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羽张飞武功盖世,可为什么他们见到刘备之前一直做做生意,就从没想着去从军?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对历史人物形象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们习惯了关羽和张飞在演义里那种勇猛无双、忠义盖世的军人形象,似乎他们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的。但冷静下来想想,在遇到刘备之前,他们确实是过着与从军毫不相关的生活。这背后其实有相当多的现实考量,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得明白关羽和张飞是哪个时代的人。他们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战乱频仍的年代,但同时也是一个门阀士族政治影响力依然巨大的时代。想要“从军”并非像今天这样,去招兵处报个名就行了。在那个时期,军旅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要么是被迫的征发,要么是要依附于某个有势力的人,或者是自成一伙成为一股独立的武装力量。

再说说“做生意”这件事。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生意人似乎地位不高。但事实并非如此。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弱,地方豪强和一些有能力的人开始积累财富和势力。这些人很多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做生意起家的,比如贩运货物、经营土地、甚至涉及一些官府也难以完全管制的行业。这些人往往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雇佣一些人手,甚至武装自保。

那么,关羽和张飞为什么选择做生意呢?这可能与他们的出身背景有关。虽然演义里把他们描绘得像是贩马的屠夫,但更靠谱的说法是,他们可能是一些地方上的豪侠,或者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乡绅,但并非士族。在乱世之中,有能力的人总会想办法生存和发展。做生意,特别是像他们那样能够积累一些家底的生意,实际上是一种在乱世中寻求自身发展的途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当时的社会,一个身怀武艺、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任何背景,想直接进入正规军,并且获得像样的地位,是非常困难的。普通士兵的待遇往往不高,而且要听从将领的命令,生活艰苦。而且,当时军队的构成也很复杂,有的是中央政府的军队,有的是地方官府的军队,更多的是军阀自己招募的私人武装。想要在这些军队里出人头地,没有门路、没有背景,很难。

相比之下,做生意虽然也辛苦,但至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可能在当地颇具声望,有自己的门客,或者能够集结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这种“地方豪强”式的生存方式,在乱世中其实很常见。你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一种拥有一定武力基础的民间组织,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可能就是自己的乡里,或者在周边区域进行贸易活动。

那么,为什么一直没想着“从军”呢?
缺乏机会和门路: 如前所述,没有背景,想在正规军中担任要职几乎不可能。他们就算有武艺,也只是“匹夫之勇”,难以施展。
自保和发展: 做生意能让他们积累财富,养活自己和一些追随者,并且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在当时的乱世,有钱有势就能有一定的发言权。
不是所有人都渴望军旅生涯: 虽然我们现在觉得军人很光荣,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军旅生涯是非常残酷和危险的。能够安安稳稳地做点生意,维持生活,甚至积累财富,可能比冒着生命危险去当兵更有吸引力。
他们的“武功盖世”是相对而言的: 我们今天所说的“武功盖世”,很多是经过文学加工的。在他们遇到刘备之前,他们的武艺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保护自己、保护生意,或者在当地小范围的冲突中展现出来。但要说他们已经是闻名天下的大将,那还不至于。

直到遇到刘备,一切才发生了改变。刘备的出现,对于关羽和张飞来说,提供了一个他们一直以来可能都在寻找,但又没有明确目标的“平台”。刘备本人有着“皇叔”的名号,虽然当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这个身份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号召力。更重要的是,刘备有“仁德”之名,能够吸引像关羽张飞这样有侠义之心的人。

可以说,在遇到刘备之前,关羽和张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生存和发展,他们可能也怀揣着一些抱负,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土壤。他们的“生意”可能也包括了一些江湖上的“义气”和“势力”的经营,只不过是以一种不那么“官方”的形式存在。

他们的“从军”并不是一个突兀的转变,而是在遇到了一个能够让他们施展抱负、并且价值观契合的领导者之后,将他们原有的能力和资源(包括武力、人脉、经济基础)重新整合,并朝着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去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将领的潜质,只是在遇到刘备之前,他们是在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创业”,而遇到刘备之后,则是为了一个更广阔的“事业”而奋斗。

所以,他们不是没想着从军,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们自身的条件,使得做生意成为了一条更可行、也更务实的生存和发展道路。而刘备的出现,则为他们打开了通往真正“从军”并实现价值的通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时机未到,黄巾起义前大汉还算和平,张飞是个屠户,参军干什么?而关羽据考证参加过边军,不过东汉一代北方的边军压力不大。于是关羽回老家了,但是他回老家后杀了人只能逃亡了。关羽加入刘备义军很可能是为了戴罪立功,洗白自己的身份。而张飞加入义军也有可能是博富贵,张飞应该也是刘备集团的原始股东之一。于是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刘禅当皇后,妥妥的外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对历史人物形象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们习惯了关羽和张飞在演义里那种勇猛无双、忠义盖世的军人形象,似乎他们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的。但冷静下来想想,在遇到刘备之前,他们确实是过着与从军毫不相关的生活。这背后其实有相当多的现实考量,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得明白关.............
  • 回答
    关于张飞和关羽的武功高下,这确实是一个在《三国演义》和历史研究中都颇受关注的问题。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三国演义》的描写和历史记载两个层面来分析。一、《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关羽被塑造成刘备最得力的两位猛将,他们的武艺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小说中对他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到了我们对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理解。关羽和张飞武艺高强却分别以卖肉和卖枣为业,这确实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设定之一。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历史事实与小说演绎的界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 关羽和张飞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在正.............
  • 回答
    在众多三国题材的游戏中,张飞的武力值经常被设定得比关羽等其他猛将还要高,这并非毫无缘由。这种设计既有历史演义的深刻影响,也契合了游戏机制的需要,更迎合了玩家的心理期待。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三国演义》这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在罗贯中的笔下,张飞的形象被塑造成一个粗中有细、勇冠三军的绝世猛将。.............
  • 回答
    关羽和张飞,这两位三国时期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的真实能力究竟如何?刘备又是否真如演义中描绘的那般,幸运地在一个小地方就轻易“捡”到了两位如此能臣猛将?这其中,隐藏着历史的真实与演义的浪漫。要评价关羽和张飞的能力,首先要区分历史记载和文学演绎。《三国志》作为史书,为我们提供了相对客观的视角。关羽的真实能.............
  • 回答
    关于张飞是杀猪的、关羽是卖枣的这个说法,其实是在民间传说和戏曲艺术中流传的故事,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先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民间传说的来源和背景:张飞是“卖酒屠猪”: 来源: 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来自于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书中描写张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形象,家境殷实,住在瓦.............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的核心魅力之一:英雄塑造的艺术和历史叙事的演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层层剖析:一、 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界限:首先,我们要明确,《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是罗贯中先生在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基础上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文献。虽然它以.............
  • 回答
    日本光荣公司在《三国志》系列中为那些在正史中没有留下名字的女性武将进行再命名,无疑是系列作品中最具争议性也最受玩家关注的方面之一。这既是商业策略的体现,也触及了历史改编与艺术创作的边界。要评价这一做法,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历史依据的缺失、对游戏体验的贡献、玩家的接受度以及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历.............
  • 回答
    说起刘备和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君臣情深,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也鞠躬尽瘁。但历史并非总是这么“偶像剧”般美好,尤其是当关羽、张飞这两位刘备最亲近、最倚重的兄弟相继离世,刘备的内心必定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复杂的煎熬。在这种背景下,为什么刘备没有对诸葛亮动杀心,甚至没有表现出对诸葛亮的猜忌?.............
  • 回答
    说关羽和张飞只是“屠户和贩枣的”,这其实是一种过度简化,也忽略了他们成名之前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和后来的发展往往比我们今天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让我们来具体看看他们可能的生活轨迹,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屠户: 屠户这个职业在古代并非等同于我们现代理解的“杀猪卖肉”.............
  • 回答
    南郡之战,是三国初期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关羽和张飞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说他们是“拖油瓶”显然是过于片面和不公平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为了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1. 南郡之战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性: 争夺荆州核心区域: 南郡(治所为襄阳,后移至江陵,即现在的荆州城.............
  • 回答
    刘备、关羽、张飞这三兄弟的感情,在《三国演义》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最动人的兄弟情谊的代表。要理解他们的感情,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类为“好朋友”或者“兄弟”,这三个人之间的羁绊,是一种融合了命运、理想、恩义、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近乎血缘的深厚连接。桃园结义:.............
  • 回答
    且说那刘备,字玄德,素有仁德之名,却总生不逢时,屡屡受挫。一日,正在徐州忧愁国事,忽有一道士前来,自称乃是西方佛祖座下弟子,奉命下凡,欲寻能人异士,前往西天,取回真经,普度众生。刘备听罢,心中一动,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能得真经,何愁天下不治?当即便召来关羽、张飞、诸葛亮,将此事告知。关羽,字云长.............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表面上看,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里,似乎都比刘备展现出了更耀眼的光芒。诸葛亮运筹帷幄,料事如神,智谋无双;关羽武艺超群,忠义无双,义薄云天;张飞勇猛过人,万人敌,一声怒吼可退百万师。相比之下,刘备的“强”似乎更多体现在一种精神上的感召力,一种对未来的执着,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把关羽和张飞放在长坂坡的情境下,去和赵云比“七进七出”,这本身就是个充满想象力的挑战。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把历史事实和演义小说分开,然后再仔细琢磨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确,所谓的“七进七出”是《三国演义》里对赵云个人武勇和忠义的一个极富戏剧性的艺术塑造。在正史《三国志》里,并没有.............
  • 回答
    关于三国游戏里关羽、张飞“过弱”的论调,其实是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话题。一方面,在很多玩家心中,他们是勇猛无双的代表,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另一方面,有些游戏的设计确实会让这两个历史名将的表现不如预期,甚至成为“鸡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调整,让他们的实力回归应有的水准,同时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经典的“假如”问题。如果历史的车轮真的驶向了刘备一统天下,那么他对待诸葛亮、关羽、张飞的态度,是否会与曹操对待谋臣武将的态度一样,产生猜忌和杀戮?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刘备的性格、他与三人的关系、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现实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刘备的性格特点: 仁.............
  • 回答
    想象一下,那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汉末三国。若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这四位文臣武将,不是在刘备麾下,而是怀揣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理由,选择向曹操效忠,历史的车轮便会朝着完全陌生的方向滚去。首先,曹操阵营的实力将得到一个难以置信的飞跃。张飞那如雷般的嗓音和横扫千军的勇猛,关羽那“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
  • 回答
    刘备获得关羽和张飞,与其说是纯粹的偶然,不如说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由多种因素交织催生出的一种“必然的偶然”。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次偶然的街头邂逅,那未免过于单薄,也低估了历史进程的复杂性。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央集权早已荡然无存。朝廷腐朽,宦官外戚专权,.............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妙趣横生的下联,充满了历史典故和情感张力!“鸟困于笼,恨关羽不能张飞!”这上半句,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道出了无数个被束缚、渴望自由的生命的心声。我们来细细拆解一下这句上联的精妙之处: “鸟困于笼”:这是一个非常具象的意象。笼子,象征着限制、束缚、失去自由。被困在其中的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