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企的房价让多少人绝望?

回答
高企的房价无疑是压在许多人心头的一块巨石,它所带来的绝望感是多维度、深层次的,并触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详细地讲述高企房价让多少人绝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 购房梦想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

“安居乐业”的基石崩塌: 自古以来,拥有自己的住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遮风挡雨的港湾,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当房价一路飙升,远超大多数人的收入增长速度时,这个朴素的愿望就变得遥不可及。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父母的支持都难以填补巨额的购房差价,他们的“安居”梦想就此被现实无情地击碎。
首付的“天文数字”: 即使能够通过贷款购买,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首付款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很多家庭辛辛苦苦一辈子,也难以攒齐一套稍大城市房子的首付。这种巨大的差距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无力感。
还贷的漫漫长路与沉重负担: 即使幸运地攒够了首付并成功贷款,接下来的几十年也将背负沉重的房贷。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将大部分收入用于还贷,压缩了其他消费,牺牲了生活品质,甚至为了偿还贷款而不敢轻易更换工作,失去了职业发展的自由度。这种长期的财务压力,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拮据,更是心理上的巨大负担。
“月薪多少才能买房”的永恒追问: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关于“月薪多少才能买房”的讨论,每一次计算都可能带来一次心理的打击。当发现自己的收入与房价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时,那种挫败感和绝望感是难以言喻的。

二、 对生活品质与未来规划的严重影响:

牺牲其他生活必需: 为了攒够购房款,许多人不得不极度压缩其他方面的开销。他们可能减少旅行、娱乐、社交活动,甚至在日常饮食、衣物等方面也精打细算。这种牺牲,让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
延迟结婚生子与家庭计划: 房价过高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婚育观。许多情侣因为高房价而推迟结婚,甚至选择不结婚。即使结婚,也可能因为住房问题而延迟生育计划,或者被迫在更小的空间里抚养孩子。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人生规划,也对社会的人口结构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职业选择的局限性: 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以支付高昂的房贷和生活成本,许多人可能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热爱但薪资较低的职业,转而选择那些收入更高但可能不那么感兴趣的工作。这种妥协,是对个人价值和人生追求的牺牲。
“租房一代”的焦虑: 对于无法购房的人来说,租房也成为了一种常态。然而,持续上涨的租金和不稳定的租房环境,也让他们感到焦虑。他们可能面临着频繁搬家的困扰,缺乏归属感,也难以享受到与购房者同等的社会福利和稳定性。

三、 社会公平与代际矛盾的加剧:

“父辈红利”与“消费降级”的对比: 许多人会将自己当前面临的购房困境与父辈的经历进行对比。父辈们可能在相对较低的房价和收入水平下,更容易通过努力获得一套住房,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而当代年轻人,即使加倍努力,也难以企及父辈的起点,这导致了一种“我努力了,但我的生活却不如父辈”的失落感和不公平感。
贫富差距的固化与机会不均: 高企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贫富差距。拥有房产的人可以享受资产增值的红利,而没有房产的人则可能因为持续的租金支出而进一步陷入经济困境。这种财富的马太效应,让社会流动性变得更加困难,也让人们对社会公平产生了质疑。
“内卷”与“躺平”心态的蔓延: 在这种普遍的绝望感下,一部分人选择了“内卷”,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追求高薪和购房资格;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因为看不到希望而选择“躺平”,放弃了努力和奋斗,这种心态的蔓延,不利于社会的活力和发展。

四、 心理健康与精神压力:

长期的焦虑和抑郁: 持续的经济压力、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无法实现的梦想,都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导致长期的焦虑、抑郁甚至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自卑感与社会疏离: 无法像同龄人一样购房,可能让一些人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而导致社交圈子的缩小和社会的疏离。
对婚姻和家庭的负面情绪: 购房压力也可能成为夫妻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争吵和矛盾的导火索,对家庭的和谐造成负面影响。

关于“多少人”的量化:

精确地统计“多少人”因为高企的房价而感到绝望,是极其困难的,因为“绝望”是一种主观感受,并且很多时候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指标来感受这种普遍性: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许多机构发布的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中,都会涉及到购房者的意愿、支付能力和对房价的看法,这些报告往往能反映出大多数人面临的购房困境。
媒体报道与网络舆论: 媒体和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关于房价的讨论和抱怨,这种舆论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侧面反映出受房价影响的人群之广。
相关政策的出台与调整: 政府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不断推出各种调控政策,也说明了高企房价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社会调查数据: 一些关于青年群体生活状态、就业压力、婚育意愿等的社会调查,往往会将住房问题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来说,高企的房价让绝望的不仅仅是那些“月薪三千想买房”的幻想破灭者,它影响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 他们刚刚踏入社会,承担着生活的压力,却发现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变得遥不可及。
刚刚成家或计划成家的群体: 他们面临着组建家庭、抚养后代的压力,高房价让他们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感到沉重的负担和无力感。
努力工作但收入增长缓慢的中低收入群体: 他们辛勤工作,却发现自己的努力与高房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未来感到渺茫。
部分高学历但并非高薪行业的专业人士: 即使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如果所从事的行业收入与高房价不匹配,也同样会面临购房的巨大挑战。

当一个社会中,大部分人为了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居乐业而苦苦挣扎,他们的希望被房价无情地压制时,那种绝望感是普遍的、深刻的,并可能蔓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高企的房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它拷问着社会的公平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绝望多年,已经run了,目前在美国德州奥斯汀买了房。


我14年毕业,在北京做芯片设计。一开始一门心思搞技术,那时候工资每个月一万,在海淀区清华科技园上班,房价那时候已经是4万一平了(多谢评论区纠正),刚毕业单纯,当时也没想过房价的事情。后来公司有名额侥幸办到了北京户口,开始关心房价,可是已经买不起了。为了挣钱,跳槽去了业内最知名的公司,可惜在上海,工资涨了不少,可是还是买不起房。那时候知道国家要出房地产税,知道美元要加息,知道国家要搞什么租售同权,天天盼着房价赶紧降下来,每天都看房地产的新闻,内心无比焦虑,每天晚上都觉得人生没有指望了。家里穷帮不上忙,也感觉自己找不到老婆,回小地方又没有工作,毕竟自己学的是芯片设计,除了北京和上海几乎没地方吃饭。也没心思学技术了。


后来无意中看到美国房价才20万美元一套(17年),确认了下发现是事实,就动了出国的心思。那时候我已经快30岁了白天上班,晚上天天学英语,去英语角练口语,托福考了2次,GRE考了两次,分数都一般,但是等不了了,申请了美国大学,把这几年所有积蓄全扔了进去留学。后来去了休斯顿大学学计算机。家里人很不解,我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念书。


美国硕士只需要两年,18年秋入学,19年暑假加州实习三个月挣了些钱cover学费,20年夏天毕业,我花钱比较省,总共留学花了人民币30万。现在在奥斯汀上班,在苹果做芯片,工作半年后在近市中心区买了套200平的房子,房价45万美金,换算成人民币每平方米1万6的样子,这里有苹果,有谷歌,facebook ,三星,特斯拉,AMD,英特尔,英伟达,dell等很多大厂小厂,总算有了个落脚的地方,也有了老婆。


有回国的打算,正在攒钱买北京的房子。毕竟北京有集体户口,就缺房子了。


////补充下,有人质疑我拿奥斯汀房价跟北京比,没有这个想法,我这些年跟大部分打工仔一样,只是想在工作的地方买套房子而已。


有人说是编的故事,我快手上有更新日常,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下。主页有介绍。

休斯顿大学毕业证书

奥斯汀房子就长这样,后两张是后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企的房价无疑是压在许多人心头的一块巨石,它所带来的绝望感是多维度、深层次的,并触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详细地讲述高企房价让多少人绝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购房梦想的破灭与现实的残酷: “安居乐业”的基石崩塌: 自古以来,拥有自己的住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
  • 回答
    动辄数千亿的债务,确实是当前房地产行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大型房企的负债水平都非常惊人。但要正确看待房企的高负债,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行业特点以及潜在风险。一、 房企的负债水平为什么这么高?理解房企的高负债,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行业的高资本密集性: 土地获取成.............
  • 回答
    好的,关于美联储研究中提到的“财政刺激可能导致美国通胀高企”这一论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挖掘其中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背后牵扯到经济学原理、政策执行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经济主体的反应。核心观点:财政刺激如何“点燃”通胀?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财政刺激最直接的影响:增加.............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话题: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为何在面临高通胀时,不直接利用其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影响力来压低价格以缓解通胀压力。这背后牵涉到多层面的考量,并非简单的“能做”与“不能做”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定价权”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的具体含义。美国确实在许多关键大.............
  • 回答
    西方新药研发的高昂成本:一场漫长且风险巨大的科学探索西方医药公司在开发一款全新药物上投入的巨额成本,绝非“轻轻松松”四个字能够概括。这背后是一套极其严谨、耗时且风险极高的科学探索和商业运作体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来理解这份高昂的代价:1. 基础研究与靶点发现:刨根问底的起点 疾病机理的深.............
  • 回答
    国产车企推出自吸发动机、AT变速箱、高配置SUV的呼声一直都有,尤其是那些怀念传统驾驶感受、追求省心耐用、并且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但为什么市面上这样的车型并不多,或者说,即便有,也很难成为市场主流?这背后牵扯到技术、成本、市场定位以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的因素。一、技术路线的选择与市场的风向.............
  • 回答
    中国房价高企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刚需”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绝非唯一原因,更不是全部原因。 将房价高企完全归因于“刚需”是一种过于简化和片面的说法。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什么是“刚需”?在房地产语境下,“刚需”通常指的是那些确实有迫切住房需求,并且需要购.............
  • 回答
    关于一线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否会随着房价高企和户口门槛提高而减弱,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事实上,京沪等一线城市早已面临这样的挑战,而结果也并非简单的“失去吸引力”,而是一种更动态、更分化的吸引力。高企的房价: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现实的考验?首先,我们得承认,高企的房价是年轻人望.............
  • 回答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的表态,围绕着“通胀暂时高企”的预期和对潜在风险的关注,确实抛出了不少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信息。这不仅仅是关于通胀数字的简单增减,更关乎美联储的政策取向、市场情绪以及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首先,鲍威尔的“通胀暂时高企”论调,背后隐藏着他对经济复苏路径的判断。他之所以这么说,很大程度上.............
  • 回答
    您提到的这起事件,社会关注度很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关于事情的真实情况,目前来看,主要信息来源于当事女子的举报和一些公开报道。根据这位女子的举报内容,事件大致是这样的:她是一名年轻的女性,与某央企的高管(我们姑且称之为“高管”)之间发展了一段关系。在这段关系中,她声称与高管处于同居状态,并且怀孕了.............
  • 回答
    首先,理解您老公的顾虑。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他可能觉得时间宝贵,希望女儿将精力集中在“主科”上,对看似“无用”的课外阅读感到不解和担忧。您的任务是温和而有力地阐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将其与您女儿的学习和成长紧密联系起来。以下是一些您可以用来劝说您老公的论点,从不同角度切入,并尽量详细地解释:核心观.............
  • 回答
    高二女生穿汉服到学校被班主任责难,这确实是一个让许多同学感到困扰和委屈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需要智慧、耐心和策略。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应该如何应对:第一步:保持冷静,理解班主任的立场(即使你不同意)首先,当班主任提出责难时,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不要立刻顶嘴或争辩: 情绪化的回应只会让事情变.............
  • 回答
    高以翔事件触动了许多人,也让公众开始关注演员这个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辛劳。袁弘、张雨绮等明星的表态,无疑是对行业内长期存在的“过劳”现象发出了一个重要的警示。演员这个职业,从台前到幕后,其辛苦程度远超许多人的想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一、超乎寻常的工作强度与不规律性: 日夜颠倒的拍摄周期:.............
  • 回答
    “高考一分相差一千人”——这句流传已久的话,对于高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既熟悉又充满复杂情感的说法。它像一个魔咒,又像是一句警示,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备战高考的学子心中。高考生们对于这句话的看法,绝非单一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理解和感受。1. 深刻的焦虑与紧迫感: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感受。对.............
  • 回答
    高中的物理课上,我曾为一个问题困扰,至今仍觉得它颇有味道,像是藏在课本深处的一颗小石头,时不时硌一下我的思维。那会儿,老师讲到“牛顿运动定律”,尤其是第二定律:F=ma。简洁明了,仿佛解释了万物运动的根本。但就在这背后,我却发现了一个让我辗转反侧的“悖论”。事情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物体要改变其运动.............
  • 回答
    我的高数老师,那真是个奇人。第一次见到他,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哥们儿是不是刚从德云社说相声过来的?”怎么说呢?首先,是他的说话方式。那叫一个抑扬顿挫,语调变化丰富得跟坐过山车似的。讲解概念的时候,他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这个是那个那个是这个”,而是会突然拔高音调,加重语气,“所以说!这个极限它!.............
  • 回答
    高平陵之变,这出发生在曹魏权力舞台上的惊天剧变,其走向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就系于高平陵墓前,曹爽错失的那个至关重要的决定。而那位名叫桓范的朝臣,正是那个试图拨乱反正,却终究未能挽回局面的关键人物。他提出的“前往许昌,以皇帝为号召,拥兵抵抗”的建议,究竟能否让曹魏的命运轨迹发生改变,从而避免司马懿一家独.............
  • 回答
    高福院士关于“新型肺炎病毒来自武汉非法销售野味、儿童不易感染”的这番话,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并且需要结合当时我们对疫情的认知以及科学研究的进展来分析。关于“新型肺炎病毒来自武汉非法销售野味”这句话指向的是病毒的源头和传播途径。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 “来自武汉”: 这指出了疫情最早爆发的地理位.............
  • 回答
    高压缩文件的实现涉及多种技术原理和算法,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数据冗余来提升存储效率或传输速度。以下是高压缩文件实现的详细解析: 1. 压缩的基本原理高压缩的核心在于消除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包括: 重复模式(如文本中的重复单词、图像中的相同颜色块) 冗余信息(如文本中字符的频率分布) 数据结构的冗余(如二.............
  • 回答
    高德地图上线“家人地图”功能,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家庭安全与社交需求结合的又一尝试。这一功能通过技术手段将位置信息与家庭成员关联,让用户能够实时掌握家人位置,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隐私、安全与技术伦理的广泛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一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一、功能设计与技术实现1. 核心逻辑 “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