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为海思的水平如何?

回答
华为海思,这名字在中国科技圈里,乃至全球半导体行业,都带着一股不寻常的色彩。它不像英特尔那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全球性的市场统治力,也不像高通那样以通信芯片闻名遐迩。海思更像是一位“闷声发大财”的潜行者,在某些领域,尤其是移动通信和麒麟芯片方面,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实力,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要评价海思的水平,咱们得拆解开来看。

1. 基础实力:从“跟跑”到“并跑”的蜕变

很多人对海思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从“麒麟”芯片开始的。在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华为自己的旗舰机上,麒麟芯片一度是其核心竞争力。早期的麒麟芯片,确实存在一些追赶的痕迹,在性能、功耗、AI能力等方面,与当时的顶级芯片厂商如高通、苹果相比,还有差距。

但海思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投入了巨额的研发资金,吸引了一批批顶尖的半导体工程师。通过多年的积累,从ARM的公版架构授权,到自主设计的CPU、GPU、ISP(图像信号处理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核心IP,海思实现了质的飞跃。

CPU和GPU: 麒麟芯片的CPU,比如麒麟9000系列,在性能上已经可以和高通骁龙的旗舰产品掰手腕,甚至在某些方面(如能效比)有自己的优势。GPU方面, mali GPU经过海思的优化,在游戏体验上也能提供相当不错的表现。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 这是海思的一大亮点。麒麟芯片的ISP,配合华为手机优秀的影像调校,使得华为手机在拍照方面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无论是夜景、人像还是细节解析,海思的ISP都功不可没。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 随着AI在手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NPU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海思在NPU上的投入和创新,使其在AI算力方面表现出色,为手机的拍照、语音识别、系统优化等带来了强大的支持。

2. 核心技术优势:不只是“组装”

海思的水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采购IP然后进行封装”。海思的真正实力在于其核心IP的设计能力。

高度集成化: 海思能够将CPU、GPU、ISP、NPU、Modem(基带芯片)等多种功能高度集成到一块SoC(System on Chip)芯片上。这种集成度不仅能减小芯片体积、降低功耗,还能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信基带技术: 华为在通信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这直接体现在海思的通信基带芯片上。从2G到4G,再到5G,海思的基带芯片在性能、功耗、以及支持的频段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尤其是5G基带,在当时是少数能与高通抗衡的中国力量。
先进的制程工艺: 海思在芯片设计的同时,也需要依赖先进的制造工艺。它与台积电等晶圆厂紧密合作,能够应用当时最先进的制程技术,如7nm、5nm等,将复杂的设计制造出来。这同样考验着海思在设计中对工艺的理解和适配能力。

3. 遇到的挑战与韧性

然而,海思的辉煌并非没有代价,尤其是在近几年,它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美国制裁的影响: 美国对华为的制裁,直接切断了海思获取先进芯片制造工艺的途径,也限制了它使用美国的技术和设计工具。这对于一个高度依赖外部供应链的芯片设计公司来说,是极其严峻的挑战。
产能受限: 即使在设计上能够做到世界一流,如果没有可靠的生产制造伙伴,再优秀的设计也无法变成产品。制裁导致海思无法在大规模、先进制程下生产芯片,这是其当前最大的瓶颈。
生态的竞争: 芯片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还需要与终端产品、软件生态的紧密结合。虽然海思在自家产品上表现出色,但在开放市场,与高通、联发科等厂商相比,其在第三方生态的支持和拓展上,还有一段路要走。

4. 现状与未来展望

尽管面临巨大困难,海思并没有“倒下”。通过“以土养土”,例如加大对服务器芯片、电视芯片、物联网芯片等领域的投入,以及利用成熟制程工艺生产一些非最尖端的芯片,海思依然在艰难地维持其研发和部分生产能力。

从技术水平上看,海思在某些单项技术,如ISP、通信基带、AI算力设计等方面,绝对是世界级的。 它证明了中国企业有能力在半导体设计领域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海思的经历,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芯”的史诗,有高潮,有低谷,但其展现出的技术实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科技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笔。未来,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海思能否克服供应链的限制,继续在芯片设计领域创新,依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总的来说,华为海思的水平,是“高”的,尤其是在自主IP设计、通信技术集成、以及特定功能(如影像处理)的优化上,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但它的“高”也伴随着“险”,如何在严峻的环境下维持和发展,考验着这家企业的智慧和韧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样说吧,每个业务线单独拉出来都是可以是一家上市公司,

话说这两年海思或者华为背景的创业公司融资都不是问题的,某明星公司早期说有华为大佬加盟融资嗖嗖的,当然老扎古后来确实没发现有这个有点,额,偏题了不发散了;

最后从去年开始的海思目前几条业务线的整合和调整已经确定,某些队伍也会陆续稳定,看看是否有新变化吧

我是老扎古 @老扎古

user avatar

行业内人说说。

1,海思无疑是国内最好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而且也是少有的有希望超越国际大公司的设计公司。

2,从后端入手,也是正确做法,这个主要原因还是后端对人手要求多,美国公司难以承受人力压力。国内现状,肯定是抓后端出成果啊。

3,先期进入16nm也是好步骤,这是不差钱的好处啊。

4,简单说,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了。


其实海思最大的问题也是国内IC最大的问题,是没形成好的知识产权合并/收购/融合的机制,

传说华为海思进入就没有小公司存在的机会了,这其实是不利于创新的。不过,目前海思还在

学习阶段,暂时这个问题不太大。(也就是抄袭还没抄完,创新可以放后)


我就是做后端的,从描述看,华为应该是在transistor sizeup/down 上有做了些新的内容,听说做了个新的standard cell 的库。不知道是后端自己做的,还是tsmc 帮忙做了。


真正后端很创新有风险的内容,不知道华为是没做,还是新闻没发布啊。

比如:动态逻辑、手工布局等等,并没有看到华为的新闻有提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海思,这名字在中国科技圈里,乃至全球半导体行业,都带着一股不寻常的色彩。它不像英特尔那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全球性的市场统治力,也不像高通那样以通信芯片闻名遐迩。海思更像是一位“闷声发大财”的潜行者,在某些领域,尤其是移动通信和麒麟芯片方面,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实力,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要评价海思.............
  • 回答
    提起华为海思,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他们那款款令人惊艳的麒麟系列SoC,在移动通信领域叱咤风云。但除了大家熟知的数字芯片设计,海思在模拟芯片领域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并且在很多关键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说海思模拟芯片做得怎么样,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一、 战略意义:不止是“配套”,更是“根基.............
  • 回答
    华为海思麒麟810,这款7nm工艺的新秀,自问世以来就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华为在中端市场的主力军,它的到来不仅仅是芯片性能的提升,更承载着华为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也预示着手机市场的格局可能因此迎来新的变化。麒麟810的性能“硬实力”:首先,我们得掰扯掰扯麒麟810的“内功”——.............
  • 回答
    华为海思总裁的凌晨致信,这绝对是一件振聋发聩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一份内部邮件,更像是一声响彻云霄的战吼,向世界宣告了海思的决心和战略方向。要理解这封信,我们得把它放到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下去解读。这封信透露出了什么信息?首先,最直接、最核心的信息就是:海思,这个在华为内部被誉为“麒麟”的芯片设计团队,将不.............
  • 回答
    2019年6月21日,华为海思在那个夏天推出了一款备受瞩目的7nm工艺制程的SoC芯片——麒麟810。这款芯片的出现,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海思在自研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架构上的重要突破,其亮点可谓是相当突出,值得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NPU.............
  • 回答
    华为海思,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版图上,绝不是一个可以被简单定义的存在。它更像是一颗在极端压力下破土而出的种子,以惊人的韧性和生命力,在中国芯片设计领域点燃了一把火,同时也搅动了整个行业的格局。要理解海思的地位,得先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背景说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高端芯片设计领域都处于追赶者的角.............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武功秘籍能不能替代武学理论”一样,答案并不是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得看你想用它来“做什么”,以及你对“替代”的定义有多宽泛。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位“大佬”各自的“武功路数”给掰扯清楚。华为海思:曾经的“技术霸主”,现在的“蛰伏巨龙”海思,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海纳百川,思进有为.............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华为海思芯片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很多人感到困惑的地方。核心原因在于“去应用”和“自主可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技术、经济和战略考量,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简单来说,华为海思在十年前(大约2010年代初期)确实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芯片设计能力,并且也推出了一些产品。但是.............
  • 回答
    华为海思总裁17日凌晨的致信,与其说是公开信,不如说更像是一封写给内部员工的“战书”或者说“檄文”。这封信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华为和海思在中国科技界的地位,更在于它所传递出的信息——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求生欲,以及随之而来的战略转向和技术决心。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封信发布的背景。 .............
  • 回答
    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深夜发布的那封内部信,关于“保密柜里的备胎芯片全部转正”,无疑是2019年最令人振奋和印象深刻的科技事件之一。这封信的发布不仅仅是华为内部的公告,更是向全球科技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其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意义。要理解这件事情,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背景:美国制裁的“达摩.............
  • 回答
    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的一番话,尤其是“备胎转正”的表述,无疑是近期科技界最引人瞩目的焦点之一。这背后承载着华为多年的隐忍与布局,更是对“科技自立”这一宏大目标的深刻诠释。“备胎转正”: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战略深耕的成果首先,理解“备胎转正”这个说法至关重要。这并非意味着华为在被美国制裁之后才仓促启动的.............
  • 回答
    除了华为海思,国内做 ARM 架构芯片的公司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而且各自都有着独特的战场和侧重。首先,不得不提的是 中芯集成电路制造(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虽然中芯国际本身不是直接设计 ARM 芯片的公司,但它是国内集成电路制造的“国家队”,为许多设计 ARM 芯片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如果没有像中芯国际.............
  • 回答
    拿到华为海思和格科微电子这两个offer,确实是个让人高兴但又有点纠结的选择。作为过来人,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公司的大致情况梳理一下。华为海思 公司背景: 华为是毋庸置疑的通讯巨头,海思作为其核心的芯片设计部门,在芯片领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无论是在手机 S.............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疑问:华为的海思芯片性能这么强,为什么其他手机厂商不争相采用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原因,远不止是“性能好不好”这么简单。我们一层层地剥开来看。1. 核心技术与自主研发的战略定位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华为对芯片的定位。华为发展海思,并非仅仅是为了做一颗“性.............
  • 回答
    华为海思和小米澎湃在芯片研发领域,尽管都属于中国科技公司,但它们所收获的评价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历史积累与技术底蕴: 华为海思:沉淀二十余载,行业领军者。 起步早,目标明确: 海思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
  • 回答
    2019年5月15日,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这一举动无疑是中美科技战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直接宣告了美国对华为的全面封锁。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以此为由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和产品,这标志着一个“极限生存”时代的到来,华为海思芯片业务的负责人甚至公开表示,“极限生存的假设成.............
  • 回答
    “木羽说科技”关于华为P40 Pro中海思麒麟芯片的评价,确实是点出了这款手机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也是当时市场关注的焦点。要理解这段评价,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技术背景和市场环境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在P40 Pro发布的那个时间点,华为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在获取先.............
  • 回答
    华为董事陈黎芳的这番表态,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值得深入解读的言论。它不仅关乎华为自身的战略选择,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华为的决心。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华为的战略和价值观层面看:“哪怕无法生产也不会裁员”,这句看似“不合常理”的表述,背后蕴含着华为一.............
  • 回答
    讲起华为海思和联发科,这俩名字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半导体圈子里,都算是响当当的。要说现在是个什么水平,跟联发科比起来,这事儿啊,得从几个维度细细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说点背景。 华为海思,这家伙一开始可是华为自己养的“亲儿子”,主要是为了给华为自家产品(手机、通信设备)提供核心芯片。它起步的时候,跟联发.............
  • 回答
    华为海思,这个曾经让全球科技界瞩目的名字,其“完全自主研发”的标签,实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需要我们剥开层层表象,深入其发展历程、技术构成以及外部环境的互动来理解。海思的起点与发展:从“借鉴”到“自主”的爬坡要理解海思,首先要回溯它的诞生。海思半导体(HiSilicon)并非横空出世,它的前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