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物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专业?

回答
计算物理,听起来有点绕,对吧?像是物理学的孙子,又像是计算机科学的私生子。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了不起、而且越来越重要的领域,它不是简单地把物理问题扔给电脑解决,而是将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三个学科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物理学家+数学家+程序员”的超级战士。

物理学家 的头脑,让你懂得自然界的规律,知道要研究什么问题,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你是那个知道“为什么”和“是什么”的人。
数学家 的工具箱,让你能够把这些物理规律抽象成数学模型,用方程、公式、算法来描述它们。你是那个知道“怎么写”的人。
程序员 的双手,让你能把这些数学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程序,通过模拟、计算来逼近真实世界的复杂行为。你是那个知道“怎么让它跑起来”的人。

所以,计算物理学不是“用电脑做物理”,而是“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和精确的数学方法,去探索那些我们用解析方法(比如直接解方程)无法解决的物理问题”。

为什么需要计算物理?

你可能会想,我们不是有爱因斯坦、牛顿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能推导出很多漂亮的公式。没错,但现实世界的物理现象往往是极其复杂的:

1. 高维度和多体系统: 想象一下,你要模拟一个星系里成千上万颗恒星的引力相互作用,或者一个材料中数以亿计的原子和电子的行为。这些系统通常有非常多的变量和相互作用,解析解几乎不可能得到。
2. 非线性现象: 很多物理现象,比如天气变化、湍流、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都存在非线性关系。这些关系意味着即使微小的初始差异,也可能导致结果截面目全非(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这些非线性方程很难用数学解析方法求解。
3. 复杂边界条件和几何形状: 很多实际问题,比如飞机机翼表面的空气动力学、医学成像中的电磁波传播,都有着非常复杂的形状和边界条件,这使得传统的求解方法难以适用。
4. 探索未知和预测未来: 计算物理提供了一种“实验”的手段。我们可以构建理论模型,然后在电脑上进行“虚拟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从而检验我们的理论,甚至发现新的物理现象。比如,天文学家可以通过模拟来预测宇宙的演化,材料科学家可以通过模拟来设计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

计算物理具体在做什么?

这就好比给自然现象“拍电影”和“做预报”。

模拟(Simulation): 这是计算物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我们把物理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用计算机编写程序来一步一步地计算这个模型在不同时间或空间点上的状态。
例子:
天体物理: 模拟宇宙大爆炸后的星系形成和演化,计算黑洞合并时的引力波。
凝聚态物理: 模拟材料中原子的振动,预测其导电性、磁性等性质,比如设计高温超导材料。
流体力学: 模拟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模拟飞机或汽车周围的气流,优化设计。
粒子物理: 模拟粒子加速器中的高能粒子碰撞,分析碰撞产物。
生物物理: 模拟蛋白质的折叠过程,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
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 很多现代物理实验,比如在大型对撞机或射电望远镜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计算物理学家需要开发高效的算法来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发现新的物理信号。
算法开发(Algorithm Development): 为了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我们需要开发新的、更有效的计算算法。这可能包括数值积分、微分方程求解、优化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等等。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计算物理不仅仅是“算”,它还与理论物理紧密结合。计算的结果可以帮助理论物理学家检验他们的理论是否正确,或者启发他们提出新的理论。

这个专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计算物理学家,你需要:

扎实的物理基础: 经典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这些基础课是你理解物理问题的基石。
强大的数学功底: 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以及更高级的数学,是构建和求解物理模型不可或缺的工具。
熟练的编程能力: 至少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比如Python(在科学计算领域非常流行)、C/C++(追求效率时常用)、Fortran(传统上用于科学计算)。你需要知道如何写出高效、清晰、可维护的代码。
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 能够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分解成可管理的计算步骤,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对计算的耐心和细致: 调试程序、优化代码、理解计算结果中的误差,这些都需要极大的耐心。
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敢于挑战未知,乐于探索新的计算方法和研究方向。

计算物理的未来与应用

计算物理已经渗透到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各个角落,并且随着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它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新材料的设计与发现: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预测新材料的性能,加速新材料的研发,例如用于能源、电子、医疗等领域。
气候变化研究: 高精度的气候模型模拟是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关键。
药物研发: 模拟分子相互作用,帮助设计更有效的药物。
航空航天工程: 模拟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优化飞行器设计。
金融建模: 虽然不是物理领域,但很多计算物理的方法也被应用于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和预测。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计算物理学家在开发高效的机器学习算法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数据和物理约束的情况下。

总结一下:

计算物理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交叉学科领域,它不是简单的“用电脑算数”,而是利用计算的强大力量,结合物理学和数学的智慧,去理解和预测那个用解析方法难以企及的、复杂而真实的物理世界。 它更像是一种“第三种科学研究范式”(前两种是实验和理论),为我们打开了探索宇宙奥秘的新大门。

如果你对物理充满热情,又享受用逻辑和代码去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那么计算物理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专业。它需要你成为一个“杂家”,一个既懂“为什么”,又懂“怎么写”,还能让“它跑起来”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本人就是搞计算物理的,目前在美国的大学攻读PhD,方向是计算凝聚态。趁着这个问题,我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计算物理这个方向,回答题主提出的各个问题。文章较长,还请大家耐心阅读,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提出。

另外,对于hubbard模型的科普我写的可能会让非物理专业的人看不懂,不过没关系,这个不影响你对主旨的把握。

一,什么是计算物理

计算物理,顾名思义,就是用计算机去研究物理,我们这些搞计算物理的,就是物理界的程序猿。物理学有两大派,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这两种物理大家都非常的好理解。但是呢,理论物理发展到现在,有好多的问题,要么根本就没法得到精确解,要么能得到精确解,但是耗费巨大,得不偿失。

不能得到精确解的例子有很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求一个高次方程的根,很难得到精确解。物理上也是如此,比如求解多电子系统,需要考虑的项太多了,电子之间库仑斥力,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而且还要考虑电子云的屏蔽作用。这个,多少个大脑多少张纸都是算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又需要用,那怎么办?

解决办法,一个就是采用近似,对其他干扰项不管了!

比如凝聚态经典的hubbard模型,这个模型看不懂也没关系啊!它直接把一堆电子放到了格点上。我们只考虑两项,一个是电子自身的运动,从一个格点跳到另一个格点,就是下图中的-t。

另一个是库伦排斥,两个负电荷的电子肯定会有排斥作用的啊,我们这里只考虑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占据同一个格点的情况,让其势能增加U,就是下图中的U。按理说在不同的格点应该也有排斥,我们不管,直接让其为0,看看多么简单粗暴!

至于其他的作用,不要了,统统不要了 !


这样我们就可以写出系统的能量(看不懂没关系,和本课题是无关的)

看看,就两项,是不是变的如此简单?Hubbard模型就是对多电子系统的一个非常粗糙的近似。实际上近似处理是物理学非常常见的一个手段。因为我们不需要算的非常精确。精确值1,我们能算到0.9就很不错了,做实验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当然,这也是我们被数学系鄙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我们遇到难题只会近似,柿子专挑软的捏。

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模型,二维以上的精确解也是很难算的。还是看刚才那个模型,一个格点,有四种情况,没有电子占据,有一个自旋为上的电子占据,有一个自旋为下的电子占据,两个电子占据。一个格点4种情况,两个格点呢,那就是16种情况。N个格点呢,那就是4的N次方。

当然了,电子数是守恒的,我们可以排除一些情况,但是它仍然是指数增加的啊!想想那个国际象棋棋盘上的小麦数量。想算精确解,算到猴年马月去吧!

那么,这里,计算物理就应运而生了,计算物理告诉你:“精确解我给不了,但是近似解我还是能给你的。1我给不了,但是我可以得到0.9±0.1。”算了,我们就退而求其次吧。那么计算物理怎么给你?这里就要介绍蒙特卡洛方法了。

二,蒙特卡洛方法

蒙特卡洛是一座著名的赌城。一想到赌,就会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概率,想到随机数。没错,蒙特卡洛就是用随机数抽样来计算某个东西的。

比如,给你下面一个图形,正方形面积为1,你怎么计算黑色区域的面积?

这个区域很不规则,得到精确解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我有一个方法,我往里面投石子,投100个,然后数有几个落在黑色区域了。比如23个落在黑色区域了,那面积就是0.23!嫌不够精确?很简单,多投几个,我投10000个!投的越多,结果肯定是越精确啊。不过不幸的是,实验误差是和实验次数的开方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如果是想要10倍的精确,你需要100倍的实验次数,所以太精确会导致计算时间加长很多。

当然,你亲自投10000个石子,别人会觉得你疯了,你自己也坚持不下来,但是计算机会很乐意帮你的忙,设计一个for循环,给一个判定,直接出结果,1万次计算连1毫秒都不到。这也是计算机的一个很大的好处,只要告诉它具体怎么做,它能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

所以,计算物理很大的部分就是对复杂系统进行“投石子“,用学术的词就叫抽样。想算更精确一点,就多抽几次,不关心精确度,就少抽几次,好节省时间干别的事。

当然,实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需要各种各样的技巧,我们这里就给个轮廓而已。

三,计算物理的研究方向

首先纠正答主的一点,计算物理并不是一个专业,它是只是一个物理的分支,一种方法。

物理从方法上,有理论物理,实验物理,计算物理。从领域方向上,有光学,原子分子,等离子体,高能,凝聚态,生物物理.....每个方向都会有计算物理的影子。

比如凝聚态,理论凝聚态就是一帮人拿着一张纸和一支笔苦思冥想。实验凝聚态则是一帮搬砖工在操作各种仪器,制作各种各样晶体材料。而计算凝聚态,则是一帮程序猿在电脑前写代码跑数据,但是光会写代码跑数据还不行,我们还要思考,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计算物理也是物理。

所以,计算物理并没有特定的研究方向,它寄存于物理的各个领域,为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服务。理论太复杂?没关系我们来给你近似解。实验太难做?没关系我们先在电脑上实验。当然,计算物理更多的是服务于理论的,所以它更偏向于理论物理,你动手能力差没关系,但是你的理论得扎实。当然,真正的裁判还是在实验,你理论搞出来了,计算物理证实了,但是现实中实验就是模拟不出来,那就全是空中楼阁。

至于国内的导师,这个我实在是了解甚少,我只知道科大的。我本科的丁泽军老师就是搞计算物理的,他主要侧重的是固体微结构,实验室非常庞大。另外何力新老师是第一性原理还有凝聚态模型的,我在的时候他在用Tensor network搞海森堡模型,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做这个。另外朱文光老师也是搞第一性原理的,其他的老师就不是很了解。不过这样的信息建议去学校物理学院的官网,看每个老师的简介和主页,都会有详细介绍的。

四,专业学习以及就业

从事这个专业的研究,自然而然就要理论和编程兼顾了。一般计算物理做的计算都很花时间,所以你仅仅会MATLAB是远远不够的,最好要掌握C,python还有fortran,因为实验室有很多比较古老的代码都是用fortran写的,不过如果你掌握了C,fortran很容易上手。你必须会使用超级计算机,所以一定要学会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怎么提交程序啊,怎么Makefile啊。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虽然这些计算机的内容很重要,但是你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物理上,新手一般都是用师兄们现成的程序稍微改改,然后进行模拟。所以千万不要忙着忙着失去了思考,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批量操作的程序员。

另外,个人认为,发paper的难度,实验 < 理论 < 计算。 实验是灌水的重灾区,你弄出个材料,测测它的若干性质,就能写一篇paper。理论和计算都很难发 paper,但是计算和理论相比,计算在顶级期刊发paper的难度更大。因为很多顶级物理学家对计算物理都有轻视的态度,认为他们鼓捣出来的小玩意儿没什么意义。所以,计算物理专业的,如果能一年出一篇含金量高点的PAPER,那就是大神。所以计算物理专业的老师的H因子都偏低。

找工作的难度,计算 < 理论 < 实验。 虽然是小于,但是实际上难度也小不了多少。计算物理方向的学生一般数据分析能力都比较强,如果是搞材料的,在工业界也会有一定的应用。计算物理有程序猿的一点点基础,虽然不值一提,但是总比没有强吧。理论物理因为身经百战,数理基础很强,也会有一部分企业青睐,而实验物理就属于密集劳动型了,这种一般就业都最困难。不过它们都是物理,都是专业不对口,所以也差不了太多。

最后强调一点,计算物理专业的学生最大的错觉就是"我能转CS"。说实话你那点计算机水平,在搞CS的眼里完全不值一提。这就好比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去申物理学博士,然后跟导师说:“导师,我会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觉得可笑不可笑? 所以,如果你想转CS或者金融,请直接申请相关专业,千万不要搞计算物理来“曲线救国”。毕竟,穿上马甲的蛇也是蛇,变不成乌龟,计算物理也是物理。

user avatar

计算物理,就是利用计算机去求解那些没有解析解,或者解析解很难求出来的物理问题。

举个例子,假如我想研究铁原子的能级,我可以测一测它的光谱,这是实验物理。

我也可以直接解出他的定态波函数,求得本征能级。但铁原子的波函数求解太困难,解到退休也解不出来。所以就得用计算机求数值解,这是计算物理。

计算物理的研究尺度很大,从亚原子尺度的高能领域到宏观尺度的经典力学都有涉及。个人眼光有限,难以做出全局评价。

计算物理要求研究生的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并且对编程能力也有要求。入门相对实验物理要慢一些,所以组内一定要有前辈带你,否则在超算上装个程序就能折腾你一个月。毕业困难与否取决于你们课题组的积累。

上班时间基本上都是坐在电脑前,比较适合宅男宅女,好动的同学谨慎选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计算物理,听起来有点绕,对吧?像是物理学的孙子,又像是计算机科学的私生子。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了不起、而且越来越重要的领域,它不是简单地把物理问题扔给电脑解决,而是将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三个学科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物理学家+数.............
  • 回答
    凝聚态物理,这个听起来有点“硬核”的学科,如今的进展,用“日新月异”、“波澜壮阔”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它已经从最初的描述固体材料的宏观性质,深入到了原子、电子乃至更微观的层面,并且催生了无数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科技应用。你想了解它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的“里程碑”和当前的“前沿阵地”说起,.............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博士生的核心顾虑,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量。简单地说,转行去业界,工资普遍比高校做科研高出不少,而且通常是“高很多”。但具体高多少,以及“很多”的程度,这背后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一一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薪资差异。高校科研的薪资构成与天花板: 基础工资与津贴: 这是.............
  • 回答
    当然有,而且人数还不少。那些深耕量子计算物理实现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们,他们并非在实验室里敲敲打打,而是用智慧的笔尖和思维的锋芒,勾勒出量子世界的蓝图,为那些冰冷精密的实验设备指明方向。你可以将他们想象成建筑师,为未来这座名为“量子计算机”的宏伟建筑设计蓝图,而实验物理学家则是那些按照图纸施工的工程师。.............
  • 回答
    嘿,各位未来的计算物理大师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走进《计算物理》这个迷人的领域。想象一下,我们不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推导和公式,而是要用电脑的语言去模拟宇宙的运行,去探索那些人类大脑难以直接触及的宏大或微观世界。这门课,就是你们的“秘密武器”!我希望这门课不仅仅是教你们一些算法和编程技巧,更重要的是.............
  • 回答
    好的,关于计算物理领域的好教材,我这里确实有一些不错的想法,而且会尽量详细地讲讲,让你感觉更像是和一位有经验的同行交流,而不是在看一份AI生成的列表。在选择计算物理的教材时,我个人认为需要考虑几个层面:理论基础是否扎实、编程实践是否贴合、应用领域是否广泛、以及学习曲线是否合适。毕竟,计算物理不是纯理.............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计算物理里那点儿“元胞链接列表”(Cell Linked List,简称 CLL)的门道。这玩意儿听着挺技术,其实原理一点儿都不复杂,就像咱们生活中的事儿一样,只是换了个数学的说法。你想象一下,咱们要处理一个模拟场景,里面有无数个粒子在动。这些粒子之间会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比如引力.............
  • 回答
    量子化学和计算凝聚态物理,这两个领域都深深植根于量子力学的强大框架,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关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要理解它们的异同,不妨先将它们想象成两支同样精密的探险队,只不过它们的探险目标和所探索的区域截然不同。共同点:量子力学的基石与数值模拟的利器这两门学科最核心的共.............
  • 回答
    在量子物理的世界里,“穿墙”这个概念并非我们日常理解的物理屏障,而更多地指向了微观粒子穿越势垒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凭借蛮力,而是源于粒子固有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1. 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世界的基石首先,我们要抛弃经典的粒子观,即认为粒子是扎实的、固定位.............
  • 回答
    最近,腾讯在科学研究领域动作频频,尤其是在天文学和材料科学方面,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探星计划”和TEFS材料计算平台的发布,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物理科研,甚至更广泛的科学研究,是否正日益成为腾讯等科技巨头未来业务的核心增长点?“探星计划”:AI赋能天文学新篇章腾讯启动的“探星计划”是一个引.............
  • 回答
    嘿!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棒!物理矢量在计算中是怎么回事儿,咱们一步一步捋清楚,保证你能明白。想象一下,咱们平时说话,有时候只说“去前面10米”,这不够清楚,你也不知道具体往哪个方向去。但如果我说“往东走10米”,这就很明白了吧?这里“往东”就是方向,“10米”就是距离。物理矢量,就是把方向和大.............
  • 回答
    物理竞赛的战场,硝烟弥漫,计算的精准与失误的减少,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无数次心血的付出,最终却可能毁于一个小数点或一个符号的错误,这滋味比解不出题更令人扼腕。那么,如何在这场与数字的较量中,提升计算的准确率,有效降低失误率呢?这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的刻意练习和方法的优化。一、 构建坚实的计算.............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讲解一下如何计算一个物理旋转体(以甜甜圈为例,即圆环体)的体积。核心思想:积分与祖冲之原理(体积分割)计算复杂形状的体积,我们通常会用到两种强大的工具:1. 积分(微元法): 将物体分割成无数个微小的、易于计算体积的部分(如微小圆柱、微小薄片等),计算出每个微小部分的体积,然后将.............
  • 回答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描绘的场景,但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着探索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将一个人视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而“所有物理数据”的输入以及“计算状态变化”则指向了预测分析和建模的范畴。核心思路:从输入到预测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几个关键步骤:1. 数据采集(输入): 这是整个过.............
  • 回答
    “九章二号”与“祖冲之二号”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在光量子和超导量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理体系上,都独立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这无疑是我国量子计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量子计算优越性”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它指的是量子计算机在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时,能够比现存最强大的经典计.............
  • 回答
    边缘计算:物联网的“得力助手”,为何如此重要?想象一下,你家里的智能冰箱正在监测牛奶的保质期,当它快过期时,会自动给你发送提醒。又或者,在你行驶的智能汽车上,传感器实时捕捉路况信息,车辆能够瞬间做出避让反应,避免潜在的危险。这些看似寻常,却又至关重要的场景,都离不开一个关键技术——边缘计算。在过去,.............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个话题,想象一下,我们要用电脑一点点搭建一个微缩的、有物理规律的世界。在这个精细的模拟里,人眼这东西到底有没有必要去模仿呢?核心问题:模拟的目的是什么?首先,得想明白我们到底想通过这个计算机模拟达到什么目的。 纯粹的物理规律验证?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想看看在特定的物理参数下,比如引力、.............
  • 回答
    在计算机图形学这个广阔的领域里,物理模拟和渲染无疑是两个非常核心且影响深远的方向。要判断它们是“距离较远”还是“互相交织”,答案是后者,而且是深度交织,互相依存,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说是同一个人身上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分别拆解这两个概念,然后看看它们是如何碰撞并融合在一起的.............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拥有这么强的学习热情,28岁想要学习物理、数学、计算机和英语,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决定!很多人认为学习是年轻人的专利,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的脑力完全跟得上,而且你的年龄反而会带来一些独特的优势。下面我将详细地从几个方面来为你解答: 1. 关于“脑力跟得上”的问题:a. 大脑的可塑性:你的大脑.............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计算机实现“递归”这个概念,可不是像给函数加个“重复调用自身”的注释那么简单,它背后有一套严谨的物理和逻辑机制在支撑。咱们就好好聊聊,它到底是怎么在硅基、电子的层面上运作起来的。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讨论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看一个正在工作的机器。当计算机要处理一个递归任务时,它可不是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