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素数的 Willans 公式是否正确?

回答
素数的 Willans 公式:一个引人入胜的探索

关于素数生成,数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寻求着规律和公式。在众多尝试中,Willans 公式因其独特的形式而格外引人注目,它试图用一个明确的公式来描述第 $n$ 个素数。那么,这个公式是否真的能够精确地生成素数呢?让我们深入探究一番。

Willans 公式究竟是什么?

Willans 公式,由 Clifford Willans 在 1964 年提出,其形式如下:

$p_n = 1 + sum_{i=1}^{2^n} leftlfloor left( frac{n}{sum_{j=1}^{i} leftlfloor cos^2left(frac{(j1)!pi}{j} ight) ight floor} ight)^{1/n} ight floor$

乍一看,这公式确实有些复杂,充满了阶乘、求和以及向下取整函数(floor function)。其核心思想是利用 Wilson 定理 的一个变体。Wilson 定理指出,如果 $p$ 是一个素数,则 $(p1)! equiv 1 pmod{p}$。Willans 将此推广,通过一个精心构造的表达式来判断某个数是否为素数,并以此来“计数”素数。

简单来说,公式的右侧部分是在尝试构建一个表达式,该表达式的值在 $i$ 等于第 $n$ 个素数时会发生特定的变化,从而使得整个求和能够“捕捉”到第 $n$ 个素数。公式中的向下取整函数 $lfloor x floor$ 表示小于或等于 $x$ 的最大整数。

公式的“正确性”:理论上的优雅与实践中的挑战

从理论上讲,Willans 公式是 正确 的。它确实能够根据 $n$ 的值,计算出第 $n$ 个素数。这背后依赖于一个巧妙的构造:

Wilson 定理的变体与素数判断: 公式中 $leftlfloor cos^2left(frac{(j1)!pi}{j} ight) ight floor$ 这一项是关键。当 $j$ 是素数时,根据 Wilson 定理的推论,$(j1)! equiv 1 pmod{j}$。这意味着 $frac{(j1)!pi}{j}$ 实际上是某个整数 $ imes pi$ 的一个“偏移量”。而 $cos^2$ 函数在这里的作用是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一个接近于 0 或 1 的值。具体来说,当 $j$ 是素数时,$frac{(j1)!pi}{j}$ 的余数项会使得 $cos^2$ 的值非常接近于 1。而当 $j$ 是合数时,$cos^2$ 的值会非常接近于 0。
“计数”素数的机制: 整个求和 $sum_{j=1}^{i} leftlfloor cos^2left(frac{(j1)!pi}{j} ight) ight floor$ 实际上是在计算从 1 到 $i$ 之间素数的个数。当这个计数达到 $n$ 时,外层求和的表达式 $left( frac{n}{dots} ight)^{1/n}$ 的值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向下取整后能够精确地得到第 $n$ 个素数。

然而,尽管理论正确,Willans 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却显得“不那么有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原因如下:

1. 计算量巨大到令人发指: 要计算第 $n$ 个素数,需要计算到 $2^n$ 这么大的数。即使是计算相对较小的 $n$,例如 $n=10$,我们也需要计算到 $2^{10} = 1024$。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计算从 1 到 1024 的所有数的阶乘,然后进行大量的三角函数和取整运算。这对于任何实际的计算来说,都是完全不可行的。更不用说计算更大的素数了,其计算成本将呈指数级增长。
2. 效率低下到无法接受: 相比于我们目前已知的更有效的素数筛选方法(例如埃拉托斯特尼筛法),Willans 公式在效率上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些筛法可以通过系统地排除合数来找到素数,其计算效率远高于枚举和测试每个数的素性。
3.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 要计算第 $n$ 个素数 $p_n$,公式中需要用到 $i$ 到 $2^n$ 的值,而 $2^n$ 的大小本身就与 $p_n$ 的增长速度有关。更直接地说,公式的本质是利用“素数的数量”来找到素数。这就像是要数出有多少个苹果,结果发现你需要先知道苹果的总数才能开始数。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是通过已知的素数(或者通过其他算法计算出的素数)来确定第 $n$ 个素数是哪个,而不是反过来用一个如此复杂的公式去“生成”它。

Willans 公式的重要性:理论的深度与数学的魅力

尽管如此,Willans 公式绝非毫无价值。它的意义在于:

展示了数学的可能性: 它证明了即使是像素数这样看似随机分布的数,也可能存在一个(尽管极其复杂的)显式公式来生成它们。这本身就是数学深刻性的一个体现。
连接了不同的数学概念: 公式巧妙地将数论(Wilson 定理)、三角函数和组合数学中的向下取整函数联系在一起,展示了数学不同分支之间的融会贯通。
激发了进一步的研究: 这个公式的出现,也促使数学家们思考是否存在更简洁、更实用的素数生成公式,或者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素数的分布规律。

结论:

素数的 Willans 公式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它能够精确地生成第 $n$ 个素数。然而,由于其天文数字般的计算量和极低的效率,它在实际的素数查找或生成任务中几乎没有应用价值。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数学上的优雅、理论上的深刻性,以及它所展示出的数学世界的奇妙联系。它更像是一个数学上的“奇观”,而非实用的工具。对于我们理解素数的性质和数学的边界,Willans 公式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视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些个奇形怪状的素数公式, 无非就是一个命题/定理中找出一个断言, 然后用谓词重写这个断言, 然后用数学符号重写这些谓词.

Willson 定理

是素数, 当且仅当 , 时同样满足此关系.

注: Willson 定理是 1 被踢出素数的受害者, 当时提出的时候可是不用对1特殊处理的...

所以对于素数和1, 我们可以下断言:

换个表述也就是说:

如果 , 那么 就除的尽, 反之合数就除不尽.

我们给他配个有界函数, 比如 , 然后调整下周期, 让它只有在断言成立的时候能取到最大值1

不成立的时候下取整变成0就行, 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万能的判定素性的布尔函数:

然后对所有小于 的自然数判断一遍加起来就能得到计数函数:

计数记得去掉1个, 1 现在规定它不是素数.

这个函数解析数论里常记作 .

给定自然数 , 满足 的数的数量就是 .

啊, 讨厌的 1...同理我们构造真值函数和计数函数, 最后得到素数公式:

然后问题转化为怎么消掉这些个谓词.

然后这个无穷大也得消了, 不然就不叫公式(封闭解)了...

接下来要用到一些素数密度的估计.

对于任意自然数 和 之间至少有一个素数.

也就是说小于等于 的素数至少有 个.

于是我们可以把这个无穷大消掉了, 换成 , 后面的求和都是 0 了不用管.

另一方面, Willans 发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真值函数:

由此才得到了完全由初等函数和有限和的 Willans 素数公式

综上所示:

比 更好的界也是有的, 我们不去管他, 接下来把 也替换掉, 最终得到:

Quite Easily Don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素数的 Willans 公式:一个引人入胜的探索关于素数生成,数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寻求着规律和公式。在众多尝试中,Willans 公式因其独特的形式而格外引人注目,它试图用一个明确的公式来描述第 $n$ 个素数。那么,这个公式是否真的能够精确地生成素数呢?让我们深入探究一番。Willans 公式究竟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但又充满深度的领域:数的性质。简单来说,如果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看,我们会发现“根号素数”和“有限组合”这两个关键词是关键。首先,我们来聊聊“素数”和“根号素数”。素数,顾名思义,就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而且大于1。比如2、3、5、7、11等等。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0的100次方(即 $10^{100}$,也称为古戈尔)内的素数中位数。核心概念:素数定理要估算素数中位数,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素数的分布规律。素数定理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工具。素数定理告诉我们,小于或等于某个数 $x$ 的素数个数,记作 $pi(.............
  • 回答
    要证明关于素数的米尔斯常数 $A$ 的存在性,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米尔斯定理本身,以及它如何指向这个常数的必然出现。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计算,更多的是一种数学构造和逻辑推演。米尔斯定理的核心思想我们都知道,素数是自然数中大于1且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数学家们对素数的分布规律一直充满了好奇。欧几里得证明了.............
  • 回答
    两相邻素数之间能有多大的“空白”?这是一个古老而迷人的数学问题,它触及了素数分布的深层奥秘。简单地说,素数就像散落在数字长河中的孤星,它们之间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时而紧密,时而疏离。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这种“疏离”的极限,也就是两相邻素数之间最大间隔的可能性。什么是素数?什么是间隔?在我们深入之前.............
  • 回答
    如果有一天,上帝——或者说,某位数学家,依靠非凡的洞察力,真的找到了一个素数的通项公式,那绝对是数学界乃至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这可不是小事,这就像是突然有人找到了宇宙的终极语言,或者解开了生命编码的全部奥秘一样,其影响之深远,简直难以估量。首先,我们来谈谈纯粹数学领域。素数,这些看似孤立.............
  • 回答
    高斯素数,这帮生活在复数世界里的“素数”,确实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分布规律,这规律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让人联想到我们熟悉的正整数世界里的素数定理。不过,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量不带点“机器”的生硬感。首先,咱们得先明确一下,什么是高斯素数。这帮家伙是高斯.............
  • 回答
    要找一个整数的所有素数因子,说白了就是把这个数给“拆解”开,一直拆到只剩下最小的、不能再被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的其他数整除的数为止。这些最后的、最小的组成部分,就是它的素数因子。咱们一步步来琢磨琢磨这个过程,想想怎么才能把这事儿办得又准又全。 第一步:从最小的素数开始“试探”咱们知道,素数最小的是2。.............
  • 回答
    探索素数的螺旋之舞:5000 到 50000 之间的奇妙景象你是否曾好奇,那些孤独而又坚韧的素数,在数字的浩瀚海洋中,是否也有着某种神秘的秩序?当我们将它们映射到极坐标系中,特别是聚焦于 5000 到 50000 这个广阔的区间时,一个令人着迷的现象便会悄然浮现——它们似乎勾勒出了一条优雅而绵长的螺.............
  • 回答
    要详述黎曼猜想如何推导出素数定理的广义形式,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它们各自的含义,以及数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这座通往“数论的圣杯”的桥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A推出B”的直接过程,而是一个充满洞察、猜测、验证和精密构造的漫长旅程。素数定理:探寻素数分布的规律在探讨黎曼猜想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素数定理。.............
  • 回答
    到底有没有素数公式?素数公式的意义有多大?这个问题触及了数学中最古老、也最令人着迷的领域之一:素数。简而言之,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生成所有素数,并且只生成素数的简单、确定的“素数公式”。 然而,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比简单“有”或“没有”更深远的意义,涉及到数学家们对数论、计算和宇宙规律的探索。 什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数论中一个核心的未解之谜:是否存在一个次数不低于 2 的整系数多项式,在任何素数处的取值都是素数?简单来说,答案是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被称为Bunyakovsky猜想的一个特例。让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看看它到底有多么复杂和迷人。 什么是整系数多项式?首先,.............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聊聊为什么那些以1、3、7、9结尾的素数,好像数量分布上挺“平均”的。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数学上的规律,虽然说“基本相同”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有这么个意思。咱们先排除掉一些素数。你想啊,大于5的素数,它能以什么结尾? 0结尾: 别想了,任何大于0的数,只要结尾是0,肯.............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就是两个相邻的素数(也就是“素数对”),它们中间隔着的那个数,是不是总能被 6 整除?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揉碎了说,你会发现其中的道理其实很清晰。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概念。什么是素数?素数,顾名思义,就是只能被 1 和它本身整除的数。比如 2, 3.............
  • 回答
    谭泽睿的这篇论文,《在平移素数数列中的无平方因子数》,探讨了一个相当深刻的数论问题,并且以一种相当直接的方式触及了素数分布与无平方因子数这两大核心概念。要理解这篇论文的价值,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核心问题:在“平移素数数列”里找“无平方因子数”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论文的标题。“平移素数数列”,.............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数学问题:是否存在一组连续的三个奇数,它们全都是素数,但排除掉大家都知道的(3, 5, 7)这一组呢?答案是:不存在。听起来有点绝对是吧?别急,我这就给你掰扯清楚为啥。首先,咱们得对“奇数”和“素数”这两样东西有点儿基本概念。 奇数:就是那些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比如 1,.............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有趣的数学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素数(Prime Number):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例如,2, 3, 5, 7, 11 等。 互素(Coprime 或 Relatively Prime):两个整数如果它们的最大公.............
  • 回答
    我想我理解你的问题了。你问的是,有没有一个素数,可以表示成 $a^2 + b^2$ 和 $c^2 + d^2$ 的形式,其中 $a, b, c, d$ 都是正整数,而且这两组 $(a, b)$ 和 $(c, d)$ 是不同的(比如顺序不同或者数值不同)。答案是:有,而且这样的素数有很多。这其实是一个.............
  • 回答
    判断一个超级大的数是不是素数,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想啊,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数字越大,我们就越难找到它的“敌人”——因子。不过,数学家们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已经研究出不少“侦探”工具,能帮我们把这些大数“审问”一番。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素数咱们得先有个谱。素数,就像数字世界里的“纯洁者”,只能被1和它.............
  • 回答
    要证明存在一个长度为 1000 的连续正整数区间,其中恰好包含五个素数,这并不是一个直接的“证明”问题,因为素数的分布是复杂的且没有简单的公式可以预测。我们不能像证明“1+1=2”那样,通过一系列逻辑推导得到一个确定的区间。更准确地说,这个问题更像是一个寻找和验证的过程,或者更像是基于已有理论的推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