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油电混动与插电混动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当今市面上的混动技术?

回答
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这俩名字里都带着“混动”,听起来好像差别不大,但实际开起来、用起来,甚至在省钱的门道上,可都有着不少区别。要说清楚,咱们得从最根本的“混”在哪里开始聊。

油电混动(HEV):就像一位“好帮手”,默默分担工作

你可以把油电混动理解成,汽车发动机就像是团队里的主力,而电动机则是那个随时准备搭把手、减轻主力负担的“好帮手”。它们俩的配合方式,更多的是一种“辅助”关系。

工作原理: 它的核心是你熟悉的那个燃油发动机,同时搭载了一个小容量的电池组和一个电动机。发动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主要的动力来源。电动机的作用非常灵活:
起步和低速时: 发动机还没完全进入最佳工作状态,或者你只是轻轻踩油门,这时候电动机可以单独驱动车辆,让你开得安静又省油。
加速时: 当你需要动力时,电动机可以和发动机一起发力,提供额外的扭矩,让加速更顺畅、更有力。
滑行和刹车时: 当你松开油门或者踩刹车时,这个电动机就像一个能量回收器,把原本会散失成热量的动能,重新转化成电能,存到电池里。
发动机充电: 当电池电量不足,或者车辆处于不需要动力的状态(比如停在红灯前),发动机还可以顺便给电池充电,就像一个自带的充电宝。

关键点:
不能外接充电: 这是油电混动最显著的特征。你买回来就跟普通油车一样,只能靠行驶过程中的能量回收和发动机来给电池充电。
纯电续航很短: 它的电池容量很小,通常只能支持几公里甚至更短的纯电续航。所以,它并不是让你完全不开油,而是让油耗降下来。
省油是主要目的: 油电混动最擅长的就是降低油耗,尤其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下,频繁的启停和低速行驶,对它来说是“如鱼得水”,回收能量、用电驱动,都能显著省油。

插电混动(PHEV):更像是“双重身份”,可油可电

插电混动就有点“双重身份”的意思了。它既能像电动车一样,用电跑得欢,也能在没电的时候,像个普通油车一样继续前行。

工作原理: 插电混动在油电混动的基础上,有了更强大的动力系统:
更大的电池组: 这是最明显的升级。更大的电池意味着它能储存更多的电量。
可以外接充电: 顾名思义,“插电”就是可以接上充电桩充电。这让它能够获得充足的电力,成为一辆真正的“纯电车”。
多种驾驶模式:
纯电模式(EV Mode): 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它可以完全依靠电力驱动,零油耗、零排放,开起来和纯电动车一样安静顺畅。这通常能支持几十到一百多公里的纯电续航。
混动模式(Hybrid Mode): 当电池电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你需要更强的动力时,它就会启动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协同工作,就像油电混动一样,实现省油。
发动机直驱/串联/并联: 根据不同的工况,插混可以有更复杂的动力分配策略,比如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效率更高;或者发动机给发电机供电,再驱动车轮(串联),或者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驱动(并联)。

关键点:
可以外接充电: 这是它最大的优势,也是它和油电混动最本质的区别。
较长的纯电续航: 依靠外接充电,它能实现一段不短的纯电行驶里程。
更灵活的使用方式: 如果你有条件充电,那么日常通勤、接送孩子,完全可以用纯电模式搞定,几乎不花一分钱油费,还环保。长途出行时,又不用担心续航焦虑,直接当油车开就行。
技术复杂度更高: 相对于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的技术集成度更高,动力系统也更复杂。

怎么评价当今市面上的混动技术?

如今的混动技术,可以说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而且非常多元化,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咱们来从几个维度聊聊:

1. 技术路线的多样性与成熟度:

日系的“油电混动”(HEV): 以丰田(Prius、凯美瑞双擎、RAV4荣放双擎等)和本田(雅阁锐·混动、CRV锐·混动等)为代表。它们的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非常成熟稳定,尤其是在“强混合”的思路下,对发动机的控制、能量回收的效率、电池的管理都做得炉火纯青。
优点: 极其可靠,油耗表现优秀(尤其在城市),维护成本相对较低,没有充电的烦恼,对用户的使用习惯改变最小。
缺点: 纯电续航能力弱,在高速巡航等发动机效率高的路段,省油效果不如城市。

日系的“插电混动”(PHEV): 比如丰田的RAV4荣放插电混动版(RAV4 Prime/Adventure)、本田的CRV插电混动版(CRV Hybrid e:PHEV)等。它们也在不断进步,但总体来说,日系在插混领域,早期更多是出于法规需求,并且在纯电续航里程和电机功率上,相比一些国内的插混车型,可能显得没那么激进。
优点: 兼顾了日常纯电通勤的经济性,长途也有燃油保障,技术成熟度继承了油电混动。
缺点: 纯电续航里程可能不是最长的,纯电模式下的性能可能不如一些以电驱动为主要思路的插混。

国内品牌的“插电混动”(PHEV): 以比亚迪(DMi、DMp)、理想(增程式)、长城(DHTPHEV)、吉利(雷神Hi·X)等为代表。国内厂商在混动技术上,尤其是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领域,可以说是“弯道超车”,发展迅猛。
比亚迪DMi: 专注于“以电为主,以油为辅”的理念,采用EHS电混系统,强调亏电状态下的低油耗,以及纯电模式下的超长续航和平顺体验。它更像是一个“能加油的电动车”,非常适合有充电条件的用户。
比亚迪DMp: 强调“以油为辅,以电为主”,但更侧重性能,电机功率更大,四驱性能突出,是性能取向的插混。
理想(增程式): 严格来说,增程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混动”,它没有驱动电机的离合器。发动机的作用只是给电池充电,车辆始终由电动机驱动。这使得它在驾驶平顺性和静谧性上非常接近纯电动车,同时解决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
优点: 驾驶体验非常接近纯电,使用便利,能耗控制不错。
缺点: 发动机始终会产生一定的能耗和排放,在高速巡航等发动机高负荷运行时,油耗会相对高一些。
其他厂商(DHTPHEV、雷神Hi·X等): 也在不断推出自己的混动技术,有的强调多档位变速,有的强调发动机和电机的多种协同方式,都在努力提供更好的燃油经济性、驾驶平顺性和纯电续航。

2. 用户需求与场景匹配:

如果你是城市通勤为主,家里有固定充电桩:
首选:插电混动(PHEV),尤其是比亚迪DMi这类以电为主的车型,或者理想的增程式。日常通勤基本告别油费,享受纯电的宁静和经济。周末长途出行,油电结合也完全没问题。
次选:油电混动(HEV),依然是经济实惠的选择,特别是当你没有充电条件,或者不想为充电操心的时候。

如果你是长途旅行多,对充电便利性要求不高,但又希望省油:
首选:油电混动(HEV),它最省心,油耗表现稳定,而且不需要考虑充电。
次选:插电混动(PHEV),在长途时,当作普通混动车开,油耗也不算高,但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可能比纯油电混动略高一点点,尤其是一些电机功率较大、电池较重的插混车型。

如果你非常看重驾驶性能和操控,又想要绿色出行:
可以考虑性能取向的插电混动(PHEV),比如比亚迪DMp,以及一些欧系厂商推出的高性能插混车型,它们能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和不错的操控感。

3. 未来趋势:

插电混动(PHEV)和增程式(EREV)无疑是目前市场的主流和增长点,它们很好地解决了消费者在纯电动和燃油车之间的顾虑,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
日系油电混动(HEV)依然会在一部分消费者群体中保持优势,尤其是那些追求极致可靠性和简单易用性的用户。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纯电动车(BEV)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但在此过渡阶段,混动技术,特别是插电混动,将继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总结一下:

油电混动(HEV)是“聪明的油车”,通过电动机辅助,降低油耗,省心省力。插电混动(PHEV)则是“双重身份”,能像电动车一样纯电行驶,也能像油车一样加油,提供更灵活的选择。

当今市面上的混动技术,从可靠性、省油性到用户体验,都做得非常出色。特别是国内厂商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领域的创新,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并且在很多方面做得非常具有竞争力。选择哪种混动技术,最终取决于你的用车场景、充电条件以及对性能和成本的权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HEV混合动力

1.丰田THS混动(包括广汽混动)

通过行星齿轮组来混合并分配发动机、牵引电机的扭矩。但也受限于行星齿轮结构及传动比,牵引电机和发动机的转速不能解耦,当发动机以大扭矩、高转速全力输出时,牵引电机可以输出大扭矩,但转速受限,总输出功率达不到 发动机+牵引电机的水平。

比如新汉兰达,2.5L发动机最大功率141kW,牵引电机最大功率134kW,系统短时最大输出功率为183kW。

THS系统对牵引电机的功率需求不大,大油门加速时主要靠发动机输出。丰田在最新一代NX上配置锂电池外,目前在售THS系统车辆都是镍氢电池。电池这个东西,能量密度低,安全性就好,而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就比较低,看起来比锂电池要low一些。

2.本田i-MMD、DHT、日产e-Power

都属于串联式混动的类型,只不过日产的发动机无法直驱车辆。串联式混动有两种驱动方式:1.发动机直驱;2.牵引电机驱动。 牵引电机又有两种供电模式:1.电池供电;2.发电机+电池并联供电。但发动机和牵引电机可以同时输出扭矩驱动车辆的才叫并联,这种就是串联。

系统最大功率就是牵引电机的最大功率。更加依赖电动机与电池性能。

3.现代TMED(或者叫P2架构并联混动)

典型的并联式混动,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塞了一个电动机。由于发动机和电动机同轴,所以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输出扭矩可以叠加。系统综合输出功率【几乎】等于发动机最大功率+电动机最大功率。

类似与丰田THS,这套系统在大油门加速时,主要依靠发动机输出。

这3种量产混合动力系统,各有千秋。

i-MMD/DHT/e-Power的串联式混动系统由于可以发动机、牵引电机解耦控制,所以控制难度最低。也更接近锂电池车的行驶感受。只是系统更依赖于电池与牵引电机,所以在冬季锂电池性能下降时,系统效率也随之大幅下降。当想要继续提高系统输出功率时,就要同步加大电池容量,否则回面临电池放电倍率过大的问题。

THS既不是串联也不是并联,真正的混合扭矩。但控制难度陡增,行星齿轮组的制造也比较复杂,对于车企来说,并不友好,所以目前也只有丰田在搞这种类型的混动。缺点很明显,过于依赖发动机性能。优点则是对电池、牵引电机没那么依赖,所以从1.8L混动到3.5L混动,都是一块不到1.6kWh左右的镍氢电池就能搞定,有利于整车布置。

现代TMED系统的成本明显过高,多了一个6AT变速箱;发电机与启动电机一体,导致发电机做不大;控制也比串联式复杂,个人不看好TMED系统。

上述3种混动,我个人倾向于丰田THS。

再说PHEV,插电式混动。

上面3种HEV的动力都还不错,但谈不上强劲。想强劲就要加大电池,然后在后轴加一个大功率电机。

但大容量电池影响整车布置。2kWh以内的电池体积还可以塞到座位下或者用备胎空间,但10kWh的电池就必须侵占车内空间或者像BYD一样裸漏挂在车底盘下面。

HEV通过修改设计,要不就抬高底盘,布置在底盘下方或上方,要不就大量侵占后备厢空间布置10kWh以上的大容量锂电池,就可以变成插电式混动。嫌动力弱就加个大功率后轴电动机,动力一下就强了,难度不大。

HEV可以轻易改成PHEV。

PHEV不一定能改成HEV。

=======================================

关于购置税,这不是PHEV的优点,只是目前PHEV的政策优势。

动力强我也说了,只要加个大功率后轴电机,大家动力都会强。

至于省油,你就要充电。建议先买个车位。

关键在于那块大电池,要不就像比亚迪那样裸漏挂在底盘下,要不就侵占车内空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