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欣赏龚琳娜的音乐?

回答
欣赏龚琳娜的音乐,就像打开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大门,但她又用一种现代、前卫、充满生命力的方式来演绎。这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需要我们放下一些惯性的听觉期待,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独特魅力。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地为你讲解如何更好地欣赏龚琳娜的音乐:

一、 了解她的背景和艺术理念:她是谁?她为什么这样做?

“新民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龚琳娜并不是简单地翻唱老民歌,她致力于“新民歌”的创作和推广。这意味着她是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土壤上,注入现代的审美意识、创作手法和技术手段。她希望让古老的民歌焕发新的生命力,能够被当代人理解和喜爱。
对中国传统声乐的深耕: 龚琳娜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学习中国传统声乐的技法。这奠定了她扎实的演唱基础,也让她深刻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声方式、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
与作曲家老锣的合作: 她的丈夫老锣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德国作曲家,他对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研究。他们夫妻二人的合作是龚琳娜音乐创作的核心。老锣的作品往往汲取中国民间音乐的精髓,例如戏曲、民歌、宗教音乐等,再用现代的配器和结构进行重塑。这种跨文化的融合是她音乐独特性的一大来源。
“唱响中国”的使命感: 龚琳娜和老锣都怀揣着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推向世界的愿望。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引起反响,也逐渐在国际上获得关注。

二、 如何进入她的音乐世界:准备好你的耳朵和心灵

1. 放下“流行”的期待,拥抱“民族”的力量:
避免与纯粹的流行乐比较: 龚琳娜的音乐更多地是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而非西方流行音乐的套路。不要期待她会有欧美流行歌曲那种强烈的节奏感、华丽的编曲或抒情的旋律。
感受“民族”的独特韵律和音色: 她的音乐往往会使用中国传统乐器(如笛子、箫、古筝、二胡、打击乐等),或者用现代乐器模仿传统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她本人在演唱时,也会借鉴戏曲、民歌中的发声和吐字特点,这些都是构成她音乐“民族性”的重要元素。

2. 用心聆听,体会情感的层次和深度:
关注声音的质感和表现力: 龚琳娜的声音极具辨识度,她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来传达丰富的情感。有时是悠扬婉转,如同山谷的回响;有时是浑厚有力,如同大地的心跳;有时又带着一种原始的、呐喊式的力量。尝试去捕捉她声音中的每一丝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所蕴含的情绪。
理解歌词的意境和象征: 龚琳娜的歌词很多取材于中国古典诗词、民间传说或哲学思想。比如《忐忑》虽然看似无意义的哼唱,但也被解读为对生命力和人类原始情感的表达;《小河淌水》则是对爱情的纯粹描绘;《法海你不懂爱》则是一种对传统故事的颠覆性解读。尝试去理解歌词背后的故事、意境和象征意义,会让你更能体会到音乐的情感。
感受音乐的“留白”和“呼吸”: 传统音乐讲究“气口”和“韵味”,龚琳娜的音乐也保留了这一点。她不会把音乐填满,而是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空间,让听众自己去想象和感受。这种“留白”反而能让音乐更具张力和感染力。

3. 打开想象力,让音乐成为你的画面和故事:
《忐忑》: 这首歌曲是龚琳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许多人接触她的“敲门砖”。初听可能会觉得“怪异”,但如果你尝试去想象:这是一场原始的生命律动,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的爆发,是山林间动物的呼唤,是人类最本真的欲望和冲动。她的演唱就像一种能量的释放,充满生命力。
《法海你不懂爱》: 这是对《白蛇传》中法海形象的戏谑和反思。她的演唱充满了力量和某种“戏剧性”,仿佛在与传统观念进行对话。你可以想象自己是白娘子,或是对这种“不懂爱”的刻板印象感到不满的人,去体会歌中的情绪。
《小河淌水》: 这首歌虽然是翻唱,但龚琳娜的演绎赋予了它一种更纯净、更空灵的美感。你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中国西南的山水之间,感受小河潺潺流淌,以及其中蕴含的纯粹而热烈的爱恋。她的声音处理使得这首歌更加洗涤心灵。
《走西口》: 这是一首关于离别、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的歌曲。她的演唱带着一种沧桑和坚韧,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想象那些远行的人,他们的脚步声,他们的眼神,以及他们对家乡的思念。
《将进酒》: 这首歌曲是她与老锣合作的更具实验性的作品,是将李白的名篇用现代音乐的方式进行演绎。你会听到一种磅礴的气势,一种对生命、对自由的呼唤。她试图用声音来“画”出诗中的壮丽场景和诗人狂放不羁的精神。

4. 尝试多元化的聆听体验:
观看她的现场演唱视频: 龚琳娜的舞台表演非常具有感染力。她的肢体语言、表情都与音乐融为一体,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她的情感表达。观看她的演唱视频,会让你对她的音乐有更直观的感受。
听不同时期的作品: 她的作品一直在发展和演变。从早期的《小河淌水》到后来的《忐忑》、《法海你不懂爱》以及更具实验性的作品,你可以感受到她艺术风格的演进。
阅读相关访谈和评论: 了解龚琳娜和老锣的创作理念、灵感来源以及音乐背后的故事,能够为你提供更深入的解读角度。

三、 欣赏龚琳娜音乐的几个关键点总结:

耐心与开放的心态: 不要期望一听就懂,给她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
关注声音的“质感”和“能量”: 她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
理解“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她是在传承中创新。
从歌词、意境、故事入手: 帮助你走进音乐的内心世界。
多听、多看、多想: 深入体验,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妙处。

总而言之,欣赏龚琳娜的音乐,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体验。她不是给你现成的答案,而是抛出一种邀请,邀请你去感受、去思考、去连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的生命活力。当你放下审判,用好奇和开放的心去聆听时,你会发现一个充满惊喜的音乐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欣赏歌曲会包含欣赏声乐、歌词、作曲、录音等。我现在就只回答如何欣赏歌手这个问题,所以就只考虑声乐部分。

对歌手来说最基本的是她的声乐技巧:即声音控制力、音准、颤音、爆破音、滑音、速度、高音、低音等。首先,龚琳娜的声乐技巧无疑是世界一流的。其次,歌手的音质也非常重要,龚琳娜的音质真的是太丰富,世界上没几个类似的歌手。 接着,评价音乐感并不容易绝对公平,但是如果听音乐专家说,大多数是认为龚琳娜的音乐感非常好。还有,龚琳娜的创造力也很强,她融合各不同的传统发声方法到新的艺术里,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另外,龚琳娜的舞台把控力,她的艺术深度,她的正能量,她不停的变化和发展等等。 所以,从客观的角度肯定要欣赏龚琳娜的声乐,因为太突出。


最后,喜欢不喜欢才是一个主观的事,我个人从我主观的角度来说,我并不是喜欢而是爱龚琳娜的音乐,但是这对你们来说并不意外。

user avatar

知乎上那麼多以如何看待、如何評價、如何欣賞開頭的問題裡,這個是最好的。我們真的要想想該如何看待龔琳娜。

對 Robert Zollitsch(老鑼)/ 龔琳娜音樂的評價必須放到兩個語境裡看,一是西洋人聽亞洲音樂的語境,二是民族音樂翻新的語境。我對本版幾乎所有答案感到愕然。首先請大家聽幾首歌:

1. Sainkho: Valley of Shadows

Valley of Shadows Sainkho Namtchylak Valley of Shadowsmp3 Valley of Shadows歌词

2. Kurt Schwitters: Ursonate (Jaap Blonk 的版本)

youtube.com/watch?

這幾首歌和《金箍棒》的區別在哪?主要區別是沒有我們熟悉的文化元素:Sainkho 是圖瓦共和國的女歌手;Ursonate 則是「聲音詩」(sound poetry)這個藝術類別裡最有名的作品。這些東西是陌生的,一般中國人沒事不會去聽。而《金箍棒》,素材是中國的,旋律是有中國風味的,而且還是鄉土的。同樣是不倫不類的東西,我們對自己文化中的不倫不類顯然沒那麼寬容。

但從音樂技法上說,《金箍棒》和這三首歌屬於同樣的語境:人聲實驗——即把人的肉嗓當作樂器來用,並取消歌詞在語義上的功能(這一點在 Ursonate 裡做到了極致),以及民族音樂與西洋流行音樂的融合。這兩點都不是新事物,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有至少幾十年歷史的音樂藝術實踐。我們很難脫離這個語境去談龔琳娜的這些音樂。

《金箍棒》、《忐忑》等曲子的作者 Zollitsch 是個亞洲音樂迷,也是民族音樂學者。他的目標想必是讓民族音樂活起來,不斷有新的作品、新的創作方向。說實話,如果只是想把民族音樂做得更容易被消費,完全可以用「心靈治療」或「返璞歸真」等名義包裝一下。但這不是他們夫婦要的東西。他們的心態要純粹得多。Zollitsch 當然是嚴肅音樂家,龔琳娜也是。他們只是比其它嚴肅音樂家更善於利用媒體,更不羞於出名。本質上,他們做的事情,跟 Sainkho,跟多年前劉索拉做的事情都沒有區別:試圖嫁接傳統民族音樂(元素)與現代音樂(元素)。至於做得好不好,那是另一回事,完全可以討論。但在對當代音樂藝術缺乏瞭解的前提下,一味用「沒下限」「神曲」「譁衆取寵」之類的字眼來諷刺,實在是反智的典範,只能給所謂後現代文化研究學者提供素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