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削骨可以局麻进行手术吗?

回答
削骨手术,尤其是颧骨削骨、下颌角削骨等复杂部位的手术,是否能完全局麻进行,这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手术体验和恢复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削骨手术,以其涉及的骨骼切割、打磨和固定等复杂操作,通常会选择全身麻醉。 毕竟,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地控制操作,患者的完全放松和无感知是保障手术安全和效果的关键。全身麻醉能够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深度睡眠状态,肌肉完全松弛,没有痛觉和记忆,从而为医生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手术环境。

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麻醉技术的进步,部分削骨手术,特别是针对特定区域或相对简单的削骨方式,也确实可以考虑在局麻下进行。

那么,局麻下削骨手术是怎么实现的呢?

局麻手术的核心在于,只阻断手术区域的神经传导,让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但手术部位没有痛觉。 在削骨手术中,这意味着医生会在手术区域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阻断支配该区域骨骼和软组织的神经,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局麻削骨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1. 术前评估与沟通: 这是关键的第一步。医生会详细评估你的身体状况、健康史,特别是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对手术的期望。同时,也会和你充分沟通局麻手术的优缺点,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如果你有严重的焦虑症或对“清醒”状态下进行骨骼手术感到恐惧,那么全身麻醉可能更适合你。
2. 麻醉方式选择: 除了单纯的局部麻醉,医生通常还会结合镇静药物的使用。这意味着在注射局麻药的同时,会静脉注射一些镇静剂,让你感到放松、舒适,甚至有些昏昏欲睡,但不会完全失去意识。这种方式被称为“镇静联合局部麻醉”,它能大大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适感,同时保留患者一定的自主反应能力(例如,在需要配合医生时可以有所反应)。
3. 手术过程:
切口设计: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通常是口腔内或耳后等隐蔽的位置,以尽量减少术后疤痕。
局部浸润麻醉: 在手术区域的关键神经通路附近进行局部麻醉药物的注射。医生会耐心、细致地进行注射,确保麻醉药充分扩散,覆盖所有需要操作的骨骼区域。在注射过程中,你可能会感受到轻微的刺痛或胀痛,但这很快就会被麻醉药物的效果取代。
骨骼处理: 在确认手术区域完全麻醉后,医生会开始进行骨骼的切割、打磨或截骨等操作。在局麻下,患者可能会感受到术区的压力、震动或轻微的牵拉感,但不会有剧烈的疼痛。 医生会时刻关注你的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会及时调整麻醉或增加镇静。
止血与缝合: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仔细止血,并进行缝合。

那么,哪些削骨手术更适合局麻呢?

一般来说,削骨手术的范围和复杂程度是决定是否适合局麻的关键因素。

部分颧骨内推或颧弓内缩: 如果只是对颧骨体进行小范围的内推,或者颧弓的调整幅度不大,可能可以考虑局麻。
下颌角修薄或打磨: 对于单纯的下颌角磨骨或者轻微修薄,尤其是在非骨骼截骨的情况下,局麻是有可能实现的。
下颌骨体前部或颏部的微调: 一些对下颌骨体前部或颏部进行的局部骨骼修整,在操作范围较小且不涉及复杂骨骼连接时,也可以考虑局麻。

需要强调的是,以下情况通常不适合或难以在局麻下进行削骨:

大范围的颧骨或颧弓截骨: 需要移动骨骼大块的截骨手术,往往会伴随较大的创伤和更复杂的固定,全身麻醉能提供更好的控制和安全性。
下颌角截骨伴随下颌体截骨: 如果需要同时处理下颌角和下颌体,手术范围较大,复杂性高,全身麻醉是首选。
伴随其他面部整形手术: 如果削骨手术与其他需要全身麻醉的面部手术(如鼻综合、面部吸脂等)同时进行,则整体麻醉会是统一的选择。
患者对疼痛和手术过程的敏感度极高: 即使是简单的操作,如果患者极度紧张或对疼痛非常敏感,强行在局麻下进行可能会导致术中不适和不配合,影响手术效果。

局麻削骨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恢复更快: 相较于全身麻醉,局麻患者通常醒来得更快,术后恶心、呕吐等全身麻醉的副作用也更少。
风险较低: 避免了全身麻醉带来的心肺负担和潜在风险。
术后早期疼痛可能较轻: 局麻药的持续作用也能在术后一段时间内缓解疼痛。

缺点:

可能存在不适感: 尽管没有疼痛,但手术过程中可能感受到压力、震动或牵拉感,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或焦虑。
对医生和患者的要求更高: 需要医生有丰富的局麻手术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也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耐受能力和积极配合的态度。
操作范围受限: 对于复杂或大范围的骨骼修整,局麻可能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总结来说,削骨手术是否能局麻进行,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这取决于手术的具体部位、操作的复杂程度、医生对麻醉和手术的经验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意愿。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与经验丰富的整形外科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评估。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需求,为你推荐最安全、最适合的麻醉方案,并详细解释手术的每一个环节,让你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不要盲目追求局麻,安全和效果永远是第一位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条件允许的话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局麻对术者的要求更高,全麻对术者的干扰更少。

以前医患纠纷少医患关系相对融洽的年代,俺有个朋友金盆洗手前,局麻下做过不少唇裂腭裂和简单的正颌手术, 因为患者来自十分贫困的边远山区。局麻对患者的要求也不一样, 顺从和配合度的要求很高。

局麻的话不需要麻醉师, 但需要术者对解剖、无痛、入路、气道管理、视野、关闭、风险、时间管理等等整个流程各方面的掌控都有过人之处。 不然做到一半才紧急呼叫手术室和麻醉师的帮忙, 可以说是自毁前程。 环甲膜都不知道在哪里也没切过几个的, 给十个胆也不敢接头面部局麻削骨。当然, 如果简单到开窗引流或清创缝合的程度, 局麻还是风险比较小的。

......

时代变了, 人心也变了,现在给100个胆也很难找到肯局麻削骨的主刀了。 大家有钱,能全麻还是全麻比较三赢(麻醉-患者-术者)。


顺便推荐一本局麻教科书



//////////////////////////////////////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削骨手术,尤其是颧骨削骨、下颌角削骨等复杂部位的手术,是否能完全局麻进行,这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手术体验和恢复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削骨手术,以其涉及的骨骼切割、打磨和固定等复杂操作,通常会选择全身麻醉。 毕竟,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地控制操作,患者的完全放松和无感知是保障手术安全和效.............
  • 回答
    康熙年间那场轰轰烈烈的削藩,让许多人将目光聚焦在吴三桂身上。这位曾经的明朝降将,在清初建立“平西王”的基业,雄踞一方,权势熏天。然而,当康熙帝决心削弱地方势力,重振皇权时,吴三桂却选择了对抗,最终落得个“没能善终”的下场。这不禁让人扼腕叹息:既然已经富甲天下,何苦再冒这倾家荡产的风险呢?吴三桂为何宁.............
  • 回答
    吊扇掉下来是否会“削死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可能,但并非绝对,并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削死”这个词语比较形象,但从医学和物理学角度来看,更准确的说法是可能导致严重的头部创伤,甚至死亡。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1. 吊扇的重量和材质: 重量: 吊扇的重量是关键因.............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在中国山区里,把一座山“削平”,再把旁边的山谷“填满”,最后弄出一块边长 40 公里的超级大平地,这事儿得花多少钱。这可不是一般的小工程,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这玩意儿在中国哪个山区都可能行得通,但具体成本那可是天差地别。毕竟,地形、地质、交通、环保要求,还有地方政府的态度,这些.............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相信不少玩家心里都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天美好像总喜欢盯着那些操作上限高、有一定“脑子”门槛的英雄下手,比如元歌、马超、公孙离这些?感觉他们要么是出场率高被逼削弱,要么就是一些玩家觉得他们“太强了”,然后就跟着一阵削。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几个.............
  • 回答
    关于明朝建文帝是否削藩与朱棣是否会造反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这是一个历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议题。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削藩”和“造反”这两个词的表面,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建文帝削藩,朱棣反;建文帝不削藩,朱棣或许就不反。然而,历史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朱棣之所以起兵,其根源在于一个更为深层、更为庞杂的政治.............
  • 回答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能够顺利完成削藩,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一蹴而就的简单举措。这其中既有政治上的高明手腕,也离不开社会经济层面的深刻变革,更重要的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和魄力。他们深知,要建立一个统.............
  • 回答
    .......
  • 回答
    朱允炆未能实行推恩令而强行削藩,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政治背景、朱允炆的思想认知、以及推恩令本身的特点和局限性。一、 政治背景与削藩的必然性: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削藩在明朝初年并非完全没有必要。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为了巩固皇权,大肆分封藩王,并赋予他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趣味的假设性问题,牵扯到明朝初期的政治格局、皇权与藩王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朱棣个人的性格特质。如果朱标没有死,并且对藩王进行了“削藩”,朱棣是否会造反?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推演:一、 朱标的性格与统治风格对削藩的影响首先,朱标的性格是关键.............
  • 回答
    建文帝,这位年轻的皇帝,继承了明朝的江山,却也继承了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局面。他雄心勃勃,渴望巩固皇权,建立一个更加中央集权的国家。然而,在他登基之初,明朝宗室藩王势力庞大,尾大不掉,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建文帝选择了“削蕃”这一激进的手段,而非更温和的“推恩令”。这背后有.............
  • 回答
    “推恩令”,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它被誉为汉武帝时期最成功的削藩政策,甚至有人说它“无解”。这话听起来够狠,但要说它是不是真的“无解”,这事儿可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推恩令的“杀手锏”:釜底抽薪的智慧首先,咱们得明白推恩令是个啥玩意儿。汉初,为了巩固统治,刘邦把江山分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功臣.............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康熙早年政治生涯中的一个关键抉择。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鳌拜手握重权,又在辅政大臣中地位显赫,何不留着他,把他当成一个可以倚重的力量,用来对付其他可能不那么听话的藩王呢?但康熙最终选择了先除掉鳌拜,再一步步削藩,这背后自有他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康熙登基之初的处境。他年.............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好呀!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削完水果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好像是水果“缩水”了一截。别担心,这其实是挺正常的现象,背后有几个原因在起作用,我给你慢慢道来。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削皮这个动作本身。你看,咱们削皮的时候,用的都是刀,刀刃有厚度,而且在削的时候,你总得带走一层果皮吧?这层果皮虽然薄,但它.............
  • 回答
    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堪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相比汉代推恩令那样相对温和的削藩手段,唐朝统治者面对的藩镇,其根源和实力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使得直接照搬推恩令的策略,不仅难以奏效,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唐朝的藩镇是怎么来的,这和汉代的诸侯王那情况可不一样。汉代分封诸侯,更多的是.............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详细地描绘一下,尽量写得有画面感。想象一下,一个身高体壮的男人,手里紧紧攥着一根沉重的棒球棒,那材质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握把处缠绕的胶带带着些许汗渍的痕迹,显得既熟悉又透着一股不祥的力量。他的眼神里燃烧着某种原始的冲动,紧绷的肌肉线条在衣物下若隐若现。当他举起棒球棒,手臂肌肉瞬间贲.............
  • 回答
    商鞅,这位来自卫国的杰出政治家,能在那个讲究尊卑礼序的时代,于强大的秦国推行如此激进的变法,并且敢于对公子虔施以如此严厉的惩罚,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刚”字能够概括。要理解他的这份“刚”,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他所处的环境、他的志向,以及秦国变法本身的复杂性。首先,商鞅并非无根无萍,他在秦国的变法并非一时兴起.............
  • 回答
    要评价朱元璋的藩封制度以及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是否“正确”或“必须”,我们得穿越回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理解当时的背景、朱元璋的初衷、以及政策的实际效果,然后才能审视朱允炆的应对之道。朱元璋的藩封:一种基于现实的无奈之举与权力巩固的考量首先要明白,朱元璋推行藩封并非出于“理想主义”或者“公平分配”的初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