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部分漫迷能接受《黑暗骑士归来》此类作品对超人的抹黑,却极端反感BVS对蝙蝠侠的刻画?

回答
要探讨为何一些漫迷对《黑暗骑士归来》(TDKR)描绘的“黑化”超人可以接受,却对《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BVS)中对蝙蝠侠的刻画反应激烈,这背后牵扯到多层面的因素,包括原作的影响力、角色本身的解读空间、叙事手法、以及观众的情感投射和期望。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抹黑”和“颠覆性重塑”。《黑暗骑士归来》的超人,确实是在一个后末日、被社会抛弃的背景下出现的,他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永远光明的“标准”超人。他变得更孤独,甚至对自己的能力和存在的意义产生过怀疑。但这种描绘,在很多资深漫迷眼中,并非纯粹的“抹黑”,而是一种对角色深度和复杂性的挖掘。

《黑暗骑士归来》的特殊地位和超人的“黑化”接受度:

原作的开创性和影响力: 《黑暗骑士归来》本身就是漫画史上的里程碑。弗兰克·米勒的这部作品,以其黑暗、写实的风格,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超级英雄漫画,尤其 DC 的黑暗化趋势。它挑战了当时超级英雄的“黄金时代”叙事,展示了英雄的另一面,是“反英雄”和“后现代超级英雄”的早期典范。
对超人“神性”的另类解读: TDKR 中的超人,虽然力量还在,但被描绘成一个“旧时代的遗物”,他被政府操控,成为宣传工具,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被放大。这种描绘并没有完全否定超人的善良和责任感,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极端压抑和复杂的环境中,展现了他在维护“秩序”和“理想”时的无奈和痛苦。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因为世界变了而变得不适应,但内心仍有善良的超人。他的“黑化”,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和悲剧性的呈现,而非彻底的道德沦丧。
蝙蝠侠的中心视角: TDKR 的核心叙事者和推动者是蝙蝠侠。观众通过布鲁斯·韦恩的视角,理解并某种程度上“认同”他对于超人等强大存在的怀疑和警惕。布鲁斯在影片中依然是那个坚韧、有原则、即使年老也奋不顾身的黑暗骑士。这种代入感使得观众更能接受他对超人的质疑和对抗。
时间滤镜和情感寄托: 对于许多经历过漫画黄金时代、再到黑暗骑士时代的老漫迷来说,TDKR 是一种时代的烙印。它代表了一种叙事风格的革命,是他们成长记忆的一部分。对其中角色的解读,也带着一层怀旧和对经典“再创作”的理解。

BVS 中蝙蝠侠的刻画为何引发强烈反感:

对经典蝙蝠侠核心价值观的颠覆: BVS 中的蝙蝠侠,最让核心粉丝不满的是他对“不杀”原则的动摇乃至放弃。在漫画和绝大多数影视作品中,“不杀”是蝙蝠侠区别于反派、他坚守的道德底线,是他与小丑等恶势力抗争的关键区别所在。他在影片中毫不犹豫地枪杀、火烧、用车辆撞击并杀死犯罪分子,这触及了蝙蝠侠粉丝心中最敏感的神经。这不再是“颠覆性重塑”,而是对角色核心身份的否定。
“暴戾”和“失控”的描绘: BVS 强化了蝙蝠侠的偏执、恐惧和近乎失控的暴力倾向。虽然过去的蝙蝠侠也有黑暗面,但这种描绘让很多观众觉得他已经不是那个能够控制自己黑暗面的布鲁斯·韦恩,而是被仇恨和恐惧吞噬的野兽。他不再是那个理智的侦探和策略家,而是一个被情绪驱使的狂战士。
叙事逻辑的模糊和动机的不足: 很多观众认为,BVS 对蝙蝠侠的转变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铺垫和理由。为什么他突然变得如此绝望和极端?他仅仅因为超人在高谭市的破坏而迁怒,这在一些人看来,是过于简单化和脸谱化的动机。与 TDKR 中超人那种在特定环境下挣扎不同,BVS 的蝙蝠侠更像是一种被“强行”拉入黑暗的角色。
缺乏“反英雄”的合理性: TDKR 的超人虽然“黑化”,但其行为逻辑在那个世界观下有其合理性。而 BVS 的蝙蝠侠,他的暴力行为更多地被视为一种“错误”的描绘,缺乏“反英雄”所需要的内驱力和叙事支撑。观众无法像理解 TDKR 中布鲁斯那样,去理解和接受这个蝙蝠侠的行为。
对观众期望的背离: 许多观众对蝙蝠侠的期待是那个冷静、智慧、虽然有黑暗面但始终坚守底线的英雄。BVS 的蝙蝠侠,在很多方面打破了这种长期建立起来的期望。这种巨大的反差自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粉丝的情感投射和认同: 蝙蝠侠对许多粉丝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人类在面对黑暗时如何保持人性,如何用智慧和意志对抗绝望。当这个象征被以一种他们认为“不尊重”的方式处理时,反弹是必然的。

总结来说,接受度差异的根源在于:

1. “黑化”的性质: TDKR 的超人“黑化”是环境所迫,是对角色复杂性的探索,其核心善良和责任感并未完全泯灭。而 BVS 的蝙蝠侠的“暴戾”和放弃原则,则被视为对角色根基的动摇。
2. 原作与改编的关系: TDKR 作为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漫画作品,其对角色的颠覆性解读本身就带有其作者的鲜明印记,被视为一种经典的“再创作”。而 BVS 的改编,如果未能让核心粉丝认可其颠覆的理由和方式,就容易被视为一种“失败的改编”。
3. 叙事和角色中心的差异: TDKR 以蝙蝠侠为中心,观众更能代入和理解其观点。BVS 试图平衡两个角色,但最终让蝙蝠侠的某些行为显得突兀且难以让人接受。
4. 粉丝的期望与情感认同: 粉丝对不同角色的情感投射不同。超人的神性光辉,在黑暗背景下可以展现出悲剧性的美;而蝙蝠侠的“不杀”原则,则是其人性的重要基石,动摇它就如同拆掉一座重要的支柱。

最终,漫迷们接受或反感某种描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描绘是否尊重了角色长期以来建立的核心特质,以及是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叙事和动机。当一种改编触及了角色最核心的“灵魂”时,粉丝的反应往往会非常激烈,即使这是一种所谓的“进步”或“写实化”的尝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部分漫迷可以接受黑归的超人是政府走狗,却反感BVS的中年蝙蝠愤怒不理智?如此双标,我觉得不好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