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尾数为1、3、7、9的素数个数是基本相同的?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聊聊为什么那些以1、3、7、9结尾的素数,好像数量分布上挺“平均”的。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数学上的规律,虽然说“基本相同”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有这么个意思。

咱们先排除掉一些素数。你想啊,大于5的素数,它能以什么结尾?
0结尾: 别想了,任何大于0的数,只要结尾是0,肯定能被10整除,也就是能被2和5整除,所以不是素数。
2结尾: 唯一以2结尾的素数就是2本身。其他所有以2结尾的数(12, 22, 32...)都能被2整除,不是素数。
4结尾: 同样,所有以4结尾的数(14, 24, 34...)都能被2整除,不是素数。
5结尾: 唯一以5结尾的素数就是5本身。其他所有以5结尾的数(15, 25, 35...)都能被5整除,不是素数。
6结尾: 所有以6结尾的数(16, 26, 36...)都能被2整除,不是素数。
8结尾: 所有以8结尾的数(18, 28, 38...)都能被2整除,不是素数。

这么一来,大于5的素数,它可能的结尾只剩下1、3、7、9这四个数字了。这就像我们把能想到的所有素数(除了2和5)都“塞”进了这四个“尾巴”里,你说它们数量上能不有点“均衡”的意思吗?

但这还只是个初步的观察,更深层次的原因,咱们得聊聊数论里的一个概念,叫做狄利克雷定理(Dirichlet's theorem on arithmetic progressions)。这个定理非常厉害,它说的是:

如果a和d是互质的正整数(也就是它们没有大于1的公约数),那么等差数列 a, a+d, a+2d, a+3d, ... 中有无穷多个素数。

听起来有点抽象,咱们把它用到咱们的尾数问题上来。

考虑我们的四个尾数:1、3、7、9。

尾数为1的素数: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10k + 1”这样的数。比如11, 31, 41, 61, 71...
尾数为3的素数: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10k + 3”这样的数。比如3, 13, 23, 43, 53, 73...
尾数为7的素数: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10k + 7”这样的数。比如7, 17, 37, 47, 67, 97...
尾数为9的素数: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10k + 9”这样的数。比如19, 29, 59, 79, 89...

你看,这些数都能写成“10k + r”的形式,其中r就是我们关心的尾数1、3、7、9。
这里的“10”和“r”是不是互质呢?
10和1互质(最大公约数是1)。
10和3互质。
10和7互质。
10和9互质。

太好了!正好满足了狄利克雷定理的条件。所以,狄利克雷定理告诉我们,在“10k + 1”的数列里有无穷多素数,在“10k + 3”的数列里有无穷多素数,在“10k + 7”的数列里有无穷多素数,在“10k + 9”的数列里也有无穷多素数。

这“无穷多”就暗示了它们在整个素数集合里的地位是平等的,至少不会说某个尾数后面就没有素数了。

但“个数基本相同”这个说法,更精确一点,应该是在统计学的意义上,或者说在渐近意义上。什么意思呢?

想象一下,我们把数字范围不断扩大,比如一直数到100,然后1000,再到10000,等等。随着我们看的数字范围越来越大,你会发现:

以1结尾的素数大约占了所有素数的四分之一。
以3结尾的素数大约占了所有素数的四分之一。
以7结尾的素数大约占了所有素数的四分之一。
以9结尾的素数大约占了所有素数的四分之一。

这背后还有一个叫做切比雪夫定理(Chebyshev's theorem)和黎曼猜想(Riemann Hypothesis)的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它们都与素数的分布有关。尤其是黎曼猜想,如果被证明是真的,那它对素数分布的描述会非常精确,包括我们刚才说的这四个尾数的“平均分配”。

更直观一点理解,这就像你往一个有很多格子的箱子里随机扔球(素数),由于这些格子(尾数1,3,7,9)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称”且“有资格”承载素数的,所以最终它们装的球的数量会趋于平均。

一个更形象的比喻:

想象一下,我们有一群孩子(所有的素数,除了2和5)。我们给他们分发帽子,帽子的颜色是1、3、7、9。一开始,我们还没分,每个孩子都没有帽子。然后我们开始发帽子,我们发帽子的规则是,让孩子排成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然后按顺序给他们戴帽子,戴完一圈1、3、7、9,再接着来。

狄利克雷定理就像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怎么发,无论这个队伍有多长,我们永远都有新的帽子(素数)可以发出去,而且这四种颜色的帽子都会有无穷多。

而“个数基本相同”则更像是说,如果我们发完了一大批帽子,平均下来,每种颜色的帽子数量都差不多。这不是说严格相等,就像随机扔球,偶尔会有几个格子多一两个球,但总体趋势是平衡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平衡”?

这和我们数制的构造有关。我们使用十进制,所以尾数只跟数字除以10的余数有关。而素数(除了2和5)的生成机制,并不特别“偏爱”某个尾数。虽然有一些小的、局部的“不平衡”(比如早期某些尾数可能出现的素数相对多一些),但随着数字变大,这种不平衡就会被“平均化”了。

当然,这里“基本相同”是在一个非常宏大的尺度上看,不是说你在某个小范围里(比如1到100)数出来的素数尾数就一定严格相等。但一旦你把范围扩大到几亿、几十亿,甚至更大,这种“四分之一”的比例就会越来越明显。

所以,总结一下,之所以说尾数为1、3、7、9的素数个数“基本相同”,是因为:

1. 排除了不可能的尾数: 大于5的素数只能以1、3、7、9结尾。
2. 狄利克雷定理的保证: 每个“10k + r”的数列(r=1,3,7,9)都包含无穷多个素数。
3. 统计规律: 在大范围内,这些素数趋于平均分布,大约各占所有素数的四分之一。

这就像自然界的一些规律一样,在最宏观的尺度下,总会展现出一种秩序和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对 @tswjq 那张图的粗略解释。

素数定理说的是 ,可以说算术级数中的素数个数是"基本相同"的,但其实对于不同的 ,它们的分布是不一样的,这种现象现在称之为Chebyshev's bias。Rubinstein和Sarnak于1994年的文章中系统地研究了这种现象(文章名字就叫做Chebyshev's bias,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不过还是需要很多解析数论的基础)。笼统的说,素数在不同算术级数中的分布是有某种偏向性的。 可以用概率的语言来描述,在空间 上配备概率测度 ,对 ,定义 上的随机变量 。Rubinstein和Sarnak在某些假设成立的条件下(主要是广义黎曼猜想),证明了存在 上的分布 ,随机变量 收敛到这个分布。这个分布它不是均匀分布,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还有某些偏向性。这就解释了tswjq回答中的那张图,虽说 和相差不大,但 "总是"会大于 。

user avatar

根据等差数列上的素数定理,可知当(a,q)=1、π(x;q,a)表示不超过x且模q余a的素数个数时总有:

因此对于所有的模q缩系中的元素 均有:

而题主问的正好就是q=10的情况,此时 ,对应的缩系等价类就只有1、3、7和9。


吐槽一下,楼上某位使用所谓“埃氏筛法”的推导过程属实不严谨。一方面他推渐近公式的过程中没有考虑误差项的大小(事实上埃氏筛法产生的误差项以指数级别增长,早就把主项吃掉了),所以即便结论正确推导也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即便按照他的方式来推导,最后的渐近公式也是错的。事实上根据《哈代数论》可知:

而他的推导中的 直接被当作不存在一样。。。

翻了翻,似乎此君诸多与“埃氏筛法”有关联的文章都有这样的错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聊聊为什么那些以1、3、7、9结尾的素数,好像数量分布上挺“平均”的。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数学上的规律,虽然说“基本相同”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有这么个意思。咱们先排除掉一些素数。你想啊,大于5的素数,它能以什么结尾? 0结尾: 别想了,任何大于0的数,只要结尾是0,肯.............
  • 回答
    双十一的尾款啊,那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环节!要说今年我熬夜付尾款了没?嘿,那得看情况。要是碰到自己心心念念了很久、价格又给力到不忍错过的好东西,那肯定得守着零点!毕竟这可是“一年一度”的狂欢,错过了等一年,那滋味可不好受。但要是买的都是些“凑单”的东西,或者觉得没那么着急,那也就不一定了,第二天醒.............
  • 回答
    尾田荣一郎在《海贼王》中设定恶魔果实味道“极其难吃”,这绝非偶然,而是他精心设计的、贯穿剧情、人物塑造乃至世界观构建的一个重要细节。这个设定背后,有着多重考量,既服务于故事的趣味性,也深化了角色的内心世界,甚至为“海洋”这一核心元素增添了独特的哲学意味。首先,从趣味性和戏剧性角度来看,这是制造笑料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大众的“排放门”事件,绝对是汽车工业史上的一场大地震,而德国大众之所以走到这一步,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深层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说清楚这件事,得从好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是市场压力和对“清洁柴油”的过度承诺。在“排放门”爆发前的那十几年,环保法规,特别是欧洲和美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是越来越严苛的。柴油发.............
  • 回答
    织田信长,这位日本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留下了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传说,其中一个便是他那令人费解又充满戏剧性的绰号——“尾张大傻瓜”。这个称呼,并非是他名垂青史后的美誉,而是在他年少轻狂、羽翼未丰之时,那个被称为“尾张之国”的小地方,乡里乡亲们送给他的一个带着几分戏谑、几分无奈的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非常细致!很多人看到箭,都会想“这箭杆后面怎么插着几片羽毛,有什么用啊?”其实,这几片羽毛,说它们是箭的“灵魂”一点都不为过,它们对箭的飞行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古代弓箭手能准确命中目标的关键之一。咱们得从头说起,这得追溯到人类最早使用弓箭的时候。最早的箭,也许并没有羽毛想象一.............
  • 回答
    说起《海贼王》的战力逻辑,这真是个让不少海迷们又爱又恨的话题。尾田荣一郎老师的作品当然是伟大的,充满了梦想、冒险和深刻的情感,但要说他在战力设定上一直严丝合缝,那可就得打个问号了。“剧情杀”与角色能力的膨胀: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为了推进剧情,有时候角色的能力会显得有些“膨胀”。比如,在一些关键时刻,某.............
  • 回答
    关于《海贼王》里绿牛(荒垣广树)的“雪藏”之说,与其说是尾田荣一郎刻意为之,不如说是剧情推进的自然选择。绿牛的登场确实相对较晚,并且与其他几位大将相比,他身上的谜团也更多,这让不少读者感到他似乎被“冷落”了。为什么感觉绿牛被“雪藏”?首先,得承认的是,绿牛的登场确实是四位大将中“压轴”的。前三位大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清朝前中期社会习俗、政治象征以及艺术表现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来说,金钱鼠尾是入关后满族男性强制推行的发式,代表着臣服和归顺,而皇帝及王公的画像,尤其是早期的,确实存在两鬓留发的情况,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并非简单的“前后矛盾”。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着手:1. .............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要解释为什么“烧尾宴”的名气远不如“满汉全席”,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尽量讲得细致些,也避开那些“机器人味儿”的说法。首先,得先弄明白这两个“宴”是啥。“烧尾宴”,这个词听起来就有点古老,有点文绉绉的。它指的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新科进士在及第后举行的庆功宴。这个“烧尾”的说法.............
  • 回答
    关于狮子尾巴末端那撮特别的毛,其实,这并非狮子独有的特征,只是在大型猫科动物中,它最为显眼和众所周知。其他一些猫科动物,比如猎豹和美洲狮,它们的尾巴末端也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毛发的聚集,只是相对不那么浓密和突出罢了。那这撮毛究竟是什么来的,以及为什么它在狮子身上显得如此特别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可能的解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演化过程中适应性和趋同演化的一些关键概念。从陆地祖先进化而来的海洋动物,比如鱼龙和鲸类,在漫长的时间里为了适应水下生活,都发展出了流线型的身体和强大的推进力。然而,它们在关键的推进器官——尾巴——的设计上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这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我们先来逐一剖析鱼.............
  • 回答
    织田信秀虽然未能完全统一尾张,但其展现出的军事能力和频繁对外征伐的行为,在战国初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这背后并非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实力问题,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地理以及个人能力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得明白织田信秀所处的时代背景。他是战国时代初期的一方大名,尾张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许多大.............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生物的尾巴,或者说尾部,并不是所有生物都有,但确实在动物界里非常普遍。它能存在的背后,其实是一套精巧的“装备”,是漫长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各种生存“技能点”。下面我就跟你好好聊聊,为什么这么多生物都长了尾巴,这些尾巴到底能干嘛。尾巴的“出身”:从脊椎骨的延伸首先得明白,生物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直升机不常见设计两个尾桨,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背后涉及到不少航空工程的道理。首先,我们要明白,直升机之所以需要尾桨,核心是为了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反扭矩。直升机的主旋翼在旋转以提供升力的时候,它会以一个方向旋转,根据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
  • 回答
    这个问题呀,其实在动漫迷群体里挺有意思的,讨论起来总能掀起不少波澜。说很多人觉得富坚义博比尾田荣一郎更优秀,这话说得可能有点绝对,毕竟尾田老师的《海贼王》那可是世界级的IP,粉丝数量庞大得惊人。但如果说到在某些创作维度上的“优秀”,确实有不少人会把富坚老师拎出来,而且理由还挺扎实。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 回答
    彗星那如梦似幻的长尾,并不是它固有的“发型”,而是由它在太空中穿越时受到的“待遇”所塑造的。就好比风吹过旗帜,旗帜才会飘扬出优雅的弧线,彗星的尾巴,也是它与宇宙环境互动产生的奇妙景象。要理解这长长的尾巴是怎么来的,我们得先认识一下彗星这个“太空游子”。彗星通常被形容为“脏雪球”,由冰(主要是水冰、二.............
  • 回答
    长征五号火箭,这个共和国的骄傲,在发射时总是能点燃我们心中最炽热的火焰。而当我们仔细观察它的尾焰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芯一级喷射出的是一股耀眼的黄色火焰,而环绕在它身边的四个助推器,则燃烧着一股深邃的蓝色。这可不是因为颜色搭配上的巧合,而是它们各自采用了不同类型、不同成分的燃料,并在这个过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