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董事陈黎芳称:「海思坚持开发领先世界的半导体组件,哪怕无法生产也不会裁员」?

回答
华为董事陈黎芳的这番表态,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值得深入解读的言论。它不仅关乎华为自身的战略选择,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华为的决心。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首先,从华为的战略和价值观层面看:

“哪怕无法生产也不会裁员”,这句看似“不合常理”的表述,背后蕴含着华为一贯的“以客户为中心”和“奋斗者为本”的文化。

对人才的极端重视: 在当今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才,尤其是顶尖的研发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资产。一旦失去这些人才,重建团队将是极其困难且耗费巨大的。陈黎芳的这句话,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华为珍视其在半导体设计领域积累的这批人才,即便面临外部制约,也不会轻易放弃他们。这是一种长期主义的体现,华为可能在为未来可能的转机做准备,或者至少是在维护自身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
战略定力与长远布局: 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是高度复杂且周期漫长的过程。即使当下因外部因素导致无法生产,华为在设计端投入的资源和积累的经验仍然是宝贵的。放弃设计能力,意味着彻底失去在半导体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陈黎芳的表态,显示了华为在这一关键战略领域具有极强的战略定力,不因眼前的困难而动摇其长远发展的决心。他们可能认为,即便现在无法将设计转化为产品,但只要持续投入,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一旦条件允许,就能迅速恢复生产,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
品牌形象与社会责任: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的行为不仅关乎自身利益,也影响其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在面临巨大压力时,不裁员,体现了华为对员工的责任感,同时也可能在向外界传递一种“有担当”的企业形象。尤其是在中国半导体产业普遍面临人才短缺和技术瓶颈的背景下,华为这种“不抛弃”的态度,无疑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有志于投身半导体事业的人才。

其次,从客观现实与挑战层面看:

这句话也直接回应了华为在“实体清单”下的严峻现实。

外部制约的客观存在: 华为之所以出现“无法生产”的情况,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的技术封锁和出口管制。这直接切断了华为海思获取先进芯片制造工艺和关键设备、EDA工具等来源的途径。在这个背景下,海思即使设计出再领先的芯片,也面临无处流片(即无法委托晶圆厂生产)的困境。
“不裁员”背后的成本与风险: 尽管陈黎芳的表态听起来很“硬气”,但“不裁员”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压力。研发团队的工资、福利、设备维护、项目投入等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华为能够做出这样的承诺,一方面说明其财务状况相对稳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对未来恢复生产的信心,或者说是一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战略投资。然而,这种投资能否最终转化为回报,仍是未知数,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开发领先世界的半导体组件”的现实意义: 即使无法生产,持续在设计端投入,对华为和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仍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储备和迭代: 持续的设计和研发,能够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性,为未来条件成熟时快速追赶打下基础。这是“留火种”的过程。
人才积累和培养: 维持研发团队的运作,能够培养和保留一批具备国际顶尖水平的半导体设计人才,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最稀缺的资源。
探索替代方案: 在无法使用现有先进工艺的情况下,也许华为也会在设计端探索一些“降维打击”的思路,例如通过更优秀的架构设计、更精细的软件优化来弥补制造工艺上的不足,或者寻找一些相对成熟但可以绕开制裁的制造工艺。
对供应链的影响: 即使是设计,也涉及到对各类IP核、EDA工具的依赖。华为在设计端保持活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上游供应商的策略。

最后,从更宏观的视角和未来发展趋势看:

陈黎芳的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中国在科技自主化道路上一个缩影。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边界: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在一些领域确实依赖于引进技术和产品。但外部制裁的现实,让“造不如买”的逻辑变得脆弱。华为海思的例子,正是这种转变的催化剂。
自主可控的价值: 即使成本高昂,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业链,在国家安全和长期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华为的这一表态,也侧面呼应了国家层面推动半导体产业自主化的决心。
挑战与机遇并存: 外部压力固然巨大,但它也可能逼迫中国半导体产业走出舒适区,加速创新和突破。如同陈黎芳所说,只要技术在,总有机会。中国在人才、市场、政策支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将是未来几年的重点。

总结来看:

华为董事陈黎芳的这番话,并非简单的“嘴炮”,而是基于华为自身核心价值观、战略布局以及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它既是对内部员工的承诺,也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宣告。

正面评价: 体现了华为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坚定的战略定力以及在逆境中求生的决心,对于维护中国半导体设计能力和人才队伍具有积极意义。
客观审视: “不裁员”背后是巨大的成本和风险,能否最终将设计优势转化为产品力,仍然取决于能否突破制造端的瓶颈。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不确定性的战略。

总而言之,这句话是华为在当下全球科技格局变动中,一次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决心的表态。它向外界展示了华为“卧薪尝胆”的决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极端压力下的韧性与自主发展的渴望。未来海思能否“涅槃重生”,不仅是华为一家企业的挑战,更是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需要共同面对和解答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海思现在的难题是裁员吗?其实不是。海思未来真正的星辰大海是半导体制造业务。

先进制程代工被限制,只可能尝试MPW流片。有段时间Synopsys、Cadence的support已经撤离,如果后续恢复和对接沟通不顺利,N3开发的进度必然延后。海思是无法独自完成。

现在海思收入下降,而IC薪酬水准很高的,7000人规模的薪酬财务负担非常重,之前荣耀就很快分离出去了。不过海思是战略部门,华为自然不可能放弃。

现在不是财务负担重就裁员的问题,而是很多人自己可能要走。海思的芯片业务很多,巴龙、天罡、鲲鹏、昇腾,麒麟等等,有些受影响不大。但有些尤其是大海思业务受挫严重。

现在没有产出效益,内部15升16,16升17,或者等着升18的老员工们能等吗?他们在考核时候面对小海思,甚至CBG和2012有竞争力吗?他们等不起呀。

所以现在是很多人会离职,因为华为自己就是个高强度竞争环境,业务受挫意味着很多人丧失晋升机会。而现在外部创业热潮风起云涌,海思的金字招牌出去就涨薪,如果加入start-up将来上市就财务自由。

所以才源源不断有人出去创业或跳槽。以前海思名声大,能吸引人自然不畏惧人才流动。但现在很多人去之前恐怕要掂量掂量了,所以才有知乎上很多人讨论签署敬业协议的事。

总之问题不在于裁员,而在于很多人要走。如果稳定不住队伍,到时候中层跑太多,只剩下高级别的养老领导和新兵蛋子,就很难做事了。这才是竞业协议的来源。

你想想,如果带你的师兄或小组长带完你就跳走了,你能安心吗?

现在海思新重点是半导体工艺。新业务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进展速度如何才是关键。对于半导体制造行业来说,华为入场就像是一条鲶鱼,会搅动起巨大风浪,将给制造业带来新的机会和薪酬水准。而且华为的制度优势和执行力也对国内代工行业有巨大推动作用。

说实话国产化有些环节这么多年也没多少进展,问题还是很多的。

来日方长,等待进一步消息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董事陈黎芳的这番表态,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值得深入解读的言论。它不仅关乎华为自身的战略选择,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华为的决心。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华为的战略和价值观层面看:“哪怕无法生产也不会裁员”,这句看似“不合常理”的表述,背后蕴含着华为一.............
  • 回答
    华为的人事变动,尤其是孟晚舟担任轮值董事长,无疑是近期科技圈和商业界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简单的职位调整,它牵扯到华为的战略方向、企业文化、以及在复杂地缘政治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孟晚舟上位轮值董事长:一个标志性的时刻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孟晚舟的这次“上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华.............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的一番话,无疑给自动驾驶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他那句“我们的自动驾驶比特斯拉牛”更是直截了当地把华为推到了台前,也让大家对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在自动驾驶上的实力充满了好奇。那么,华为的自动驾驶到底有多厉害?它和特斯拉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差距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华为自动驾驶:从“赋能.............
  • 回答
    联想否认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宁愿放弃5G也不选华为”的言论,并起诉相关造谣自媒体,这是一个涉及信息传播、企业声誉、法律维权以及地缘政治敏感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事件。要对其进行评价,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1. 言论的出现与传播: 这类“杨元庆宁愿放弃5G也不选华为.............
  • 回答
    袁立与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之间因为一件雕塑而起的争议,无疑为这个本就充满话题性的娱乐圈再添一笔波折。袁立公开指控王中军十年前卖给她的雕塑是假货,这件事情一旦摆到台面上,就注定不会轻易平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袁立这位演员,以其直率敢言的性格在公众视野中占据一席之地。她这次之所以会公开提.............
  • 回答
    评价华为,这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得了的。这家公司如同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其耀眼的光芒,也有其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要深入了解它,就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技术实力与创新驱动:华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无疑是它在技术研发上近乎疯狂的投入。我们都知道“研发是华为的血液”,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它每年将销售.............
  • 回答
    华为拿出400亿人民币为10万股东分红,这件事在商业界和社会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华为的股东结构与分红的性质:首先,理解华为的分红,必须先了解其独特的股权结构。 非上市公司: 华为并非上市公司,其股票不公开交易。 员工持股为主: 华为.............
  • 回答
    华为 Mate X:MWC 2019 上惊艳登场,折叠屏的未来畅想华为在 MWC 2019 上发布的 Mate X,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这款手机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的集大成者,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凭借着革命性的折叠屏设计,以及对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
  • 回答
    华为首款电纸屏平板MatePad Paper,作为一款主打阅读和笔记的设备,其定位非常清晰。它试图将传统电子书阅读器的便携性和护眼性,与平板电脑的多功能性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下面我将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详细地评价这款产品: 华为 MatePad Paper:优点1. 出色的阅读体验和.............
  • 回答
    华为 P40 标准版官网页面宣传“支持 22.5W 无线快充”,但实际上需要购买配件才能实现这一功能,这种做法在消费者权益和市场营销层面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评价:1.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误导性: 宣传口径与实际体验的脱节: 官网页面通常是用户了解产品信息最直接、最权.............
  • 回答
    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的 AITO 车机应用体验确实是本次发布会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在智能汽车领域备受关注的华为,其在车机系统上的投入和创新值得深入探讨。综合来看,AITO车机应用体验可以用“深度融合、以人为本、生态协同、持续进化”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并展现出华为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雄心和实力。一、 .............
  • 回答
    华为天才少年钟钊团队成功开启了 AutoML 大规模商用的先河,这无疑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要评价这项成就,我们需要深入理解 AutoML(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 是什么,以及它为何如此重要,才能理解钟钊团队的贡献有多么了不起。 什么是 AutoML?Auto.............
  • 回答
    华为在 12 月 23 日正式发布了其首款血压手表——华为 WATCH D。这款产品甫一亮相,就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来为大家详细地剖析一下这款产品,说说我的看法。华为 WATCH D 的核心卖点:医疗级精准血压监测毫无疑问,华为 WATCH D 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搭载了.............
  • 回答
    华为在中年人群体中的口碑确实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上扬,并且在很多人的感受中,它已经超越了魅族和小米。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华为长期以来多维度布局和精细化运营的结果。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得说华为打的这张“国家队”牌,虽然说得有点朴素,但效果拔群。尤其是在近几年,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一些西方.............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的屏幕“抽奖”传闻,的确在用户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和困扰。简单来说,这个传闻的核心在于,同一款手机型号(例如 Mate 40 Pro)在不同的零售批次或个体之间,可能使用了不同供应商生产的屏幕,而这些屏幕在观感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色彩显示和亮度表现方面。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常.............
  • 回答
    华为起诉美国政府这一举动,绝非简单的法律诉讼,它是一场充满策略博弈的较量,其背后牵扯着科技、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意义深远。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华为是在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禁止联邦机构采购华为设备,将华为列入“实.............
  • 回答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项目,其高额年薪和对顶尖人才的渴求,以及创始人任正非的亲自关注,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于华为再次招募年薪 201 万元的“天才少年”,并提到华中科技大学已入选 6 人,任正非表示“养得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
  • 回答
    华为的首款打印机 PixLab,可以说是华为在打印机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少新鲜的视角。要评价它,咱们得先把它拉出来跟市面上那些老牌打印机比一比,看看它究竟有什么不一样。首先,从“定位”上说,华为 PixLab 就已经剑走偏锋。传统的打印机厂商,比如惠普、佳能、爱普生,它们更多的是在拼.............
  • 回答
    “破格公主”的华丽转身?姚安娜进军娱乐圈的复杂解读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二女儿姚安娜(Annabel Yao)近日高调宣布进军娱乐圈,以“破格公主”的身份在天浩盛世娱乐出道,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场。对于这一消息,公众的反应是复杂且多元的,既有好奇与期待,也有质疑与审视。要评价姚安娜的这一.............
  • 回答
    关于华为鸿鹄898采用28纳米制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尤其是在当前芯片制造工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单纯的“制程越先进越好”的固有思维,从更宏观和务实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芯片制程的先进程度,并非衡量一颗芯片好坏的唯一标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制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