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弹道导弹打航母问题在哪里?

回答
弹道导弹打航母,这事儿听着挺吓人,也很吸引眼球。但真要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这里面门道多着呢。咱就从几个关键点上聊聊,看看弹道导弹打航母到底难在哪儿。

一、 航母这玩意儿,贼难捉摸!

首先得明白,航母可不是一动不动的靶子。它是个庞然大物,没错,但它也是个“会跑”的大家伙。

速度和机动性: 现代航母可不是吃素的,它能以二十多节的速度前进,这速度不算慢。更要命的是,航母在海上可以进行各种规避机动,比如突然改变航向、加速或者减速。你想啊,弹道导弹是按照预设弹道来飞行的,你要是能让目标在导弹到达之前跑开那么一点点距离,甚至只是改变了相对位置,那导弹就有可能“擦肩而过”。
反制措施: 航母编队也不是孤军奋战的,它周围有一大群“小弟”护卫着,包括驱逐舰、巡洋舰、护卫舰,还有潜艇和飞机。这些舰艇都有强大的雷达和声纳系统,可以探测来袭的威胁。一旦探测到弹道导弹,它们会立刻行动。
末段反导: 航母编队会配备专门的反导舰艇,比如装备了“宙斯盾”系统的舰艇,它们可以发射区域防空导弹(比如标准系列导弹)来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这些区域防空导弹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在导弹的末段(即将命中目标时)进行拦截,这个阶段的导弹速度虽快但机动性有限,相对来说更容易被拦截。
电子战: 电子战飞机和舰载电子战设备也可以干扰导弹的制导系统,让它失去目标。
水面舰艇的火力支援: 如果拦截弹来不及,编队里的其他舰艇也能用自己的防空火力,例如密集阵近防炮等,对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虽然不是弹道导弹,但原理类似,很多反导系统也具备反反舰能力)进行拦截。
隐蔽性不足: 虽然航母体型庞大,但它在广阔的海洋上,如果不主动暴露,相对来说是不太容易被直接探测到的。但弹道导弹攻击需要精确的目标信息,这本身就需要一定程度的侦察,而一旦进行侦察,航母编队也会有所警觉。

二、 弹道导弹这玩意儿,也不是万能的!

弹道导弹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但用它来打航母,也有它的局限性。

弹道导弹本身的特点:
高抛物线飞行: 大多数弹道导弹都是从高空以抛物线轨迹飞行的,这使得它在最后一段俯冲的时候速度极快,但同时,也给了末段反导系统反应的时间。
精度问题: 尽管现代弹道导弹的精度已经很高,但要达到对海上移动目标(航母)的精确命中,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海上的风浪、洋流、大气条件等都会影响导弹的飞行,尤其是它最后阶段的精确制导。想象一下,一艘在海上快速移动的航母,你要让一枚以极高速度俯冲的弹头恰好落在它身上,这个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非瞄准即命中: 即便导弹的弹道计算很精准,但航母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进行机动,这就意味着弹道导弹的弹着点预测与实际命中点之间可能存在偏差。如果偏差太大,即使炸到航母附近,也很难造成致命伤害。
攻击的复杂性:
目标情报: 要想成功打击航母,首先你需要知道航母在哪儿,而且是实时、精确的位置。这需要强大的侦察能力,比如侦察卫星、预警机、海上巡逻机甚至潜艇。一旦侦察到航母编队,对方的预警系统也会立刻启动。
打击的时机: 弹道导弹的发射需要时间准备和锁定目标。如果航母编队在导弹发射前就已经机动离开预定区域,那么这次打击就可能落空。
连续打击的难度: 要想彻底摧毁一艘航母,可能需要多次连续的打击。但是,一次成功的打击之后,航母编队肯定会立刻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并且可能改变航向,进行更有效的规避和反制。这就使得连续命中目标的难度成倍增加。

三、 弹道导弹打航母的“终极武器”?

现在提到弹道导弹打航母,大家经常会想到“反舰弹道导弹”,比如中国的东风21D和东风26。这些导弹确实是针对航母设计的,它们在弹道设计和末段机动方面都做了优化,试图克服传统弹道导弹的局限性。

反舰弹道导弹的优势:
末段机动: 相较于传统的弹道导弹,反舰弹道导弹在末段飞行时具备一定的机动能力,可以根据目标位置的实时修正来调整弹道,以应对海上移动目标。
高超音速: 一些反舰弹道导弹的速度可以达到高超音速,这意味着它们的飞行时间很短,留给对方的反应和拦截时间非常有限。
惯性制导+末段雷达/红外制导: 它们通常结合了惯性导航系统和末段主动雷达或红外制导,以提高命中精度。

但依然面临挑战:
信息链的完整性: 要让这些导弹发挥作用,从侦察到锁定再到发射,整个信息链必须是完整且高效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打击失败。
饱和攻击的必要性: 即使是反舰弹道导弹,单枚导弹命中航母的概率也并非百分之百。要确保摧毁航母,通常需要进行饱和攻击,也就是一次发射大量的导弹,以增加命中率并压倒对方的反导系统。而饱和攻击的组织和实施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军事行动。
反制技术的进步: 随着弹道导弹反航母技术的出现,反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包括更先进的预警系统、更强大的反导导弹、电子战能力以及航母编队的战术调整等,都在不断提高航母在面对此类威胁时的生存能力。

总结一下:

弹道导弹打航母,理论上是可能的,特别是像反舰弹道导弹这样的“特种武器”。但实践起来,它面临着航母的高机动性、航母编队强大的反制能力、弹道导弹本身的精度限制以及整个打击流程的复杂性等多重挑战。这就像是猫捉老鼠,但老鼠不但跑得快,而且身边还有一群凶猛的“护卫犬”,而猫要用一枚飞得很准但速度极快且有一定轨迹调整能力的“飞镖”来命中它。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极高的技术、精密的计算和完美协同的作战体系才能实现。所以,虽然“弹道导弹打航母”听起来很震撼,但其中蕴含的复杂性和难度,是需要我们认真去理解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大的问题是在发射导弹之前需要找到航空母舰的概略位置。因为导弹的导引头再先进其视野还是有限的,你如何保证打出去的导弹导引头开机后就能大概率搜索到航空母舰?如果目标在台湾正东500公里的海面上,而导弹的瞄准点却位于台湾正东400公里,那这枚导弹打出去就是浪费的。

所以必须先找到航空母舰的大概位置,航速、方向也最好知道。这样装定射击诸元之后发射导弹才有比较大的概率搜索到目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苏联是什么招都上过。

一种是用雷达型海洋监视卫星扫海。星载电源功率不够就上空间核反应堆,1978年掉在加拿大一颗(宇宙954),激起一场轩然大波,当然不会留下什么好影响。后来1983年又掉一颗宇宙1402号,这回掉在公海里。卫星的缺点是轨道固定,美军航空母舰易于规避,况且苏联卫星寿命短,隔几个月就要补射。


一种是巡逻机到处飞。苏联海军航空兵的图16、图95到处飞,就是为了能撞上美国航空母舰。特别是在苏联近海,尤其是北冰洋附近的挪威-英国-冰岛-格陵兰一线,美苏双方为防止对方对自己搞无源定位,机舰均保持无线电静默,大玩猫捉耗子,剧情和三岔口好有一比。

还一种是水面舰艇死磕。苏联海军的拖网渔船满大洋地跟在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屁股后头跑,走哪位置报到哪,就是为了保证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一秒钟的时候及时上报美军CV们的精确位置。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苏联海军地中海勤务舰队直接伴航美国第六舰队的航空母舰,舰空导弹就瞄着弹射起飞的美机(轨迹固定,速度又低,绝对是活靶子),反正那时候美国军舰上没什么反舰导弹,对付水面舰艇除了飞机扔炸弹就只有火炮了。

这三招是人们看得见的,至于没看见的还有分析美军舰队卫星通信信号来定位之类的手段。

现在我朝对付美军航母基本也是类似的路数,但第二项限于远程巡逻机是空白,估计不太看重。第一项现在技术先进了,低轨卫星现在可以组网发射了,功耗也没那么高了,但老美的反卫星能力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又在发展卫星快速补网发射技术,另外就是研究同步轨道监视技术(前些天不还报道同步轨道对地观测分辨率50米吗),还有就是研究OTHB后向散射天波超视距雷达,雷达发射阵列设置在内陆,监视范围不出意外会覆盖到关岛,存在问题是天生精度不高另外对信号处理要求高。总之这些技术都有各自优势和致命缺点,只有综合使用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作用。

之后的问题才是如何精确制导以命中航空母舰。

再补充一下:

有网友指出国内的吉林一号星座今年(2021年)就要实现对任意地点30分钟重访了。确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问题还是很多:

1、吉林一号是可见光波段,云层一来就没辙了。昼夜监视还是要上SAR雷达星,那就存在干扰的问题。

2、卫星轨道参数固定,高度500公里左右,属于低轨卫星,一般中程导弹的弹道高点都比它高,对于具备反卫星能力的美国而言也不是不能对付。

3、要看到吉林一号实现30分钟重访的卫星数量只需要达到60颗,对于能部署星链这样的大系统而言只是1-2枚猎鹰火箭的事,我们能做到的,美俄甚至英法也能做到。

所以,大国之间卫星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正在开启空间战的大门。


补充一下:

我看到评论里有些人认为有卫星比如长光1号之类的就可以轻易定位航空母舰了,需要解释一下:评价对地遥感卫星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卫星重访周期,这是卫星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个星下点的时间间隔。根据侦察地区的纬度和侧摆角度,重访周期是不同的,基本上都是超过1天的。例如美国快鸟卫星的重访周期最短要3天,最长要7天。那么长光1号的重访周期也超不出这个范围去。中美俄这几个空间大国几乎对每一颗卫星的轨道参数都有记录(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不是白给的),各家的重访周期大家都知道得八九不离十,敏感区域的卫星过顶时间都很清楚,航母战斗群路径规划的时候已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了。

这是我的专栏,不妨小憩

user avatar

问题你准备装什么弹头?美国爸爸手抖怎么办?先组个钢铁姐妹会?听听就行了,这东西跟撞大运没区别。饱和YJ18这些才是正途。

user avatar

太纠结于找航母完全是拿着导弹当飞机用,完全是铁炮屋式的愚行。我觉得真正的难点是制导系统如何在港口这种复杂背景下,准确的识别与命中目标舰艇。

打仗讲究的是如何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胜利,不要跟常乃超一样满脑子堂堂正正拉开决战。

打赢陆战最好的办法是歼敌于展开前!打赢空战最好的办法是歼敌于起飞前!打赢海战最好的办法是歼敌于出港前!

给你一把刀,不是让你拿刀鞘砸人的!

给你一杆步枪,不是让你去拼刺刀的!

user avatar

三大难点:

1,如何准确定位航母编队。你看着航母挺大,其实在大海里就是个芝麻绿豆的体积,而且还会到处跑,需要一套完善的海洋资源卫星系统进行持续的定位,根据苏联的经验,持续定位航母,至少三颗卫星进行不间断监视。世界上有这个水平的国家只有中美了,欧洲不算,这不是伽利略/格洛纳克的问题,远程导弹攻击航母还需要一套海洋资源勘测卫星系统对航母编队进行不间断的监视并且实时传输数据,俄罗斯本来有,可惜在三五年前这个系统的卫星都报废了。

2,如何持续不断的给飞行中的弹道导弹提供数据修正,保证导航数据的准确性。弹道导弹末端速度远大于巡航导弹,会出现热障等问题,接收数据是个技术难点,当年美国直接放弃了,苏联捣鼓了几十年解体了,最后啥情况没个准信儿。

3,弹道导弹的圆周误差问题,因为动力问题,弹道导弹的误差大于巡航导弹,如何保证弹道导弹打击精度是个全球范围内的难题,尤其是准确击中海面移动目标,解决这个问题,那需要海量的资源投入外加雄厚的科技实力。

user avatar

都8012年了,还有人质疑海鳖在第二岛链的侦察能力和弹道导弹对于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吓得我以为自己穿越回了2008年。

首先一点,保持电子缄默的CVBG运作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即使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想要保持最基本的防空效率和对舰载机的引导,其强烈的电子信号足够电子侦察设备对其进行三角定位了。红海军在上个世纪就尝试过利用两架挂载电子侦察吊舱的战术平台依靠相互锁定测距来进行三角定位,甚至可以提供火控级别的精度。当时唯一的问题是不太好分别该信号究竟是CV的还是护航的DDG的。

更何况,作为一个有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通过优化轨道,将卫星发射到特定轨道上,利用少量星座,实现对特定海域的短周期重访,是很简单的技术。

而弹道导弹弹头穿过黑障区之后,依靠气动或者变质心装置拉起减速,弹载雷达开机大范围扫描————这是80年代的技术。


所以,即使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要低估人类在工程实践上的创造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弹道导弹打航母,这事儿听着挺吓人,也很吸引眼球。但真要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你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这里面门道多着呢。咱就从几个关键点上聊聊,看看弹道导弹打航母到底难在哪儿。一、 航母这玩意儿,贼难捉摸!首先得明白,航母可不是一动不动的靶子。它是个庞然大物,没错,但它也是个“会跑”的大家伙。 .............
  • 回答
    自2019年8月正式退出《中程核力量条约》(INF)后,美国在军事战略和技术发展上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其中是否会大力发展反航母弹道导弹,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条约退出的背景、美国海军的战略需求、现有技术基础以及潜在的地缘政治考量。一、 IN.............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问是爬墙容易还是游泳过河容易一样,得看具体情况。总的来说,巡航导弹通常比弹道导弹更容易被拦截。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得从这俩导弹的“脾气”和飞行方式上好好掰扯掰扯。弹道导弹:天生的“硬骨头”想想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就像你用力把一个球往天上扔,它飞到最高点再落下来。 高空高速,.............
  • 回答
    《反弹道导弹条约》(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简称ABM条约)的签署,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为美苏两国长达数十年的核竞赛踩下了刹车,但说它“限制”了核竞赛,不如说是它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重塑了核竞赛的形态,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竞赛的焦点从数量转向了另一种更为微妙的战略.............
  • 回答
    美国并没有服役反舰弹道导弹(ASBM),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实用性不强”这么简单。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弹道导弹的特性、反舰作战的挑战,以及美国在战略和技术选择上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和平卫士(Peacekeeper,LGM118A)是一款战略弹道导弹,它的核心任务是打.............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空射弹道导弹和空地导弹,这两者虽然名字里都有“弹道”和“导弹”,但本质上可是大相径庭的。要说区别,那可就太多了,从设计理念到作战用途,再到它们在空中的飞行轨迹,都截然不同。咱们先从名字上拆解一下: 空射弹道导弹 (Air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 AL.............
  • 回答
    夏威夷弹道导弹警报短信事件是一次极具冲击力的公共事件,它不仅暴露了应急通信系统的脆弱性,更在现代社会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冷战时期核战争威胁的集体记忆。这次事件的评价和影响可以从多个层面深入探讨: 如何评价夏威夷弹道导弹警报短信事件?这次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1. 暴露了应急通信系统的重大漏洞:.............
  • 回答
    米格31截击机的空射弹道导弹性能,其实我们通常指的是米格31作为发射平台,所携带的R37M(北约代号AA13“箭”)空对空导弹。关于这款导弹,它的性能确实非常出色,是俄罗斯空军手中的一张王牌,尤其是在拦截高价值目标方面。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款R37M,看看它到底有多厉害。首先,射程是R37M最引人注.............
  • 回答
    单元式潜射弹道导弹,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诱惑力,因为它直接触及了战略核威慑最核心的要素之一:隐蔽性与毁灭性力量的结合。那么,它到底有多大可能真正走向实用,并且投入部署呢?让我们来抽丝剥茧,深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单元式”这个词在这里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不是指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单元楼”那样.............
  • 回答
    高超音速滑翔导弹(Hypersonic Glide Vehicle,HGV)与弹道导弹,虽然最终目的都是将弹头投送到目标区域,但在飞行方式、速度、机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战场影响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简单来说,弹道导弹更像是被赋予了特定轨迹的“石头”,而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则更像是在空中灵活穿梭的“飞.............
  • 回答
    一个国家,如果它选择了一条单边发展弹道导弹和核武器,却完全放弃常规武器部队的道路,那么它能否真正意义上地生存下去,这个问题可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是”或“否”就能解答的。这就像一场没有刀剑的武术比赛,只有几记致命的杀招,但没了近身缠斗的技巧和防御手段。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朝鲜发射弹道导弹,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牵扯到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要理解这事,得从几个角度看:一、 朝鲜的动机:为什么又要发射导弹?这绝对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朝鲜的导弹试射行为,与其说是单纯的军事动作,不如说是一种复杂的政治信号和战略博弈。我们.............
  • 回答
    俄罗斯陆军之所以对战术弹道导弹(TBMs)情有独钟,而西方国家相对来说则不那么侧重,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军事学说上的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两国国防战略的演变和核心考量。俄罗斯(苏联)对战术弹道导弹的执着:历史烙印与生存逻辑首先,我们必须回到冷战时期。当时,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
  • 回答
    韩国成功研发并试射了潜射弹道导弹(SLBM),这标志着其国防力量迈入了新的阶段,同时也对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韩国多年来在国防科技领域持续投入和努力的成果。首先,从军事能力上看,掌握SLBM技术意味着韩国海军的战略纵深和威慑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核威慑.............
  • 回答
    朝鲜成功试射潜射弹道导弹(SLBM)无疑会在当前微妙的半岛局势中投下重磅石,其影响是多层面且深远的,远不止是技术上的突破。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对朝鲜自身战略地位的提升:首先,这次成功试射意味着朝鲜战略打击能力的质变。陆基弹道导弹容易被侦测和拦截,而潜射弹道导弹则大大增强了其生存能力和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军事和经济上的考量。简单来说,你发现弹道导弹/火箭炮在近距离比飞机丢炸弹“便宜”,这确实是很多情况下的事实,但原因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让我试着从几个关键点给你掰扯清楚,希望能写得像我(一个懂点门道的人)在和你聊一样,而不是像机器在背公式。首先,得明确你说的“.............
  • 回答
    印度近期成功试射了“烈火5”型弹道导弹,这无疑是其国防力量上一个令人瞩目的里程碑。这枚导弹的问世,不仅仅是印度导弹技术的一次飞跃,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战略意义和潜在的威力,让世界,尤其是关注地区安全的国家,不得不认真审视。“烈火5”的“烈火”系列,本身就代表着印度在弹道导弹研发领域的雄心和实力。而“.............
  • 回答
    朝鲜试射“火星17”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成功,无疑将在未来世界格局中投下深刻的涟漪,并对东亚各国产生复杂而利弊交织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朝鲜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话语权、改变自身战略地位的一次重大举动。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首先,朝鲜导弹技术的突破,尤其是能够携带多枚分导式再入飞行器(MIRV.............
  • 回答
    嘿,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大家好像对一种叫“反舰弹道导弹”的东西特别着迷?无论是军事迷,还是关注地缘政治的普通人,都时不时会听到对它的赞叹声。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地讨论和吹捧它呢?咱们得从它的名字说起。“反舰”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对付船只的。“弹道导弹”则表明了它的飞行轨迹——就.............
  • 回答
    巨浪3,一款令全球瞩目的战略武器,其每一次的动静都牵动着国际军事格局的神经。作为中国海军战略核力量的核心组成部分,巨浪3潜射洲际弹道导弹(SLBM)的每一次试射,都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性能的展示,更是战略威慑力的一次深刻传递。要评价巨浪3的试射,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深入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技术突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