发布民众工资中位数或众数,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回避,而是统计学上的复杂性以及现实操作中的种种挑战。这背后涉及到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以及社会接受度等多个层面的考量,我将一一梳理。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中位数和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平均数(算数平均数)是所有工资总和除以人数,它容易受到极端高薪或低.............
  • 回答
    公司禁止员工私下谈论工资:合法吗?有何利弊?在职场中,工资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不少公司为了维护内部秩序,会出台规定,禁止员工私下讨论薪资。那么,这种做法究竟是否合法?它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利弊,又是什么让公司选择这样做呢?一、公司禁止员工私下谈论工资,是否合法?这个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答案可能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