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张飞敢多次羞辱吕布?

回答
说张飞敢多次羞辱吕布,这事儿啊,得从头捋捋。咱们都知道,吕布那可是天下无双的猛将,弓马娴熟,万人敌。一般人见了,那是腿都得软三分,可张飞不一样。他跟吕布这梁子,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结下的。

初遇:一言不合就开喷

最早打交道,那是在虎牢关。当时吕布那叫一个威风,一个人挡住刘关张三兄弟,三英战吕布,那是打得有来有回,难解难分。刘备那会儿还在那边心惊胆战地喊着“翼德,休得无礼!”可见吕布有多厉害,连刘备都得小心翼翼。

可张飞是什么人?他可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浑身是胆,什么都不怕。别说吕布了,就算是曹操这种级别的,他敢骂。在张飞眼里,战场上的事儿就是战场上的事儿,跟什么身份地位没关系。吕布武艺高强,张飞也一样。而且张飞这人,最看不惯的就是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傲慢劲儿,尤其还是那种朝三暮四,见利忘义的。

吕布当时那是什么情况?他刚杀了丁原,又跟着董卓,最后又跟董卓翻脸。这种人,在张飞看来,就是个不忠不义的小人,就算武艺再高,也是个卑鄙之徒。所以,在虎牢关跟吕布打的时候,张飞不仅拼命打,嘴上也没闲着。什么“三姓家奴”、“狗辈”之类的,估计是张飞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骂出来了。这哪是战场上的客气话,这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私怨:徐州之战的导火索

这俩人的恩怨,后来又在徐州这块儿越闹越大。说起来,这事儿刘备也有点责任。当时刘备因为跟吕布闹翻,得罪了曹操,只能去投靠吕布。吕布这个人,也够意思,就让他暂居徐州,算是盟友。

可张飞这人,就是个直肠子,加上酒瘾大。他看吕布不顺眼,总觉得吕布那个人靠不住,而且还瞧不起他。他觉得刘备待吕布够客气了,可吕布这人,就是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有一次,吕布派了个人来刘备那儿,说是要跟刘备一起去徐州打点事务。这本是件正常的事情,可张飞喝了酒,又看到了吕布派来的人,就跟喝醉了似的,没给人家好脸色,还把人家给骂了一顿。这吕布要是能忍?他本来就对刘备心存疑虑,张飞这一闹,更让他觉得刘备这帮人不好惹,而且刘备也管不住自己这弟弟。

直接冲突:张飞大闹吕布军营

最出名的一次,就是张飞趁着吕布喝醉,居然一个人骑马跑到吕布的军营里去了!这他娘的是什么行为?这不就是挑衅到家了吗?张飞当时就是想教训吕布,他觉得吕布这人太傲了,而且还对刘备不怀好意。

他直接闯进吕布的营帐,见到吕布,那叫一个怒火中烧。又是骂又是打,差点就把吕布给活活打死。这得多大的胆子?而且还得是张飞这样的人才能干得出来。在那个年代,你敢单枪匹马闯进敌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不就是把吕布当成个可以随意欺负的软柿子了吗?

张飞为啥敢?

那么,张飞为什么敢这么多次羞辱吕布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1. 不畏强权,性格使然: 张飞这个人,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带着股子“横”劲儿。他跟赵云这种稳重不一样,他是那种“老子怕谁啊”的类型。就算吕布再能打,在张飞眼里,他也不过是个武夫,而且还是个品行不端的武夫。这种“看不惯”的情绪,加上他本身就没什么畏惧心,那自然是想骂就骂,想打就打。

2. 鄙视吕布的人品: 张飞虽然爱喝酒,有时候也犯迷糊,但他最看重的是“义”。吕布先后杀了丁原、董卓,后来又背叛刘备,这种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行为,在张飞这种纯粹的人眼里,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不是觉得吕布武艺不如自己,而是觉得吕布这人“不配”。所以在张飞看来,羞辱吕布,与其说是挑衅,不如说是对他这种人品的“审判”。

3. 战场上的“激将法”: 在战场上,士兵士气很重要。张飞作为刘备的先锋,有时候也得起到激励刘备军的作用。他骂吕布,一方面是真看不惯,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激将法”。把吕布骂得越厉害,吕布可能就越愤怒,就越会失去理智,这样刘备军就有机会趁虚而入。虽然张飞这招有时也把刘备害得不轻,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他保护刘备的一种方式。

4. 对刘备的忠诚: 张飞对刘备是忠心耿耿,视刘备为性命。吕布后来背叛刘备,占据徐州,这在张飞看来,就是对刘备最大的侮辱。他羞辱吕布,也是在替刘备“出气”,是在捍卫刘备的尊严。

5. 双方实力对比和背景: 虽然吕布武艺高强,但张飞也同样是绝顶猛将。而且,在最初虎牢关时,是刘关张三兄弟联手对付吕布,这也不是一对一。后来在徐州,虽然刘备处于弱势,但张飞依然敢于挑衅,这本身就说明了张飞的胆魄。张飞并不是没脑子,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能承受什么后果。

总而言之,张飞敢多次羞辱吕布,绝不是因为他傻,也不是因为他不知道吕布的厉害。这背后,是他鲜明的性格、对吕布人品的鄙视、对刘备的忠诚,以及战场上的一种搏杀策略。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猛张飞,有仇必报,有话直说,不管对方是谁,只要他觉得不对,就敢上去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有的杂剧里面张飞就是比吕布厉害,三国演义保留了这种设定的痕迹十分正常。

有一出杂剧叫《三出小沛》,讲的是吕布引军攻打小沛的刘备,围困重重,刘备抵挡不住,要去许昌找曹操求援,张飞自告奋勇,承担此任务,出城来正遇吕布,大战了三百回合,胜负未分,张飞不愿恋战,弃了吕布踹营突围就去了许昌。

到了许昌见到曹丞相,说了求援之意,曹丞相说这么大的事口说无凭,你家大哥可有书信?张飞一摸完蛋了,书信在踹营时给掉了,只能让曹操等着,回小沛再去取信。

回去又一顿杀,进了小沛,跟刘备一说,刘备说没事我再写一封信,赶紧写完张飞拿着又出城了,吕布看见,心中大怒,说这环眼贼还敢来?如此小看于我?又跟张飞打起来,张飞看都快下午了,着急去许昌,只好抖擞精神,跟吕布战上一百合,把吕布手上扎了一矛,吕布退下,张飞又跑到了许昌。

张飞第二次到了许昌面见曹丞相,呈上书信,曹丞相看了直嘬牙花子,说你看这个书信啊,怎么没盖章呢?是真是假我哪知道呢?张飞一看可能是太着急了刘备写完信忘盖章了,没办法只能再回去盖章。

于是又杀进小沛,刘备一看这事是赖我,三弟还得辛苦辛苦,盖了章赶紧去,一会儿天黑了,咱也不知道这小沛离许昌多远,一天能跑仨来回……

张飞拿好书信又出城,吕布军中小校见了张飞,赶紧报告吕布,那个环眼贼又来啦,吕布一听就急了,骂小校道:就你眼尖?你就不能装看不见他?我这手让他扎的还疼呢……那个你们别闲着,赶紧赶紧,把大旗扯过来点,让我藏在旗影里,别让他看见我就行了……

现在你们觉得和杂剧比起来,三国演义里张飞对吕布骂的那两声三家性奴还算的上什么羞辱?

user avatar

敢羞辱吕布的多了去了。

关键是

能不能活着多次羞辱。

穆顺骂吕布,被人秒了

方悦骂吕布,被人五回合砍了

公孙瓒骂吕布,被人两回合打爆,第三回合就要剁了,要不是张飞出来,他就g了。

当然,他有资格继续羞辱吕布了,就是不知道羞辱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当初那三米多长的方天画戟。

而且嘉靖本公孙瓒是被冲阵的,他要是胆肥大可以再吸引一波火力。

只不过后面一个低配吕布文丑千里追杀他,他手下的酒囊饭袋四打一还被反杀,自己本人七八回合被文丑锤爆,这要换吕布过来他就g了。

别的不说,最起码吕布多了匹高铁。

武安国也骂了吕布。

这老哥比较能打

扛了吕布十来回合,手腕没了。

原本他两锤子还能扛一下,后面一把锤子,不知道能不能抗住三回合。

最关键的是,因为他断了手,他老大孔融被帮黄巾军骑脸输出。

友情提示,常年在各类三国游戏里武力值仅次于吕布典许文颜五虎的夏侯惇,甚至在三国群英传里,他的武力值高达97,和黄忠许褚持平,被吕布轻松锤爆。

于禁乐进两人绑一块没撑住吕布十回合。

乐进50回合劣平凌统,凌统五十回合劣平张辽。

算上体力消耗,乐进最起码三十回前在张辽手里自保没问题。

于禁虽然战斗力不太行,但加上乐进怎么说也有张辽水平了。

那大概也就是说,五子的战斗力和武安国差距不小。

五子除了徐晃对手臂无力的关羽八十回优平以外,最好的战绩就是张颌在张飞手里玩命撑了五十回合,然后慌不择路从山上滚了下去。

这就是吕布的统治力。

骂吕布没啥问题,前提是你能保证吕布能不突死你,能给你第二次骂的机会,而且你还没有被人打出心理阴影。

例如你可以和刘备曹操一样端坐在上面,尽情的羞辱吕布。

吕布这时候也敢羞辱刘备,然后转头就被人做了。

张飞牛逼就牛逼在,他骂你吕布,你突不死他,甚至到了后面他能反杀,而且他有俩大哥。

你吕布不服气,大可以拉出高顺张辽和人家来一场三v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张飞敢多次羞辱吕布,这事儿啊,得从头捋捋。咱们都知道,吕布那可是天下无双的猛将,弓马娴熟,万人敌。一般人见了,那是腿都得软三分,可张飞不一样。他跟吕布这梁子,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结下的。初遇:一言不合就开喷最早打交道,那是在虎牢关。当时吕布那叫一个威风,一个人挡住刘关张三兄弟,三英战吕布,那是打得有.............
  • 回答
    郑爽与张恒的恩怨纠葛,远非简单的“死磕”二字可以概括,其中涉及的利益、情感、隐私以及两人当时所处的境地,都错综复杂,使得她的选择显得尤为大胆,甚至在旁人看来有些“不计后果”。要理解她为何敢于在明知对方掌握大量核心秘密的情况下依然与张恒“死磕”,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1. 利益的巨大诱惑与捍卫.............
  • 回答
    张恒敢于爆料郑爽的种种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个人动机和对郑爽的失望与愤怒。而郑爽过往的男朋友们之所以没有像张恒那样公开站出来,原因也同样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个人性格、情感关系、社会舆论、法律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等。我们先来聊聊张恒,他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敢于把两个人的私人恩怨公之于众。张恒敢于爆料的原因.............
  • 回答
    说到张飞和关羽,这俩兄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那可是响当当的,但要说谁更出名,那明显是关羽。为啥呢?这个问题要是细掰扯起来,可不止一点点学问。首先,咱得从他们的“人设”上说起。关羽,那叫一个“忠义无双”。你想想,桃园结义,那份情义天地可鉴。过五关斩六将,那是为了兄弟,为了报答曹操那一时的恩情,宁可背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到了我们对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理解。关羽和张飞武艺高强却分别以卖肉和卖枣为业,这确实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设定之一。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历史事实与小说演绎的界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 关羽和张飞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在正.............
  • 回答
    问得好!张飞不留在荆州辅佐关羽,这确实是许多读者在读《三国演义》时会产生的一个疑问,而且也常被拿来讨论。如果仅仅从“一人守东,一人征北”的稳妥角度来看,这个安排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但要理解其中的原因,咱们得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刘备集团的战略考量、以及张飞和关羽各自的特点来深入分析,而且得尽量还原当时的真.............
  • 回答
    .......
  • 回答
    要聊聊关羽和张飞这两位“菜场小贩”为什么这么厉害,可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不讲那些神神叨叨的,就从最实在、最接地气的地方剖析剖析。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在那个时代,能混迹菜市场,也不是什么容易事儿。这可不是咱们现在去超市买菜那么简单。一、生活逼出来的“硬核技能”你想啊,菜场是干嘛的?那是大家柴米油.............
  • 回答
    .......
  • 回答
    吕布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虽然都有着惊人的武力表现,但关于“吕布怕张飞”的说法,以及两人武力排名的问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区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讨论的“怕”和“武力排名”是基于哪个体系: 《三国演义》小说: 这是我们最常提及的关于吕布和张飞的描写来源,其中充满了文学创作和戏剧冲突。 历史记.............
  • 回答
    说起刘备和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君臣情深,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也鞠躬尽瘁。但历史并非总是这么“偶像剧”般美好,尤其是当关羽、张飞这两位刘备最亲近、最倚重的兄弟相继离世,刘备的内心必定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复杂的煎熬。在这种背景下,为什么刘备没有对诸葛亮动杀心,甚至没有表现出对诸葛亮的猜忌?.............
  • 回答
    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许田这个人说起。许田是谁?《三国演义》里有个很有趣的说法,说他是汉少帝时期的名士,专门干这种为君王解闷、展示皇家气派的活儿。他这个人呢,也够有“情商”的,知道怎么让皇帝高兴,怎么在群臣面前露脸。那一次,汉献帝刘协带着一班文武百官到郊外狩猎,这本是皇家常有的娱乐活动。但这一次,他觉.............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对历史人物形象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们习惯了关羽和张飞在演义里那种勇猛无双、忠义盖世的军人形象,似乎他们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的。但冷静下来想想,在遇到刘备之前,他们确实是过着与从军毫不相关的生活。这背后其实有相当多的现实考量,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得明白关.............
  • 回答
    说关羽和张飞只是“屠户和贩枣的”,这其实是一种过度简化,也忽略了他们成名之前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和后来的发展往往比我们今天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让我们来具体看看他们可能的生活轨迹,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屠户: 屠户这个职业在古代并非等同于我们现代理解的“杀猪卖肉”.............
  • 回答
    在众多三国题材的游戏中,张飞的武力值经常被设定得比关羽等其他猛将还要高,这并非毫无缘由。这种设计既有历史演义的深刻影响,也契合了游戏机制的需要,更迎合了玩家的心理期待。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三国演义》这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在罗贯中的笔下,张飞的形象被塑造成一个粗中有细、勇冠三军的绝世猛将。.............
  • 回答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围攻葭萌关,刘备帐下众将都有些忌惮,尤其是马超的勇猛,更是让不少人心里打鼓。这个时候,刘备选择让张飞出马,而不是赵云,这背后其实有多重考量,不仅仅是简单的派谁去打仗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张飞和赵云虽然都是刘备手下的顶尖猛将,但他们的风格和定位是有区别的。张飞,人称“万人敌.............
  • 回答
    关于刘禅为何两任皇后都是张飞的女儿,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政治格局、军事实力以及婚姻联姻的传统。咱们得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才能说清楚。首先,得从张飞的身份和他在蜀汉的地位说起。张飞啊,那可是刘备的“桃园三结义”兄弟,是从起兵就开始跟着刘备打天下的核心人物。他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的核心魅力之一:英雄塑造的艺术和历史叙事的演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层层剖析:一、 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界限:首先,我们要明确,《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是罗贯中先生在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文献。虽然它以.............
  • 回答
    “桃园三结义”这出经典故事,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刘备、关羽、张飞这三兄弟的义气,更是被传颂至今。然而,有趣的是,时至今日,在很多地方祭拜关公的香火格外鼎盛,甚至有“无处不关帝”之说,而刘备和张飞的庙宇,或者说单独祭拜他们的场所,却远不如关羽来得普遍。这背后的原因,其实相当值得玩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