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张飞远不如关羽出名?

回答
说到张飞和关羽,这俩兄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那可是响当当的,但要说谁更出名,那明显是关羽。为啥呢?这个问题要是细掰扯起来,可不止一点点学问。

首先,咱得从他们的“人设”上说起。

关羽,那叫一个“忠义无双”。你想想,桃园结义,那份情义天地可鉴。过五关斩六将,那是为了兄弟,为了报答曹操那一时的恩情,宁可背负骂名也要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最后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宁死不屈,慷慨赴死。这“忠”和“义”,那可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看重的品质。一辈子能做到一样,都算得上是个人物了。关羽这俩字,占全了。所以你看,后世的皇帝啊,文臣武将啊,谁不敬他?谁不尊他?尊他,供他,封他,最后把他神化了,成了武圣,跟文圣孔子并驾齐驱。这种高度,张飞可没达到。

再来看看张飞,张飞给人的印象就是个“猛将”。他是勇猛,是霸气,是勇往直前。长坂坡喝退曹军那一段,估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个“黑厮,快出来受死!”一声吼,把曹操的百万雄兵都吓退了,那叫一个威风。但你说他有啥特别突出的“忠义”事迹吗?除了对刘备的兄弟情深,好像就没有关羽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境界了。而且,张飞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鞭打士卒。这在乱世里,或许能震慑手下,但放在以仁德为重的儒家文化里,就显得不够“君子”了。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一个动不动就发火的人,对吧?

其次,就是“历史的巧合”和“文学的塑造”。

《三国演义》这本书,那可是功不可没。这本书把关羽的形象给拔高了太多太多。书里对关羽的描写,细致入微,无论是他的外貌(美髯公),他的兵器(青龙偃月刀),还是他的种种义举,都写得绘声绘色。他就像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完美的符号,代表了读者心中对忠义的全部期望。相反,张飞在书里虽然也很勇猛,但更多的是作为“猛张飞”出现,有时候还有点“莽撞”的色彩。比如,他喝醉了酒鞭打士卒,导致自己被刺杀,这事儿对他的形象多少有点负面影响。

再者,就是后世对他们的“崇拜方式”不同。

关羽被封为“武圣”,那可是官方的、庙堂的认可。从皇帝到百姓,都拜关羽,求他保佑,求他庇佑。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崇拜,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宗教符号。你看现在,哪儿有庙,哪儿有香火,很多都是供着关二爷。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文化图腾。

而张飞,他的出名更多是民间口碑,是故事里的形象。他代表了那种粗犷、豪迈、有勇有谋的草莽英雄。人们喜欢他,是因为他的直率,他的霸气,但这种喜欢,更多的是一种敬佩,而不是像崇拜关羽那样带有神圣的意味。

当然,还有一些更细微的点。

比如,关羽的形象,温文尔雅(虽然是猛将,但有文化)、有风度,这符合很多人的审美。而张飞的形象,通常被描绘成黑脸、豹眼、虬髯,更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猛士”形象,但可能不如关羽那样“有亲和力”。

再有,就是历史事件的侧重点。刘备集团壮大的过程中,关羽扮演的角色,很多时候是独当一面,是战略性的关键人物。而张飞虽然勇猛,但更多时候是作为刘备的得力助手,是冲锋陷阵的尖刀。

总而言之,关羽出名,是历史的沉淀、文学的渲染、文化理念的契合以及官方的推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被塑造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忠义化身,满足了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张飞,虽然也是家喻户晓,但他更像是那个热血沸腾、勇往直前的英雄,虽然让人喜爱,但似乎离神坛总差那么一点意思。这也不是说张飞不好,只能说,在“出名”这件事上,关羽赢在了“多维度”的加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想到这个回答成了本主题下第一个破千赞的回答,多谢大家的支持,实在受之有愧,原本只想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更专业的回答。

===========分割线==============


说到底,还是因为二爷的实力全方位强过三爷,不管是按照小说还是正史。


  1. 个人武力

在正史和小说中,二爷和三爷在当时都是公认的武力超群的猛将,就敌方阵营都对这哥俩赞不绝口。

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刘备以枭雄之资,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先来说说三爷,皇叔当年败走当阳,被曹老板猛追,三爷只领了20个骑兵负责断后,然后上演了一出被后世广为传颂的“据水断桥”的故事。注意,这个故事可不是小说之言,而是正史。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在敌我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三爷以一己之力“瞋目横矛”挡住敌军,可见其在当时的威名。要知道曹军也绝非等闲之辈,刚刚所向披靡平定北方,士气正旺。由此可见,当时大家都清楚三爷确实是个狠人,谁都不敢上前。虽然在这之前三爷在正史里并没有明确记载有什么牛X的战绩,但是威名就是在随大哥一次次战斗中靠着真刀真枪积累的。


然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别的不说,二爷有过亲手阵斩敌军主将(颜良)的记录,熟悉当时战场环境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事情的难度,纵观《三国志》全书,能够亲手阵斩敌军主将的记录都只有寥寥几次。并且,被二爷斩杀的颜良可不是无名小卒,而是袁绍手下大将。袁绍作为当时全国军阀中势力最大的一方,坐拥河北四州,手下猛将如云,颜良在其中也是佼佼者,但却被二爷秒杀,由此可见二爷的武力之强。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这波操作不仅很秀,还达到的了军事目的(解白马之围),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很帅有木有!


2. 军事能力

这哥俩同样又都是杰出的军事将领。三爷对于蜀汉政权可谓是战功赫赫,皇叔创业之初就追随左右,正史明确记载的战绩主要是随诸葛亮入蜀平定各郡县,以及后来的大败张郃。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

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而二爷展现出来的军事才华则更为全面。首先,二爷可以训练水军。皇叔败走当阳,就是二爷率水军前来接应才去的夏口。

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后来赤壁之战胜利后,孙刘联合攻打江陵,二爷负责“绝北道”,以吸引魏军火力,阻击援军,给周瑜和刘备攻打江陵创造条件。

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

——《三国志*魏书*乐进传》

与乐进讨关羽於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

——《三国志*魏书*李通传》


皇叔入蜀之后,二爷坐镇荆州,主动出击攻打樊城,于是有了“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的故事。于禁是曹老板手下“五子良将”之一,并且是从创业初期就入伙的老革命,属于铁杆嫡系,懂行的人应该都知道于禁在曹魏阵营的地位。然而,于禁这样久经沙场的统帅都迫于二爷的军事压力,选择了缴械投降。另外一位虎将庞德则被生擒斩杀。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到,二爷此役不仅军事上大获全胜,并且展示出了超强的政治智慧,策反了许都周围的众多地方武装,搞得曹老板难以应对甚至都张罗着要迁都,以避开二爷的锋芒了。里面用了“威震华夏”四个字形容二爷当时的威名,这应该是《三国志》里绝无仅有的一次。


所以,二爷不仅是优秀的将才,更是杰出的帅才,军事才能以及战绩也明显强于三爷。


3. 官职

二爷一直都是蜀汉阵营继皇叔之后的二号人物,长期独领一军。

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后来皇叔入蜀攻打刘璋,诸葛亮、张飞、赵云也入蜀增援,留二爷镇守荆州,负责荆州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全面工作,这相当于是方面军总司令+封疆大吏了。这足以充分说明皇叔对二爷的信任,无论是能力还是忠诚度。如果非要比较,二爷的比较对象应该是曹魏阵营的曹仁,以及孙吴阵营的周瑜这一级别的人物。甚至后来孙十万为了拉拢二爷,都表示要与其结为儿女亲家(不过被二爷给拒了 囧)


再说说哥俩的Title。二爷最后做到了蜀汉的“前将军“,并且“假节”。前者是“前、右、左、后”四大名号将军之首,更直观一点说,其他三位依次是张飞、马超、黄忠。(《三国演义》里加了赵云,称为“五虎上将”)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虽然三爷后来做到了车骑将军,并且领司徒校尉,还封了西乡侯,但是那已经是二爷死后,皇叔称帝时候的事了。如果二爷不死,皇叔称帝的时候二爷的Title还会高于三爷。


4. 个人魅力

受小说的影响,三爷一直以来给大众的感觉就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将。然而能做到那个位置上的人没点智慧肯定是不可能的,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在攻打益州的时候,三爷就上演了“义释严颜”,彰显其粗中有细的风格。

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然而三爷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对下层军士刑罚过于严苛(后来也就是因为这个送命的)

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同样在以惜字如金著称的《三国志》里,对二爷性格的描写则显得丰富很多。首当其中的就是二爷的“义”字。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那么邪乎,但是正史也是明确记载二爷得知皇叔的下落之后,封存了曹老板的奖赏,毅然去投奔皇叔。曹老板得知二爷的想法之后都大加赞赏和钦佩,下令不许追击。我相信后世很多人敬仰二爷,不仅仅是因为二爷在武力上的勇猛,更多的是出于二爷誓与皇叔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忠义”。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刮骨疗伤”的桥段也系正史记载,尽管给二爷刮骨的不是华佗。正史明确记载刮骨的时候虽然血流了一盆,但是二爷跟没事似的跟众人喝酒聊天,谈笑风生。这段记载虽然无关于军事政治,但是对二爷个人魅力的加成却很大,彰显了不同于一般人的特质。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壁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除此之外,战场上威猛无比的二爷生活中也有可爱的一面啊。当得知马超投奔蜀汉之后,二爷写信给诸葛亮问他和马超谁厉害。孔明回答马超虽然牛X,但是也就是和张飞差不多,但还是比不上您的“绝伦逸群”。二爷看完信后自己心里痛快还不够,还把诸葛亮的信给宾客们看。很多人或许只记得了二爷的刚愎自用,高傲自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二爷同样非常可爱有木有!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最后一点跟三爷不同的是,二爷对底层士卒非常厚待,但是对士大夫(说白了主要就是权贵和官僚)反而比较骄横。这恰恰又比较符合广大群众的胃口,毕竟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劳苦大众都是多数人。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5. 结局

哥俩最后都死于非命,但是死法却天壤之别。三爷是因为经常鞭打身边的士卒,使其左右怀恨在心,于是军队还没出发的时候,就被部下杀死,首级还被送到孙权那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爷出事也是偶然中的必然,毕竟皇叔早就告诫过,只是他不以为然。

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而二爷死前,其事业和声望达到了顶峰,并且眼看就要建立不世之功的时候,被背信弃义的盟友从背后捅刀,又加上皇叔的大舅哥(糜芳)立场如此不坚定,说投降就投降了。因此,二爷的死会让世人多少感到惋惜,并且会遐想如果他不死那么将会建立怎么样的功勋。

权阴诱(糜)芳、(傅士)仁,芳、仁使人迎权。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虽然小说里二爷的很多事迹都是虚构的,或者是别人的(比如“温酒斩华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但是尽管如此,二爷无论在哪个方面,无论在正史还是小说,也都是碾压三爷的。后世把二爷尊为“武圣”,不仅仅是因为其卓越的武力和军事能力,也包括其身上诸多优秀的品质,后世概括为四个字:“忠”、“勇”、“仁”、“义”。


哦,对了,分析那么多,其实《三国志》里就已经给出了结论,三爷比不过二爷 囧

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PS: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分割线=======


经下面回复的知友提醒,再加上一个方面,那就是“声望”。二爷被孙权偷袭阵亡之后,曹老板召集群臣讨论刘备会不会出兵讨伐东吴给二弟报酬。群臣一致认为蜀汉仅仅是个小国,称得上名将的也就关羽,现如今关羽阵亡,军队破败,国内应该是一片恐慌,无力再战了。由此可见二爷在当时的声望也是大于三爷的,因为此时三爷尚在,只是魏国那帮谋臣不认为他能像二哥一样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
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二爷被孙十万杀害之后,首级被送到曹老板那里,想推卸责任。身经百战的曹老板当然不会吃这套,遂以诸侯的规格厚葬了二爷(首级)。洛阳的关林就是二爷首级埋葬处。最后贴几张答主于2011年在关林拍摄的照片。


围墙外面写着“忠勇仁义”四个大字来描述二爷光辉的一生




更新于2018.10.18


顺便推荐几个答主其他关于历史方面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