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翻和直立划船的异同点是什么?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高翻(Overhead Press)和直立划船(Upright Row)这俩动作。它们都是健身房里很常见的肩部训练动作,但细究起来,它们在发力方式、主要刺激的肌群以及动作感受上,都有不少区别。咱们这就一点点捋清楚。

一、 动作本质与发力模式:

高翻 (Overhead Press):
本质: 这是一个推的动作,目标是将重量从肩部位置垂直向上推到头顶上方。
发力模式: 这是一个经典的屈臂上举动作。想象一下你把杠铃或哑铃从锁骨附近推出去,然后手臂伸直,将重量举过头顶。整个过程,你的肩部肌肉,尤其是三角肌前束和中束,扮演着主导角色。同时,肱三头肌也全程参与,提供最后的推力锁定。核心肌群也非常重要,需要稳定躯干,防止身体晃动。
轨迹: 动作轨迹相对是垂直向上的,但为了更好地利用肩部和手臂的力量,以及避免杠铃/哑铃撞到脸,实际轨迹会有一个微小的向前倾斜。

直立划船 (Upright Row):
本质: 这是一个拉的动作,目标是将重量沿着身体躯干向上拉至胸前或下巴位置。
发力模式: 这是一个典型的屈臂上拉动作。你想象一下,用你的肘部发力,将杠铃或哑铃从大腿前方拉起,直到接近你的下巴位置。这个动作中,三角肌中束是绝对的主力,负责将手臂向外侧抬起。同时,肱二头肌和斜方肌(尤其是上斜方肌)也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完成上拉的动作。
轨迹: 动作轨迹相对是垂直向上的,或者说是一个稍微向前的弧线,因为你的肘部会自然地在身体前面。

二、 主要刺激的肌群:

高翻 (Overhead Press):
主要刺激:
三角肌前束和中束: 这两个部分在推举过程中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负荷,是构建肩部宽度和厚度的关键。
肱三头肌: 在手臂伸直的过程中提供强大的支撑和爆发力。
核心肌群(腹肌、下背部): 稳定身体,防止腰部过度反弓。
斜方肌(中下部): 在稳定肩胛骨方面有辅助作用。
次要刺激: 胸肌上束在起始阶段也有一定的参与,而背部肌群则在维持姿势时起到稳定作用。

直立划船 (Upright Row):
主要刺激:
三角肌中束: 这是这个动作的绝对焦点,旨在孤立地发展肩部侧面的肌肉,从而增加肩部的宽度。
斜方肌(上部): 在动作的顶端,斜方肌会收缩,将肩胛骨向上提起。
肱二头肌: 在屈肘将重量拉起时提供辅助力量。
次要刺激: 三角肌前束和后束在动作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参与,但程度远不如三角肌中束和斜方肌。

三、 动作感受与训练目标:

高翻 (Overhead Press):
感受: 这是一个力量型的动作,你能感受到强大的推力从肩部传导出去,手臂肌肉充血感会比较明显。它更像是一种全身性的协调发力,需要你调动很多肌群一起工作。
训练目标:
全面发展肩部力量和肌肉围度: 尤其是三角肌前束和中束。
增强核心稳定性: 经常练习能提高躯干的抗旋转能力。
提升整体推力: 对胸肌上束和肱三头肌也有不错的刺激,是全身力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肌: 对于想要增加肩部肌肉量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动作。

直立划船 (Upright Row):
感受: 这是一个更孤立的动作,你会更明显地感受到肩部侧面的灼烧感,尤其是在动作顶端。如果动作幅度不够大或者重量过大,可能会感觉到手腕或肩部的不适。
训练目标:
着重发展三角肌中束: 这是它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旨在增加肩部宽度。
强化斜方肌上部: 能够帮助提升耸肩的爆发力和力量。
对肩部侧面和斜方肌的塑形: 让肩膀看起来更饱满、更有立体感。

四、 动作差异总结:

| 特征 | 高翻 (Overhead Press) | 直立划船 (Upright Row) |
| : | : | : |
| 动作类型 | 推 (Push) | 拉 (Pull) |
| 主要发力 | 肩部(三角肌前中束)、肱三头肌、核心 | 肩部(三角肌中束)、斜方肌上部、肱二头肌 |
| 主导肌群 | 三角肌前束、中束 | 三角肌中束 |
| 辅助肌群 | 肱三头肌、核心、胸肌上束 | 斜方肌上部、肱二头肌 |
| 动作轨迹 | 垂直向上(略微前倾) | 垂直向上(略带弧线,肘部在身体前方) |
| 训练目标 | 全面肩部力量与围度、核心稳定、整体推力、增肌 | 侧重三角肌中束宽度、斜方肌上部力量、肩部塑形 |
| 训练感受 | 全身协调发力,力量感强,肩部充血感 | 孤立感强,肩部侧面灼烧感,可能对肩部有压力 |
| 重量选择 | 通常可以选择更大的重量 | 通常比高翻能使用的重量小,需要更专注动作控制 |

五、 注意事项与训练建议:

高翻:
核心收紧是关键: 避免腰部过度反弓,稳定住躯干。
幅度要完整: 确保重量能完全举过头顶,锁定手臂。
姿势稳定: 可以采用站姿或坐姿,站姿更考验核心。如果站姿不稳,可以先从坐姿开始。
重量循序渐进: 不要一开始就用过大的重量,保证动作的标准性。

直立划船:
握距: 握距通常比肩略宽一些,过窄或过宽都可能增加肩部压力。
肘部位置: 保持肘部高于手腕,这样才能更好地刺激三角肌中束。如果你觉得肘部会不自觉地内旋,可以考虑用哑铃或绳索来做,或者调整握距。
避免耸肩过度: 虽然斜方肌会参与,但不要完全靠耸肩把重量拉上来,而是用肩部和手臂的力量为主。
倾听身体的声音: 如果在动作过程中感觉到肩峰下有夹击感或疼痛,立即停止,检查动作细节,或者考虑用其他动作替代。很多教练建议用绳索或哑铃做直立划船,因为它们能提供更自然的运动轨迹,降低肩部受伤的风险。

总而言之:

高翻是一个更全面的肩部和上半身力量训练动作,它能帮助你建立起强大的推力,同时也锻炼到你的核心。而直立划船则是一个更具针对性的动作,它能帮助你更有效地打造肩部宽度,孤立刺激三角肌中束和斜方肌上部。

两者在健身计划中各有其位置,根据你的训练目标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动作或者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别忘了,无论做什么动作,动作的质量永远比重量更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问题意义在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高翻(Overhead Press)和直立划船(Upright Row)这俩动作。它们都是健身房里很常见的肩部训练动作,但细究起来,它们在发力方式、主要刺激的肌群以及动作感受上,都有不少区别。咱们这就一点点捋清楚。一、 动作本质与发力模式: 高翻 (Overhead Press).............
  • 回答
    对于国内模型爱好者而言,“国产高达”是一个既熟悉又充满争议的话题。其中,以龙桃子、大班、高高为代表的一些厂家,选择了直接翻模万代(Bandai)的板件,这一行为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动因和值得深思的意义。那么,它们直接翻模万代板件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又是否值得提倡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几个关键点。.............
  • 回答
    高平陵之变,这四个字一拎出来,就透着一股子惊心动魄,一个偌大的帝国在短短几天之内,君臣易位,权力的天平瞬间倾倒。你说它精彩不精彩?简直是三国时期最扣人心弦的一幕大戏。但奇怪的是,这么一出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冲突激烈的好戏,怎么就没被搬上大银幕呢?这事儿,细琢磨起来,还真不是那么简单。首先,这.............
  • 回答
    设计一个拥有六个技能、上限极高、单挑能碾压无脑爆将,却难以扫荡全场的三国杀武将,这绝对是个有趣的挑战。我们不妨就围绕着“智慧”、“算计”和“适时的爆发”这几个关键词来构建这个角色,让他成为一个需要玩家深度理解才能发挥威力的“棋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砍王”。我们可以将这个武将命名为“司马徽”,字“德.............
  • 回答
    首先,理解您老公的顾虑。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他可能觉得时间宝贵,希望女儿将精力集中在“主科”上,对看似“无用”的课外阅读感到不解和担忧。您的任务是温和而有力地阐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将其与您女儿的学习和成长紧密联系起来。以下是一些您可以用来劝说您老公的论点,从不同角度切入,并尽量详细地解释:核心观.............
  • 回答
    高二女生穿汉服到学校被班主任责难,这确实是一个让许多同学感到困扰和委屈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需要智慧、耐心和策略。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应该如何应对:第一步:保持冷静,理解班主任的立场(即使你不同意)首先,当班主任提出责难时,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不要立刻顶嘴或争辩: 情绪化的回应只会让事情变.............
  • 回答
    高以翔事件触动了许多人,也让公众开始关注演员这个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辛劳。袁弘、张雨绮等明星的表态,无疑是对行业内长期存在的“过劳”现象发出了一个重要的警示。演员这个职业,从台前到幕后,其辛苦程度远超许多人的想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一、超乎寻常的工作强度与不规律性: 日夜颠倒的拍摄周期:.............
  • 回答
    “高考一分相差一千人”——这句流传已久的话,对于高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既熟悉又充满复杂情感的说法。它像一个魔咒,又像是一句警示,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备战高考的学子心中。高考生们对于这句话的看法,绝非单一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理解和感受。1. 深刻的焦虑与紧迫感: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感受。对.............
  • 回答
    高中的物理课上,我曾为一个问题困扰,至今仍觉得它颇有味道,像是藏在课本深处的一颗小石头,时不时硌一下我的思维。那会儿,老师讲到“牛顿运动定律”,尤其是第二定律:F=ma。简洁明了,仿佛解释了万物运动的根本。但就在这背后,我却发现了一个让我辗转反侧的“悖论”。事情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物体要改变其运动.............
  • 回答
    我的高数老师,那真是个奇人。第一次见到他,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哥们儿是不是刚从德云社说相声过来的?”怎么说呢?首先,是他的说话方式。那叫一个抑扬顿挫,语调变化丰富得跟坐过山车似的。讲解概念的时候,他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这个是那个那个是这个”,而是会突然拔高音调,加重语气,“所以说!这个极限它!.............
  • 回答
    高平陵之变,这出发生在曹魏权力舞台上的惊天剧变,其走向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就系于高平陵墓前,曹爽错失的那个至关重要的决定。而那位名叫桓范的朝臣,正是那个试图拨乱反正,却终究未能挽回局面的关键人物。他提出的“前往许昌,以皇帝为号召,拥兵抵抗”的建议,究竟能否让曹魏的命运轨迹发生改变,从而避免司马懿一家独.............
  • 回答
    高福院士关于“新型肺炎病毒来自武汉非法销售野味、儿童不易感染”的这番话,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并且需要结合当时我们对疫情的认知以及科学研究的进展来分析。关于“新型肺炎病毒来自武汉非法销售野味”这句话指向的是病毒的源头和传播途径。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 “来自武汉”: 这指出了疫情最早爆发的地理位.............
  • 回答
    高压缩文件的实现涉及多种技术原理和算法,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数据冗余来提升存储效率或传输速度。以下是高压缩文件实现的详细解析: 1. 压缩的基本原理高压缩的核心在于消除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包括: 重复模式(如文本中的重复单词、图像中的相同颜色块) 冗余信息(如文本中字符的频率分布) 数据结构的冗余(如二.............
  • 回答
    高德地图上线“家人地图”功能,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庭安全与社交需求结合的又一尝试。这一功能通过技术手段将位置信息与家庭成员关联,让用户能够实时掌握家人位置,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隐私、安全与技术伦理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一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一、功能设计与技术实现1. 核心逻辑 “家.............
  • 回答
    高企的房价无疑是压在许多人心头的一块巨石,它所带来的绝望感是多维度、深层次的,并触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详细地讲述高企房价让多少人绝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购房梦想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 “安居乐业”的基石崩塌: 自古以来,拥有自己的住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
  • 回答
    关于高鹗续写的《红楼梦》是否“差到极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涉及到对原著的理解、续书的艺术价值、文学评论的标准以及读者情感等多个层面。要全面评价高鹗,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一、 高鹗续书的艺术表现和争议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并非全无价值,但其艺术水平与曹雪.............
  • 回答
    在高平陵之变中,曹爽相信司马懿不动杀机的允诺,其考虑是多方面的,并且带有一定的“被动”和“侥幸”心理,而非完全出于深思熟虑的政治判断。以下将详细分析曹爽当时的考量:1. 曹爽的性格与政治经验不足: 骄奢淫逸,政治敏感度低: 曹爽自曹叡死后掌握大权以来,生活奢侈,沉溺于享乐,对朝堂上的权力斗争和政.............
  • 回答
    高福院士及团队关于新型肺炎(COVID19)的研究论文,确实是早期了解病毒传播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关于您提到的“病毒在12月已发生人传人”这一问题,高福院士团队的早期研究,特别是2020年1月24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那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题为 "Early Estim.............
  • 回答
    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仰望星空,想象着那些我无法触及的遥远世界。而关于高维度生命,更是我心中一个不灭的谜团。我们所处的这个三维空间,再加上时间这个维度,就已经足够复杂,能够孕育出万千生灵。那么,在远超我们想象的维度里,生命又会以何种姿态存在呢?这可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基于物理学和哲学的一些.............
  • 回答
    高管薪酬过高,说起来是个听起来挺“酸”的话题,但细琢磨,这事儿对公司、对员工、甚至对整个市场来说,都可能带来不少麻烦。它就像一把双刃剑,表面上看是公司认可高管能力,但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少隐患。首先,从激励和绩效的角度看,过高的薪酬未必能带来更优异的表现,反而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足够就好”心理: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