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欣赏奥运会的场地自行车赛?

回答
奥运会场地自行车赛,这项融合了速度、技巧、力量与策略的运动,初次接触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眼花缭乱。但一旦你掌握了它的门道,你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无穷魅力。让我来带你一起,深入体验这场在椭圆赛道上的速度盛宴。

一、 认识场地自行车赛的基本要素:椭圆赛道与自行车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场地自行车比赛的“舞台”——场地自行车赛道(Velodrome)。它是一个室内、拥有陡峭倾斜侧坡的椭圆型赛道,通常由木材铺就,表面光滑,摩擦力极小,为极高的速度提供了基础。最关键的是它的倾斜角度,从底部平坦的“平地”逐渐向上扬起,在两侧形成陡峭的“墙”。比赛的选手们会骑行在这些倾斜的区域,利用离心力来维持高速和平衡。

你还会注意到,场地自行车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自行车:

固定齿轮(Fixed Gear):这是最核心的特点。场地自行车没有飞轮,踏板与后轮是直接连接的。这意味着你一旦开始踩踏,车轮就会一直转动,你无法“暂停”或“倒退”踩踏。这要求选手们拥有极高的控车能力和体能,每一次踩踏都至关重要。
无刹车:由于固定齿轮的设计,场地自行车也没有刹车。选手们通过反向踩踏(阻力刹车)或利用赛道的坡度来减速。这意味着选手们需要精准地控制自己的速度,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极简设计:场地自行车通常非常轻便,没有变速器、刹车线、链条罩等,一切都是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车轮通常采用封死的轮圈,进一步减少空气阻力。

二、 走进赛场:不同项目的特色与观赏要点

场地自行车赛包含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观赏重点。

1. 竞速类项目(Sprint Family)

这类项目比拼的是绝对速度和瞬间爆发力,通常是1对1或2对2的短距离较量。

争先赛(Sprint):这是场地自行车最经典、最扣人心弦的项目之一。
规则:通常由两人或三人一组进行,比赛距离不长,往往是23圈。赛前选手们会进行资格赛(计时赛)排名,然后通过淘汰赛晋级。
观赏要点:
“猫鼠游戏”:比赛开始后,选手们不会立刻全力冲刺,而是会在赛道上“游弋”,试图占据有利位置,并观察对手的动向。这个过程非常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和战术。
“起速”与“卡位”:当选手决定发起进攻时,会突然加速,并试图“卡住”对手,不给对手超车的机会。
终点前的爆发:最后几十米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选手们会使出全身力气,以惊人的速度冲过终点线。你可以仔细观察他们身体的扭动、发力的姿态,以及最后几乎是“人车合一”的冲刺。
风阻的运用:选手们会利用前一位对手制造的“风洞效应”,以更小的阻力跟随,然后在合适的时机超越。
看什么? 关注选手们起伏不定的速度变化,以及他们在赛道上如同斗牛士般互相试探、寻找机会的策略。

团体竞速赛(Team Sprint):三名车手,协同作战,速度的极致体现。
规则:每队三名车手,在规定距离内(通常是3圈),每一圈结束后,领骑的车手会“跳出”,让第二名车手继续领骑,第三名车手再领骑完成比赛。
观赏要点:
完美的配合:三名车手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从换人时机的把握,到接力时的平稳过渡,都必须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
逐圈加速:随着比赛进行,速度会越来越快,每一圈的加速都令人血脉贲张。
最后的冲刺:第三名车手在完成最后一圈的冲刺时,速度往往会达到惊人的程度。
看什么? 欣赏团队协作的艺术,以及那不断攀升的速度曲线。

凯琳赛(Keirin):源自日本,极具观赏性的项目。
规则:由一名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领骑,以逐渐增加的速度行驶,车手们跟在后面。在比赛的最后几圈,摩托车会离开赛道,车手们开始自由冲刺。
观赏要点:
节奏的控制:摩托车领骑的速度设定是比赛的关键,它影响着车手们如何分配体力,以及何时可以发起进攻。
冲刺前的“酝酿”:在摩托车离开前,车手们会相互缠斗,试图占据有利位置,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
混乱中的秩序:当摩托车撤离后,比赛往往会变得非常激烈,车手们会为了抢占先机而互相挤压、超越,场面一度非常“混乱”,但又能看到车手们精湛的控车技术。
看什么? 体验从相对稳定的跟随到最后极速爆发的戏剧性转变,以及赛道上那些充满智慧和勇气的“肉搏”场面。

2. 耐力类项目(Endurance Family)

这类项目比拼的是体能、耐力、战术和团队配合,距离通常较长。

个人追逐赛(Individual Pursuit):两人背对背出发,追逐目标。
规则:两名选手在赛道的相对位置出发,各自完成规定距离。目标是比对手先完成,或者在比赛中追上对手。
观赏要点:
“你追我赶”的张力: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名选手在赛道上同步前进,但又在各自的节奏中努力。
追上的瞬间:当一名选手成功追上另一名选手时,比赛也就提前结束了,这个瞬间非常具有冲击力。
平稳的节奏:虽然距离长,但选手们都需要保持一个非常平稳且高效的节奏,不允许有太大的波动。
看什么? 感受那份稳定而持续的爆发力,以及“追逐”本身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对抗。

团体追逐赛(Team Pursuit):四名选手,配合追逐。
规则:每队四名选手,从赛道的相对位置出发,以团体形式完成规定距离。同样,目标是比对手先完成或追上对手。
观赏要点:
团体配合的艺术:与团体竞速赛类似,团队协作在这里更是发挥到极致。每位队员都要在自己的回合内全力以赴,为后面的队友创造最好的条件。
“接力”的节奏:领骑的队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后会“跳出”,而队伍的速度并不会因此中断,而是由下一位队员无缝衔接。
耐力的考验:这是一项对体能和意志力都极度考验的项目。
看什么? 欣赏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付出,以及那由四人共同支撑起来的强大速度。

记分赛(Points Race):在规定圈数中,通过冲刺圈争夺积分。
规则:比赛通常有一定数量的圈数,每隔几圈会有一个“冲刺圈”。在冲刺圈第一个通过的选手会获得积分,同时,套圈(比对手多跑一圈)也会获得积分。最终积分最高的选手获胜。
观赏要点:
战术的博弈:记分赛是战术的集合体。选手们需要在保存体力的同时,抓住每一次冲刺圈的机会得分,同时也要提防对手的“突围”和“套圈”。
“逃脱”与“追击”:经常会有选手试图“逃脱”主集团,单独或与少数几人形成领先。这时,主集团就会组织追击。
最后冲刺的紧张:比赛后期,积分的累积往往非常接近,最后几圈的冲刺会异常激烈。
看什么? 关注积分榜的变化,观察选手们如何运用战术,以及每一次冲刺圈的得分和失分。

全能赛(Omnium):集多种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比赛。
规则: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比赛,如冲刺赛、淘汰赛、个人追逐赛、记分赛等。每项比赛都有积分,最终积分最高者获胜。
观赏要点:
全能性的挑战:这个项目是对选手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验,要求他们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耐力、战术和控车技巧。
积分的起伏:随着项目的进行,积分榜上的排名会不断变化,不到最后一项比赛,胜负难以预料。
看什么? 欣赏选手们在不同项目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多项比赛的稳定发挥来获得最终的胜利。

麦迪逊赛(Madison):一项极具观赏性和技巧性的团队接力赛。
规则:由两名选手组成一队,比赛距离较长。队员之间通过“抛接”的方式进行接力:一名队员骑行,另一名队员则在赛道外围,等待被抛起后接力继续比赛。中间会有积分冲刺圈。
观赏要点:
“抛接”的惊险:队员之间的“抛接”是这项比赛最具看点的部分,这需要极高的默契和力量。
战术与体能的结合:队员需要合理分配体能,一边进行激烈的追逐和得分,一边还要为接力做好准备。
团体策略:两名队员的策略配合,如何利用接力来保存体力、发动进攻,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看什么? 感受那份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力量,以及赛道上不断进行的“接力”带来的独特观赏体验。

三、 观赏的技巧和乐趣

关注身体语言:自行车手们的身体就是他们的“引擎”。观察他们骑行时的姿态:肩膀的放松程度、踩踏的频率和力度、身体的倾斜角度,都能反映出他们的状态和战术意图。
理解“风阻”:在场地自行车比赛中,风阻是最大的敌人。选手们会互相利用彼此制造的“风洞”,以减小空气阻力。当你看到有人“藏”在别人身后时,就是在利用风阻。
注意赛道的“线”:选手们会在赛道上选择不同的“线”来骑行。内线通常速度更快,但竞争也更激烈;外线距离更长,但有时能规避拥挤。
感受节奏的变化:场地自行车比赛的节奏变化非常快。从开始的平缓,到中间的试探,再到最后的爆发,这种速度的起伏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
学习专业术语:了解一些基本术语,如“追击”、“突围”、“套圈”、“风洞”、“平地”等,能让你更深入地理解比赛。
预判与分析:随着比赛的进行,你可以尝试去预判谁会发起进攻,谁会选择防守,以及哪位选手可能更有机会获胜。

四、 结语

奥运会的场地自行车赛,绝不仅仅是单纯的速度比拼。它是力量、技巧、智慧和团队协作的完美结合。当你走进赛场,或者坐在屏幕前,用心去感受那划破空气的尖叫声,去看那些紧绷的肌肉线条,去听那些轮胎与赛道的摩擦声,你会发现,这项运动的魅力,远比你想象的要更加深邃和动人。

下次观看奥运会场地自行车比赛时,不妨尝试用以上这些角度去欣赏,相信你定能发现其中隐藏的惊喜和乐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请

专业问题会谨慎认真回答。正好也是我本月25号 Live想说的内容。

文字会较多,最近又在奥运备战中,时间比较紧凑,所以会分几次更新,稍安勿躁。

前面有几位答了题,但是不够准确,有些规则也比较陈旧,项目也早已更新迭代。我在补充一下。


我觉得应该首先介绍一下酷炫的场地自行车场馆,就是在室外或者室内拥有水泥或者木质跑道的碗状的场馆(嗯,我自己定义的,比百度百科要准确一些),而周长和坡度并没有统一标准,国际上流行的是250米或者333.33米的,坡度是25度—47度

一目了然

而为什么说场地自行车比赛有意思呢?因为它和游泳,田径、速滑是类似的,因为有距离的规定,很多项目都有记录,是纯实力的较量,同样是与时间赛跑的。如果你喜欢短道速滑的3000米接力,就一定会喜欢我们的团体追逐赛,如果你喜欢看田径场上的飞人大战,就一定会爱上我们的凯琳赛,要不你试试?


接下来先从奥运会的项目说起吧,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项目,男女各五个项目,共十块奖牌,分别是争先赛、奥林匹克竞速赛、凯琳赛、团体追逐赛、个人全能赛。




1 争先赛

最传统的项目,规则也比较简单,首先有一个资格赛,行进出发,共三圈半,记最后一200米成绩,共取前24名运动员,然后以1对24,2对23,3对22依次捉对厮杀,获胜的12名运动员进入下一轮比赛,输掉的12名运动员再以每三人一组分四组,参加复活赛,每组第一名运动员再加上之前的12名运动员重新以1对16,2对15,3对14再次对战,然后就是1/8赛、1/4赛、1/2赛和决赛。打1/4的时候就开始是三局两胜制了,而有趣的是在1/8中淘汰的4名运动员会安排在一组来争夺5至8名,类似凯林赛。

正赛的具体规则是,教练员在起终点扶车,原地出发三圈,先到终点即为获胜,鉴于争先赛中的斗智斗勇,运动员会使用不同的传动比,在赛场上有不同的站位选择(或在前或在后,或在上或定车寻找进攻机会),其战术意义不亚于足篮排中的排兵布阵,如果双方实力相当,多数选手会选择在对手后面伺机发力,而前面的选手也希望能够躲在后面借风,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定车比慢,不过裁判为了防止选手定车时间过长而专门制定了两个规则,一是要完成一圈以后才可以采用定车战术,二是定车时间不能超过15秒,否则警告。

运动员一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体力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射程,一般是200米至300米,一鼓作气到终点。而初次观看比赛的观众往往会在运动员蓄力的时候就加油呐喊,这在节奏上是不对的。在场地自行车氛围浓厚的国家,观众会根据场上运动员的发力情况给与助威,现场的DJ也对音乐音效把控的恰到好处,场上和场下的互动就非常和谐且疯狂。

我国名将郭爽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拿到了争先赛的第三名。在伦敦奥运会拿到了第二名。今年状态不佳无缘里约奥运会。祝福这位曾经的中国场地自行车领军人物,她也是无数后来人的榜样。

说完老将说小将,来自上海的钟天使和黑龙江的林俊红在今年年初的场地自行车世界锦标赛包揽了该项目的冠亚军,创造了历史,在马上开始的里约奥运会上,绝对可以期待他们的表现。

岱凯车队的马克卡文迪什,西澳博斯(奥运会前已正式回归场地)都曾是场地争先赛的好手。

争先赛中的定车


2 竞速赛

规则是女子两人,男子三人,并排出发,按照道次依次完成一圈骑行,成绩最快即获胜,奥运会会有资格赛半决赛和决赛三轮比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选手宫金杰和郭爽搭档参加了比赛,在决赛中以绝对优势战胜对手后被告知在接力区犯规,结果判负,我们的自行车领队和莫雷龙教练去申诉还是被驳回,这也成为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项目最大的冤案。而在今年年初的世界锦标赛上,宫金杰搭档钟天使再次因为同样的问题被判犯规,外教愤怒的用拳头去砸桌子导致手骨骨折,那么这两次胜利为什么都被判掉了呢?其他队伍有没有吃过这种亏?

我将在25号的 Live中做具体解答

里约奥运会女子竞速仍旧是我国最有希望冲击金牌的项目,中国队已经拿了太多银牌铜牌,希望这次两位姐妹花能够顶住压力摘得金牌,完成几代自行车人的夙愿吧。

宫金杰,钟天使获得世界杯分站赛冠军


3,凯琳赛

短距离项目中,凯琳赛是最具观赏性的,惊险、刺激、对抗性强、结果难预测,往往都是压轴出场的。凯琳赛最早是由日本流传出来的玩法,日本有专门的凯琳学校,每年培养出许多的选手,利用凯琳赛赌博在日本也非常流行,有点像香港的赌马。其规则是并排出发,由摩托车牵引员1200米左右,从30KMh加速到50KMh后离开赛道,最后由运动员冲刺600米左右,裁判员会根据比赛人数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至6名运动员,先完成资格赛,每组的前两名进入半决赛,剩下的运动员打乱顺序分成四组再进行一次复活赛,复活赛中取每一组的第一名进入半决赛,共12人,再分成两组打半决赛,每组的前三名进入最后1—6名的决赛,每组的后三名运动员进入7—12名的决赛。我国名将郭爽是非常擅长凯琳赛的,曾获得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因为凯琳赛的不可预见性,在今年的奥运会上钟天使也会对这个项目的奖牌甚至金牌发起冲击。祝福天使。

运动员等待发车

运动员尾随领骑员

贴一个视频吧,

2014全国场地自行车冠军赛女子凯琳赛1-6决赛—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0NjgxODA4.html

视频中一马当先的就是名将郭爽。


4,团体追逐赛

一个国家的场地自行车发展的好与坏,通过团体追逐赛就能判断出来,这是我们教练说的,所有场地自行车强国,团体追逐的水平都是非常高的。许多公路车手都是由团体赛转过去的,最著名的有2012环法冠军布拉德利维金斯,现天空车队成员格兰特托马斯,BMC车队的斯蒂凡金。罗哈丹尼斯,泰勒菲尼,崔克车队的伯布里奇等等。

所谓团体,上场比赛的四个人就应该像亲兄弟一样互相为对方着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绝对是铁律,体力好的要照顾体力差的,能力差的要想办法提高水平不拖后腿,懂得什么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次奥运会突破了历史的就是我们男子团体追逐赛,这是中国队首次有中长距离的项目参与其中。

团体的及时规则很简单,排名规则相对比较复杂:资格赛中四名运动员并排出发,完成四公里的距离,其中取第三个人的过线成绩,也就是说一名运动员可以提前释放完能量而不用完成比赛(有点类似公路上的冲刺火车)。按照时间由少到多取前八名进入第二轮捉对厮杀,这里和争先赛的对决有很大不同,对决场次分别是5对8,6对7,2对3,1对4。而在1对4和2对3两组中,获胜的队伍无论成绩好坏都是直接进入金牌争夺战的,而输掉的队伍会按成绩和另外两组重新排名。就是说假如资格赛没有跑了排在的第八位,还是有机会再第二轮中升到3、4名的争夺战中,同理如果在资格赛中拿了第一名,却在第二轮失误输给第四名,那一下就失去拿金牌的希望,甚至沦落到只能争取7、8名。

我国的女子团体追逐赛一直都比较稳定的处在世界的第二梯队。这次的奥运会应该可以拿到第五或者第六名,如果状态很好的话,也许能去拼前四名。

新西兰队,非常漂亮

英国队 看服装应该是08年的

中国队 仁川亚运会

【战报】场地自行车男团追逐资格赛 中国获第一

这是14年仁川亚运会比赛的视频,没有找到决赛的视频,那样才叫追逐赛。这是只是资格赛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 男子场地自行车团体追逐赛决赛 20130904_CCTV-5体育赛事

找到了一个追逐赛的视频,过去三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看,也才知道为啥观众不喜欢看,因为解说和画面给的真的太渣了


[自行车]世界场地锦标赛团体追逐赛风采

英语好的有福了 建议看看这个



5 个人全能赛

全能赛是从伦敦奥运会开始进行的正式比赛项目,每个代表队只可以有一名选手参加。总共有六个小项,分两天完成比赛,顺序分别是第一天上午捕捉赛、个人追逐赛、下午淘汰赛,第二天上午计时赛、单圈计时、积分赛。整体类似于田径赛场的十项全能。里约奥运会上,我国女子运动员罗晓玲拿到了参赛资格,男子并没有拿到,可以关注她在比赛中是否能够冲击前八名。

这是一项非常考验运动员综合实力的项目,单打独斗的能力非常强,耳熟能详的英国队卡文迪什,意大利维维亚尼,哥伦比亚加维利亚,德国队克鲁格,丹麦的拉斯汉森,直接能源车队的科卡尔也曾是全能赛的好手。庆幸的是萨甘并没有参加场地全能赛的争夺。下面我来一一介绍每个小项的具体规则。

整个比赛的规则是积分制的,每个小项目的冠军获得40分,第二名获得38,第三名获得36分,依次都20名获得两分21至24名获得1分,最后放张图,一看就明白了。

1) 捕捉赛: 男子赛程15KM,女子10KM。规则很简单,按照终点先后顺序排名,我们俗称场地大组赛,如果有套圈的情况发生,套圈的几名运动员则按照他们的顺序排名,被套圈的运动员再依次排名。

2) 个人追逐赛:上面介绍了团体追逐赛,聪明的你一定猜到了规则,没错,就是两名运动员分两侧同时出发完成四公里的距离(女子三公里),成绩最少者即获胜,而出发的顺序是根据捕捉赛的成绩倒序的。

3) 淘汰赛: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比赛,也是我最喜欢参加的项目,偶尔不参加也会去到现场看的。一组运动员扶栏杆,一组运动员又教练员在一道扶车,同时出发,预跑一圈后,每两圈淘汰最后一名过线的选手,直到决出最后一名。整个过程没有尿点,非常非常好看。

4) 计时赛:是偏短距离的一项比赛(男子一公里,女子五百米),基本没有什么技巧,出发开始就尽快到达最高速并尽量维持,同追逐赛,用时最少即为获胜。

5)单圈计时赛:这是六项全能里,比赛距离最短的项目,规则类似争先赛里的资格赛,只不过要求的是一圈的成绩,不论是在250米的场地还是333米的场地。同是成绩最少即获胜。

7)积分赛:最后一项压轴大戏登场,很多运动员在这个项目里咸鱼翻身,更有一路领先,最后崩盘的例子。

男子距离40公里,女子距离25公里,拿女子比赛为例子,小场地里每10圈一个冲刺圈,即12个,每个冲刺圈的前四名分别获得5,3,2,1分。超脱圈的运动员获得20分积分。分数最高即为获胜,分数相同,以过线顺序分胜负,规则一目了然。

以上是积分赛单项的规则,而全能赛的规则,是把之前五个项目获得的分数和你在积分赛里获得分数相加,总分最高的获得最后的胜利。打个比方,假如我前五项每项都第一,一路碾压对手,即5*40=200分,但是积分赛发挥不好只获得10分,那么210就是我最后的得分,而你也很稳定每个项目都第四,即5*34=170,可是积分赛突然来了状态,套了两圈,友顺带冲了一个5分,那你最后的得分就是5*34+2*20+5=215分。恭喜你,你反超了我赢得了比赛。

赛场上就是这么变幻莫测,场上运动员飞驰的时候,场下的教练员会马上算出实时分数提醒运动员,可是自行车不像篮球排球可以请求暂停,然后两个人可以互相沟通研究战术,自行车是要一鼓作气完成比赛的,在如此高强度的骑行当中,还更需要运动员有较强的心算能力,至少要知道自己和主要对手的分差,如果你实在算不出来就竖起耳朵听教练的智慧吧。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过人的反应能力也都是缺一不可的,而所有这些,都要建立在一个好的体能之上的。



前几天女子的全能里的积分赛

女子总成绩

男子全能前五项成绩

男子全能里的积分赛

男子全能总成绩

可以看到江苏队选手前五项成绩130分并列第七,通过积分赛抢到79分,最后获得209分获得第三,典型的逆袭。而四川队的选手,前五项成绩获得174分,排名第二,但是积分赛发挥不好,只抢到19分,最后193分,滑落到第四,典型的崩盘。


这些就是里约奥运会要比的项目了,场地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我打算有时间开个专栏专门介绍。

答主运动员一枚,排版编辑并不专业,文字表达能力也不是很强,答案略显啰嗦,也全是希望以大白话的形式,浅显易懂的表述出来。


再推荐几个视频帮助你了解场地自行车,

乐看搜索_全网视频搜索

场地自行车&from=pc&index=0&ref=click

里面是今年初世锦赛的视频,很全的,如果你有耐心看完,相信你会爱上场地自行车


加维里亚卫冕全能赛! 场地车世锦赛第四日全场录播(中文)

看维维亚尼如何被翻盘。



以上视频和图片都来自网络,文字纯手打。如果您看懂了,点个赞让我知道可好?




最后,还有什么关于场地自行车不明白的尽管问我,我愿意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最后的最后 欢迎大家参与我的首次Live 奥运会选手带你欣赏场地自行车

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选手刘浩的 Live - 刘浩咣咣的的文章 - 知乎专栏


谢谢

user avatar

今年奥运除了全能赛没什么复杂项目

就一声炮响拼死踩踩踩踩踩,最多看看追逐赛的定车表演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