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脑洞的时间到了,本回答里的所有内容纯属个人胡诌,请勿当真。
魏略里把这事写得像是一起野外偶然发生的诱拐案,但个人认为这其实是一起精准的绑架案。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是明确的,即建安五年(200)的沛国[1],先说说沛国。
刘邦的老家沛县就在沛国,该县原属泗水郡,汉朝建立后以其为名设立了郡国,有沛王的时候叫沛国,没有的时候叫沛郡。为了将沛国和沛县进行区分,便称呼沛国为沛,沛县为小沛。沛国共管理21个县,其中包含曹操和夏侯惇的老家谯县,曹氏和夏侯氏的祖先分别是西汉开国功臣同时也是刘邦的老乡曹参和夏侯婴。
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氏在沛国被张飞捕获,但夏侯氏早年应该没有居住在沛国。魏略里记载夏侯渊在兖豫动乱之时因为缺少粮食,饿死了自己的儿子来救活弟弟的女儿[2]。这件事应该发生在兴平元年(194),也就是曹操和吕布对峙的时候,史书记载当时发生了蝗灾和大饥荒[3],导致谷价暴涨[4],曹操军粮食耗尽,沦落到用人肉充当军粮的地步[5]。
兴平元年时沛国并不是曹操的地盘,而是陶谦的地盘,陶谦让刘备驻扎在小沛[6]。既然夏侯氏和夏侯渊关系很亲近,那她当时应该在夏侯渊身边,自然也就不在沛国。这事也挺正常,例如曹丕中平四年(187)出生于谯县[7],初平元年(190)曹操起兵反董时他老妈卞氏人又在洛阳[8],接着曹操的家人不知道靠什么方式逃出了洛阳,等兖州之乱发生时,曹操的家人住在鄄城[9]。至于曹操的老爸曹嵩和弟弟曹德,则老早就从谯县跑去了琅琊[10]。因此,夏侯氏从沛国转移到兖州,再从兖州转移回沛国是很合理的事。
现在的问题是,夏侯氏是什么时候回的沛国?
因为小沛老被拿来和刘备陶谦绑在一起,所以很多人误以为这地方属于徐州,但实际上沛国属于豫州,并且豫州的治所就在沛国的谯县,也就是曹操的老家。陶谦的势力横跨数州,他将刘备安置在小沛后表其为豫州刺史,刘备招来的别驾陈群、从事刘琰、武将陈到、举的茂才袁涣都是正宗的豫州人。比较奇葩的是曹操虽然是豫州人,但豫州在很长时间里都不太听他的话,官渡之战时还有不少郡都在观望成败[11],因为袁绍也是豫州人。
沛国被纳入曹操的势力范围大约是建安二年(197)的事。曹操在上一年的七月迎奉了天子[12],十月刘备被吕布击败然后投奔了曹操[13]。随后曹操又表刘备为豫州牧,让他回小沛去和吕布对峙[14],自己也出兵淮汝击败袁术[15],从这之后,沛国就属于曹操的地盘了。因此,夏侯氏应该是建安二年到建安四年(199)之间回的沛国。
魏略里记载曹操当司空时,让各地征调税收,谯县县令计算曹洪和曹操的财产一样,曹操说自己的家财哪里比得上曹洪[16]。这说明曹操占领谯县后,他和曹洪都把家属搬回了老家,曹操担任司空的时间是建安元年(196)到建安十三年(208)之间,和之前推测夏侯氏回沛国的时间也对得上。
那么有意思的地方来了,根据以上猜测,刘备在担任豫州牧期间,曹家和夏侯家宗族都在他的辖区内,搞不好刘备逢年过节还要亲自去拜访送个礼之类的,而张飞可能早就见过夏侯氏。建安三年(198)吕布派高顺张辽进攻小沛,曹操则派夏侯惇前去救援,最后的结果是俩人一起战败,刘备的老婆孩子又被吕布抓走了。等到灭掉吕布回朝后,曹操表刘备为左将军,二人“出则同舆,坐则同席”[17]。
根据之前的脑洞进行发散的话,曹操派夏侯惇前往小沛,除了救援刘备,可能还肩负保护曹操家人的任务,小沛可以弄丢,但谯县不能丢。曹操对待刘备犹如亲兄弟一样好,除开英雄惜英雄的成分,也许还有感激刘备对全家的照顾,当然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个人猜测。
刘备完成拦截袁术的任务后调转枪头占领了徐州,将关羽和家人留在了下邳,自己则亲自前往小沛[18],而张飞捕获夏侯氏一事就应该发生在此时。
献帝传里说吕布的部下秦宜禄在吕布死后被曹操任命为铚县县长,秦宜禄出使袁术时娶了汉朝宗室之女而和妻子杜氏离婚,关羽喜欢杜氏,提出打败吕布后把她赐给自己,结果曹操自己娶了杜氏。后来张飞随刘备来到小沛,经过秦宜禄的地盘时招他入伙,说他连老婆都被曹操抢了还帮曹操做事,也太傻了。秦宜禄觉得有些道理,就跟着张飞走了,走到半路又觉得不对劲,想反悔,结果被张飞杀了[19]。
这里首先可以得知张飞跟随刘备来到了小沛,还去了秦宜禄所在的铚县,铚县就在沛国境内,张飞去铚县招揽秦宜禄,去谯县绑架夏侯氏应当不是孤立的行动,而是为了达成刘备的政治目的。魏略里说张飞发现夏侯氏后“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搞得好像是专门抢老婆的,但当时的形势下哪有空给张飞操心婚事,他专门跑到谯县和铚县,显然不止是为了绑架萝莉再顺便嘲讽一下人家的绿帽子,他当时的绑架对象估计得有一大堆。所以为啥发现人家是“良家女”就动心了,因为他抓的就是“良家女”。
刘备战败后,关羽和自己家属被擒,反而是绑来的人质夏侯氏被带在了身边。三国演义里写关羽土山约三事,护送两位嫂子千里走单骑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想象。至于绑匪张飞后来是怎么和人质结的婚,这种太过细节的事就不具体想象了。
看时间点。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禽羽以归
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
这就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谁动我手足,我就抢他的妹妹做衣服。(曹家和夏侯家的关系,想必大伙都知道)
泻药。。
蜀闻之,乃使人迎霸。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
三爷怎么考虑的,
@风子羽已经说过了。。。
那么小刘是怎么想的呢?夏侯氏的女儿是自己老婆。。。各种政治加分嘛。。。
你看夏侯霸亡蜀以后。。。
“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
你爹是打仗死的,又不是我爹亲手干掉的。。
“此夏侯氏之甥也。”
你看,我儿子还是你孙外甥呢。。
前一句化解仇恨,后一句拉近关系。。
夏侯霸直接成了孩子他大舅爷了。。。
所以嘛。。。
三国其实就是孩子他爷爷(刘备)、孩子他太舅姥爷(曹操)和孩子他二姑姥爷(孙权)之间的矛盾嘛。。。
哈哈。。。
其实《三国志》里是这么写的:
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所以明白了吗?这也就是说,人家好好一小姑娘,出门采桑叶什么的,被张飞这个大叔给看见了,而且很有可能张飞就直接和人家那什么什么了。。。
办完事后,张飞才知道这个小萝莉是夏侯家族的,于是可能是怕人家家族的人找他麻烦,而且看这个小姑娘也算好看,所以就把人家给娶了。。
我爱看火凤燎原。
我坚定支持刺客间谍说。
夏侯在刘备驻地附近采(kui)樵(tan)。
张飞在驻地附近巡逻,很好,一把抓获。
获得她之后不久就衣带诏露馅,而刘备又早有准备,成功跑路。这难道是巧合吗?
难道不是因为曹方发现核心探子少了一个?
刘备张飞从她口里又得到了什么消息?
她已经叛变难道还不跟着一起跑?
最后蜀汉给她的待遇为何这么高?
大家看,理由很清楚了对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