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6 月 3 日世卫组织恢复羟氯喹试验?为什么突然恢复了?

回答
关于“世卫组织恢复羟氯喹试验”这件事,我来和你好好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讲得详实些,让你觉得这更像咱们之间的对话,而不是机器生成的内容。

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背景。 疫情刚爆发那会儿,羟氯喹确实是个挺有争议的话题。一些初步的研究,尤其是一些体外实验和早期的小规模临床观察,似乎显示出羟氯喹可能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一下子就点燃了希望,尤其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医生和政要就大力推广羟氯喹,甚至将其作为治疗新冠的“特效药”。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随着更多的、更严谨的大规模临床试验陆续出来,结果却并不如人意。许多大型的随机对照试验,比如 Solidarity 试验(也就是这次世卫组织重新审视的试验之一),都未能证明羟氯喹能有效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甚至有些研究还提示它可能带来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世卫组织和其他权威医疗机构出于对患者安全的考虑,以及基于现有科学证据,确实一度暂停或终止了涉及羟氯喹的临床试验。

那么,为什么在那个时间点,世卫组织会“恢复”试验呢? 这里面可能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而且“恢复”这个词也需要我们仔细辨析一下。

1. 审慎的态度和科学的演进:

科学总是在进步的。 疫情初期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非常有限,治疗方法更是摸着石头过河。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病毒的致病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有时候,一个药物在早期看起来有前景,但随着更严格的证据积累,发现效果不如预期,甚至存在风险,这是科学探索的常态。
暂停不等于永远否定。 世卫组织暂停试验,更多的是基于当时掌握的证据,认为继续投入资源进行这项试验的效益不如预期,或者存在潜在风险需要规避。但科学研究很少会“一杆子打死”,总会留有余地,特别是当有新的、有说服力的研究数据出现时。
是否存在新的证据或视角? 我猜想,“恢复”这个说法,可能并不是说完全推翻之前的结论,而是对之前试验数据的重新审视、或者对某些特定条件下羟氯喹可能作用的进一步探索。
试验设计和人群差异? 之前的一些试验可能存在设计上的局限性,或者试验人群的特征与实际感染者有所不同。会不会有一些新的研究团队,设计了更精细、更具针对性的试验,例如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或者在特定并发症的患者身上,发现了一些与之前研究不同的结果?
组合疗法? 有时一个药物单独使用效果不佳,但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产生协同效应。会不会有研究在探索羟氯喹与其他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的可能性?
新的研究技术? 随着时间推移,科学研究的技术也在发展,例如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方面是否有新的发现,能为羟氯喹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解释,从而指导更具前景的试验设计?

2. 科学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世卫组织作为国际公共卫生组织,其决策需要基于全球范围内最新的科学证据,并保持一定的透明度。 如果有一些新的、高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羟氯喹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潜在价值,或者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其安全性问题,那么世卫组织进行审慎的评估和可能的试验恢复,也是其职责的一部分。
避免“一言堂”。 科学进步离不开不同声音和不同视角的碰撞。如果仅仅因为之前的试验结果不佳,就彻底封杀了对羟氯喹的研究,那么也可能错失一些潜在的机会。

3. “恢复”的定义需要明确:

我们得弄清楚,这次“恢复”是指重新启动之前被暂停的 Solidarity 试验的某些分支,还是允许或推荐进行新的、独立进行的、针对羟氯喹的临床试验。这其中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
Solidarity 试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国际合作项目,涵盖了多种潜在疗法。疫情后期,随着新疗法的涌现和对病毒认识的加深,某些分支的试验被暂停或终止是正常的。如果这次是关于 Solidarity 试验的某个特定分支的重启或调整,那原因可能更具体,例如之前暂停的原因已得到解决,或者有新的证据指向该分支有研究价值。

为什么感觉是“突然”恢复?

这种“突然”的感觉,往往是因为公众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了解不够全面。科学研究是一个持续迭代、不断修正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最终的结论或某个阶段性的决定,而之前大量的、不为人知的讨论、数据分析、专家评审等过程我们并不了解。

信息传播的滞后性或选择性。 媒体报道的重点往往是戏剧性的转折点,而不是日复一日的科学积累。所以,当我们听到“恢复”时,可能就觉得很突然,因为它可能是在默默地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评估和讨论之后才对外公布的。
公共舆论的压力。 早期关于羟氯喹的讨论非常激烈,充斥着政治和情感因素。一旦出现了所谓的“恢复”信号,很容易被解读为对早期争议的某种“平反”或者“反转”,从而引发更大的关注。

我的看法总结一下就是:

世卫组织恢复羟氯喹试验(或者说,重新评估其研究价值),不太可能是一个无端的、草率的决定。更合理的情况是,基于新的科学证据的出现、对已有数据的重新解读、或者对研究设计进行优化,从而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这个药物。这是一个科学研究不断前进的体现,也是国际卫生组织在复杂疫情中审慎决策的过程。

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恢复试验的具体情况:是哪些试验?基于什么新的证据?试验的目标是什么?安全措施如何?只有了解了这些细节,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这一举措的意义。

当然,经历了之前的起起伏伏,大家对羟氯喹的态度都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了。这次的“恢复”,也更应该被看作是科学探索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一个最终的定论。我们要做的,还是继续关注科学的进展,用证据说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科学圈子并不是那么干净,顶刊也没有发挥出它本该发挥的作用

user avatar

如果《柳叶刀》的调查结果属实,那么这是一场很“恶心”的科学丑闻,甚至可以说是发灾难财。

————一篇研究让羟氯喹陷入停滞————

5月22日,《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研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全球671家医院的9.6万名新冠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死亡比例9%;接受羟氯喹或羟氯喹加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死亡比例高达18%和23.8%。

可以说,这一结论,直接把羟氯喹这种被很多国家验证的有效药判了死刑。

随后,

WHO,停止羟氯喹研究

法国和英国停止使用该药物。

赛诺菲公司暂停该药物临床试验。

————巨大的争议和疑似造假————

文章一发出来,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因为很多国家使用了这个药物,而且,根据反馈,的确有效。

更为麻烦的是,这篇研究存在重大的问题

比如,文章研究包含了非洲的4402名病人,其中561人死亡,然而White指出,非洲的医院似乎不太可能有这么多病人详细的电子健康记录。

比如,文章中报道的澳大利亚医院得数据比澳大利亚官方公布的数据要多很多。

这些都让人怀疑这篇文章存在数据问题。

对此,数百位科学家发表公开信给柳叶刀,指出该研究的存在数据完整性和分析问题。

————背后浮现的芝加哥的 Surgisphere 公司————

而这背后,出现了一家公司,芝加哥的健康数据分析公司Surgisphere 公司。该公司的CEO也是柳叶刀文章的作者

这家公司是数据的主要提供者,而这家公司的数据,非常值得怀疑。

1,该公司官网上无任何合作医院名称,也没有科学顾问委员

2,该公司在LinkedIn上只有5名员工,且缺乏医学和科学背景,不过现在该公司在LinkedIn上只剩下3名员工了。

3,该公司如此小的规模,如何实现和全世界多种语言、数百家医院不同记录系统等达成数据共享,还能遵守46个不同国家关于伦理和数据保护的规定?

更为有意思的是,该公司在4月份推出过一种独立的产品:伊维菌素。

4月初,该公司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一种抗寄生虫的药物伊维菌素可以显著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死亡率, 于是不少国家迅速批准了这种药物,并开始大量采购伊维菌素(creating a surge in demand in several countries.)。

而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论文报道说非洲有3例使用伊维菌素进行新冠治疗的证据,然而,当时,整个非洲只有2例新冠~

——————最新:关注———————

最新,柳叶刀提出了重大关注,

在文中,柳叶刀指出这篇文章存在重大科学问题(Important scientific questions)或者说严重科学问题(serious scientific questions),目前柳叶刀已经启动调查。

WHO也恢复了对羟氯喹的研究。

而science也发表了对这个内容的一个关注,并直指这篇研究背后的神秘公司(A mysterious company’s)

此外,来自新英格兰医学的研究指出,羟氯喹在新冠中并没有严重副作用。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ported.

本文主要参考:

1,the lancet:

The Lancet Editors,Expression of concern: Hydroxychloroquine or chloroquine with or without a macrolide for treatment of COVID-19: a multinational registry analysis.2020

2,science

Kelly Servick, Martin EnserinkJun. A mysterious company’s coronavirus papers in top medical journals may be unraveling.202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世卫组织恢复羟氯喹试验”这件事,我来和你好好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讲得详实些,让你觉得这更像咱们之间的对话,而不是机器生成的内容。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背景。 疫情刚爆发那会儿,羟氯喹确实是个挺有争议的话题。一些初步的研究,尤其是一些体外实验和早期的小规模临床观察,似乎显示出羟氯喹可能对新冠病毒有一定.............
  • 回答
    2017年6月3日上午,B站(哔哩哔哩)正式启动了“注册用户必须绑定手机号才可评论”的新规,这个举动在当时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用户社区和外界的热烈讨论,甚至可以说是对B站过往“自由”社区氛围的一次重大调整。背景与原因猜想:首先,咱们得琢磨琢磨B站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点做出这个决定。在2017年.............
  • 回答
    阅文新合同:给作者们带来的是希望还是枷锁?2021年6月3日,阅文集团祭出了一份被寄予厚望的全新合同,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作者权益问题。这份合同的推出,无疑在网络文学界激起了千层浪,作者们既有期待,也有疑虑。那么,这份合同究竟给作者们带来了哪些切实的改善?又是否存在未尽人意之处?咱们不妨抽丝剥.............
  • 回答
    关于6月2日所谓的“巨浪3”弹道导弹试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军事动态。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官方并没有公开证实或宣布进行过在6月2日这一天的“巨浪3”弹道导弹试射。 在公开报道中,关于“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披露,主要集中在过去的几次试射活动,但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指向6月2日。因此,要“.............
  • 回答
    6 月 16 日《魔兽争霸3》黄金联赛战队赛决赛,这场本应是巅峰对决的比赛,却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平台 Bug 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当天的决赛,观众们期待着顶尖选手们在熟悉的游戏中上演精彩操作,但比赛进行到关键时刻,屏幕上突然出现的异常情况,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激烈的战况转移到了这个令人费解的 Bug.............
  • 回答
    对于12月3日发布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中关于“6000名中国人去年获得美国博士学位,8成想留在美国”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这个数字和比例背后,反映了中美两国在人才交流、教育、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动态。一、 数据解读与背景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份调查的来源、方.............
  • 回答
    3 月 6 日 OPPO Find X2 的发布会,确实是近期的焦点了。作为 OPPO 的旗舰系列,Find X 之前的几代产品给我的印象一直都很深刻,尤其是 Find X1 那令人惊艳的全面屏设计,简直是把未来感搬到了现实。所以,对于 Find X2,我个人还是挺期待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蓄势待发.............
  • 回答
    3月6号,WE和SNG的这场比赛,怎么说呢,真是让人心情跌宕起伏。赛前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小算盘,WE作为老牌队伍,虽然今年起伏不小,但底子还在,而SNG,作为一支新队伍,这赛季的表现可以说是让人眼前一亮,很有自己的冲劲。所以这场比赛,不管是看经验的对决,还是看新势力的崛起,都挺有看头的。赛前的一些感.............
  • 回答
    2019 年 3 月 6 日,iQOO 手机的首批现货发售,对于当时的手机市场来说,绝对是个值得说道的事件。在那之前,虽然有不少品牌在玩“饥饿营销”或者“抢购模式”,但 iQOO 一口气拿出了现货,而且是在如此重要的首发日,这背后释放的信号,以及它所考验的,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当时市场环境下.............
  • 回答
    2019年6月17日,在吉林延边州珲春市发生了一次1.3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0千米。这次地震虽然级别很小,但由于其极浅的震源深度,引起了一些关注。地震的基本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次地震的一些关键信息: 时间: 2019年6月17日。 地点: 吉林延边州珲春市。 震级: 1.3级。这是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3月13号那个日子,比特币首次站上6万美元整数关口的事儿。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可以说是加密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给不少人带来了极大的振奋,当然,也有人开始琢磨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这件事这么受关注。长久以来,比特币的价格就像过山车一样,经历了无数次的起伏.............
  • 回答
    2019年3月,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6%。这个数字,乍一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就能从中读出不少经济的“小心思”。首先,8.6%这个增速,放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史里看,可能不算特别亮眼,但放在2019年年初那个时间点,却相当有代表性。你知道,2018年中国经济承受.............
  • 回答
    2018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8.3%,M1货币供应增长6%,与此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却出现了大规模的减少。这几个数据放在一起看,确实能够勾勒出当时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些特点和潜在的政策导向。M2和M1的“不协调”:谁在“沉睡”?首先,我们来看看M2和M1这两个.............
  • 回答
    您提到的 PNAC(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于 6 月 29 日发布的一项研究,关于发现可能引发大流行病的新型猪流感病毒,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科学发现。以下是我对此研究的详细解读和看法: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流感病毒的演变性: 流感病毒以其高度的变异性和重组性而闻名。它们不断地在人群中传播,并且能够从.............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6 月 12 日通报北京丰台新增 2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过去事件的通报。 在当前的疫情监测和通报体系下,一旦出现新增确诊病例,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进行通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因此,我们今天来讨论它,更多的是回顾和分析当时的情况以及可能带.............
  • 回答
    6月12日,肖战代理律师就“肖战粉丝举报‘风车’账号事件”再次发声,并公布了部分关键信息。这次发声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整个事件的脉络更加清晰。律师发声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回应举报“风车”账号的性质: 律师明确指出,此次举报并非是粉丝个人行为,而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散布不实信息、损害肖战名誉.............
  • 回答
    6 月 14 日京东显卡大量被拍下但不付款的行为,可以说是近期电商领域,尤其是显卡销售领域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现象。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对不同参与者的影响。一、 现象的描述与初步解读:简单来说,就是在 6 月 14 日这一天,京东平台上大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6月14日晚阿怡在斗鱼重开直播且人气突破200W这个事件。这无疑是电竞直播圈乃至整个网络直播领域的一个重要节点,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事件本身回顾: 重开直播: 阿怡,这位曾经在英雄联盟领域声名显赫的女主播,在经历了“代打风波”并沉寂一段时间后,于6月14日晚在斗鱼平台重新开启了.............
  • 回答
    好的,关于6月8日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突破200万这个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上来审视:1. 疫情发展的严重性与规模的警示:首先,2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代表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公共卫生危机。在短短几个月内,一个国家的确诊病例数就达到如此庞大的量级,这无疑是对美国社会医疗系统、经济以及民众生活的一次巨大冲.............
  • 回答
    6月12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2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据,更是无数个家庭的伤痛,是整个社会在抗疫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的缩影。回顾一下这个数字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层面的信息: 疫情的严峻性与持续性: 200万的确诊病例,意味着在这个国家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