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另一个新闻是美国拉了英国、日本的航母在南海附近演习。
所以,美国的态度依然是以坚船利炮为贸易开路吗?
谢邀
唯一值得关注的,是戴琪说,她不追求脱钩(decoupling),而是追求重新连接(recoupling)。
这既将特朗普时期给出的“脱钩”选项彻底否决,又对于我国给出了一定的“善意”,或者说,“软化”。
而其他的,都属于“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打太极级别。
要知道,戴琪不是上任7天,是上任已经近7个月,中美贸易问题应该是她最重要的功课。
但她既没有像前任、特朗普时期的贸易代表莱特西泽一样,走极限施压战略,继续加码赚取超额利益,也没有像鸽派一样全面降低关税,为美国国内目前的通胀缓解压力,大概是学习了老祖宗的“中庸之道”,左右不沾边。
纵观历史,这样的中立派是最做不出事情的。
这大概也是目前拜登政府的缩影:嘴上口号说了许多、文件讲话做了不少,可就是没有拿出一个有分量的“干货”来做实际的事情,绝大多数策略都是特朗普时期的简单延续,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路。
外交政策如是,经贸战略亦如是。
日系恐怖片和美系恐怖片不太一样。
日系恐怖片是搞一个恐怖的氛围,鬼还没出来,整个气氛上来了,很可怕。
美系恐怖片----我勒个去,血都跟不要钱似的,到处喷,甚至能喷出一点喜剧效果。
制裁这种东西,没拿出来最可怕,拿出来了就没什么了,如果制裁使净了,最后就跟美系恐怖片一样,会有一点喜剧效果。
比如说戴琪这次的威胁,说要搞301调查。
我看了戴琪的表态差点笑出声-----就这?
301调查了不得最后就是加关税,而戴琪又说什么?
“启动针对性关税豁免程序,允许美国企业申请豁免某些加征关税,寻求开辟中美双边贸易格局的新路径。”
问题一:戴琪到底想消减关税,还是想加关税?
答案是:因为戴琪想消减关税,所以戴琪威胁加关税。
自懂王以后,政坛人杰倍出啊。
希望美方充分意识到几个你们一直回避的事实。
第一,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在协议中所说的贸易额,是一种基于最理想贸易状况的估算,而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中国的各类经济体都在基于经济效益确定与美国经济体开展贸易的情况。我们不能强令我们的经济体必须采购美国的什么,不能采购别国的什么。
第二,美国没有开放高端产品。中美贸易严重失衡,美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刚才的第一点,中国各类实体经济体期望从美国购买更多的高端产品,包括精密机床、高端仪器、光刻机等,而美国却对华禁售上述产品,只提供农产品供中国购买,势必造成产品和贸易额的倒挂。
第三,美国无端打压中国企业。美方把大量具有市场能力的中国企业列入管制清单、制裁清单等,导致具有很大购买力的这些企业无法与美方企业开展正常贸易,进一步缩减了贸易额。
第四,美国无端营造反华氛围。中国公民、媒体、企业在美遭到多种不公正待遇,导致中国市场普遍蔓延着无法信任美国实体经济、无法保障对美贸易信心的气氛。
第五,美国没有有效控制疫情恢复经济。美国疫情持续蔓延,导致美方产品质量、卫生状况难以保障,美方港口吞吐能力持续走低,导致中国各类经济体无法从美国采购符合中国海关质检要求和检验检疫要求的产品,也无法按时通过正常物流渠道得到产品。
综上,美方一方面期望扩大对华出口,一方面打压中国企业、制造反华氛围、限制出口产品、影响美国企业出口,这种逻辑不自恰的行为,让我方很难推动中美贸易额的合理增长和结构性优化。这一切问题归根结底出在美方,希望美方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解除对华贸易产品管制、解除管制清单、强化疫情防控、积极营造友华氛围,认真落实三底线两清单有关内容,尽快回到促进贸易正常化的正确道路上来,为造福中美两国人民作出应有贡献。
戴女士对华贸易政策讲话,客气一点,可以总结为“旧瓶装旧酒”,全篇重复已经讲了几十年的套话,了无新意。
如果客观一点,那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结构颠倒,主旨混乱,可以落地的政策工具和方针没有讲清,反击中国的具体措施,一点没有说明。多数篇幅在“抱怨和诉苦”,似乎希望通过骂两句中国,就能打赢贸易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讲话全文大约2314个词,篇幅很长但是内容极少,基本上是我国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的水平,如果去考GMAT,这篇可能4分都不一定拿的到。如果不想被她絮絮叨叨的八股文耽误时间,可以直接翻到最后的余味部分,看看总结就好。
戴女士的演讲大概分这么几个部分:
一、开篇
首先是絮絮叨叨的“抱怨”部分,车轱辘话来来回回讲了217个词,中心思想其实就是两句话,中美贸易关系至关重要,但是中国总是作弊而且还不思悔改。
节选:“中国长久以来不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影响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繁荣。而且非但不进行美国和其他国家要求的改革,还进一步加强了国家主导的经济体系。
然后开始讲“攘外必先安内”,长篇大论吹捧拜登的基础设施计划(拜登给自己的基建大放水计划起了个名叫Build Back Better,这名要是放国内,估计观众都能喊“谐音梗扣钱”),反复论证拜登的基建投资是美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必须先搞国内的事情,贸易才能搞好。戴女士的外祖父是台湾伪立法委员李弘基,这位李弘基是中统徐恩曾手下的二号人物,所以她讲讲“攘外必先安内”,可能也是家学吧。
节选:“拜登总统已经言明,我们的全球竞争力和繁荣首先来自于内政。我们需要对国内进行聪明的投资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二、对华贸易政策四个基本点
洋洋洒洒讲了好半天,戴女士才讲到正文:对华贸易的四个“基本点”:
1. 美国会跟中国持续讨论(discuss,一个非常温柔的词)中美贸易协议第一阶段的执行情况。
实事求是讲,中国进口美国的产品,的确没有达到中美贸易协定的要求,2021年大概差30%-40%左右
2. 美国贸易办公室会开始制定针对于特定产品的关税免除政策,而且这个政策将是开口政策,也就是说如有必要,会不断纳入新的产品进入免税清单
3. 美国贸易办公室认为中国的国家引导的非市场化贸易机制很不好,所以在执行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之外,美方会向中方表达在这方面的顾虑(concerns,又是一个软绵绵的词)。戴琪表示,美国会用所有现有的和新设计的政策工具来保卫美国的经济利益。讲到这里,笔者以为重头戏实质内容终于来了,结果戴女士竟然对这个关键的“政策工具”一个字都没展开,又转回车轱辘八股文模式了。
4. 美国会和盟友一起建立21世纪新的贸易秩序。
戴女士讲的对华贸易四个基本点,几乎每一条“八股文”的程度都让人震惊。唯一一个有具体内容的要点,竟然是有选择的对部分进口商品进行免税。一边说中国人不讲信用,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执行不力,要惩罚中国,一边还减免关税,你这不前后矛盾了吗?
三、开篇内容再讲一遍
讲完四个对华政策要点,总该展开讲讲具体落地的政策工具了吧。不,那是正常演讲者的思路,高明的戴女士绝不会落入这个俗套。她竟然再次开启了“祥林嫂”模式,而且比演讲开头的“抱怨”环节还夸张,竟然从改革开放开始讲……
节选:我们先来谈谈中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情况,1970年到1980年中国从第十一大经济体成长到第八大经济体……(太长太俗套了,实在不想翻)
戴女士在论述中美经贸关系历史沿革这个话题上,总共用了956个词,几乎是整个演讲的一半(全篇演讲2314个词)。总结下来不外乎:
中国不听美国的
中国补贴产业,美国没法竞争
诉了半天苦,戴女士终于收了个尾:
节选:我们的策略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同时必须足够灵活来应对对华贸易中可能出现的新挑战。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这下总该讲讲对华政策了吧?实施证明我还是太幼稚……戴女士竟然又回到“攘外必先安内”这个话题上了(亲爱的戴阿姨,你确定不是讲稿顺序拿错了吗?)……
节选:跟过去不同,我们会以一个强势的姿态同中国打交道,因为我们会投资我们的工人和基础设施。我们会修补道路和桥梁,升级港口,扩大宽带带宽,而这些会让美国工人和企业更好的面对全球竞争……
四、结尾
絮絮叨叨的戴女士最终也没有就她提出的对华贸易贸易四个基本点进行任何的展开论述。在莫名其妙的重复两遍“抱怨和诉苦”以及“攘外必先安内”之后,她的演讲进入结尾。
结尾的部分也跟前边的行文方式无二,空洞的辞藻和模糊的描述,让人摸不到头脑。在一大堆无聊的口号里,真正关键的内容反而只写了两三句话。
节选:“除了对国内的投资,我计划在未来同中方对应的官员进行坦诚的对话,讨论包括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执行情况在内的一系列问题
节选:”在G7,G20和WTO这些场合,我们会讨论市场扭曲和不公正的贸易行为,包括……(此处省略17字)
余味
戴女士的对华贸易新指针,基本传递了以下几个信号:
公号:美第奇效应
我们美国已经说了,我们美国无意“激化”与你们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
所以如果真的激化了,比如我决定加征关税之类,继续打贸易战,那必然是你中国的责任!你们中国可太邪恶啦!我加你关税,你竟然敢反加,知不知道“美国例外论”啊?我们美利坚是天选之国,到时候你们中国人注定要下火狱的,懂?
我提练出的意思是。
第一,兔子第一阶段的购美产品协议额不够,还要加大。
第二,允许美企业申请对部分产品豁免关税。
第三,兔子要取消一些产业政策。
如果非要一句话说完。那就是,我们鹰酱要准备取消部分关税了
几年下来,美国进口没有减少,逆差没有减少,已然是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但咱们也有麻烦:
一方面必须要证明我们赚美元的能力没有减弱,另一方面赚美元太多如何花出去(美元贬值,同时疫情影响海外投资)。
抖机灵,写着玩。
什么叫“坦率地对话”?
坦率地对话,翻译过来就是,我要把我的诉求在不征求你的态度的前提下告诉你。
这说明,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即将进入尾声,而美国的优势已经积累到可以谈和了。
也不难理解,新冠的特效药已经推出;在美国,疫苗接种也已经有一亿剂次;随着各国对新冠病毒认识的深入,大部分国家也发现了新冠病毒“纸老虎”的本质:信则极为严重,不信则没有影响。
随着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选择与新冠共存,这些政府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复工的需求大潮下好好大赚一笔。
越南、新加坡、印度和日本的成功经验表明,和新冠并存并恢复生产并不十分困难,日本甚至在新冠背景下举办了奥运会。这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方与中国展开对话,是出于美国一贯地对于对手的人道主义所致。
在美国面前,没有“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说,美国暴虐的权力被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
华山剑客张平如是说。
如果美国想现在就解决贸易问题,用常规手段怕是不容易。主要原因是:
一,公开对华缓和的话,美国那边政治压力偏大。
二,中国这边要价不会低,你越急中国恐怕胃口就越大。
三,时间不够了。离冬季越来越近,离中期选举越来越近。中国恐怕想等等看冬季美国疫情形势,或许还想等等中期选举民主党输了再说。
面对这种形势,我建议拜登要么躺平要么用特殊管道办事。
躺平的意思就是对华事务方面啥也不做了,经济代价再大也不管,就等明年中期选举了。如果经济出大麻烦,如果中期选举输了, 那就拿着这个结果跟民主党人说:死马当活马医吧,要不试试对华大缓和?如果经济没出大麻烦,如果中期选举赢了,那就更有理由继续躺平。。。
特殊管道办事就是指用尖端技术换取中国合作,而且给尖端技术的方式是通过非常规渠道。比如安排光刻机卖给以色列,然后以色列卖给中国,利用共和党不太敢搞以色列来实现目的。又比如安排因从阿富汗撤出而可能对事业感到焦虑的中情局人员负责转运光刻机给中国,然后他们可以拿一大笔酬金,最重要是为以后做类似事情开个好头从而有望获取长期饭票。总之只要动了心,可以使用的方案有很多。对中国的要求就是请使用很给美国面子的方式结束贸易战,具体实现方式也可以有很多方案。
总之,中国得最实在的技术,美国得最丢不起的政治脸面,双方贸易关系各自得利,未来进一步缓和获得可能,这种交易中国还是可能答应的。
如果共和党敢揭穿,一句话应对即可:这是fake news。利用美国建制派媒体很难下决心反拜登以及情报部门和犹太人等惹不起的势力有利益捆绑,拜登有机会顶住反华压力做成这件事。
另一方面,我对中国的建议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重大的技术战方面的美方让步,不要同意结束贸易战。
聊聊三国演义历史,看懂了中国历史,你自然也就对世界上的新鲜事门清了。
有句话说得好,昨天还叫人家小甜甜,今天就叫人家牛夫人。这句话可能就是三国故事的真实写照,里面太多前一秒是兄弟,后一秒是仇人的故事了。
比如以下:
武将马超,他最开始打曹操,结果失败了,于是就投靠了张鲁,在张鲁这边混得不好,刚好遇见刘备打葭萌关,于是马超就投降了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刘备的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混得不错。
谋士贾诩,他以举孝廉出身,起家拜郎官。后成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先后依附于李傕、郭汜、段煨、张绣,两次献计打败曹操。建安四年随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力主决战。在赤壁之战前,主张先安楚地,后图江东,没有得到采纳。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献上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支持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曹丕称帝后,拜太尉,册封寿乡侯。
甚至连三国中的主公刘备自己都是跳槽大户,最开始是刘焉,然后是卢植、朱儁、公孙瓒,期间还与吕布合作过,后又投靠袁绍、曹操、刘表,最后是自己独立。
因此不少人黑过刘备,比如:
蔡瑁抨击刘备:“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可见其为人。”
王累则抨击刘备:“况刘备世之枭雄,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
其实这只是乱世中弱小势力的无奈罢了,相比一开始就在朝廷里面混的曹操,刘备的起家确实是太差了,人穷选择就少了,只能依附于他人,先打工积累资本,然后在逐渐自己单干。
通过历史来参考,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天下没有绝对对立的势力,只有利益是否可以调和?只要利益可以调和,曾经的敌人,也可以成为下一秒的塑料朋友。
现实生活中可能人还讲究一个转场,那就是我们之前是敌对或者友好的关系,现在如果转变的话,需要一个过程。而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转变,只要把国家利益谈妥了,甚至可能连老百姓都没有反应过来,双方已经好上了,或者怼上了。
刘备和曹操本质上并不是敌人,只是他们在利益层面无法谈妥而已,只要利益能谈妥,刘备也能和曹操握手言和,所以本质上刘备敌对的并不是曹操这个人,而是曹操代表的集团,毕竟在古代王朝更替模式下,王朝只能有一个中心,是典型的零和博弈。
有句话说得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也对今天的世界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三国里面诸葛亮的隆中对,当时刘备三顾茅庐以后,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他对诸葛亮说(以下是大白话版):
“今天汉朝的旧秩序已经濒临崩溃,奸臣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也毫无尊严,我个人能力有限,但是也想伸张正义,但是毕竟我还是才疏学浅,搞到今天也不成气候,请问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诸葛亮说(以下是大白话版):
“汉朝衰弱以后,董卓进京乱政,后来董卓虽然死了,但是朝廷的秩序已经崩溃,引发了群雄争霸的局面。其中有一股势力做大的非常成功,就是曹操,相比条件好的袁绍,曹操起家的资本非常单薄,但是曹操还是打败了袁绍,之所以可以以弱胜强,就是因为曹操充分运用了战略,以巧破蛮。”
“现在曹操的势力已经崛起,握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充分的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让其他豪强很难与其抗衡,曹操势力已经稳定,不宜直接和他对抗。”
“同时,在江东,孙权已经经营了三代人,老百姓也支持他,加上当地地势险要,他自己也知人善用,也是一股已经成形的高度稳定力量,可以把孙权作为盟友,想攻打他是不可取的。”
“你刘备要做大,首先就要在荆州这个位置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相连,地理位置非常好。但是现在荆州的领主没什么能力,非常适合你去拿下,拿下荆州以后,就应该再去打益州,益州这地方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也优越,汉高祖成功,也是因为拿下了这里。”
“益州的刘璋非常的昏庸,当地人早就厌倦了刘璋的昏庸懦弱,渴望有一个好领导,你刘备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州、益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再和西边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你就也可以成为一方豪强。然后在联合弱于曹操的孙权,这样退可守,进可寻找良机攻打曹操,这样对你来说,曹操就不是不可战胜的了。”
这就是隆中对大白话版内容,虽然大家上学的时候肯定看过,但是在今天这个全球第一大国和第二大国关系的关键转折之时,是不是更令人有所思考呢?
也不说今天的局面就完全套用的上,但是确实是有颇多思考之处。
比如过去国内曾经有很多人骂俄罗斯,说俄国历史上侵占了我们这么多土地,我们居然和俄国关系好?然后就开始骂。
但是俄国就好像三国中的东吴一样,虽然实力远远不如太平洋对岸的曹操,但是也在东欧+中亚经营了很久了,是一股传统的强国势力,正如诸葛亮所言,如果刘备直接对抗曹操,是铁定没戏的,但是如果能先建立自己的势力,然后联合弱于第一的后位强国,那么我们和第一强国的实力,就不完全是失衡的了,至少守成是没问题了。
而今天的刘备和曹操的关系,也不是历史上的零和博弈。历史上中原王朝只能有一个皇帝,或者说一个中央,曾经苏联和美国也就是这样的关系,一个高举公平的旗号,一个高举自由的旗号,在意识形态狂热中,双方都容不下对方。
但是今天的世界,冷战已经结束了,开启了全球化经济时代,曾经特朗普想回归冷战,搞中美脱钩开干,最终结果就是现在美国自己严重通胀,根本原因就是,全球化以后斗争的模式已经变了,主要是产业链“战争”,你可以拒绝中国制造,但是全球供应链是一盘棋,你拒绝中国制造,其实就是在变像的制裁自己,当然中国也会损失美国市场,最后就是看谁先扛不住。但是万万没想到疫情爆发了,天时地利站在了中国这边,全球对物资的需求更强了...
而中国并不搞意识形态扩张,我们不干涉他国内政,没说要和平演变美国。所以今天的刘备和曹操,其实在根源上是可以和解的,是的,我没说错。
因为今天的世界,容得下两个超级大国,需要以斗争促和谈,让美国接受现实。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产业链已经高度融合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中美实际上并不是你死我亡的关系。
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但是就如同我前面说的,国际关系就是这样的,变化的基础,永远是利益第一,沉迷某一种情感,是非常幼稚的行为。
对此中国外交部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为什么这么说?我说一个无关的事情,让你体会一下。
当年滴滴和快车打的是热火朝天,结果呢?双方在2015年携手了,就在合并之前,滴滴和快的双方都否认过合并的可能,甚至还相互攻击过。
当老二已经非常强,强到老大已经无力绞杀的时候,老大最明智的做法,也是最有利于老二的局面就是,共治天下,现在已经不是古代王朝政治了,不是只能有一个中央这种零和博弈了。
刘备现在只能维护东亚+部分东南亚的和平。现在全球70%的地方,刘备暂时还是没有能力去投射的,或者说需要时间发展才能投射。而且刘备并不追求要弄死曹操。
而对于曹操来说,倾举国之力,确实是可以重创刘备,但是成本太大了,就算赢了,自己也肯定国力暴跌,最后结局就是老大老二相争,三哥得利。二战不就是这样吗?纳粹发动世界大战,战争中重创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最后全部便宜了美国。
如果今天的曹操能意识到,就算你管不了蜀国的事情,这朝廷70%的事情还是归你管,又何乐而不为呢?
个人分析,曹操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为什么态度依旧傲慢?这是典型的哄抬身价行为,就是退肯定是要退了,但是想多要点价格。
比如,最近据法新社6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周二(5日)公布了美国储存的核弹头数量。这是美国四年来首次公布该数据,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拒绝遵循公布核弹头数量的惯例。
而很明显,刘备这边也没有开玩笑。
10月1日至3日,我军3天内共派出93架次军机飞抵台湾西南空域。其中,1日38架次,2日39架次,3日16架次,3天近百架军机进入台空域。吓到蔡英文甚至发出了求救言论。
而这一切“惯例”都只是为了在瑞士会晤之前的“友好”气氛。
说一个基于历史的无关话题,当老大和老二都意识到双方打不起的时候,博弈就已经变化了,一旦老大老二谈妥了,那...
其他后面的,比如三哥就得有点压力了。
就好像当你无法打败快车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和快车和解,然后一起来吃网约车的大蛋糕。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大战,最后死的是非常可乐...?
说起来,日本虽然经常谈失去的30年,说经济萎靡不振,但其实日本经济总量还是很大的。2020年,日本经济总量为4.94万亿美元。印度也不错哦,印度大约有2.7万亿美元左右,而且增速还可以,今年据说增长有20.1%。
刘备,曹操肯定是吃不下了,但是全世界不是只有刘备啊,为什么说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两个超级大国?就算曹操失去了东亚+部分南亚,可世界上还有南美洲、非洲、欧洲、中东,很多很多地方啊。
而且撤出东亚,也不是完全亏本的撤离啊。这日本经济4.94万亿美元,也不是很差啊,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赞美日本经济发展的可以,只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日本经济需要美国驻军保护。
不过从历史上来看,驻军可以是保护当地,也可以是刀口对内,在哪吃哪。我想说的就一条,如果曹操刘备谈妥了,那曾经的围中驻军,以后是什么性质就不好说了。
说起来,这几年刘备越来越强调环保了,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在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安排。
“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这是《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为实现这一温控目标,全球逾20个国家宣布要实现碳中和。
其中所谓碳中和,也就是净零排放,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目的是维持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相对平衡,温升不再发生变化。
这一点中国是非常雄心勃勃的,说自己保证超额完成人类责任、义务。我想了想,这确实是一个好事啊!咱各个大国以后都要好好带头,大家可不能在让工业继续污染地球了啊,环保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环保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啊。
印度人也是人,所以印度环保标准也必须跟上,如果印度自己无法达标,中国环保产品管够,反正对三哥来说,花钱就能解决,都不是大事。
也许我们会见证一个未曾设想的道路。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戴说的很务实。
她发言中的问题,是一个资本主义的老问题。
不止中美有这个矛盾。
当年日美也有这个矛盾,不过我们叫发改委,日本叫产经联而已。
再往前,一战前英美,英德都有这个矛盾。
人类市场需求有限,资本主义无序竞争。
产能过剩,被淘汰的企业和人口怎么办?
搞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在局部市场比跨国公司垄断都厉害。
而中国恰恰是个十多亿人口,单一语言,单一市场的大国。
国内竞争出来的内卷之王,如果出海没有硬性壁垒准入限制,很容易横扫竞争对手。
贸易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搞贸易壁垒,最后是世界大战。
这个问题靠中美两国无法解决。
未来中国世界第一了,也会面临印度非洲抢制造业的问题。
除非有一个世界政府搞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安排世界各国和中国安排各省一样。
某个东西过剩了,我不批你造不了。
也不存在上海造的芯片不卖给山东的问题。
国防世界政府说了算,各国都只有治安军。
否则这种无序不可避免,中美矛盾不可避免。
其实,美国未必要什么都干。
英国的大部分制造业都不如全盛时期,但是英国人日子并不差。
以美国的资源,人口,技术。
靠资源和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也能过好日子。
内部解决好贫富差距。
制造业让中国,未来让印度,非洲干都没问题。
不用死磕中国。
中国企业赚钱,美国用技术换股份,再把股份收益分给失业的美国工人。
上游控制原材料,下游控制市场,中国出力,他们赚钱,不香吗?
别急,好戏还在后头。
拜登上台还不到一年,实在是不好意思马上就全盘否定川普,要一点一点来。
关税虽然仍然维持现状,但是肯谈就是好消息。
拜登比川普还是弱了挺多的,看这个身体状况,能不能撑完一届任期都难说。
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段窗口期。
其实美国人还是在忽悠,还是想占便宜,仍然没有改变其基本诉求,即希望中国像苏联一样被其战略欺骗从而不付出战略代价的前提下获得收益。说白了,还在等中国崩溃呢。一次苏联解体让西方产生了无比强烈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不管自己啥德行都有极其强烈的自信。
就跟乾隆末年的大清一样。
美国要是真怂了、怕了,不会说这么多废话空话,他会马上降关税,马上跟中国进行各种战略交换,比如台湾。西方人决断起来非常有效率,你看丹麦平时装的多像圣人啊,可是说杀海豚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东方人道德观太强烈,根本做不到海盗们这等果绝。这种事是有前例的,英国意识到自己不行的时候向美国移交战略资产之果断就是最好的例子,千万别觉得盎萨父子间本来就其乐融融,二战前英国搞帝国特惠制就是为了搞死美国的,比现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有过之而无不及,跟当年奥巴马规划的TPP+TTIP差不多一个级别。可战时英国就认栽了,大西洋宪章这种投降书签起来都毫不犹豫。
所以只要没有实质动作,那就是还在骗。
拜登是真心想取消贸易战的,它想打的只有科技战。
但民主党2021接手的时机不对,它很不幸地把川普丢下的所有烂摊子都砸在了手里。
美国选民针对贸易战的印象应该是这样的:
川普虽然发动贸易战,提高了关税。
但川普执政期,美国的经济是持续增长的,而且失业率还创了新低。
2020经济崩盘,只是因为爆发了疫情,跟关税战根本没什么关系。
他们可不知道那是因为川普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税,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对关税战造成的恶劣影响进行了对冲。
反正你拜登现在想要否定贸易战,把关税降下来,那就是对敌人的妥协,投降,卖国,牺牲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拜登能拿这些“滞涨”怎么办?
只能抛出个所谓“既合作,又对抗”这种狗屁不通的理论来糊弄那帮“高智商”的选民,
想着一边拉着国内反中的民意支持率,
一边堵着共和党攻击他对中国投降的嘴,
一边还想拉起国际团伙,利用国际舆论逼中国和它合作,帮它解决国内的问题。
可惜它忘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经济政策和执政理念根本就是完全对立的。
你一个民主党的总统,上台后偏要沿着共和党执政时期的路子继续走下去,甚至为了支持率,不遗余力地将政敌的激进政策进一步走向极端。
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头和屁股两头长角的怪物”。
既想要获得帮助,又不肯做出让步和妥协,同时朝两个相反的方向使力,最终也不过是原地打转罢了,
谁理它......
关税战这个最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本来应该是他上台时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
早早的处理掉,接下来它完全可以利用防疫的成功和解封后的经济复苏来重新拉抬支持率,堵上共和党的嘴,甚至还不影响它加大反中力度,来炒作民粹。
(当然它在防疫上也陷入了僵局,但至少路子是对的)
说白了拜登根本就不懂经济,一开始就为了支持率,在反中的路上冲得太猛。现在想要回头,已经被自己逼上了墙角。
顶着43%的支持率和51%的不支持率,做什么都是个死。
现在挺不住了,打算臊眉耷眼地靠国内企业申请的形式,给自己解除关税壁垒找个台阶下。
就算是挨骂,也得先往窜到眉毛上的火苗浇几瓢水。
只是在目前全球能源危机,煤,气,油,甚至铀全面暴涨的情况下,这点减税终究不过是杯水车薪,何况减税还不是全面性的,对通胀最后造成的影响基本上无关大局。
可惜前美联储主席耶伦老奶奶还被它拉来当财长,
言不听计不从,
装出个举贤任能的空架子有个屁用......
今天不搞云山雾罩那一套,打个非常浅显的比方,大家就都明白了。
比如说,有两口子。
老婆认真上班,勤俭持家。老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时而“做项目”,时而“搞金融”。
假设老公做亏了,缺口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也就十几万吧。要不要跟老婆坦白?求老婆帮忙(甭管是倒贴嫁妆还是取一部分存款)先把口子填上,再老老实实迷途知返做点正经营生过日子?
好吧。老公死要面子,不肯服软,错的不是我,不需要改,硬是没个准信,继续浪。
然后,缺口扩大到了几百万。
拖到这时候再跟老婆说,你们猜,老婆是卖房子,撸小贷,不惜自己欠一屁股债也要帮他还账,还是背不动干脆离婚算了?
所以:
死相!你怎么不早说!?老娘现在也扛不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