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羽、张飞的真实能力如何(包括武力值和带兵作战的能力),刘备真的随便在一个小地方就捡到两位能人结拜吗?

回答
关羽和张飞,这两位三国时期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的真实能力究竟如何?刘备又是否真如演义中描绘的那般,幸运地在一个小地方就轻易“捡”到了两位如此能臣猛将?这其中,隐藏着历史的真实与演义的浪漫。

要评价关羽和张飞的能力,首先要区分历史记载和文学演绎。《三国志》作为史书,为我们提供了相对客观的视角。

关羽的真实能力

在史书中,关羽的武力值被描述得极为出色,但他并非是演义中那个“一人敌”,可以纵横沙场的神话式人物。他的勇武更多体现在其个人的冲锋陷阵能力,以及在战场上的威慑力。例如,《三国志·关羽传》记载他“羽尝从太祖(曹操)征吕布于下邳,曹操患之,先遣关羽攻破其外围。羽曰:‘曹公有马,无良将。’”这表明关羽在对敌方关键人物有着敏锐的判断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关羽不仅仅是个匹夫之勇的武将。他对刘备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这在乱世中尤为可贵。他的军事才能也体现在他镇守荆州期间。当时,荆州地势重要,四战之地,需要有能力的将领镇守。关羽能够独当一面,与曹操、孙权两大势力周旋,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这绝非一般将领所能做到。他指挥的“水淹七军”之战,更是让曹操一度产生迁都的念头,足以证明其军事谋略和指挥能力。然而,他最终因轻敌和战略失误,加上东吴的背叛,导致了荆州的失陷和自身的败亡。这并非是他军事能力的绝对否定,而是战场局势复杂多变的体现,任何将领都可能面临失败。

张飞的真实能力

相较于关羽,《三国志》对张飞的记载相对简洁,但同样凸显了他的勇猛和忠诚。他的勇武主要体现在其威猛的形象和战场上的冲击力。比如,他在长坂坡的“横矛立马”,喝断当阳桥,吓退曹操大军,虽然演义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但历史上的张飞确实是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将,对军队的士气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

在指挥作战方面,张飞也展现出了不俗的才能。刘备集团后期,张飞曾率军进击曹操,一度取得胜利。他镇守阆中的时候,也表现出了治军和作战的才能。然而,与关羽相比,张飞在战略眼光和政治上的沉淀似乎稍显不足。他的性格中,勇猛有余,但有时会因冲动而犯错,比如对待部下的严苛,最终导致了自己被部下刺杀的悲剧。这使得他在带兵作战的整体能力上,可能不如关羽那么全面和稳定。

刘备如何“捡到”这两位能人?

关于刘备如何结识关羽和张飞,演义中的描述带有传奇色彩,强调的是一种“天意”和“兄弟情深”。但历史的真相,可能更为现实和复杂。

三人初次相遇,是在刘备刚刚起兵,还未形成气候的时候。当时的刘备,虽然出身汉室宗亲,但不过是一个贩鞋的,地位卑微,力量弱小。关羽和张飞,一个逃亡在外的江湖客,一个可能还在地方为吏,或者也是因为各种原因不满现状。

“桃园结义”的情节,很大程度上是后人对他们之间深厚情谊的文学化。真实的结识过程,更可能是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例如共同的利益,或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刘备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拥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政治上的远见。他能够让关羽和张飞这样有勇有谋的人,心甘情愿地追随他,并且愿意为他出生入死。

刘备的“捡到”并非偶然,而是他自身价值的体现。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刘备虽然起点低,但他展现出的仁德、坚韧和对人才的尊重,是吸引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名士的关键。他给予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并且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关羽和张飞之所以能成为“能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天生的武力和才能,更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值得追随的明主,一个能够实现他们抱负的平台。

所以,说刘备“随便在一个小地方就捡到两位能人”,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了。这背后是刘备个人魅力、政治智慧以及天时地利共同作用的结果。关羽和张飞的能力,确实非同一般,他们是那个时代难得的将才,而刘备能够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并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正是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领导者的过人之处。他们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对乱世中人才汇聚规律的一种生动写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的年轻人呐 的邀请,请放心,关张这种光看后世评价就能看出来不是一般的战将:

《晋书:秃发傉檀传》:张穆、边宪、文齐、杨班、梁崧、赵昌,武同飞、羽。
《晋书:李庠传》:至蜀,赵廞深器之,与论兵法,无不称善,每谓所亲曰:“李玄序盖亦一时之关、张也。”
《宋书:檀道济传》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
《陈书·萧摩诃传》:及将战,明彻谓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
《南史:齐武帝诸子传》:而武人略阳垣历生、襄阳蔡道贵,拳勇秀出,当时以比关羽、张飞。
《泸川都督王湛神道碑》:自为将帅,攻城野战,张飞、关羽;奇策密谋,荀攸、贾诩。
《魏书:杨大眼传》:恒身先兵士,冲突坚阵,出入不疑,当其锋者,莫不摧拉” “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当时评价:

程昱: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 权必资之以御我。
郭嘉: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
董昭:羽为人强梁。
刘晔:
1.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
2.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曹魏诸臣: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温恢:“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诸葛亮: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

除此外,刘备应该是相中二人给予重用,尤其关羽还是“亡命奔涿郡":

《三国志·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三国志·张飞传》: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有关刘备的用人眼光具体看这篇:

然后再看实绩:

首先在关羽投曹的时期里,就有跟曹军诸将的待遇对比:

《三国志·关羽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初,曹公壮羽为人。
《傅子》: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辽曰:“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
《三国志:武帝纪》: 关羽亡归刘备。

曹操很早就看好关羽,关羽投降后更是“礼之甚厚”,至于“壮羽为人”,跟关羽的忠义有关:

裴注《三国志·蜀书》:“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

再看看其他降将的待遇如何:

《三国志:庞德传》: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百户。
《三国志:张辽传》: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三国志:徐晃传》: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太祖授晃兵,使击卷、卷音墟权反。
《三国志:张郃传》:”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

张辽、张郃、庞德投降后待遇还行,至于徐晃就够惨了,什么都没有……

颜良、文丑可不是普通的将领,他们的评价在《武帝纪》、《荀彧传》就很高:

《三国志:武帝纪》良、丑皆绍名将也。
《三国志:荀彧传》: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陆游则给出更厉害的评价:

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

同时期与曹军诸将武勇对比:

《三国志:武帝纪》: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
《二王尺牍集》: 觅迹求功,刺颜良于白马,诛文丑于南坡,丞相厚恩,满有所报。
《容斋随笔》: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
《山西通志》:斩颜良于白马,诛文丑于南坡。

从以上记载来看关羽有斩杀颜良,文丑两将。

《三国志·关羽传》: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资治通鉴》:操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操使张辽、关羽先登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

有关细节就是“良大惊,来逆战”,颜良正面交战曹军,当然逆战也有不同情况发生,如:

《后汉书》:操军进,尚逆击破操,操军还许。

袁尚逆击,击败曹操。

《三国志·夏侯渊传》:马超围凉州刺史韦康於冀,渊救康,未到,康败。去冀二百馀里,超来逆战,军不利。汧氐反,渊引军还。

马超逆击,击败夏侯渊。

从“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绍军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来看关羽是有成功找到颜良的位置,再进行突击,成功斩杀颜良;而庞德就是莽夫之勇,连对方主将都不知道……

张飞的武勇方面可从这个记载看出:

《三国志:曹纯传》 :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进降江陵,从还谯。
《三国志·赵云传》: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云别传》: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三国志:文聘传》:授聘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于长阪。
《三国志:先主传》: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三国志·关羽传》: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可看出来曹操应该已经率领大军到当阳了,所以《三国演义》里赵云、张飞遇到曹操是有可能的。“授聘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于长阪”,曹纯似乎还带着五千虎豹骑:

《魏书》: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纯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

但从曹军表现来看,曹军精锐反而惧怕张飞:

《三国志:张飞传》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当然从《步战令》来看,曹军将士不前进是找死的行为:

《步战令》:临阵皆无喧哗,明听鼓音,旗幡麾前则前,麾后则后,麾左则左,麾右则右;麾不闻令而擅前后左右者斩。

这正是当时张飞的武勇无人可敌的表现!

用兵方面先说张飞:

《三国志·张飞传》: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张飞一路连胜,打到成都与刘备会合。

《三国志·张飞传》: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张飞立马铭》: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
《真多山游记》: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
《三国志·张郃传》:太祖从散关入汉中,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于前通路,至阳平。

张郃率军袭来,张飞大破张郃。

《三国志·杨阜传》:会刘备遣张飞、马超等从沮道趣下辩,而氏雷定等七部万馀落反应之。
《三国志:武帝纪》: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
《三国志:先主传》: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

张飞、马超有受到一定打击,但之后就并无记载张飞、马超、曹洪在汉中之战干了什么。

《三国志:先主传》: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
《汉晋春秋》司马懿对夏侯玄曰:春秋责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今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
《诸葛亮集》: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於阳平,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

但作为从217年到219年,打了将近两年的战役却有双方三名大将隐身,实在是奇怪,但从裴注《三国志》还是能看出来还有正面交锋的:

《三国志》裴松之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除此外,曹操很明显遭受大败,马超、曹洪、张飞这期间丝毫无作为实在显得奇怪:

《三国志:先主传》: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
《汉晋春秋》司马懿对夏侯玄曰:春秋责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今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
《诸葛亮集》: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於阳平,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

关羽绝北道:

《三国志·魏书·李通传》: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
《吴录》:备谓瑜云:“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入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瑜以二千人益之。

周瑜租借张飞,关羽断绝江陵北部通道,除徐晃外诸将都无法通过,李通拔下多座关羽所筑鹿角,最后还是突发病逝,关羽又游击满宠、徐晃,可以说尽可能帮周瑜解决了曹军增援的危机,事后,周瑜感慨若有关张大事可成。

《三国志·魏书十七·乐进传》: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三国志·魏书十八·文聘传》: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
《三国志:吕蒙传》:而备自蜀亲至公安,遣羽争三郡。权时住陆口,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拒羽,而飞书召蒙,使舍零陵,急还助肃。
《三国志·吴主传》: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於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
《三国志: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三国志:甘宁传》: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

关羽遭受北面的乐进、文聘以及东面的吕蒙、鲁肃、甘宁的两面夹击,鲁肃关羽单刀俱会,鲁肃诡辩斥责关羽,然而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鲁肃只能“厉声呵之”,不敢回复,可见鲁肃的狡猾,后来元杂剧将鲁肃单刀赴会改为关大王单刀赴会,可见关羽的地位、民望之高。

《三国志:庞德传》:遂南屯樊,讨关羽……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馀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
《三国志:温恢传》: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
《三国志:武帝纪》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
《资治通鉴》自率众攻曹仁于樊。仁使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屯樊北。
《三国志:满宠传》: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
《三国志:曹仁传》: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曹仁差使于禁、庞德屯兵地点,又无所远备,导致陷入危机

《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汉水暴长,皆为羽所获。
《三国志·魏书·庞德传》: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三国志·关羽传》: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三国志·曹植传》: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罢之。
《三国志:曹仁传》: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关羽水淹七军。

《三国志·陆逊传》:逊至陆口,书与羽曰:“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

陆逊与关羽书云:“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亦足为羽北伐军寡之旁证。

从陆逊的话来讲,关羽就是以少胜多一路推过去,打的曹仁节节败退。

《三国志:满宠传》: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冬,孙权扬声欲至合肥,宠表召兖、豫诸军
《三国志:温恢传》: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诏书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潜等缓之。恢密语潜曰:“此必襄阳之急欲赴之也。所以不为急会者,不欲惊动远众。一二日必有密书促卿进道,张辽等又将被召。辽等素知王意,后召前至,卿受其责矣!”潜受其言,置辎重,更为轻装速发,果被促令。辽等寻各见召,如恢所策。

曹操为了不惊动周边,暗自“召潜及豫州刺史吕贡”,温恢责问裴潜太放松了,用从合肥赶来的张辽说他。

《三国志:董昭传》:即敕救将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围里闻之,志气百倍。羽果犹豫。
《蜀记》: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徐晃用董昭计策动乱关羽军兵心。

《三国志:徐晃传》: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三国志:赵俨传》: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孙权传》: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
《三国志赵俨传》: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北军亦至,【并势大战】。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
《三国志:徐晃传》:曹操又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进至偃城,悉归徐晃指挥。

徐晃“北军亦至,【并势大战】”,率领十二营的兵力击退关羽五千人,在此之前徐晃如果没有赵俨抚军,恐怕就兵变了,击退后依然没船,关羽将近二万大军围攻襄、樊。

其中殷署有率领关中部曲: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太祖徙出故韩遂,马超等兵五千余人,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军,以赵俨为关中护军,尽统诸军。羌虏数来寇害,俨率署等追到新平,大破之。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俨复率署等攻之,贼即破灭。

徐晃手下并不全是新兵,徐晃手下有3军12营兵力,大约是27000人,很多都是精锐老兵,殷署那边都有5000精锐,很多都是马超韩遂的旧部,身经百战。

司州离荆州很近,洛阳肯定派了军队去支援襄樊,所以臧霸的军队驻扎在洛阳。豫州有李通儿子在支援:

《三国志李通传》:基兄绪,前屯樊城,【又有功】。

《后汉书百官志》推算出一军为5000人,于禁七军光被俘就有三万,被淹死的不知道有多少,司马法说的七军统共八万人可以考虑一下。

关羽部队可能不到三万,三万多人,先吃点曹仁大部分人,然后抓了于禁七军,老家被偷,还突破了蒋钦的万人,在华容交战后来到江陵城下,还有大部队:

《三国志·甘宁传》: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

关羽号称有三万人,实际上关羽军不足三万。

庞德可能带领张鲁时的汉中军队,“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这些。(按FFF团长说法)

《三国志:庞德传》: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

于禁似乎率领的是浩周的徐州军外加中央地方部队:

《魏略》:建安中为萧令,迁徐州刺史。后领护于禁军,军败,为关羽所俘。孙权袭羽,获浩周,甚敬之。后归还于魏,然终身不复起用。

关羽威震华夏:

《三国志:胡昭传》: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县邑残破。固率将十馀吏卒,依昭住止,招集遗民,安复社稷。狼等遂南附关羽。羽授印给兵,还为寇贼。
《三国志:关羽传》: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曹瞒传》:是时南阳间苦繇役,音於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
《三辅决录》:以祎慷慨有日磾之风,又与王必善,因以闻之,若杀必,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时关羽强盛,而王在邺,留必典兵督许中事。文然等率杂人及家僮千余人夜烧门攻必,祎遣人为内应,射必中肩。
《晋书:宣帝纪》:魏武以荆州遗黎及屯田在颍川者逼近南寇,皆欲徙之。帝曰:荆楚轻脱,易动难安。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今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从之。其后诸亡者悉复业。
《魏略》:时太子在邺,鄢陵侯未到,士民颇苦劳役,又有疾疠,於是军中骚动。群寮恐天下有变,欲不发丧。潜夫论实边:民之于徙,甚于伏法。伏法不过家一人死尔。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

关张的用兵武勇强大也是如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羽和张飞,这两位三国时期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的真实能力究竟如何?刘备又是否真如演义中描绘的那般,幸运地在一个小地方就轻易“捡”到了两位如此能臣猛将?这其中,隐藏着历史的真实与演义的浪漫。要评价关羽和张飞的能力,首先要区分历史记载和文学演绎。《三国志》作为史书,为我们提供了相对客观的视角。关羽的真实能.............
  • 回答
    请您将照片发给我,我才能帮您分析它的真实性,并尝试讲述背后的故事。在您发送照片之前,我可以先告诉您,判断一张照片的真实性通常需要考虑几个方面: 照片的来源和发布者: 是官方媒体、可靠的新闻机构,还是来自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账号?来源越官方、越可靠,可信度就越高。 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 是否有明显.............
  • 回答
    关于张飞和关羽的武功高下,这确实是一个在《三国演义》和历史研究中都颇受关注的问题。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三国演义》的描写和历史记载两个层面来分析。一、《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关羽被塑造成刘备最得力的两位猛将,他们的武艺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小说中对他们.............
  • 回答
    刘备、关羽、张飞这三兄弟的感情,在《三国演义》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经典、最动人的兄弟情谊的代表。要理解他们的感情,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类为“好朋友”或者“兄弟”,这三个人之间的羁绊,是一种融合了命运、理想、恩义、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近乎血缘的深厚连接。桃园结义:.............
  • 回答
    刘备之所以能成为关羽和张飞的大哥,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年齿高低,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核心的是一种“德”与“气”的吸引力,加上恰到好处的时势,最终促成了这段桃园结义的千古佳话。首先,要理解刘备的“大哥”身份,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在那个乱世,人们渴望秩序与归属,一个能够凝聚人心、指引方向的.............
  • 回答
    在众多三国题材的游戏中,张飞的武力值经常被设定得比关羽等其他猛将还要高,这并非毫无缘由。这种设计既有历史演义的深刻影响,也契合了游戏机制的需要,更迎合了玩家的心理期待。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三国演义》这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在罗贯中的笔下,张飞的形象被塑造成一个粗中有细、勇冠三军的绝世猛将。.............
  • 回答
    关于张飞是杀猪的、关羽是卖枣的这个说法,其实是在民间传说和戏曲艺术中流传的故事,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先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民间传说的来源和背景:张飞是“卖酒屠猪”: 来源: 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来自于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书中描写张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形象,家境殷实,住在瓦.............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这一经典场景的核心묘味之一。很多人会觉得,关羽虽然落魄,但毕竟武艺高强,一身正气,怎么会甘心屈居于一个小小的乡绅张飞之后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剖析。一、 表象之下的内在价值:武艺、品德与气度首先,咱们不能只看表面的身份.............
  • 回答
    关于三国游戏里关羽、张飞“过弱”的论调,其实是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话题。一方面,在很多玩家心中,他们是勇猛无双的代表,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另一方面,有些游戏的设计确实会让这两个历史名将的表现不如预期,甚至成为“鸡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调整,让他们的实力回归应有的水准,同时也.............
  • 回答
    说关羽和张飞只是“屠户和贩枣的”,这其实是一种过度简化,也忽略了他们成名之前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和后来的发展往往比我们今天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让我们来具体看看他们可能的生活轨迹,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屠户: 屠户这个职业在古代并非等同于我们现代理解的“杀猪卖肉”.............
  • 回答
    且说那刘备,字玄德,素有仁德之名,却总生不逢时,屡屡受挫。一日,正在徐州忧愁国事,忽有一道士前来,自称乃是西方佛祖座下弟子,奉命下凡,欲寻能人异士,前往西天,取回真经,普度众生。刘备听罢,心中一动,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能得真经,何愁天下不治?当即便召来关羽、张飞、诸葛亮,将此事告知。关羽,字云长.............
  • 回答
    要聊聊关羽和张飞这两位“菜场小贩”为什么这么厉害,可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不讲那些神神叨叨的,就从最实在、最接地气的地方剖析剖析。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在那个时代,能混迹菜市场,也不是什么容易事儿。这可不是咱们现在去超市买菜那么简单。一、生活逼出来的“硬核技能”你想啊,菜场是干嘛的?那是大家柴米油.............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且引人遐思的假设。如果历史的洪流稍作偏移,将桃园结义中的关羽换成“龙骧虎步”的关胜,张飞换成“豹子头”林冲,而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位置被“智多星”吴用取代,那么刘备的未来轨迹,以及他可能达到的最高上限,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把这几位新加入的猛将.............
  • 回答
    在只允许使用冷兵器的情况下,现代普通军人能否在“打群架”中击败张飞、关羽、吕布这三位三国名将,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详细探讨: 一、三国名将的战斗力分析1. 张飞 个人能力:以勇猛著称,长坂坡单骑退曹军,斩杀张郃,被曹操称为“张飞之子”。 武器:丈八蛇矛,擅长近战,骑.............
  • 回答
    这三国演义里头,要说谁最坑自家主公刘备,后来又坑了刘禅一把,让蜀汉这颗幼苗还没茁壮成长就元气大伤,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张飞、关羽、马谡这三个名字,听着都让人心头一紧,好像都背着点“罪名”。张飞丢徐州,那是一刀致命的开头张飞吧,他那性子,就是一团火,冲动,又仗着自己勇猛,但有时候这火烧得就有点不着.............
  • 回答
    关羽、张辽与于禁,同为曹操麾下的名将,为何他们在面对同样的“投降”行为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这个问题涉及到他们各自的立场、行为的性质、以及最重要的——历史记录和后世解读的巨大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1. 忠诚的起点:立场的天然差异 关羽: 关羽早年“为汉中王刘备”、“恩若.............
  • 回答
    张志超被关押15年后申请780万元的赔偿,这个金额是否“多”或“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这不仅是一个数字问题,更涉及到法律、公平、人权以及社会对冤假错案的赔偿标准等复杂议题。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张志超的案件背景: 冤案事实: 张志超被认定为一起故意杀人案的凶手,并因此被判刑。然而,在服.............
  • 回答
    当然,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切入,然后看看它们是如何在数学的海洋中汇合的。 视角一:坐标变换下的“张量”——一个更基础的概念在最初的物理和工程背景下,当我们谈论“用坐标变换定义的张量”时,我们通常是在描述一个对象(或者说是一组数),它在不同的坐标系下如何.............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华晨宇和张碧晨这件事,说实话,最初看到的时候挺意外的,也挺感慨的。我一直觉得娱乐圈挺复杂的,艺人的生活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很多东西都是被放大或者被包装的。先说说华晨宇吧。他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很“少年感”,很有才华,音乐风格也很独特,在“火星人”这个标签下,他确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所以当“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