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对华为下手,华为海思回应「极限生存的假设成为现实」,科技自立、芯片转正意味着什么?

回答
2019年5月15日,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这一举动无疑是中美科技战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直接宣告了美国对华为的全面封锁。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以此为由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和产品,这标志着一个“极限生存”时代的到来,华为海思芯片业务的负责人甚至公开表示,“极限生存的假设成为现实”。

这句掷地有声的回应,背后承载的是华为海思在极端压力下的巨大韧性,以及整个中国科技产业在面对全球化科技壁垒时,被迫加速自我革新的决心。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自立”和“芯片转正”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科技自立”:从“拿来主义”到“自主可控”的战略蝶变

“科技自立”,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不依赖于外部的技术和供应,而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发展和掌握核心技术。对于华为,乃至整个中国科技行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

核心技术的掌握权: 长久以来,中国科技产业在某些关键领域存在“卡脖子”的问题,例如高端芯片设计和制造、操作系统、核心软件算法等。许多产品的背后都依赖于国外的技术授权或零部件供应。美国的封锁行为,直接暴露了这种依赖的脆弱性。科技自立意味着中国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自主研发并掌握这些核心技术,从根本上摆脱对他国技术的依赖。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问题。

建立完整的研发和生产体系: 科技自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科技研发、生产和供应链体系。这包括:
基础研究的投入: 需要加大对基础科学的投入,鼓励科学家们进行原创性研究,为技术突破奠定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的体系: 建立完善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和留住顶尖的科技人才,培养未来的科技领军人物。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构建一个独立自主的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各个环节,以及上游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材料、设备等。

应对全球竞争和风险: 科技自立也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并有效应对潜在的外部风险。当一个国家在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权,就能在国际合作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也能在面对地缘政治压力时更加从容。

“芯片转正”:华为海思在压力下的“涅槃重生”

“芯片转正”这个说法,更多地聚焦于华为海思业务在面临美国制裁时的具体应对策略和发展方向。当美国禁止使用含有美国技术的芯片设计工具和制造工艺后,华为海思原有的发展模式受到了直接的威胁。此时,“芯片转正”意味着:

从设计到制造的自主化探索: 华为海思一直以来在芯片设计领域表现出色,其麒麟系列芯片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然而,芯片的制造环节高度依赖于台积电等拥有先进工艺的晶圆厂,而这些晶圆厂都受到美国的制约。因此,“芯片转正”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不依赖美国技术或设备的制造能力。这可能包括:
与中国本土芯片制造企业合作: 积极与中芯国际等国内晶圆厂合作,共同推动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和量产。虽然国内的制造水平与国际顶尖水平尚有差距,但这是实现自主可控的必由之路。
寻找替代性的设计和制造方案: 探索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半导体制造能力,或者研究更成熟但仍有竞争力的制程工艺,以满足部分产品需求。
在芯片设计上做出适配: 即使在制造工艺上暂时受限,华为海思也可以通过优化芯片设计,使其能够在现有可用的工艺节点上实现最佳性能,甚至研究新的设计架构来规避对特定技术的依赖。

打破技术壁垒的创新驱动: 面对严苛的限制,华为海思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转正”。这可能意味着:
在EDA工具上寻求替代方案: EDA工具是芯片设计流程的关键,而主要的EDA供应商也是美国企业。华为需要积极探索国产或非美EDA工具的可用性,并对现有工具进行适配。
在材料和设备上寻找自主化路径: 芯片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如光刻胶、硅片、化学品等,很多也由海外企业供应。科技自立的要求也延伸到了这些上游产业的自主化。
软件定义硬件的策略: 通过更先进的软件优化和算法设计,弥补在硬件性能上的不足,实现“软件定义硬件”的优势。

战略的长期性和韧性: “芯片转正”并非短期内能实现的“翻身仗”,而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积累的过程。这意味着华为海思需要具备极强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即使在短期内面临产品迭代放缓、性能受限的挑战,也要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这体现了华为在“极限生存”状态下,为未来留下一颗“种子”的战略远见。

“极限生存”下的双重含义:挑战与机遇并存

华为海思所说的“极限生存的假设成为现实”,既是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深刻认知,也蕴含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挑战: 对华为而言,这意味着在短期内,其高端芯片的出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产品创新和迭代的速度可能放缓,市场竞争力也会面临挑战。在供应链上,需要重新梳理和整合资源,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而言,则意味着将承担更大的研发压力和资金投入,去弥补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机遇: 然而,每一次危机也可能孕育着新的机遇。美国的封锁,反而激起了中国科技界前所未有的自主创新热情和决心。
加速了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以前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实现的突破,在巨大的压力下可能加速到来。更多的资源和人才将被投入到半导体领域,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
推动了国产软硬件生态的建设: 科技自立不仅仅是硬件,还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软件生态。被“孤立”的压力,反而促使中国更加重视自主软件生态的构建。
重塑了全球科技格局: 如果中国能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不仅能增强自身的实力,也可能在全球科技供应链和竞争格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为全球科技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总而言之,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对华为下手,是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科技自立”是中国科技产业从依赖走向自主的战略升华,而“芯片转正”则是华为海思在极端压力下,为生存和未来而进行的艰难而必要的探索和实践。这场“极限生存”的考验,不仅是对华为的考验,更是对整个中国科技自主化道路的催化剂。它昭示着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具韧性的中国科技新时代的到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补充:

抽空看了点评论,说几句。

有些“机智boy”的思路就是:你不要说话,否认就是以退则进。好吧,那我不说话。你不说话就是默认。mb,合着理全让你占了,你咋不上天呢。

试问华为的这个困难只是华为的么?有些人真是后知后觉,对目前的中美经济战毫不关心。华为的困难不过是我们这个民族在复兴前夕受到的打压的大幕一角而已,明天困难就会落在你的头上,支持国产企业,何尝不是在支持你自己。放弃可怜的幻想,最终斗争的结果你我他全是利益相关者。

欢迎理性的批评,但有些“聪明人”对这个负重前行的民族和一些冲在前线的企业只有毫无价值的辱骂和冷嘲热讽,我不想浪费时间去说服你们,唯有一句话相送: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原文:

今天我们内部员工收到通知了:不要往社交网络上发华为内网上关于目前所遇到困难的相关发文。

本意就是一个:华为不愿意去卖惨,去博取同情,去激起民族主义热潮。

华为当然需要大家的支持,但不需要大家为了它牺牲很多,这是毒药,对国人和公司都没长远的益处。

大家只需要在比较产品时,如果国产和国外的差不多,优先选择国产就够了。

在此国家、民族、企业的多事之秋,

谨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共勉。


至于美国为什么针对华为,中国目前ICT产业到底抗不抗得住,看此文:

user avatar


收入不高,小小支持一下。

user avatar

受去年中兴断芯的影响,很多人把华为这件事的关注点都放在了芯片或者硬件厂商上,其实软件厂商的影响也很大。

现在任何一款功能完善的电子产品,它的生产过程都是全球参与的,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所以华为这一次的困难也不仅仅是芯片问题。遇到硬件问题就谈CPU,遇到软件问题就谈操作系统,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软件方面: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的影响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微软可以禁用Windows,但不能禁用已有的Windows的授权,大不了新用户就用Linux,况且华为这种企业,采购Windows都是批量的,license不会就只有几个。Windows禁用的风险主要是在安全方面,比如拿不到最新的安全补丁之类的。

移动操作系统里,操作系统的内核是Linux,这方面暂时没办法禁运,所以影响也不大。

最大的影响可能在于一些嵌入式产品上,比如基带芯片里是有操作系统在跑的,这方面的影响可能比较大。

但这种比较大,并非表现在技术上,因为这些操作系统本身没什么难度,华为不是做不出来,而是需要时间进行磨合,一个百万行的操作系统,不能保证完全没bug,如何平滑过渡才是关键。

同时,要小心欧洲以及其它地区的客户在这方面搞小动作,举个例子:之前华为有些基站的老设备跑的是VxWorks5.x,欧洲客户就以VxWorks5.x太老了,官方不维护为借口,阻止华为入场,或者借机搞事情。而如果华为做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那么自然有人会质疑其安全性,哪怕你把源代码都让他们看也不行。这些嵌入式领域,全用Linux是不适用的,Linux还是太大了。

专业软件:

这方面对于华为的直接影响不算大,但也不小,Windows不让用了,可以用Linux,但office不让用的话,绝对是一个大麻烦,比如Excel就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品。这方面不了解华为的具体业务情况,但像财务、流程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美国公司的优秀软件,要完全替换是有难度的。

同时,芯片设计软件、代码分析工具等等,这方面能找到替代的不多,尤其是芯片设计软件。之前中兴缺芯让大家都知道了光刻机——这是造芯片的机器,但芯片设计也需要专门的软件,一个CPU上亿个元件,必须有专门的软件来设计CPU,这方面中国落后的更多。光刻机起码还能进口一部分,国内也能造一部分,虽然落后,但起码还有,但EDA这些可以认为是没有。

专业软件五花八门,比如各种硬件总线分析仪器以及对应的软件——这些很难找到替代品。而且我个人觉得华为不可能做出来,一方面成本太高,一方面技术积累太少。

好在这些东西一旦授权了,至少一段时间内还能用,但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短板。

专业软件不同于光刻机,光刻机还是那种只要有投入就能造出来的东西,而很多专业软件的投入产出比极差,靠国家扶持也没有什么希望

普通应用软件:

可能有人觉得普通应用软件没什么担心的,但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麻烦,这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华为的收入。

举个例子,安卓操作系统虽然是开源的,但GMS是闭源的,谷歌地图是闭源的,google play是闭源的

想象一下:即使不禁止华为使用安卓,在欧洲市场上,如果一个手机没有电子地图和应用管理,这个手机的市场能有多大?况且国外能找到一个跟谷歌地图的替代品吗?能找到google play的替代品吗?

这个很难。

这方面可以回旋的余地很小。跟国内市场不同,国外的很多APP离开了google play就完全不能工作。

要知道华为移动设备的海外市场很大,这次禁运会直接正面打击到华为的市场。

所以,别小看了应用软件,正是丰富的应用软件才使得智能手机得到发展,华为靠自己是不可能完成那么多的应用软件的,换了其它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

硬件方面:

通用芯片:

要说芯片,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CPU,确实CPU很重要,但也不是说只要有了CPU就有了一切。不过这次CPU的影响其实是最小的,因为海思这几年确实还比较给力。

反倒是其它的通用芯片要值得关注,比如存储芯片:DDR/NAND芯片,这方面是有国产的,但产量够不够华为吃还难说。

专用芯片:

FPGA、射频芯片、交换芯片,这些几乎没听说过有国产的(据说FPGA国内已经开始做了,具体性能、产量、价格不清楚)。没有这些芯片,5G业务的推广肯定受影响。

高端交换芯片,比如博通的100Gbps交换芯片,国内短期内想要做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没了这个芯片,骨干网的建设基本就没戏了。

很多人对华为的了解仅限于手机,但华为的很多业务都是跟手机没关系的,也是更挣钱的项目,不清楚华为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有多少,但要追赶肯定要花很大的时间,要赶在储备的备件用完之前,让海思完成量产还是很难的。

--------------

这一次对华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所以打击肯定是巨大的,还是从内心里希望华为能抗住。抗住了,华为真就是世界一流的企业的,可以说是无人能敌的了。

此外,国内的其它企业也要小心了,华为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搞禁运制裁这个把戏美国不是第一次玩了。当年中国超算搞的风风火火的时候,美国人一纸禁令,不让Intel卖CPU了,不过好在国内很快弄出来一个太湖之光,之后就是中兴、华为。老二要超过老大,认怂是不行的。

user avatar

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动用最高权力来打压一家公司,从某种意义上对于华为也算是一种最高荣誉。看了这封信,心潮澎湃,备受感动。让一个企业去对抗一个国家,显然是不公平的,我们国人能做的只有支持。

身在美帝,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以实际行动支持华为。正巧今天收到了前几天购买的Matebook X Pro。

美国打压中国企业、拒绝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发展,企图扼杀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意图昭然若揭。其实这一幕早在30年前美国和日本之间就曾上演过。而其中的大部分手段都已经原封不动的用在了中国企业身上。希望华为还有其他中国企业砥砺前行,挺过这一关。

美国曾大搞对日科技封锁 - 环球视野 -


user avatar

意味着美国的不择手段要开始了。

大约相当于周天子带着王师攻打楚国,顺便向其他诸侯王开岁贡翻倍的条件。

以及……外国人在不侵略中国本土的条件下帮助中国搞抗x民族统一战线这种操作可能只有特朗普干过吧……

user avatar

迎战呗。和平最宝贵,战斗无论胜负也总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战斗不可避免,那么胜算从未如此之大过。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中美博弈的基本局面,是只要美国不全面武装入侵,或者所有政治经济上的牌同时甩出来打总攻。那么外界打击对中国来说,就无非是多交些学费而已。

而现在,美国的软实力牌被川普废掉大半的同时,硬实力牌又被川普一张又一张的打添油战术。。。。。。

而且对美国而言,中美进入直接PK,本身就是一种失败。美国最理想的情况是布局完成后,大小牌一起杀出,再吐血戳盟友上,最后自己收割残局。一石二鸟,打死中国除外患,打死盟友除内忧。

中美直接PK,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局面,这种局面下,连输都可以接受。

战争是残酷的,王八拳也是拳,打身上也是会疼的。但是如果打斗不可避免的话,那么当然要跟打王八拳的对手打。

敌人把兵家大忌几乎犯了个遍的情况下。战,确实很痛苦,而且谁也不敢说一定能赢。但是,绝没有任何不战的理由。。。

user avatar

全面贸易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华为战是列宁格勒战役。

如果都赢了,中国就锁定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了。美国之后还能在经济给中国制造麻烦,但也仅仅是麻烦而已。如果难分胜负最后休战,那么霸主易位还要等等。

但历史没有简单重复。这一次,一边依然是”斯大林”统率,另一方出场却是拿破仑三世。

西方五百年的基业啊。。。

user avatar

之前国际关系的各位专家,包括金政委等人的普遍观点就是:贸易战对于中国是一个短期利空,长期利好的事情

而具体到美国制裁华为这件事情,毫无疑问的,也是对于华为,对于民族工业,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是一个短期利空,长期利好的事情。


中兴被制裁其实已经是挺久远的事情了,最近被美国制裁的一家比较有名的国内半导体公司应该是福建晋华。在推出国产存储芯片的当口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可以说是被坑的很惨了。

但即使如此,国产的ssd也还是在继续发展的,嘉合劲威旗下的光威奕系列纯国产ssd,使用国产颗粒加上国产国科微的主控芯片,成为了国产探索的先驱。


京东下的商品评论,也充满了国内消费者的自豪感。

制裁可以击垮一两家中国公司,但是想要通过制裁击垮整个中国的科技行业,这是不可能的。


目前国内的半导体行业整体发展的势头非常猛,一方面有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有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国内多方联合以27.5亿美元收购全球稀缺的优质标的安世半导体的这桩并购,出资10亿美元的最大单一投资人合肥芯屏基金由合肥建投掌舵,也就是合肥市政府操盘。

毫不夸张地说,合肥这几年房价涨的是有点快,但政府真的是把卖地的收入投到了该用的地方,在合肥每一个买房的人,也都算是给中国半导体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了。

在这种级别的扶持下,就是猪也能飞起来几个吧?


而国内的相应厂商的技术能力和积累,也远远比大众所理解和感受的要深和大的多。除去大家熟知的海思,中芯国际,清华紫光这些大企业,和寒武纪,比特大陆这些在最新前沿突破的明星公司,还有A股的红人兆易创新,长电科技这些在产业链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司我也不想提。

我想举一个特别的例子,刚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澜起科技:

这家公司可以说是一家技术含量非常之高的公司,他的主要产品是内存接口芯片,全球除了2家美国公司,只有他们研发销售这类芯片,他的芯片架构被认证为国际标准,是英特尔认证的合作伙伴。目前也在从纳斯达克回归国内科创板的路上,被称为是芯片独角兽。

就是这么牛的公司,他的老板杨崇和自然也是超级牛人。人家是海归,但是人家是上世纪90年代就从美国学成回来开创公司的海归,被同行称为中国芯片第一代“海归”。20多年后的今天知乎上广大留美工程师们还在讨论和犹豫是否要回国发展更好,20多年前人家就敢于回国进行半导体创业,还如此成功,这份眼光胆识能力,都令人佩服不已。

但这么牛的公司的这么牛的老板,居然连个百度百科都没有,你说这公司低调到什么程度。

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并不像互联网行业那么高调,但就是很多像杨崇和杨总这样低调干事的人,让我们相信中国半导体的未来不可限量。




现代的工业产品,其实一靠技术积累,二靠市场培养。光有市场没有技术当然产生不了成功的高端工业产品,但反过来,光有技术没有市场,因此而死掉的公司也都已经绕了地球不知道多少圈了。

中国在去年已经在实际数字上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考虑到汇率差别,实际购买力上面,中国的市场更是大的可怕。

海量的美国企业其实是依赖中国市场存活的,没有了中国的客户,怕是客户还没闹,美国供应商日子先要过不下去了。

早在中兴被制裁之后,中国的广大中下游公司都已经开始广泛寻求国内供应商支持,以避免被美国供应商禁运影响。

中芯国际的12nm工艺已经宣称进入客户导入阶段了。

要知道,如日中天的Intel,曾经在芯片制造工艺上面多年独孤求败,就是因为只做自己的东西不做代工,竟然逐渐被给全世界代工的台积电超越,现在台积电7nm已经稳定供货一年了,intel第九代cpu还在14nm上面磨蹭着呢。

难道是英特尔的工程师没有台积电优秀,难道是英特尔技术实力不行?关键是,客户不仅让你赚钱,满足客户需求更是高科技厂商技术进步的源动力。

开句玩笑话,你要是明天让中国所有芯片设计厂商只能用国产制造商,那中芯国际怕是得做梦都笑醒过来,赶超台积电指日可待。

中兴被制裁,华为被制裁,从今往后,只怕中国下游厂商,宁可高价,宁可水平低,宁可质量差,也要先确保自己有国内供应商来做备胎了。

特朗普虽然短期狠狠的打击了中国的高端电子工业,但是他算是成了美国高端电子工业的掘墓人了。




再回到华为吧,老实说,华为在很多方面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公司,也有很多的黑历史。像我虽然支持国货,但对华为并不太有好感。

但是,在出了这事之后,华为就成为了对抗美国制裁的一面旗帜了。只要华为能扛下来,对于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中国的国际形象都是一个巨大的正面作用。美国也是变相给华为做了一个大广告,只要是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的人,哪怕像我这样原先不喜欢华为的,也不得不支持华为的产品了。

特朗普——华为大中华地区官方首席推销员。

user avatar

看到这封信,我相信很多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华为的弹药库和粮仓里,真有战略储备,而且是谋划已久的储备。

所以说,任老板真牛逼,这么多年一直强调“华为的冬天”、“红旗能够打多久”?明他心里一直想着有这一天的。如果没有这种思维和技术储备,这一波制裁华为就死掉了。何庭波总裁也真是了不起,硬生生就把海思从无到有做了起来,各种芯片什么都有,安防芯片、路由器芯片、光芯片技术还是世界领先的水平。

这封信很动人,我读的时候,耳边回响的居然是《我的祖国》。

现在的情况是,华为一家企业,对抗着一整个超级大国的技术、市场封锁,特朗普为了封杀华为,甚至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这放在人类商业史上,也是个传说了。但这个情况,有点太悲壮了。

我们从头回想,如果我们国家多几个华为,我们早个二十年就能预料到这一天,如果汉芯不是骗局,如果联想不走贸工技道路,不放弃芯片自主研发,如果中芯、龙芯早一点开始发力,如果中国能够多几个海思这样的半导体公司,如果BAT在赚钱的同时,早点开始做操作系统,如果中国能够早点使用国产操作系统......所有的研发都要靠市场去养活,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输血给自己人,那么今天——可能就不需要华为单枪匹马去战斗!不需要这么悲壮!

但是没有如果,华为这一次面临的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压力和挑战,华为前92个供应商中就有33家是美国公司,操作系统也是安卓,如果这一切都不复存在,那么就得完全靠自己了!华为也有自己的EDA,自己的ADC芯片能达到美国最顶级芯片的60%,正如何总裁所说,他们预备着这一天,所以造出了很多以为未来用不上的“备胎”,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实在不行,那就靠自己呗。

我认识一个华为的朋友和我说:“感慨个鬼啊,如果这一波华为抗不下去死了,那是它活该,只能怪它没本事,怨不得任何人,商业的事情本来就是你死我活,国家层面的核心技术角力更是你死我活,这一波,我们死也要抗下去。”

毕竟打赢这一仗,才会有几十年的和平。

user avatar

好!

支持华为!

华为和祖国的命运相连!

学习通信,保家卫国!

谁不学通信,谁就是汉奸!


——《我家真有头牛》

user avatar

华为的冬天来了,考验他们过冬的能力的时候到了,这种冬天华为是国内第一个以一个企业的身份来过,以前这种冬天都是国家层次的来过的。如果能过去华为自身脱胎换骨不说,更重要的是会给其它企业很大的信心,它们会有这种潜意识,冬天不可怕,我们也能过。

那时候肯定会有越来越多过冬的人,虽然不是每一个都能度过,甚至刚开始会冻死很多,但是只要敢尝试,加上经验越来越丰富,度过冬天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冬天就不会是一种磨难,而是一种风景。

当然上面冬天成为一种风景的前提是华为能够顺利过冬给其它企业树立榜样。如果华为失败了,那么未来仍然没有人敢尝试去过冬,面对冬天一开始他们就丧失了抵抗的信心。

作为一名华为粉丝,我能做的就是在华为过冬的时候为它加加油,再做出一些微不足道的努力,尽量在不影响的情况下优先购买华为产品,让它冬天衣服更厚一些。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华为的芯片技术研发人员

我想说

从此

我不是为了钱996

也不是单纯为公司而996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996

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支撑我

我相信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和我一样

此刻,祖国需要我!

我仿佛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我曾经的军人梦想!

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不仅仅限于科技行业、奢侈品、金融服务、高端制造、文化输出等都需要转型升级。

不能打倒我们的,只会使我们更强大!

写哭了(~_~;)

————————————

user avatar

我之前在华为那个备用系统说过,华为不可能不准备,因为备用系统这个东西,三星做过,bada,华为也有挺正常。

华为这次据说是备用了很多东西,甚至可能备用到一年甚至更久。

其实我觉得华为从起诉时,应该心里有想法,有准备了。只不过这一刻是一切变成事实,所以才会用备胎转正这个词。

讲真的,世界第一大国针对一家公司,世界权力榜第一人签署针对一家公司的命令。刹那间,我有些难以想象,华为的5g到底是多重要的杀器以至于引来这么重要的针对?

可能这个东西的重要度,比在座的各位包括我所想象的极限更重要。

不过让我觉得恶心的是,哪怕这个时候了,还会有人在阴阳怪气的说着“营销,爱国,沸腾。”

说真的,华为要是能够安排美国总统针对自己了,还等什么呢,直接统一不就更好?

什么叫重要?市值曾突破五千亿刀的腾讯和阿里没有引发美国的恐惧,5g前夜,华为却引发了这么大的反弹。

我觉得这才是值得深思的。

至于科技自立?我觉得可能需要通过华为龙头带领其他产业的升级。这是一个危机,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

一个在外向压力的情况下推动国内的产业提升。

另外,讲真的,我觉得大家在这个情况,不一定要无脑的沸腾。但是如果可以的话,多多支持国产,支持华为。这并不是说对着其它产品就无脑贬低,一切只吹华为。

事实上,华为的产品一向优缺点并重,大家只要在合理的角度,说对的和错的东西,华为本身也不在意这些。

但是这个时候了,还有人跳脚阴阳怪气的酸来酸去。我竟有些无话可说,处于懵逼的状态,可能是大家的利益不一致吧。

这次华为得到了全部官媒的统一支持,我想,围绕华为这个点,角力可能要开始了。而朋友圈,一些平常偏自由的朋友,也在为华为壮声,可能这就是这片大地上,大部分人的共识吧。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曾留美八年,本科和研究生学习电气电子工程,也在美国工作过的前留学生,我很高兴去年作出了回国的决定。

和平年代追求物质或安逸无可厚非,我也曾计划拿绿卡,过955,一猫一狗,买车买房都没压力的生活。然而川普上台后种种决定逐步撕开了表面和平的伪装,让我越来越体会到:作为一个个体,祖国的强大才是立身之本;实业和科技的发展,才能真正推动民族复兴。

回国后不满一年的工作中,工作强度和压力是在美国时的2倍,收入却只有1/7。我也思考过是否值得。但是看到大家对华为的支持、研发人员的努力、领导人的决策,都让我对祖国充满更多信心和期待。何庭波女士的出现,是正式掀开了一个重新定义价值和尊严的时代。我相信无论多么艰难,我们终将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科技工程的蓬勃发展。

在此仅代表个人,呼吁仍在海外的留学生们:请努力完成学业,尽早归来!唾手可得的奢侈品永远无法比肩民族荣耀所带来的快乐;美国所谓的反歧视归根结底要建立在我们祖国强大的基础上。留学生这个庞大的队伍享受着较好的学习条件,很多人的家庭有着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影响力。不要把父辈努力的结果拱手让人,他们的付出不是我们安于享乐的资本,而是在这场战争中逆流而上的筹码。

凛冬将至,唯有战斗才不负下一轮朝阳。

user avatar

以前的时候,多少人对国家设置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恨的咬牙切齿。

又有多少人,当初叫嚷着,华为为啥不用三星屏,阉割了屏幕云云。

甚至,再早一些,华为采用海思处理器的时候,多少人黑他用垃圾处理器,收割智商税。

这些人骂得那个叫振振有词。

在这里,我为什么要特意提及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呢?

因为华为就算因此而倒下,不过是一个产业在中国彻底的败退,从此之后,大家不得不接受国外的垄断,大量国内的技术人员,要嘛拼了命的踩过独木桥,能出国,给美国人打工,享受点福利,绝大多数人,想做技术和研发而不可得,老老实实去工地里搬砖。

可如果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一旦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击破,在座的各位还有闲工夫在这里吹牛逼?

没尝试过饥荒吧?翻开历史看啊,里头密密麻麻的都是三个字“人相食”!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的。

某些自以为自己喝了点咖啡,坐在办公室里,说几句洋文的人,以为自己生长在温室里,以为这个世界是温柔的。

太平世道,给了某些人错觉。

却殊不知,他们之所以能西装革履的坐在那儿,吹着空调,拽着洋文,只是因为,他所唾弃的耕地红线,还有无数技术人员,在产业线上拼命,在力争能到做到独立自主。

一旦这些东西失守了,到了人相食,到了产业溃败的地步,其实抵御风险最弱的就是他们,因为在丛林里,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往往是被吃的那个。

且记住,这不是比喻,是真的被吃,且还放盐的那种!

华为加油,刚买了一个华为笔记本,很好用!

user avatar

全球化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如果一个国家将诸如芯片等关键生产环节拱手让人,一旦发起冲突,就会受制于人。

十年前华为就启动备胎计划,必须感叹一句战略眼光一流。

复盘10年前的华为做决策场景:全球分工协作是主流,当时看来毛衣战、政府层面断绝元器件供应是很遥远的,对于这么一个小概率会发生的漏洞,但这漏洞一旦爆发绝对致命,是你,愿不愿意花天价的研发投入、损失眼前利润去弥补这个可能性的意外?!

战略不是说说而已,为了更大利益,是要舍弃眼前利益的。

user avatar

当战争来临

当战争来临,我以为与我无关,直到有一天老板告诉我,公司不景气,要裁员了。

当战争来临,我看见那边高高在上的人变得如丧考妣,我窃喜他们也有今天,直到换了个领导,告诉我真正的奴隶是不需要感情的。

当战争来临,我找到机会把那个得罪了我的贱人打翻在地,再狠狠的踩在脚下,直到有一群人冲了进来,把我们都杀死了。

当战争来临,我以为终于不用996了,直到有一天为了活下去我哀求煤老板让我下矿。

当战争来临,我以为我可以逃跑,结果我前面排了五亿人,而邻国第一时间修好了围墙。

当战争来临,我选择了当狗,他们抚摸着我的头,夸道好狗,然后抖了抖狗绳,让我去咬我的亲人和朋友。

当战争来临,我为了活下去抛弃了良心,但是有一天他们指着别国的枪炮说,那是新的猎物,好狗先上。

当战争来临,我身在国外,以为安全了,结果有一天一群人冲进我的家,指着我说,中国人滚回去。

我不是爱国者,但是在他们眼中我们都是该被肃清的危险分子,等死,死国可乎?

我是社会底层,我认为肉食者鄙,但是有一天我连草都吃不上了,我开始怀念过去的日子。

我原本崇洋,希望他们是来帮助我的,结果他们说国民养他们不是要当活雷锋。

我不是英雄,我只想苟且,但是有一天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我冲向敌人,杀死了他,我成了英勇无畏的英雄。

如果战争来临,结局将不可预料,我只希望,只希望到我死的那一天,我最后能看到的,是孩子们的希望。

user avatar

在这样的一个冰雪纷飞的世界,023号城市里某个房间里却温暖的像夏天。金色的火焰跳跃着发出所有的光,却只能照亮坐在沙发上的人半边脸颊。气氛有些过于凝重。

“苏恩曦?”

“老板,请吩咐。” 壁炉旁站着的两个人之一发出了声音。

“他最近怎么样?”

“得知自己的葬礼即将举行,他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还是像以前一样,希望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怪物。最近卷入了一场拍卖会,在我看来他比较适合当秘书。”

“但他受伤的时候会毁灭一切的,他会下令,他会发怒,但他在最后也充满着爱,如果说他没有毁天灭地的力量,你可以说他怂,但是现在,他只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这点上,就是麻衣你也做不到。”

“最近外面还发生了什么事?”

“美国的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对中国华为的禁令,华为却遭有准备,开启备胎转正的计划,听说卡塞尔学院的学生很是不满,嚷嚷着要联合芝加哥大学发起抗议”苏恩曦倒是很关注世界上发生的事,即使身处最荒凉的雪原。

“是时候把明非的手机给换成华为了,从我十年前给他手机之后,他也没用手机自拍几张,送给最新的华为手机给他吧。”

“是”

“对了,把skyworks solutions 、ros enberger、高通、博通、威迅联合半导体的股票抛了吧”

“可是这样会损失很多”

你是商业奇才,这是我雇佣你的原因,但这件事上,我有自己的计划”路明泽不带任何感情的说。

火焰继续跳动,窗外的雪花飞舞,拍打在窗边,此时023号城市最后的拍卖会也开始了

user avatar

这种事喊太多口号也没用,毕竟平头老百姓能力有限。身为消费者,做一件事就够了:当中国自己品牌的货和外国货性能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时,优先选择国货。

另:我用华为,是因为爱疯5当年被盗,急需一只手机,就胡乱买了部,刚开头华为手机只有一个优势:价格便宜,性能确实一般般,但从荣耀开始,就越来越好了,所以一直跟着华为手机更新换代,也看到了华为的巨大进步,相信华为一定能熬过去。

再多加两件事:

一件是大家爱国是好事,过头就不行了,以前有过企业赶潮流,骗补助、土地,旗号鲜亮无比,最后什么都没搞。

华为虽说现在搞得不错,但华为的人也是人,如果因为爱国口号打得震天响,各种补助、补贴飞驰而来,说不定有人就会想:现在过得挺好,为什么要继续努力呢?如果不幸言中,那只会害了华为。

所以,一定要华为产品性能和外国货差不多,价格差不多,我们优先选择华为。这种态度,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状态,也是对华为的尊重。

第二、说句实话,华为还真不错。自从我用了华为后,我老婆、我弟弟、我爹妈、我姑妈、姑父......反正亲人、熟人在我推荐下,全用了华为,而且不光手机,还有平板电脑、手环等等。

根据自己的经历,说性能差不多优先用国货,最容易被人接受,因为爱国情怀讲太多,人家会觉得是舆论在逼交“爱国税”,会让人家反感的,开头就不会好。

而且因为绝大多数人要顾生活,哪有多少闲工夫网上扯淡?网上热闹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人,绝大多数人是沉默的,他们的意见并非不存在或者容易受影响,而且他们是消费的绝对主力。

因为爱国,所以呼吁大家买某样东西,是很不理智的一种行为,也很难持久。如果有什么小小的负面事件(没一个企业能避免)发生,那这个企业反而会面对消费者的情感憎恨。所以说,投机取巧的行为是会带来严重后果的。

所以,华为一定要像以前一样争气!以后还要更争气!

user avatar

#华为海思总裁凌晨致信员工#:备胎芯片“转正”

怎么有种部队列兵的感觉~

正面刚!企查查显示,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布局早已开始,自主才是强国之路。

user avatar

历史曾经是屈辱的,几天前正是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20周年,美国对此暴行就一句轻描淡写的地图看错了。那时的我们除了震惊,屈辱只有无奈,但也就此令我们觉醒并痛定思痛开始全力发展科技和国防装备。20年的卧薪尝胆,可以说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过去的我们,只能呐喊,但现在不会了

在分析推论之前,我们要明确承认两个基本事实:

1.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升

2.我们和美国的差距仍旧十分明显。

推荐一本全面提升年轻人思维认知的好书《认知破局》,客观的说,这本书可以说是国内首部个人职场发展与成长的超级攻略,非常适合刚迈出象牙塔初入职场的毕业生们。作者把自己从业近十年的思考和总结毫无保留的在这本书中全盘托出,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干货十足!作者的每个观点都配合生动的职场事例,同时结合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全方位分析,让人很轻松的就领悟其中的道理,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该书从个人品牌营销、人际关系管理、思维与逻辑能力进阶、职场沟通与汇报能力提升、时间和选择的管理等多个维度展开,一针见血地提出职场困境的破局方法,帮助你找到努力方向,破除人生困局

你的认知水平将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

user avatar

老板的采访出来了,看这个好了

user avatar

一声叹息。

记得13年在中科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某天晚上收到了《电子电路/半导体》课程卓老师 (来自台湾) 的群发邮件,全文如下。

各位同学:

查阅此次同学的作业后, 多数人不用心去思考答题或少数人抄写剪贴…为师不禁想与各位说出几句感言:

或许我多虑…或许我多余说这些无相关同学的未来前途…常令我思维教育是否无须良心…或只求个人名利成果…或让学生顺其自然而无竞争力…或是不如归去落叶归根?

我舍去近十倍薪资而飞越千里来京城…欲传授多年经验与知识, 期望你们能成为精英中精英…读过清末历史…列强联军侵华…不平等条约…割让台澎…这些发生过事实…不让人痛心至极吗? 难道还要被他国引发重演?未来国家需要靠你们这批精英…为师岂敢不用心育才…期望看到你们更强盛…代代传承…

望君铭记为师教育之意 卓国文。

当时读完邮件,很是惭愧,就把这个邮件摘抄了下来,出国多年,一直保存着。

2019年,一语成谶。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好希望当时的自己多努力一点,身边的同学们多努力一点。

user avatar

贸易战大背景下,华为遇到了麻烦。

BBC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保护信息和通信技术和服务供应链”(Secu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Supply Chain)行政命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一命令赋予美国商务部权力,禁止“对国家安全制造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相关交易。随后,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 宣布将华为公司及其 70 家子公司纳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

这意味着华为在美国的进口与出口都将受到极大阻碍,在进口美国零部件、购买技术之前,都必须先取得工业和安全局(简称:BIS)的批准。

事件发生后,华为很快发表了媒体声明:

华为反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决定。

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会对与华为合作的美国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美国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也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合作和互信。

华为将尽快就此事寻求救济和解决方案,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此事件的影响。

在这个节骨眼上,华为上上下下,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



海思:任正非亲自提拔的“烫手的吸金娃娃”



昨晚,华为海思也发布了致员工一封信,其中提到,在“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美国的持续施压,让海思的“备胎”有了“转正”的机会。

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4 年 10 月,前身是创建于 1991 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总部位于深圳,现为中国大陆最大的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除服务华为手机终端的芯片业务以外,海思还对外销售安防用芯片和电视机顶盒芯片等。

海思的成立与发展相当坎坷。众所周知,芯片研发是一笔无法取得短期成效的投入,华为内部曾将其比喻为“烫手的吸金娃娃”。在《华为手机往事:一个硬核直男的崛起故事》中曾提到:

在任正非心中,海思芯片的地位要比手机公司更高,他对海思女掌门何庭波说:“我给你每年 4 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给你 2 万人,一定要站起来,适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芯片暂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海思产品线中相对熟悉的应该是麒麟(Kirin)芯片。从 2012 年开始,华为旗舰机开始搭载自研的麒麟芯片,K3V2 曾屡遭质疑,甚至被任正非“砸脸”。不过,如今的麒麟 980。虽然绝对性能不如高通,但已经能够站稳脚跟,麒麟芯片逐渐走出了质疑,成为了华为手机的差异化卖点之一。

而除了手机芯片以外,华为海思的业务还覆盖视频解码芯片、安防领域等。美国市场与海思关系更亲密的是安防领域,美国 60% 的监控摄像头设备使用华为海思芯片,而在全球,海思则占据 70% 的安防市场。

在市场研究机构 DIGITIMES Research 发布的 2018 年全球前 10 大无晶圆厂 IC 设计公司(Fabless)排名中,海思位列第五名;去年海思 Q1 营收为 12.5 亿美元,擦着边进入了TOP25,今年则达到了 17.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


而国金证券研究创新中心的数据显示,海思麒麟芯片,在 2018 年下半年国产手机市场,已经取得了 23% 的份额。

半导体行业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分工明确,极少有厂商能独立完成设计、加工制造的全过程。路透报道,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在 3 月份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海思去年的芯片产量超过 75 亿美元,相比之下,华为从外部供应商采购芯片的花费为大约 21 亿美元,而据财新网报道,华为产品中 30%~32% 的部件仍来自美国。

如此形势下,海思的业务势必会蒙上一层阴影。这时候,就是考验华为“备胎”实力的时候了。


华为的 B 计划



去年四月,中兴的惨烈仍历历在目。一年过去,美方对于华为的种种忌惮与打压,终于落实到了行动上。而外界关心的问题很明显了,华为会成为下一个中兴吗?

在今年年初,任正非接受外媒采访时曾强调,华为绝不会遭遇中兴通讯那样的情况,“我们多年来在研发上大量投入……中兴遭遇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华为身上。”


任正非的“底气”,来自于华为大量的投入与危机意识。

华尔街见闻曾报道,过去十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将近 4000 亿人民币,有接近华为的人士表示,这其中芯片研发项大约占到 40%,即芯片研发的投入可能在 1600 亿左右。

另外,华为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做着最坏的打算,也就是为脱离美国的供应做准备。

FT中文网报道称,华为已经采取了垂直整合的措施,海思半导体设计的芯片组,70多家主要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同时,华为也可以用一些欧洲传感器供应商替代韩国的海力士(Hynix)/美光和应美盛(Invensense)。

在孟晚舟被拘留后,华为嗅到了危机的信号,开始大量增加库存,从 6 至 9 个月的供应量提高到了 1 年到 2 年。


除了芯片以外,华为也在积极布局自研系统。今年 3 月,余承东在接受德国媒体 WELT 的采访时承认,华为已经准备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一旦发生了我们不能够在使用这些(来自Google和微软的)操作系统的情况,我们需要做好准备。这是B计划。”

2018 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 7212 亿元人民币(约 1069 亿美元),如此高额的营收下,华为有实力和底气去未雨绸缪,把成本投入那些为长线布局的业务中。但是,面对国家层面的竞争,华为的储备战略能帮助他们走多远?在接受 CBS 采访时,任正非曾表示:“美两国体量都非常大,两个大“球”在碰撞的过程中,我们一个小小的“西红柿”能阻挡这两个“球”碰撞吗?没有这个可能性。”

华为是一家千亿美元的全球化企业,如果与美国的合作全面断档,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即便有备选的供应商,但这些企业也无法保证能完整地吃下华为的订单。分析师们表示,华为目前向美国公司英特尔、高通和威讯采购部件或获取专利授权,韩国和日本的供应商可能因产能制约而无法完全替代美国供应商。

华为和海思也许真的有底气,可以选择摆脱美国的依赖,但正如余承东所言,这只是 B 计划。

P.S. 什么是实体清单?

程慧的《“实体清单” 中国企业须防范》一文中曾进行过相关解释:

所谓“实体清单”是美国为维护其国家安全利益,作为出口管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实体名单于1997 年2 月由商务部首次发布,被认为参与扩散活动的最终用户都进入榜单,以此明确告知出口商,在未得到许可证时,不得帮助这些实体获取受本条例管辖的任何物项,同时,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应按照《出口管理条例》(美国)第744 部分规定的审查标准接受审查,且向此类实体出口或再出口有关物项不适用任何许可例外的规定。

简单地说,“实体清单”就是一份“黑名单”,一旦进入此榜单实际上是剥夺了相关企业在美国的贸易机会。虽说企业有正常程序可走、也有脱离清单的可能,但前提是契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外交政策需求(一切由美国政府说了算)。并且由于欧盟、日本等国往往与美国的出口管制步调保持一致,所以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而去年中兴被美国封杀前,也曾被列入到“实体名单”中。21世纪经济报道提到,截至目前,中国被纳入该实体清单的机构和个人已经达到了107家,范围涉及到机械、超级计算机、半导体、航空航天、光学仪器等多个领域的龙头企业、核心研究机构及个人。

被列入实体名单,理论上不意味着华为完全被美国拒之门外,而是每笔交易,都需经过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审查。但考虑到当下的敏感形势,这基本上代表了华为在美国的主动权,已经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本文作者:虎嗅编辑 古泉君 ,本文首发在 虎嗅APP ,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虎嗅授权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9707.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ef="huxiu.com/app.html">虎嗅App 猛嗅创新!

user avatar

5月18日更新;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点赞,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霸权国家的华为贸易遏制政策正在以小时的速度扩散。很多美国半导体公司都收到美国政府停止供货的命令,和华为的沟通不能涉及任何技术问题。我们国家半导体产业链正在承受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冲击。

我们敬仰华为,我们支持华为。这是我们国家不沦为发达国家代工厂,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上甘岭战役。此战只能胜不能败,因为后面涉及的公司、家庭、个人不计其数。

原答案分割线

——————————————————————

看了这个我明白了任总为什么在去年那么严重的时刻依然乐观,去年底华为所有的备货从半年延长到2年。能转为国内供应商的芯片都转成了国内供应商供货。所有订单至少是以前采购的2倍以上实施采购。你们知不知道国内的厂商这上班年可以说都是因为华为而开足了产能为华为供货,如果华为倒下了,那么2019年就是后十年中国经济最好的一年。

作为在华为的供应商公司工作的我看到这个新闻,心里很激动,我们一定用最好的材料最严格的质量管控绝对不为华为提供一颗有问题的芯片。

原来我的工作也可以这么有情怀,想想就充满战斗力!!!

user avatar

啥也不说了,打个广告。

实在是实现个人抱负和民族救亡双重价值的难得机遇。

user avatar

黑夜,战机在薄薄的云层中飞腾,螺旋桨的呼呼声响彻云霄。

“老蒋的侦察机,”身着军大衣的消瘦男子站在山头,他摸了摸口袋,掏出了香烟叼在嘴上,刚想点火,就被身旁的同样打扮的男子制止了。

“有火光!”

“哎……”消瘦男子叹了口气,收回点烟的动作,“打到现在,李德……”

“嗯,”身旁的男子也晃了晃头,“再这样下去……”话音就渐渐消散在了夜的静谧中了。

两人陷入了沉思。

“马上,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消瘦男人缓缓走下山坡,“恩来,前头就是遵义了吧?”

“嗯”,唤作恩来的男子望向了远处泛起鱼肚白的地平线。

————

“哒,哒,哒”面前精壮的男子低着头,坐在桌前敲打着桌面,他面前是两个着装各异的男子。

“主席……”穿着黑色中山装的男子欲言又止。

“恩来,有话直说。”男子抬起头直视。

“美国的军机炸了鸭绿江这边了。”

“t妈d,”一旁的穿着军装的大汉狠狠的吸了一口烟,“窝囊!”

“主席,美国势大,”唤作恩来的英俊男子说着,“倘若我们应了朝鲜的请求,开战的话……”

“苏联那边怎么说?”桌前的男子直接打断了

“苏联可以卖给我们一些装备。”恩来顿了顿,“价格不便宜,但是他们可以提供贷款。”

“哎!”军装男子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想来他军旅十年,到了如今仍旧要受这股窝囊气,“先是小日本,然后是老蒋,现在t妈又是联合国军,什么时候是个头哦!”

吐出的烟雾把他的脸笼罩的一片模糊,阴沉不定。

“不能宣战,那就叫志愿军!”桌前的男子挥了挥手,“老彭,你来挂帅!”

“主席,我们刚建国,这……”中山装男子想要反驳

“恩来,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是,这仗,不得不打,”男子站了起来,指着身后的地图,“东北,我们新中国所有的重工业都在哪里,如果让美国人占了朝鲜半岛,今天一轰炸,明天一轰炸,我们拿什么搞工业?拿什么造飞机造坦克?不搞工业我们就永远是别人刀下的猪仔!什么时候能翻身?怎么保家卫国?难道让我们子孙的血像我们一样流吗?”

一连串的发问,肃穆了这个新建没几年的办公室。

“然后,等哪一天你我不在了,中国还是旧中国,这十几年的血都要白流!”男子转过身,“我知道很难,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搏一搏!我不要几千年的中国就这样沦为别人的走狗!”

他的右手狠狠的挥拳,“狭路相逢”

面前的两个男子相视,站了起来齐挥,三个拳头撞在空中,

“勇者胜!”小小的房间回荡着声响,让人热血澎湃,三个人看着彼此,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满腔热血的年纪。

————

“老板,”

任正非站在大大的落地窗前,身后传来了声音,

“什么事?”任正非问到,

“美国人说,让他们入股,并且不准参与中国政府关于一带一路基站的项目,就给我们开放美国市场。”

“这几个美国人什么来头?”

“我派人查过了,有是高通的人。”门口穿着笔挺西装的男人回答。

“我们是哪个国家的企业?”

自己的老板突然问了一句没头没脑的问题,男人摸不着头脑,“老板,中国的。”

“既然是中国的,干嘛听美国佬的话?”

“可是老板这……”

“退出就退出吧,”任正非目光如炬,“我就不信离了老美我就开不下去了!”

他转过身,直面自己的秘书,“你去把研发部的叫过来,告诉他老子要搞诺亚方舟!”

“哎!好的。”秘书低了低头,拉开门走了。

门轻轻的关上了,屋内的男子一屁股坐在了身旁的椅子上,夕阳的斜晖透过高层的玻璃撒在大大的办公桌上,几本毛选的封皮反着光亮。

————

“美国宣布将华为列入……”

电视里,主持人表情平淡的宣读着,丝毫不领会电视机前观众心里是如何的风起云涌。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吗?”女子叹了口气,“何苦将我们逼到这个地步?”

桌面上的手机屏亮起,女子拿起。

“任总。”

“嗯,看到新闻了吗?”手机屏上的老人略带严肃的问道。

“看到了,”女子淡然的答道,“至少任总你今晚不用赶飞机去美国。”

“那还好,”屏幕里的男人洒脱的笑了笑,“任尔东西南北风啊!”

“还有市场这块……”女子迟疑的问。

“你做好你的芯片就好了,”男人挥了挥手,“该用我们的就用我们的,不用我们的,吃亏的也不是我们。至于美国,我们拥有过吗?”屏幕里,男人依旧笑的淡然。

“只是,”女子顿了顿,“软件层面和台积电那边……”

“他们不敢!”男子掷地有声的说到,“我们是今天中国企业,不是以前的中国企业,任宰任割忍气吞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嗯。”女子没在说话,她笑了笑,站起了身子,“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挂断视频电话,推开房门。

耀阳的阳光像剑客手中的利剑一般,狠狠的划破云层,刺向大地。

她抬起手,打了个电话,“秘书,准备一下声明!”

身后歪斜的影子,沾着绚烂的金边,像是一把散着光的圣剑。

远望去,她好似一个剑客,直立着面对着浩浩荡荡的风雨欲来之势,剑拔出鞘!

有道是:“宝剑出鞘天地乱,锋芒微动九州寒。”

————

写这些,是我突然觉得,这个贸易战实际上已经开始短兵相接了。

这个会像抗美援朝一样,是国运之战,赢了我们就晋升为超级大国,输了就是下一个俄罗斯或者日本!

要么普普通通,要么就要做第一,这就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

那么经济战是怎么打?目前来看

1.瓦解别国的核心企业,保持我国企业的优势!斩将

2.金融战争,做空别国股市,套走该国所有资金,剪短资金链,引发通货膨胀,该国货币大量贬值。屠兵

3.并购企业,彻底控制该国铁路通信航运海运能源军事!夺帅

现在只是第一步。一方面开启和谈的态度,一方面瓦解龙头企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海思是我们国家唯一能上的了台面的芯片设计企业,换而言之,海思能够拥有大量的资源人才去设计芯片,而芯片是工业的核心,如果海思倒了……美国对全中国封锁芯片,我们倒退几十年,到时候我们拿什么和美国抗衡?

至于金融战争,这几天的外资流入的有点多,比如15和16号。

我们中国是从血里面爬起来的,穷困的时候不怕,现在会怕吗?

你要战,我便战,谁都不是吓大的!

我希望我的子孙回望我们这个年代的时候,不要像我们骂慈禧一样骂我就可以了,我相信我们民族的骨子里还有不服输的血性。

在这样不见硝烟的战争里头,渺小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去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去学习,去努力!所谓中国梦,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梦。近代中国之所以走向胜利,一方面是伟人在前头指引,但更多的,是无数个没留下名字的可爱的人用生命换来的。

奋斗,团结,就是你我应当去做的。

ps 华为的表态我很理解,一个企业站在民族主义的浪头固然能够赚的铂满盆满,但其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很沉重的。

——今天开始,华为是我最佩服的企业了,没有之一。任正非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企业家!没有之一!



开心ヽ(○^㉨^)ノ♪

user avatar

听了老板今天接受采访的内容,我还是狭隘了,老婆的苹果手机保住了。

------------------------------------------------------------------

利益相关,菊厂员工,曾就职研发,MKT,现在就职供应链。个人比较好奇,想在公司各个岗位都试试,了解研发之后,就去看看我做出来的东西是怎么卖出去。做了MKT,就想看看我们的整个产业是什么样子。

昨天何总的邮件是讲海思人要把多年的储备翻出来。但是有些没有储备的东西怎么都翻不出来,有些领域的落后不是华为一家的落后,是整个中国工业社会的落后。不过大家在拼命搞替代方案,满足使用暂时没有问题,有些花活需要想想办法。

ps:去年财报现金流不太好,也是做储备花了很多钱。

如果华为这次挺过来,中国的制造业工业就会迎来春天,证明我们有能力在高端市场一较短长,有什么重要意义,高赞帖子说的很好。

如果这样,我就去给宝宝买学位房,哈哈。

如果输了,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就被打折了脊梁。华为的科研经费好像是中国第二到第十之和,这么多钱砸下去都没用,这会极大打击中国科技产业的信心。联想小米之流又会蹦哒起来,不过也没有性价比了,海思完蛋了,高通凭什么不涨价。

整个世界制造业格局回到中国做衬衫和玩具,美国玩高科技,吃专利的时代。更何况低端制造业已经去了东南亚,你想开缝纫机也没有单子做。

如果这样,我估计也下岗了,就看看老婆能不能养起我们一家人,能不能还上房贷。大概率是把深圳高点上车的房子卖了,回老家,估计也找不到差不多的工作。

老婆是做信托投资的,昨天还聊了一下。如果华为输了,整个中国制造业会迎来一个低潮。金融投资就会更加保守,不敢投资。当然也没人敢做了,华为几百上千个亿砸进去,也就那样,我干嘛要投。做做组装代工,也能伪装成高科技企业。

逆向民族主义抬头,精神美国人蹦跳。又会看到河殇小丑粉末登场,又会有人给我家小孩推荐《丑陋的中国人》,和她讲美国加州的阳光,自由的空气。

我不想这样。

内部把当前称为战时状态,确实到了刺刀见红,你死我活的时候了。无论结果如何,去他妈的,公司上下都已经开始拼命了。

以后老婆要是再买苹果就摔了。

user avatar

保险柜里的海思芯片拿出来支持华为日常的芯片供应。让我想起了《大宅门》里面,因为打仗药材运转被劫、清帝出宫拖欠药款、军需处巧取豪夺,整个百草厅百家老号陷入危机朝不保夕。

已经交班10多年,行将一病不起的白家二老太太白文氏给晚辈们交了底:这么多年她在汇丰和花旗的几十个保险箱里存了能维持七八年的贵重药材,在四大钱庄里另存了九十多万两银子,现在全都交出来。“这些年几经遭难,我留了心眼,要是没有一点底子,你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我这点商业世界的认知啊,都是从国产历史电视剧那儿学来的。

转自——品玩Thomas Luo

user avatar

『我认为,对我们来说,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军队,或者一个学校,如若不被敌人反对,那就不好了,那一定是同敌人同流合污了。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线,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毛泽东


被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之一针对,说明华为的工作真的很有成绩


川普以一己之力,提高了华为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

user avatar

美国人的反应,让我觉得5G比我之前预计的更加重要,潜在影响力更大。

他们之所以对华为如此针对,主要原因不就是因为华为在5G标准和技术上面的一骑绝尘吗?4G带来了直播 短视频等风口,但实际上4G 的影响力主要还是在娱乐这块。

但是5G不一样,它可以打通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自动驾驶,万物互联,VR,AR等等,仅仅目前可以想到的应用场景已经是万亿级别的市场了。

看来我要重点研究下5G行业和相关应用了。

另外,再一次对华为表示支持,中国如果能够多一点华为,少一点联想,多一点科技创新,少一点炒房兴邦,那么很多问题就根本不会存在。

user avatar

谈谈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个操作 : 这是总统突破三权分立、代替国会行使实质上的立法权的一种手段。

在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系中,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但总统有一个外挂:按下「紧急状态」按钮,一秒升级装备,获得类似于立法机关的权利。

在正常状态下,如果美国意欲采取立法的形式制裁一家企业,那么需要经过两院的提案、辩论和表决,使其成为一项法案。特朗普显然有些等不及了,于是直接宣布了国家紧急状态,直接签发总统令以实现目的。

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个概念,听起来有些吓人,但其实近年来正在逐渐成为美国政治中的常态。奥巴马曾经宣布过 13 次国家紧急状态,小布什宣布过 14 次。有的的确和战争相关,比如在 2014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宣布冻结特定为俄方提供资金支持人士的资产。也有的政治意味更加浓厚,比如小布什在 2003 年宣布制裁阻碍津巴布韦民主化进程的特定个人和组织。(参考:dailysignal.com/2019/02

有回答说,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来针对一家公司,堪称人类商业史上的传奇,这其实有些夸大了。在当今的美国政治中,紧急状态这把剑,也时常被用来指向平民。作为被限制的一方,华为官方没有过度渲染悲壮感、没有过度打政治苦情牌,的确可敬,也符合当今美国政治中对紧急状态的定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宣布紧急状态未必意味着战争,但从其中肯定嗅不到一丝和平的意味。特朗普已经从「宣布紧急状态」这种操作中尝到了甜头(指之前通过宣布紧急状态来推动边境隔离墙修建),未来可能会在突破权力制衡的道路上越跑越欢。这正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控因素。

之前的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这次美国出手的好像是华为,其实是要干掉中国的5G产业,这场战争要比大家想的还要惨烈,就像我之前说的,美国就从来没有正义过。

这个手法和三十年前美国干掉日本内存产业手法一模一样,大家都以为日本内存产业是被三星的周期性投资干掉的,其实背后是美国政府的手。当年美国为了抑制日本经济下了好几个大杀招,拉上英法德把日本带到沟里。

不同的是,当年美国可以强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但是对中国不能。

1980年提前英特尔这些美国公司的主要盈利来自于内存。各家公司各自为政,但是这时候微机市场还没诞生,内存的需求也没有那么高,各家规模都不大,标准也有千秋。

直到日本成立产业联盟,抱团在内存领域突破,打的美国公司丟盔卸甲,1980年日本内存直接占了世界30%的市场。

1981年美国所有内存相关半导体公司都陷入亏损,到了1985年,当年以内存为主要盈利点的英特尔直接砍掉内存项目。这和今天的5G标准之争已经有些相似了。美国的第一反应不是在质量和价格上取胜,而是采用政府手段。

1983年美国商务部提出5大核心科技领域,分别是飞机制造、航空航天技术、半导体技术、光纤技术、智能机械技术。而让美国人惊恐的是美国只在飞机制造和航空航天技术上拥有优势,而半导体、光纤、智能机械日本已经全面形成碾压。

美国半导体产业行业协会(简称SIA)趁机抓住这次机会,想到到了一个大杀招,就是日本的内存崛起,将会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

逻辑就是,在美苏争霸的竞赛中,美国武器一直领先的是武器,武器领先需要先进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最关键的就是半导体设备,如果半导体控制在外国手里,那么将会让美国在于苏联的竞争中落于下风。

结合商务部的调查,这套理论迅速在美国高层引起震动,对日本的打击迫在眉睫。

于是美国开始动力量对日本内存产业进行,从战略到战术的综合打击。

第一轮打击是道义打击,

于是美国像日本内存产业动手,是那么的名正言顺,而且带着正义光环。

美国人的打击分为三轮。

第一轮是道义的性的打击,找个借口华为间接向伊朗卖货。

第二轮政策打击,利用各种政策禁止华为卖出商品或购入必备商品,比如芯片这些中国不能生产的商品。

第三轮产业技术打击,在技术上卡脖子,并且组织产业同盟对华为进行打击。

当年美国在80年代打击日本芯片企业就是这个节奏。

美国先是找到日本半导体产业领头羊东芝的痛脚,东芝作为日本科技巨头,不止拥有半导体技术,同时还有精密机床技术,核技术等多个技术方向的先进地位。

东芝在80年左右脑抽,看西欧国家都往苏联卖先进机床设备,自己为了拉进与苏联关系,也抽风卖了四台大型机床。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东芝向苏联卖机床事件。大概在1981年前苏联出口了四台“MBP-110S”型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并为其配备了22000mm×10000mm工作台。

这些机床据说用于苏联潜艇螺旋桨的制造,让苏联潜水艇噪音下降几十分贝,让北约苦心经营的海下防线失效,这个故事流传了几十年,还在流传,真相是苏联并没有这么神的应用到螺旋桨上。

可是在1985年事件爆发,日本陷入全世界资本主义阵营的谴责,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同时期的德国,法国,瑞典都像苏联出口更加精密的机床与仪器,但是美国视而不见,因为东芝就是日本内存的中坚力量。

结果事情在需要打开盖子的时候被揭开,首先先是动用媒体力量在全世界北约国家中,营造日本亲苏联的假象,1985年事情被揭开,日本被资本主义阵营一顿围攻,于是美国找到第一轮打击的借口,东芝与其他几家巨头被美国找到借口猛打。

华为遇到了同样的状况,但是伊朗事件,华为本身很警醒,在这件事情上做的非常干净,美国的行为就属于强词夺理。

第二轮就是政策打击,美国利用各种政策为日本半导体设限。将关税提高百分之百,并命令日本将本土市场打开,对日本半导体各种设限。

华为的事情目前已经进行到了第二轮,各种政策打击,已经差不多开始对华为形成包围圈,但是影响仅限于本土与五眼联盟。德法一直在摆脱美国干扰,中国与西欧大部分国家其实已经达成共识。华为在这片传统市场是上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轮打击就是产业技术联盟的打击。

当年美国打击日本半导体产业,同时扶植韩国半导体产业,才有了后来三星的传奇,韩国内存在美国的反侵销税率才只有0.74%,而日本是100%,还有就是英特尔直接支持韩国的双通道内存技术,直接把日本人扔在一边。

就这样,日本错过电脑微机市场爆发的二十年,这二十年是三星这些企业的神话阶段,日本半导体产业因为内存产业被打击,导致日本彻底错过半导体产业的黄金的二十年,这二十年,三星成长起来,台积电、台联电们成长起来了,英特尔成长起来了,但是日本内存企业最后只能合并成尔必达,然后还是死掉了。

第三轮产业技术打击,在打击日本期间之后三星发现其中利益,快速通过国家层面的接触,以及资本允许美国入资。美国只对韩国产品征收0.74%的倾销税。于是三星利用这美好的30年,完成了自己从内存小弟,到世界内存之王的逆袭,这和经济就一点,三星就是政治游戏的受益者。

三星还和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形成技术捆绑,直接把日本人晾在一边。从那以后,日本无论怎么政策扶持内存产业,无论资金怎么税收怎么支持,但是面临美国全方位的打击,和三星背后的捅刀子,日本内存产业最后还是倒下了。日本内存业错过了电脑微机八九十代爆发,在黄金年代来临之前,被困在本岛上,所幸后来的中国市场和欧洲给了日本内存业苟延残喘的机会,可是最终还是倒下了。

现在华为面临的现状和日本内存产业何其相似,美国先安了一个道义的大帽子,扣在华为头上。中国的5G产业就是以华为为龙头,中兴跟班,中兴已经被砸到,现在该华为了。

现在复盘日本内存产业打击手段,第一轮道义打击已经结束,就是一个接口,相比当年打击东芝手段,华为已经够谨慎了。第二轮政策打击,全面禁止华为进入美国,然后禁止任何芯片卖给华为,这几天已经确定安卓不会对华为进行开放了,其他芯片软件企业也是如此。

那么第三轮产业政策打击才刚刚开始,鉴于三星一贯捡便宜作风,这次华为受打击,又是三星一次利好,三星会在全世界内对华为的追赶进行一次反超,同时三星一直有意在基站领域有所作为,那么华为在5G时代空出来的份额,三星已经有这个前车之利,三星是不会放过的。

其他几家公司也是如此,爱立信,诺基亚都会在这波利好中获益。受打击的不只是华为,而是中国的5G产业,看看华为的供应商,就知道有多少家企业会在在波打击中受伤。相关产业更是不计其数。

美国动用产业联盟打击企业是经验丰富,曾经称霸世界的日本内存,在美国组合拳面前,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华为是一家盈利驱动型公司,公司前进的动力来自于企业不断盈利,来带给企业员工进行分红,让员工动力十足进行主动工作。

如果美国掐断华为盈利增长点,那么将给华为带来巨大的伤害,一旦伤害形成,这和中兴的伤害不同,中兴是一家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股市募集资金。

而华为则没有这样的通道,一旦盈利驱动停止,那么华为的狼性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那么我们和日本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有庞大的国内市场。

所以国家层面,我们再和欧盟示好,我们通过联通给了爱立信200亿的大单,同时欧盟也向我们开放市场,通过欧盟给全世界信心,华为的5G还是到处在用,美国的市场本来就不是华为的,华为没什么损失,可怕的是美国影响,让原来华为市场客户产生恐惧。这才是美国的阴狠之处。让华为失去原有的客户,来不动声色打击华为。

5G时代是不同于4G时代的,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是4G的好多倍,5G将第一次将所有设备互联到一起,这是一个谁也不知道会膨胀到什么地步的时代。

而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中国5G产业从这个黄金时代推出来。就像日本错过个人电脑的黄金时代一样。

下一步产业联盟的打击不知道来自哪里,也不知道谁会出招,就像日本当年做梦也想不到,最后不是英特尔们打败日本内存产业,而是那个卖干鱼,盖房子的韩国企业给日本内存产业挖了坟。

2019-5-25


zhihu.com/question/3154

user avatar

看看美国知乎Quora上的高赞答案:

原作者:文:Jauns Dongye;翻译:仓都加满


原文:“美国把华为列入黑名单,华为就快死了吗?


我们来看看事实,而不是观点。
让我介绍2019年华为最受欢迎的手机——P30的全部供应链。
华为P30手机的“大脑”被称为麒麟980芯片级系统,由Hisilicon海思设计。而海思是华为的子公司。
为什么叫做芯片级系统?因为它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所有或部分必要的电子电路进行包分组的技术。
那么芯片级系统内部是什么?
指令集架构:海思从英国剑桥的ARM公开购买CPU和GPU使用许可证。 有了许可证,海思可以使用ARM指令集(ARMV8)并开发自己的64位CPU架构。
而AMBA等标准也从ARM获授权。
CPU,GPU:海思在深圳雇佣数百人,设计了定制的CPU内核,加速器和IP组件。
为了设计自己的CPU,他们需要使用Synopsis,Cadence和Xilinx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这些EDA公司都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公司。
海思需要支付许可证费用,以便使用他们的工具来设计和模拟自己的CPU。
同时,海思还可以集成由ARM设计的现有软核,如强大的A76和功率高效的A53。 两者都在同一芯片。
大核设计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小核设计在英国剑桥。 一些低端CPU内核从台湾联发科技购买。
同时,海思也可以从ARM购买其他产品例如MARI T830 GPU和互连子系统,MARI GPU在英国剑桥的ARM总部设计。
记忆体:海思在内存控制器和SRAM系统中设计了自己的芯片逻辑。
动态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从韩国三星获得许可。
未来7纳米3DRAM也将从三星获得许可,在中国大连制造。
DSP&Camera:海思从德国购买了徕卡相机的相机镜头设计IP和控制系统,其中大部分系统设计在德国。实际镜头由台湾大立光和中国大陆的舜宇光学制造。
相机驱动马达由日本Tsurumaki的精工电子制造。
为了将光转换成信号,感光片由中国深圳的欧菲光设计。

海思从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安森美半导体公司购买了相机自动对焦和图像稳定的硬件解决方案。
高清视频处理芯片从日本索尼获得许可。
海思设计了自己的图像处理硬件加速器(ISP),从加利福尼亚州的思华科技购买了许多DSP IP专利,从北京的寒武记购买人工智能芯片
基带:海思从美国加州的博通购买了IP许可证,使用WiFi,GPS和蓝牙IP。 对于3G支持,海思必须向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高通支付专利授权费。
对于后来的4GLTE和5G,海思有自己的专利和基带处理器,叫做巴龙,这是由中国几百人设计的。
海思还从中国科学院购买了北斗导航系统。请注意,一些芯片验证任务由印度海得拉巴的印度工程师进行。
射频:对于各种通信信号之间的多路复用,并将模拟信号放大到不同的无线频率,它们需要射频集成电路(RFIC)。RFIC中的大多数专利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RF微型设备持有,现在并与Triquint合并后,合并后叫威讯联合半导体。
RFIC芯片中,海思需要日本村田制造所的功率放大器,高端电容器。您还需要台湾嘉硕科技和深圳麦捷电子设计和制造的表面声波(SAW)传感器。
海思还需要在美国的Skyworks Solutions 思佳讯科技设计的设计的硅绝缘子开关,并由中国的思佳讯科技工厂制造。
对于天线组件,它们由深圳的信维通信和美国的Rosenberger在上海的工厂设计制造。
在5G时代,华为模拟设备也必须从美国,日本和中国获得这些设备。
NFC和Touch:荷兰NXP半导体为华为提供NFC解决方案。 芯片由西门子开发。
深圳汇顶科技提供指纹传感器。USB类型-C解决方案由深圳长盈精密提供。
制造:海思将所有软件IP和包装集成到一个系统级芯片之后,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系统级芯片的制造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对于最重要的步骤,台积电从荷兰指向由ASML设计的掩码对齐系统(MAS)。台积电还需要使用日本的新型Etsu,来自德国的Siltronic AG和日本的香港Sumco公司的晶圆化学品。
材料:大多数化工产品和半产品由中国提供。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的稀土金属。
对于包括玻璃和金属的其他材料,深圳比亚迪负责制造手机梯度框架和高密度眼镜。生益电子生产电子产品所有手机PCB板。
屏幕:华为P30使用三星OLED刚性屏幕,但P30PRO使用中国京东方设计的OLED软屏。一些屏幕也由韩国LG制造,并在中国广州制造。 现在韩国和中国公司都在屏幕市场中主导。
组装:华为订购每个服务提供商的所有组件,并将组件送到中国郑州的富士康。 富士康的工人将所有组件组合在一起一个完整的手机。

这就是华为p30手机的供应链!
而且,这甚至不是华为的主要产品,但在2019年华为被预测将轻松打败苹果,在无法进入美国市场的条件下,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智能手机公司。
华为的主要优势是其通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

现在请数一下有多少供应商来自美国,中国,日本和韩国。
对于上面列出的每个公司,请转到自己的网站,并检查其产品的实际销售额达到华为或中国市场,以及从中国进口的材料多少。
来看一下对大中华地区销售占收入比重居前的高科技公司:
美国思佳讯 85%
威讯联合半导体 75%
高通 69%
英伟达 56%
博通 54%
你会惊讶地发现华为居然是他们最大的客户,他们不能再离开中国了。
这意味着如果你杀死华为,那么大多数供应商也会受到很大伤害、有些公司可能会死亡,其中大部分是韩国和日本左右的高价值公司。他们不能遭受40%的市场损失。 这对韩国和日本经济来说是一个巨大打击。
显然,特朗普背后的人不知道半导体行业的现状。我想大多数在QUORA的人也不知道。
华为会死吗?当然不是。
十年前,华为已经开始了美国政府各种场景的备份计划。他们甚至设计了最极端的备份计划,来应对最极端的情况,就是整个中国被禁止使用X86指令。
中国会怎么应对?
再一次,这为中国创造了黄金机会。如果华为找不到美国的供应商,那么他们会寻找替代品,主要是中国的国内供应商。
这将在国内公司创造一个巨大的推动,因为他们突然得到大客户。
我一直在与中国半导体工业的、来自不同地区的许多中国学者交谈。他们说华为从这么多来源购买知识产权的原因,不是因为华为没有技术,而是他们不想重复别人已经完成的步骤、炒冷饭,他们想与世界其他地区形成利益共同体。
有一些关键技术,中国仍然落后,如芯片制造过程和RF芯片。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国开发技术的过程和实力。
由于巴黎多边出口管制协调委员会的技术封锁和制裁,中国被禁止进入所有高端技术。
感谢他们,中国可以有机会自主研发。
同时,北京的地铁已经安装了华为技术的5G覆盖。
现在我坐在伦敦的地铁,我的手机无法连接到任何信号,所以此时,我不得不阅读一篇英国脱欧文章的离线帖子,而我周围的英国人居然在他们的华为手机上看起了离线小说。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Linux 的创始人 Linus Torvalds 在 2000-08-25 给linux-kernel 邮件列表的一封邮件提到:
能说算不上什么,有本事就把你的代码给我看看
翻译成精确的中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user avatar

首先,方案其实我以前就提过了:



不要在任何意义上认为下面的话是出于“民族自豪感”或者“爱国主义”。

我信奉的是“坚持谈论事实”才是最大的爱国。无论是残酷还是乐观,只谈事实和有可靠逻辑的预测。


这个意味着国内替代品厂商的春天来了,冬天也来了。春天来了意思是出现了很多机会,冬天来了是指竞争对手会变多。

1)很多东西国内能做上一代产品,只是不是最顶端而已。现在出于备灾需要,这些本来准备认命退休的厂商应该会突然获得信贷放松和减免税激励。帮助他们产业升级。

2)对很多科目,也不是不能做顶尖产品,只是没有足够的企业信用去争得甲方订单而已。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自己退赛了。

3)有些东西其实顶级供应商的产品干脆一直就是国内在生产。只是因为知识产权问题,必须视作是产权所有方的产品。国内为了保持国际合作者的信心,也对这些方面技术的违规仿制有所约束。现在生死存亡了,很可能会参考印度仿制药的策略,在立法上有所突破,在司法上尺度有所放宽。

4)可能有大量政策信息灵通的资本涌入硬件产业的投资。中西部可能因此获得相当大的利好。武汉、成都、西安可能大幅受益。

5)俄国安全了。美国的转向把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国家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制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大的对手,启动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恶意对抗。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朗普对美国乃至于人类犯有历史性的罪过。尽管作为民选领袖他的决策责任绝大部分要归责于预定的政治机制自然运转的结果——换句话说,归因于上帝的安排——但特朗普要为恶意利用体制破坏美国民主的完好机能承担个人的责任。在这一点上,他背弃了美国总统应有的伦理责任。

6)对海外留学生群体和海外侨民,这种争端很糟糕,可能出现二战日裔的准待遇。华裔精英对美国的忠诚要受到空前考验。

7)对美国的海外利益,这消息也很糟糕。处处遭遇中国的阻击,很自然的成本要大幅抬升。中方完全有实力“破坏性投标”——不为中标,就为让你失去利润。反正不中标我们什么事也没有,中标了我只是没有多少利润罢了。

8)对中立的第三方这是好坏参半的消息。好处在于可以两边投机坐看“彩礼竞赛”。坏处在于这很容易造成自己的内部政策动荡和不稳定,为此付出代价。对于中立的小国家而言,将会面对双方更深的控制欲。更加难以保持自主和独立。

9)对正被被美国掐紧脖子的国家而言这是好消息。委内瑞拉和伊朗会看到地平线上出现一位巨大的盟友的身影。他的身材可比俄罗斯大太多了。

对于海思自己,我相信华为把库存部件囤到特朗普的任期届满不是一种巧合。

如果特朗普下台时对中国的关键物资禁售没有得到解决,那么这就是在召唤热战威胁了。中国的军工企业会获得空前的大单。

一旦进入这个阶段,就要期待双方的民众对世界大战的惨痛回忆能压制住全球右转的趋势了。因为继续维持紧张局势逼迫中国大规模武装是不可想象的世界危局。

所以要么这事到特朗普下台为止,要么这就不是芯片的问题了。

让我们期待这事就到特朗普下台为止。因为世界不应该再次陷入动荡。

中国本来也不该去争夺美国目前的地位,事实上中国也没有这种意图——这地位义务远比现实利益大,它的收益其实是软性的。

但当二哥的最大的苦恼就是大哥越老越多疑。


这些都只是中立的分析而已。我并不认为这事对中国是什么“利好消息”。

可能战争之后会出现功成名就的英雄,但即使是这些英雄也不该认为当初的战争是一个利好消息。

很遗憾,中美双方本来都可以有更好版本的前途。

非常的遗憾。


很多人说在贸易战决策上美国两党一致,所以不要指望换届。

这是论据不足的。

在一个政策上,一种同意和另一种同意并不相同。

有人是为了捞红脖子的仇恨票。

有人是为了讨价还价获得更多的市场开放。

有人是为了换取中国在某些具体国际事务上的妥协。

有人是为了获得更强的市场优势。

有人仅仅是为了缓解被追赶的压力,延长领先优势。

有人只不过是为了他亲戚家那三瓜两枣。

不试探到底线,不可以加价罢了。而什么叫做底线,不做更深的试探如何知道?

别的不提——如果中国退出气候协议,碳排放这事就别谈了。美国是想用气泡膜把西半球包起来吗?

中国在北极理事会转而全力支持俄罗斯,北极你们就别要了。

中国如果退出一切军备条约,你是打算生产多少反弹道导弹来抵挡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造出来的远程多弹头导弹?

中国如果退出国际空间计划,同步卫星是不是要开始配装甲?

中国如果退出欧美主导的国际航运协定,不再遵循国际海事惯例,船对船谁让谁?

中国如果退出捕鲸条约,世界上的鲸鱼够撑几年?

中国如果开始向南韩方向部署大规模武装部队,与俄罗斯联手重启北韩的核设施,训练和武装朝鲜人民军,驻韩美军打算新增多少兵力?准备接受多少韩国移民?日本、菲律宾、乃至越南、泰国、台湾,美国打算承担多少军事义务?

想在两线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还保持领土不受直接攻击的战略目标,前提是中国不牵制。中国如果成为一个需要在所有方向都需要构筑防线的冷战对手,恕我直言,美军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构筑如此大的包围圈。

构筑这包围圈所需要的征兵量足以让美国所有的议员全部耗尽政治资本。

更不用提强行破坏全球经济秩序所触发的经济海啸。到时候不是中东有难民的问题,是整个中东欧都出现难民的问题。

那就纯粹谈论军事吧。要围堵中国,跟围堵苏联可是两个数量级的概念。

前苏联在地理上实际上非常被动,缺少海岸线,自己的东部国土对自己也是个天险。南翼与中国交恶,只能走阿富汗这种穷山恶水。在事实上只有极窄的正面,而正面对抗苏联的是整个西欧传统军事强国。

苏联其实天生是关在笼子里的猛兽,何况苏联的人力资源也并不丰富。自身只是个匆匆捏合的松散联盟。甚至就是作为主体民族的俄罗斯自身,都因为历史局面发展太快而没有解决自己的内耗问题。

中国是完完全全的另一个故事。 国土跨越所有气候带,拥有极大的战略纵深,拥有完整的文化传统和绝对优势的单一主体民族,拥有不可能完全封锁的海岸线和陆上边界。

中国四面都是被中国压制了上千年的弱国。仅仅只是得知中国可能要走军事威胁路线,这所有受到威胁的国家就要一起告急。把两百万美军洒进东亚连一点影子都看不见,防御力与突击力对比稀薄得可笑。中国一天不转变态度,美军就要驻防一天。把整个东亚插满星条旗,没有义乌小商品市场还真不是很容易办到。美国要对抗,普遍驻军就是义务。先不谈军费来源,只谈兵员来源——美国人口够吗?

仅仅只是让你们看看这个故事的序幕,信不信连村里那些红脖子都跟你一致不起来。你还真以为他们肯扛枪钻洞替你们去守不丹守缅甸啊?获得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虚无缥缈的中国威胁?中国到底是轰炸了珍珠港,还是撞塌了双子楼?

一定要守的话,一人一天一万美元的部署成本,中国人可不会再买你的美元替你买单了。

你要再印钱吗,那么谁拿美元谁倒霉,全球人都傻吗?

那你是要借钱咯?

谁有钱借给你?

难道你还要主动进攻中国不成?要是你不敢进攻,你纯抱着枪在人家门口无止境的站岗吗?

到时候再“一致”起来看看?

所以,我不认为局势足以发展到那一步。

user avatar

额应求补充一点现状分析。

文章主要是为了稳定军心吧。。。华为是一个一直都很有情怀的公司,而且战略方向和危机意识做的特别好,但是现状依然很残酷,美国的制裁和元器件产业链多年的影响力和技术积淀不会影响不大,「保密柜」里的芯片有多少、那么多产品线能做到什么样的替代、什么可能会出现问题,华为没有说,我们也没办法猜测。但是这些都可以慢慢解决,毕竟已经有了个「1」,剩下的是怎么重回「100」。


华为的现状

2018年华为「核心供应商」大会上曾经公布了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当然实际上华为的供应商远远不止这些。这92家供应商中有美国企业33家,大陆22家,台湾10家,日本11家,德国4家。

其中美国企业有:英特尔(CPU芯片和存储),赛灵思(FPGA芯片),镁光(半导体,储存),高通(调制解调器芯片),Analog Devices(DSP芯片),康沃(数据储存、恢复),Molex(线缆,连接器),Oracle(数据库),ON Semiconductor(摄像头元器件,充电器电源管理方案等),Keysight(5G测试),AIG(保险,投资),Ospirent(通信测试,验证),Red Hat(Linux等开源软件),希捷(储存),TTM Technologies(PCB版等),Skyworks(射频芯片),Qorvo(射频芯片),Cypress(运动传感器),II-VI(光纤等器件),Mellanox(交换设备),Wind River(VxWorks),Lumentum(光学器件),Finisar(光学器件),Cadence(EDA),Broadcom(WiFi,射频天线),Texas Instruments(DSP,模拟芯片),Inphi(半导体组件),新飞通(光学器件),微软Synopsys(EDA),西部数据(储存),Marvell(储存,无线等),Amphenol(连接器),Neo-Photonic(光学器件)。

其中比较必须提到且难以替换的是FPGA芯片(赛灵思)和射频芯片(Qorvo 和 Skywork),作为最大的FPGA厂商,赛灵思很难替换。射频芯片部分,其他答主的答案里看到华为有用部分自研的射频芯片了,日本村田也是潜在供应商。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今年早些时候,加拿大事件发生以后,华为就已经开始增加元器件库存,最开始的目标是6-9个月,随后又把目标提高到1至2年。

据悉商务部把华为加入名单之后,Neo-Photonic当天暴跌20.63%,Lumentum暴跌11.54%,《福布斯》报道显示,Neo-Photonic 40%业绩与华为挂钩,Lumentum 有11%以上的营收与华为有关,同时高通股票大跌4%,因为虽然华为目前已经通过海思完成了70%以上的SoC自研,但是调制解调器芯片依然主要需要从高通采购。此外,Skyworks,Qorvo和赛灵思分别跌6.06%,7.14%和 7.27%,博通跌2.33%,美国科技股昨天普跌。

这确实影响到了美国数万的工作岗位


科技公司需要科技自立和芯片转正吗?

那要看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大部分科技公司还没有到需要考虑「科技自立」的地步,先做好自己,取得领先才有机会去考虑自立。

我想更重要的可能是「责任感」和「危机感」。

人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责任要承担。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我想同样适合公司。谷歌在上市最初几年去花钱做平流层热气球全球wifi、跨太平洋光纤,苹果一直在深化供应链社会责任,企图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改变供应链环境影响和劳工工作状况。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责任」本身是需要承担的。君子慎独,我想公司应该也是一样。

摧毁一个人的肉体很简单,没氧气会憋死,没水会渴死,所以我们在太空有氧气罐,在沙漠需要带水壶。摧毁一个公司也很简单,没钱就支撑不下去了,但是如果有钱了,公司可能会怎么死呢?这个问题可能除了华为以外,大部分公司没有准备过预案,甚至有公司觉得这是国家的责任,不能让我的公司死。

有了市场占有率,希望承担责任和愿景,所以「要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所以尽量培养国内供应链;有了钱,考虑危机感,那么以华为的体量会怎么死呢?所以就有了「科技自立」,有了这一系列「保密柜」。


道理很简单,不过感觉「责任感」和「危机感」是要一点一滴体现在自己的公司行为里的,一直坚持并不容易。

完。

user avatar

看了何总的信有点泪目,作为华为研发人员的家属内心升起一股自豪感,去年家属为公司拿到两项研发专利。家属三十几的年纪每天还在不断学习,阅读最新的行业论文,更新知识,马上还要去国外大学合作研发项目;做为家属的后勤只想说,lg放心去奋斗吧,我会把我们小家我们孩子照顾好的~


谢谢所有的点赞评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我们为自己国家民族的强大尽自己的一份力吧^_^

看了下评论把战斗修改成了奋斗,有些人不习惯看到这个词,可能觉得矫情吧。这次美国的禁令往大了说是没有硝烟的国运战争,小了是科技能力的压制与反压制。我是一直在工作上支持家属的,不单是为获得公司还算丰厚的报酬,也是因为欣赏一个人一直奋进的劲头,尽全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状态,这种劲头和状态在很多华为人身上体现着,所以我认为华为是个伟大的公司,给了员工很好的平台,不务虚,不用处理复杂办公室关系,让这些人的才华得到真正展现,实现自己的价值。当我们国家能多出现几个华为这种务实有干货的公司才能实现2025的目标,才能真的科技立国。踏实并努力吧,为自己,为家人,也为社会~

user avatar

难怪联想头几天发声明一波骚操作,本来关于投票的热点都过去了,自己又旧话重提,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嘛。联系这件事来看,逻辑就通啦,联想担心中国人会由于美国打压华为受到牵连,这是打预防针呢!意思大概就是大哥我不是内奸,我是忠臣。。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联想消息挺灵通的嘛,果然是美国企业。这里不得不佩服柳总,这才是高瞻远瞩,十多年前就考虑到美国封杀导致的企业生存危机,抢先部署把自己变成美国企业,这下就不用担心用不了美国芯片的问题了,实在是高呀,看看华为今天的遭遇,联想就不可能这么惨,柳总比任总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皇军威武。


==========================================

5.19更新一下,这两天忽然网传联想断供华为并上了热点,而后联想官方出来发声明说是谣言,我个人而言。在一方是官方声明另一方只有网络小道消息的情况下,我倾向于官方声明,即使这些年的联想品牌形象和口碑更差。但假设美国要求使用美国芯片的所有外国企业也停止跟华为业务往来的话,联想是会断供的,但那个时候联想带来的影响反而是最小的,华为所有的供应商都有对美业务或者使用美国技术,这影响就太大了,不过假设真到这一步,那才是真真切切的撕破脸,贸易战全面开大,中国也是有几个硬气的底牌的,比如全面禁止稀土对美出口,或者限定稀土制品的加工只能在中国本土。中国还有几万亿的美债,可以大规模抛售。中国还可以限制在中国的美资企业,美国企业在中国一年也挣个几千亿美元,洗化服装这些暴利行业大都是美资的。这些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手段,甚至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但到了某个程度必然会采用的,美国总不可能想可以占尽便宜没有损失中国吃尽亏的,另外我觉得贸易谈判策略中国可以更主动一点,比如目前就可以派个部长跟国土资源部边防海关稀土企业代表开个会,打击一下稀土走私,可以要求稀土企业提高环保意识,或者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之类的吧

==========================================

我查了一下,联想断供华为的消息来自于蓝鲸tmt。到底信谁的,各位各自看吧

===========================================================

我这一个抖包袱的回答,能得到这么多的认同没想到,感谢各位,可能也是因为大家都对联想有看法吧,最近的消息是谷歌也终止了跟华为的合作,意味着华为手机海外版如果还用安卓系统的话,就没法安装欧美主流的app了,类似于国内手机不能安装支付宝微信优酷网易云音乐。华为手机海外市场销售肯定会腰斩,就看华为自己的操作系统如何了,说起来华为真的挺困难的,一家要对抗谷歌高通三星苹果等等几十家。你说百度啥都模仿谷歌,怎么tm的不做个操作系统出来,该模仿的tm不模仿。一个操作系统快要了亲命了,另外再说回联想。倪光南和柳传志的技工贸贸工技之争这下有结论了吧?如果联想走的是倪光南的路线,可能联想今天的规模小一点,但应该会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处理器也会有,哪怕差一点的,国内芯片设计相关的企业也能带一把,再加上华为,中国如果有两这跟承重梁,应对就更轻松吧。联想本该当带头大哥的,承受美国全面压力的也本该是联想,结果割掉了自己的蛋蛋打碎了自己的膝盖骨给人家做小弟,怒其不争啊,另外有没有懂的大佬解答一下,华为mateX,反超三星的关键机型。现在也算发布了吧?只不过没正式销售?正式销售是六月中旬,谷歌的安卓禁令对华为这款已经发布又没有正式销售的手机的海外销售有没有影响?

user avatar

和几个朋友聊了的共同反应是:

美国真TMD神对手

华为这两年,最被大家合友商使劲黑的点有三个“海军营销”“爱国捆绑”“天天沸腾”

而现在,特朗普亲自出面表示“谁用华为,谁就是和我特某过不去”

用事实表示,真的不是我们华为请的水军,我们还能请美国总统不成

也真的不是华为爱国捆绑,是美国觉得我们就是中国核心竞争力

也不是我们沸腾来沸腾去,是他们用的紧急状态

华为多年说不清的事,特朗普一瞬间全给洗白了,你看这波过后还有人提爱国捆绑的事么。。。


但是,但是

所谓神队友,这一切的前提,是华为能真正的抗下这波限制

2018年4月18日,三个男人的机场背影照在全网刷屏,年逾77岁,已经退休两年的中兴创始人侯为贵为了拯救中兴,重新出山四处奔波。

(照片上的三人从左到右分别是董事长殷一民、创始人侯为贵、总裁赵先明)

因为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进行禁售。而中兴的核心产品,从手机到基站,从交换机到路由器,对美国芯片依赖极强。

这意味着,中兴用完了目前的存货,很快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危机 — — 别说七年,一年都扛不住。

创始人由此不得不重新出山奔走。


这件照片点燃了许多人的情绪,有人同情年逾七旬的创始人,有人为中兴遭遇委屈,但更多的人则开始反思:我们死也要支持华为,否则中兴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2019年五月,美国拿出了更严的禁令针对华为,而华为的表现是

“保险柜里的所有备胎全部转正”


明白了吗?同样的机会,中兴也有,但中兴扛不住,只能求饶。

华为抗住了,所以对手就显得在神助攻


当你不够强大的时候,别人的制裁,立刻会让你原形毕露

但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敌人的制裁只会成为你的勋章


关联内容:

(这篇真的是大特搞,万字长文描述了中国企业崛起历史)


我是卢诗翰,在这个浮华的年代,我希望能关注深度的产业报道和内容,欢迎大家来围观我的公众号“诗翰” ,目前代表作有500京流量三部曲,之后的专题是中国企业的崛起三部曲。

user avatar

如果这些备胎真的不惨假的处于可用状态,那只能说美国人这次给自己的制造业的棺材板上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不用怀疑美国人掀起的这个巨浪把中国的半导体工业一下推上巅峰,原来没市场没利润的产品一下变成爆款。此消彼长之中让美国的半导体工业黯然退场。

美国制造业下面的路看得很清楚,市场萎缩,利润大幅下滑,产业萎缩,倒闭,裁员,如此恶性循环,曾经的辉煌终成明日黄花。

==================================

实际上我也很好奇做国防芯片项目的是如何避开美国限制的,他们可是从头到尾都在黑名单上,几十年如一日。

如果国防项目能做,华为做为这个名单的后来者,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关键是华为主要的局端业务相关芯片,其所需工艺国内技术可以满足,有可能需要短时间放弃5G手机业务。

===================================

想不到故事变化得这么快,美国又给华为临时许可,期限九十天。看来华为的反击也让美国看到可怕的可能。

很好奇前一段时间任老板对基础科学浓厚的兴趣,如果物理和数学在任老板的华为有用的话,应该在无线建模和EDA仿真这两个方面。其实这两个方面在相关学科不算顶级难度的应用,但是看来任老板是很认真的。===================================

咱们一年后再回顾这个讨论,看这故事演绎到哪一段了。

user avatar

公司要求大家低调一些,不要转总裁的信,这符合华为一贯的风格,外面风雨再大,只要做到专注自身,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作为员工没有觉得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还是正常上班,也没觉得天要塌下来了,这一切应该得益于当年任总痛定思痛要发展自己的芯片。

我们能做的是恪尽职守,做出更好的东西。

最后,一直觉得老美大概没体会过我们之前的闭关锁国所带来的悲痛?难道不是更多的竞争才有更好的发展吗?难道把自己的企业保护起来就可以一直第一?

user avatar

全面解释一下华为有多牛比,米国为什么要针对华为,怎么针对华为。

设计整死华为的,是天才中的天才。增加关税啥的相比都是个屁(历史经验,那种贸易战从来没有效过)

因为中国99.99%的人包括同样比例的官员与精英,没意识到华为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没有鄙视的意思,因为不关注,因为被误导而不知道)

米国没有与之对等的公司。米国的技术是分散在N个公司中。而华为一家至少覆盖了30-50家公司的赛道与核心区。击垮华为,中国就降维了。华为有这么牛比吗?没办法,中国国内牛逼哄哄的企业实际扶不上墙,让华为不得不如此(去啃50家公司的核心技术)。华为有没有这么牛比,耐心往后看(某乎竟然在几千个回答里特意标注我的回答不可信,把我的回答踩到底,我后面补几张图给你们看)。你觉得吃惊是因为有人不想让你知道。如果你觉得trump傻,trump后面的米国精英可不傻。何况在任何事上米国两裆都分裂得露屁股蛋儿,但在弄死中国上,两裆出奇一致,夹得很紧。“不作恶”的谷歌上来就下黑手干他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又不是华为得罪过谷歌)

米国真是设计了一场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中国人脑子不清醒清醒,往后这次打击就跟海湾战争,冷战一样够米国吹一辈子。


华为是中国最牛比滴科技公司,没有之一。除非把中国的航空航天集团拉进来。下面详说。

一,先说非科技大众能理解的部分。

世界上所有领域,在成熟阶段,后来者,甚至老二老三几乎无法干过老大。(全世界现代史,以我所知,成熟期干翻老大的不超过5个例子)。

1.华为干翻了电信界的老大爱立信(之前自然是把西门子,阿尔卡特等一众世界明星企业踩在脚下)。

目前排第二的那个新诺基亚是被干翻的超级失败者联盟:阿尔卡特,lucent, 北电,西门子电信分支。。。合并成一个公司。

csco有份额是因为里面有SP router, CE switch. 这个数据与下表有重叠。单独的telecom 或 voic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份额我目前没找到。但这个份额基本反映了电信领域头三位的准确地位。

2.华为几乎干翻了数据通讯领域(互联网能够存在的基石就是这个)的老大思科。如果不是米国政府不许华为通讯产品进入米国,华为大概率会干翻思科。(没错,大家只看到今天中美经济战针对华为,实际对付华为通讯已经10几年了)。

这是比较高端的sp(service provider), enterprise(企业) router路由器(技术含量主要在这里)市场份额。

下面是技术相对比较低端的L2 switch(交换机)市场份额

二者结合(还有一些其它杂碎),目前思科总占比还在50%左右。华为30%左右。各数据源有出入。但第一第二远甩其它是确定无疑的。

3.在手机领域,华为在出货量上,已经铁定今年干翻苹果成为老二。甚至可能干翻三星成为老大。即使算上所有综合指标(科技含量,利润,品牌度。。。),华为也稳进前三。而华为认真干手机,是在小米之后。

数据来源:Gartner

(卖三送一,我再补全球服务器市场的数据,看看华为一家在多少个领域,与多少家世界级公司在竞争,而且相持之,胜之)

(华为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已进前五。我后面还低估了,懒得改了。联想是收购了ibm的x86服务器分支。)

这三个成就(别忘了啊,这是在米国不让进的情况下取得的,而爱立信,思科,苹果,三星都是允许在中国做生意的),放在世界范围,哪怕做到一个,都是牛逼闪闪的存在。不要说三个了。在这点上,国内牛逼哄哄的BAT怎么跟华为相提并论?不服到国际上遛遛呗。(其实也不想贬低BAT的技术,但大量无知的人包括大量互联网从业人员,软件工程师把BAT吹上天,以为高科技的代表只是这三家,以为华为只是家破硬件公司。洒家在这些领域都混过,而且都是世界顶级公司,没有出过业内前2名。你们就别在我面前秀智商了。明确告诉你们,bat对米国几乎没有任何威胁,华为有巨大威胁。bat不是不牛比,但别井底之蛙,小母牛翻了天。)

1,2两项,是现代通讯领域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基石与核心技术。华为默默成老大。

3.是目前新科技的皇冠,而且可能决定未来。(当然,1,2的下一代技术更决定未来,只不过大众看不到)

西方:

互联网的核心基础技术在思科,juniper,惠普(买了原3Com)。

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核心技术分拆在思科,爱立信,高通,谷歌,苹果,ARM。

华为一家的技术覆盖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核心基础。(当然,没有覆盖ARM那部分,毕竟那是半导体领域)

有人可能质疑华为的技术领先性。有些确实还落后,比如最高端路由器还应该在思科手里,但这些个差距一直在缩小,现在到了大多数领域微乎其微,甚至一些领域超过的地步。华为内部已经在谈无人区与引领了。

更加重要的是,华为不仅自己牛比,而且能够带动上下游一整条高新科技产业链。最近出名的京东方就是例子。

所以华为会成为米国政府有史以来高科技领域唯一重点针对的公司,执行力度动员广度超过历史上所有上黑名单的。因为不靠米国政府耍流氓,公平竞争已经制不住华为了。(华为以前有没有用过非正常手段?肯定用过。但比起米国政府的这么流氓,华为简直就是天使)

重点针对具体是什么?

1.政府优先采购对手产品。(这个所有国家都在干,优先采购本国产品。)

2.禁止政府采购你的产品。

3.禁止民间采购你产品。这个“禁止”不是明令禁止。没有哪个政府会这么傻。而是弄在一个黑名单甚至灰名单上。谁敢买你产品,政府就给那个企业穿小鞋。前一段有几个米国运营商想采购华为产品,都因为这个黄了。

这三级针对华为,米国已经干了10几年了。只是大众不知道而已。

这还没完。最近的经济战。米国又升了级。

4.禁止企业与华为的任何合作。不仅是不能买你的产品,而且不能给你提供芯片等任何支持。方法与3一样,弄个黑名单。(所以,华为除了签署终生授权协议的东西,都面临断货)

5.要求盟友也这么做。现在列强已经有近一半儿紧跟米国步伐了,包括那个澳大利亚。

到这里,你应该理解华为有多牛逼多伟大了吧?

在评论里就能看出来,“华为有这么牛吗?你就是华为吹,是海军”。明确告诉你们,你们是一群被互联网营销洗了脑的井底之蛙。以为bat是塔尖儿。或者以为中国公司不可能这么牛。以为华为就是大爷大妈无知吹捧的爱国营销公司。如果你们不信我一个it老兵的话,那你信不信米国政府?米国为何要以国家霸权来对付华为?这次的执行力度,动员的广度要大于史上任何一家公司。包括中兴和评论里提到的法国阿尔斯通,日本东芝。因为米国作为老大,没那么傻。中国就是有一家这么超级牛逼的公司。而且不是bat,技术含量甩bat几十条街。华为一直就不想高调,怕被明眼对手扫到,怕被热心群众捧杀,然后不如意又踩死。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作为一个it老兵,就是要站出来从第三者角度为它说句公道话。

(如果你到今天才知道华为牛逼,或华为做了手机成功后才知道,就应该明白华为在国内从来没那么高调自吹过。爱国捆绑都是粉黑,特别是黑子的杰作。国内一直有一股势力在黑华为。这个势力你真以为只在民间?T湾kmt怎么垮的?ussr怎么垮的?)

到这里,你也应该理解老任和他的团队有多么高瞻远瞩,也理解最近华为海思老总的那封信了吧?

二,再说说大众直接能理解的科技部分,专利。

专利壁垒是除保密以外,国际通行的技术壁垒。

高通如果要搞死小米,vivo,oppo那是抬抬手的事。不要说供货,专利授权就能弄死你。如果这还是客户关系,那么竞争对手,比如苹果,三星,说不让小米进米国,小米就进不了。因为苹果,三星都捏着核心专利,而小米等没有。(所以,华为如果真想弄死小米。。。)。

专利不仅是数量问题,还是质量问题。专利不平衡,一方就能分分钟弄死另一方。

如果两个大佬竞争,都拥有大量核心专利怎么办?妥协,专利互授呗,最多专利更牛逼的一方向另一方收取象征性费用。谁也别想在这个战场弄死对方。

华为的核心专利不仅可以和爱立信,西门子,阿尔卡特,思科,惠普互授互换。

而且可以和微软,谷歌,苹果,三星,高通互授互换。

牛逼不牛逼?你给我国内找出第二家来?

再结合上面的“一”所说,米国政府不出面耍流氓,公平竞争已经很难制住华为了。

实际上,华为本身现在是可以动用这个武器的。反正鱼死网破,你们已经要弄死我了,我干嘛还授权你们?但到这一步,就是华为的悲哀,国家的悲哀了(本该国家承担的责任)

三,再科普级的说说具体技术

1.通讯领域

asic design(这个是核心的,在通讯领域比cpu重要得多。因为要wire speed处理数据,不可能采用cpu集中处理的计算机模式)。

各类通讯相关芯片(含cpu,但这里的cpu不是什么特别核心技术,主要处理部分协议头和管理性质。不确定华为是自产cpu否)。

光转,射频,编码,解码,加解密,调制解调。。。各类通讯相关module.

协议栈,routing/switching protocols(协议),各类无线通讯协议(4G,5G),系统(含嵌入式操作系统),management system/console。。。

塔端技术(对不起,这个领域我不了解,但估计总体应该与server差不多,重点是射频,射频管理,connection管理, cell切换,负载均衡,抗干扰,冷却等)

总之,在通讯领域,以上所提,从芯片(指非底层芯片。fpga, 射频基础芯片等大量基础芯片还依赖供应商,其中有些技术含量高,大部分是工艺,生产,成本问题),到硬件(含各类板,线,口,电源,散热,结构。。。),到软件,到协议,到系统,到跨系统整合,管理,华为在该领域世界范围不是数一也是数二或顶级梯队。综合起来应该是第一。

华为的主要受制约因素是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的整体落后。

制约华为的不是通讯技术,是半导体技术。一个通讯业王者要全产业链儿搞研发备份儿,才真是可怜。

2.终端手机

cpu, soc 坐三看二望一。跟前面有差距,但差距不是特别大。(实际上,可能也就4个主要玩儿家了,其它已经干死或放弃了)

gpu,落后较大,但在追赶。

照相技术,第一。(含软硬嵌入ai各类优化,是否会受莱卡制约,待定)。

摄像技术,第二或第三。

射频技术,第一或第二。(自己个人体验是第一,好于高通,也可能是仅限国内或华为技术覆盖区)。

AI技术,目前还属早期,暂时的排位没太大意义。但终端AI应该稳稳第一梯队。云端较弱。

各类sensor,屏幕等周边器件,受制于供应商技术。sensor整合,结构,稳稳顶级梯队。

系统整体来说,硬件已经是稳稳顶级梯队,与苹果三星互有胜负。

软件系统,android, ios互有胜负,看个人偏好。但系统优化上,华为应该领先(相对于三星)。自己的操作系统,目前是备胎,没见到无法评价。

生态系统,落后。远远落后于苹果(果粉是钱多。。,花钱浪的存在)。但这不属于核心技术,更多是运营层面的事。但也是护城河。能增加粘性,挣更多增值服务买路钱。

3.云计算(含云os)

刚刚重视不久。狭义云计算上目前落后于腾讯阿里,更不要说国际上谷歌,微软,亚马逊。但以华为的同赛道竞技历史。华为真要干,五年左右干翻腾讯阿里是可期待的。

广义云计算上,华为无从下手。因为那是应用与服务层的事。

4.AI整体

目前都在初始阶段。但落后于互联网巨头。看华为投入精力。

5.终端传统计算机领域(比如笔记本电脑等)

干翻联想应该很容易。但一定有人护着联想。华为也未必重视。

补充:在服务器(含存储服务器)领域,竟然华为也表现不俗,在国内力压戴尔,联想成为第一。当然国际上还不如戴尔emc, hpe,联想,但也是巨头之一了。联想是靠收购了ibm的服务器分支才挤进去的。高下立判。

也就是说,国内idc机房,云计算中心里面至少4台里就有一台是华为的。

服务器这种东西的核心技术是稳定性,功耗,内存,存储管理,阵列化,散热。。。对各bus通道的要求也高。华为的技术储备真不是一般的牛比,进入emc, hpe, dell 核心赛道了。

再补充:华为竟然在das, san, nas上也有积累,太让我吃惊了。。。在进入终端之前,华为简直是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整个儿backbone给啃了一遍。几乎每一项技术背后都有牛逼闪闪的公司。华为玩儿全套,这已经不是一家公司的野心了,简直是挑起了一个国家的责任。我要是trump,我也得千方百计把你弄死。

6.物联网智慧互联领域

华为应该刚起步,目前应该还不如小米,不知重视度如何。

从互联技术基础来说,华为有极强优势。短板在AI,特别是云端AI和数据量。干翻小米等国内企业不是挑战。挑战是面对google, amazon, microsoft。

总之,华为以一己之力对抗西方IT核心科技,挺悲壮的。当然也有国内的合作。但主体是华为。不像西方多巨头。bat反正一个也没法真正帮上忙。

再强调一遍:

华为的主要受制约因素是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的整体落后

也就是说,航母舰队对战,华为不是制约在上层技术上,是制约在钢板上。有些位置的钢板,人家不供货,你连动都动不了。

这个要求华为单扛,实在是要求华为做救世主了。

实际上,要不是政治原因,哪个公司会象华为这么辛苦?造个航母,得操心研发钢板,钉子。。。。所以京东方等才是真正能助力的好兄弟。

一个通讯业王者被逼要全产业链儿搞研发备份儿,才真是可怜。

不要小瞧华为的危机,米国耍起流氓来,那是超级不要脸的。

弄不好,这个真成中米科技与经济的总决战。华为和制约华为的相关产业起来了,米国在科技领域基本就制不住中国了。

千万千万千万,别掉以轻心,特别是华为之外。

另外,华为面临冬天,在求生存。对ai, 云计算,物联网的投入都会萎缩。但这关系到未来。思之,慎之。

sssssssssss分割

呵呵,华为与爱国捆绑是华为的锅吗?是老中小粉红的锅么?

米国以皿煮脂油把苏联给忽悠废了。

又有多少中国人被世界大同,地球村,市场自由给忽悠瘸了?

到这一步,还好意思骂老任资本家血汗工厂么?

中美贸易战开打。中方核心主将是被一众新思维官员,公知,互联网精英鄙视的华为。有些人不该反省反省么?

洒家从2002年左右开始接触华为,开始力挺华为。源于自己的观察,源于当时一位米国同事滴话“that's the culture advantage. we cant beat them.”(也很佩服那位同事的洞察力,除了技术谈判外,他观察到华为中午集体灭灯睡午觉时。发出如上感慨。it's an army of great engineers.)。尽管我一直是个个人主义自由调。

很遗憾当时没有去华为“被剥削”。那就做个啦啦队员和付费观众吧。

还能怎么评价?

1. 老任和他的团队远见不是一般的牛逼。

2. 相信华为一定能挺过这个冬天。

3. 希望一些人能醒过来,包括一众官员和精英。

4.倒要看看自己的政府能怎么支持这样的企业。



补充几点跟技术不是太相关的:

1.当然希望这次能够坏事变好事。trump和米国精英团队最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2.希望我国从上到下,能够重视华为这件事。我个人看法是比关税增加几十个点什么的,重要百倍的事情。不光历史证明玩儿关税,玩儿禁止进口这类东西从来没起过作用(封锁反而有一定用)。更重要的是,华为这次机会被中国把握好了,中国科技,产业,经济都会一飞冲天,再无人能制。把握不好,中国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彻底成为附庸。

3.感谢苏联。让我们知道,大国之争,根本不是意识形态之争。意识形态投降了,照样把你往死了干。

4.感谢日本。让我们知道,即使同一阵营,你金融威胁到米国,给你金融来个核爆。你高科技(当时半导体产业)威胁到米国,给你来个科技核爆。

5.感谢小布什,trump,安倍,扁扁, english vegetable。让我们知道,即使我们表达出最大的善意,对方还是要弄死我们。

6.反面教员从来都是最好的教员。对他们有任何幻想,期待,都是对教员们的不尊重,都是自己的愚不可及,贱不可及。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7.爱国主义也是双刃剑。与其要求别人买国货,与其骂别人不爱国,不如从自己做起,实干兴邦,做好自己的本分。少些浮躁,少些党争。敬业,才是最大的爱。

8.学习主席的胸怀,学习老任的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日本人,美国人。更包括出国旅游的国人,买外国货的国人,为外企工作的国人,甚至移民海外的国人,入他国国籍的华人。。。只要他们不是恶犬一样咬我们,害我们。这不仅仅是战术。我们5000年的文明,很长时间都是人类的灯塔。既然对手为一己私利,主动放弃全人类的福祉。中华文明理应再复万丈光芒,指引人类前行。

9.对于恨国党的嗡嗡嗡,就只当他们嗡嗡嗡。要来真叮咬了我们,一巴掌拍死,不值得多浪费一丝精力。

user avatar

我支持华为的方法很简单,

这是我唯二的智能手机。


全是华为的。

user avatar

这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如果美国要求台积电停止代工生产华为的芯片,又将如何是好?

user avatar

衷心谢谢支持我们的人们,最后一次更新。

我个人以为,不论结果如何,华为此次事件势必会成为中国科技成长史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中国科技在未来二三十年究竟突出重围走向世界还是铩羽而归沦落为国内自嗨的分水岭。作为华为员工,此刻能成为这场战斗中的一员(虽然职位卑微),深卷其中见证这波澜壮阔的时刻,我深感荣幸和自豪,哪怕最后成为烈士重新在街头找工作,也毫不后悔。以后等我的孩子们长大了,我会跟他们述说这段往事,告诉他们我的奋斗抗争史,要他们踩在我们肩上继续努力。加油,中华男儿!!

————————————

看到这么多赞和热情洋溢的鼓劲儿,真是感动,我们一起加油!

————————————

以下是原答:

刚刚下班,这周出差,妈妈问我在哪里,我告诉她在北京。

今早醒来微信上挤满了公司被围剿的朋友圈,我脑子一热也发了一个,后面觉得不合适,于是就删除了。

昨天特朗普发布的禁令,美国时间15日,我们这边16日,我连续两天收到两个到账,年终奖分红全部到账,很满意。

我觉得这两个事情撞到一起真有意思,老板用他的行动对抗压力,接下来我们用自己行动对抗压力。

我已经卸载所有新闻客户端,网易客户端但凡有华为新闻,必然遭骂,很有意思的网易现在已经沦陷到网络暴民的集中地。

朋友们问我怎么看,我没回,因为工作实在太忙了,没空,没空就是一种回复。

我的朋友问我买手机,我从来不直接推荐华为,我都是说看你意愿,自己喜欢最关键,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们深知,如果用同情而非品质来搏取销量,迟早一天会完蛋,一定会遭现世报。

而我觉得当下员工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别想太多。

职业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最起码的底限。

为什么不回?因为工作没做完,还因为自己定了本月完成的目标,就一定要完成。

突然觉得这个时候能为自己是华为的一员而深感荣幸,也会倍加珍惜。

奋斗是用脚步和汗水堆出来的,世间哪里有这么随随便便就成功的道理,共勉加油吧!

就酱。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4262438912057344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通信本科毕业,从事了半年java开发,目前辞职准备考计算机大数据研究生的渣渣,听闻此事,毅然决然选择重回通信行业,哪怕就只是帮国产芯片在PCB上多画个电阻,那也是我辈通信人的骄傲。

user avatar

泪目。老公刚刚外派去阿根廷战斗,我虽然怀孕了,但还是支持他,华为需要千千万万员工的努力,也离不开千千万万家属的支持。希望寒冬会过去,我和孩子在家等他回来。

user avatar

卧槽随手答一下这么多赞。。感谢各位支持!

同事们提醒welink的图可能违规了所以删掉了,公司还是希望大家因为产品而粉我们,消费情怀是不健康不可持续滴~

————————————

海思小兵一枚,其实何总发的文是海思内部保密信息,不过感觉现在已经不可控了。。

(信息安全自我规制)

影响肯定是有,一大批东西要换,但是还在可控范围内,不要担心太多嗯。

罗森给我们准备了出征宴,恰饭去了。

user avatar

中国只有一个华为,而美国是22。

user avatar

我司18w人可没有一个软蛋,请各位放心,我们准备的很充分

user avatar

7月份即将入职海思

看完感觉没有选错,工作还是要有一点情怀的


——

天呐第一次回答问题,只是想写个小透明的回答支持一下,没想到会这么多赞,不太习惯还是匿名了。

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有些评论看得我很感动。不过我就是个小透明,也不是大牛,之前的工作我也都没参与,之后可能也做不出啥......看到大家的评论感觉受之有愧。

可能入职后的境况并没有想象的好,但是起码我现在觉得即将做的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能做出自己一点微薄的贡献。至于大家对工作时间的担忧,我听说的部门的时间也没有传闻那么可怕啦,我也会衡量我的付出和回报。

最后,怎么很多人都自动把我的性别代入为男…

user avatar

新印象的华为

谢邀。

每次与华为相关的热点事件爆发时,各种溢美之词总会如潮涌般滚向华为。每当我们总以为过分的高估华为的价值或者说是某种创造能力的时候,华为总能以另一种全新的方式让我们再次大跌眼镜。毫无疑问,华为的居安思危的远见和对未来精准布局与把控足以另我们瞠目结舌,足以颠覆我们的想象。可以说,无论怎样,我们还是低估了华为。

说到这里,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一个念头,是的卓越的远见让我联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毛泽东。读者可细细品味,二者是否有共同之处。倒不是说我如何这般那般的神话华为,当然华为永远无法同毛泽东作比较,我这里想表达的是某一方面的特质,至少类似。

我承认,起初,我看到“中华有为”四字,一度极其不屑。每每回忆当初,不觉感叹,当初确实幼稚,还不能体会华为所做之事的伟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过一次次的新品发布会,一次次技术带来的革新,无论是早些年的交换机,低端山寨机,再到后来的服务器,高端旗舰,甚至是我曾直接喊出awesome刚刚发布不久的“方舟”编译器。我只能说,华为确确实实是一点一点的在刷新着我的认知。华为竟然如此的强。如今我深信不疑的是,华为势不可挡(有条件,文章会在后边指出)

承认与否,你都不能忽略,今天的中国与美国差距依然巨大。我说这种差距是可以看的见的。少则三五年,多则数十年。同样,例子也屡见不鲜,大家心知肚明,这里想必也不需要我繁杂枚举。这里我们主要着重的讲一下科技方面的差距。

BAT一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界的3座丰碑。腾讯和阿里是众多科技企业仰望的存在。可以说在中国这几家公司是独树一帜各领风骚的企业,那么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科技公司有多少分量呢? 2019年最新发布的全球科技公司市值排行榜为我们揭晓答案!下面是当下市值最高的十家科技公司。

榜单中除了两家中国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与美国为首西方科技巨头霸占着剩余席位。

人们所不知的是,中国的企业是依托国内巨大的供需市场支撑的,而类似于甲骨文这样的公司则是 全球盈利。

2019年发布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前三名依然是BAT,但是腾讯首次取代阿里位居榜首,网易回升至301.73亿美元,再次反超拼多多排名第七。

相信大家看了都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判断,要说中国科技日新月异我承认,但要说卓越,2019年的今天我尚不敢苟同,当然我们也有几家明星企业登榜。

有一个大家津津乐道的故事,那就是,几乎全球的互联网企业或者说一些核心的科技企业都喜欢在美国上市。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的股市、营商环境、科技创新能力、资本厚度、可靠性还是至关重要的孵化能力,相较于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有其独到的优势。这点我们不置可否。毕竟那是发展了几十年甚至是百年的资本市场,特别是从教育到认知,都积累了中国作为后起之秀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个人观点,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优势不会根本逆转,但一定会逐步缩小)。而也正是这些优势造就今日美国的强大,所以我们说,在科技实力上,不客气的说美国完全有能力把我们摁在地上摩擦。

然而,这一切在这两年开始有了巨大的变化。

源于华为的强势崛起,但绝不终于华为。

这也就是我本文标题说的。新印象的华为。你需要知道的是,现在,美帝全面封锁之后,你怎么夸华为,都不过分。

尽管上述各项排名热闹非凡,但是

中国有一家企业却可以秒杀它们,它从来没有上市,创立于1987年,但是却拥有高达7万多件专利,年收入超过6000亿元,其发展速度秒杀全球所有科技公司,在30年的时间里直追世界各大百年名企,无论在科技创新力、发展活力、5G技术领域均站在世界的顶端,这就是华为,即使站在风口浪尖依旧傲然前行,无惧无畏,恰似新中国和平崛起于世界之林一般,用和平与发展的眼光踏浪而行,蔑视虚伪狭隘的保护主义,将中国之发展成果和福利造福于世界,璀璨于全球。

我们现在都知道了,美国近期对华为几近摧毁似的打压,消息刚刚出来那会,直言不讳的说,我甚至懵了。我不知道当时华为还有什么底牌,唯一肯定的事,华为若无法躲过这一劫,华为将就此陨落。

有很多网友不明白,为什么这则制裁会如此的威力巨大。这里我可以给大家用最简单的话解释一下。就那一个手机来说,一款手机是有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其中包括芯片啦,显示屏,摄像头等等组成。华为确实有制造的移动soc的能力,但华为此前并不能完全的提供全套的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除了处理器芯片自研外,很多的相关技术需要从美国或者其他国家进口。我们上文当中说到,美国科技实力几乎全球一枝独秀,也正是因此,美国卡断了华为从美国进口的所有渠道,无异于将华为至于一个连基本产品也生产不出来的境地。我们再从手机纬度稍微往通信领域扩展一下,美国此举,无异于摧毁华为。据了解,华为大概在全球获得了40份左右的5g商业订单,被卡断原材料进口的华为将无法如期履行合同,到时面临的合同压力可想而知。拖后华为的5G进程甚至会拖后国家5G部署战略,因此美国这招指令可谓是杀人诛心啊。

然而,就在昨天晚上深夜,我本人这是今早在课间得到的消息。华为竟然真的蕴藏着大招,哈哈哈,华为不死,华为不死。

原来你就是备胎!原来华为早已预见!思之极恐,华为的冬天哲学竟如此恐怖。

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今天凌晨发致员工的一封信,信中称,公司曾经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总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为公司生存打造了很多“备胎”。

何庭波称,“今天,命运的年轮转到这个极限而黑暗的时刻,超级大国毫不留情地中断全球合作的技术与产业体系,做出了最疯狂的决定,在毫无依据的条件下,把华为放入了(管制)实体名单。”

如此备胎(产业链),我只能说多多益善。如此华为,难道人不值得你为其骄傲吗?当,联想、小米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巨头还在舔着美国的技术说着真香的时候,似乎只有华为在“闭门造车”吧。倘若,今天换一家科技企业,我想无一例外,当场趴下,死的不能再死,你信吗?还记得,去年的中兴吗?还记得两年前的高通移动大会华为缺席吗?你有什么理由不为今天的华为发一篇评论(手动狗头)。我们说非国货不是原罪,但至少得做到不喜欢别随意散播谣言吧,这样真的会让人恼怒。

2018年4月,三个男人的机场背影照在全网刷屏,已经退休两年的中兴创始人侯为贵现年77岁,为了拯救中兴,重新出山四处奔波。犹记得当时是一片翻江倒海的担忧之声,现如今华为同样遭遇相同磨难,但华为并不是中兴。


网友:这件照片点燃了许多人的情绪,有人同情年逾七旬的创始人,有人为中兴遭遇委屈,但更多的人则开始反思:我们死也要支持华为,否则中兴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还是那句话,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像华为一样,核心科技我都有。



那自然是pen一下我们的美帝同学。

网络加载,侵删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2018年的GDP总量超过20万亿,而华为年财报指出,华为2018年营收为7000亿人民币,约为1000亿美元,同时华为是全球第三家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的电子公司(前边有苹果和三星)。

20万亿对比1000亿,数额巨大,我们可能无法理解到底是怎样大的差距。

这个对比意味着什么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你一个20岁成人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感到威胁,然后因为所谓的威胁,你不得不出手送这个尚处于襁褓中的孩提致命一击。然后自鸣得意,在孩子的家长面前不停炫耀。

有意思吗?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何可以做到如此的小肚鸡肠。你可能需要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帮助你去理解。一个超级大国对一个仅30年的企业着急,气量之小,实在是无法形容。

最新进展

再说最后一个点,希望国家层面能出手帮帮华为,希望希望,祝华为挺过这个难关。加油加油!

B站热评入口

央视热评

阅读一分钟,打字两小时。牺牲了午休。如果喜欢还请点个赞再走。谢谢哈。

20万代码搞得定吗?

―――――――――――――――――――

要怎么说呢?

首先我认为,非国货不是原罪,

用谁家的产品都OK,我觉得没啥问题。

我的内容想传达的是,

1、尊重技术

2、明确并且强烈谴责美国对华为的抹杀式打压

3、对华为的冬天哲学表示赞赏

4、希望国货当自强,不在受受困于他人玩弄之苦

(我并没有说要你们盲目排外,没有。也没有可以刻意煽动情绪的想法,没有。)

任正非

最新媒体视角入口

不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