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欣赏京剧《伐东吴》?

回答
观《伐东吴》有感:一曲三国壮歌,一场历史回响

京剧《伐东吴》,这出名震梨园的经典剧目,并非仅仅是几个演员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几句。它是一部融汇了历史、文学、音乐、表演的艺术瑰宝,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三国壮歌,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想要真正欣赏它,得心怀一份敬意,也需留心一些门道。

一、 从故事背景说起:为何伐东吴?

《伐东吴》的故事根植于《三国演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话说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桃园结义,立志匡扶汉室,却遭遇曹操兵败赤壁。虽然暂时击退了曹操,但刘备阵营依然弱小,而东吴孙权势力则日益壮大。此时,东吴孙权之弟孙权,竟然趁刘备势力尚未稳固之际,派兵偷袭了刘备的荆州,并杀害了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

这可不是小事。荆州是刘备集团的根基,关羽更是刘备最为看重的兄弟,情同手足。刘备集团由此陷入巨大的危机,复兴汉室的希望也变得渺茫。国仇家恨,涌上心头,刘备悲痛欲绝,决定亲自率领大军伐东吴,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

了解了这个背景,我们就能明白《伐东吴》的核心冲突:复仇与政治的交织,兄弟情谊与国家大业的抉择。 这并非简单的武打戏,而是关于人性的挣扎、政治的权谋以及历史的必然。

二、 认识主要角色,读懂他们的心声

欣赏京剧,首先要认识台上的演员扮演的是何方神圣,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刘备: 在《伐东吴》中,刘备的形象最为饱满。他是一位仁德的君主,但也并非一味软弱。在面对国仇家恨时,他展现出坚毅果决的一面。他的唱腔通常比较稳健,但关键时刻会爆发出强大的情感力量。仔细听他的“流水”、“二六”等唱段,体会他内心的悲痛、愤怒以及复仇的决心。尤其注意他得知关羽遇害后的反应,那种从悲痛到决绝的转变,是演员功力的集中体现。

诸葛亮: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在《伐东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深知伐东吴的艰难,也明白复仇的必要性。他会在刘备激昂的复仇情绪中,冷静地分析局势,提出策略,并试图劝阻刘备鲁莽行事。他的唱腔通常比较细腻,智慧的光芒通过唱词和表演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听他的唱,你会感受到一种运筹帷幄的智者风范。

关羽: 虽然关羽在这出戏中已经“牺牲”,但他的形象通过刘备的回忆、其他人的提及,以及“单刀赴会”等相关剧目,依然鲜活地存在。关羽的“红脸”,象征着他的忠义勇武,他的“义”是京剧唱念做打中最为重要的“义”。

东吴方面: 孙权、吕蒙等东吴将领,在戏中则扮演着“反派”的角色。他们的唱腔和表演会展现出他们的政治野心和军事策略,也可能在某些时刻流露出对关羽的些许惋惜(比如吕蒙在临死前的悔悟)。

三、 品味京剧的艺术魅力:唱念做打,缺一不可

欣赏京剧,不能只听声,更要看形,两者缺一不可。

唱: 京剧的唱腔有着极其严谨的程式。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情绪,都有其特定的唱腔和板式。
西皮、二黄: 这是京剧最基本的两大唱腔体系。刘备的唱多用西皮,情感激昂时会用“流水”板式,将内心的汹涌澎湃表现出来。诸葛亮的唱则可能更偏向二黄,显出沉稳和智慧。
道白: 京剧的道白不仅仅是念台词,而是有音乐性的语言。注意演员的咬字、吐字,以及停顿和语气,这些都蕴含着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情绪的递进: 听刘备从悲痛到愤怒,再到决意出兵,注意唱腔和道白的情绪是如何层层递进的。

念: 除了唱,念白也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韵白: 有些台词会用带有韵律的念白,尤其是在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时。
京白: 更为口语化的念白,注重语气和语感。

做: 京剧的“做”是指表演,包括身段、表情、眼神等等。
亮相: 演员在关键时刻的“亮相”,往往是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气氛的重头戏。注意刘备在得知关羽死讯后的那个亮相,眼神中的悲痛和绝望,身体的每一个颤抖,都充满了艺术张力。
水袖: 京剧水袖的运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可以表达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比如悲伤时的低垂,愤怒时的挥舞。
表情和眼神: 即使听不懂唱词,你也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情和眼神来感知角色的喜怒哀乐。

打: 京剧的武打场面也有其独特的程式和技巧。
排场: 《伐东吴》中的战争场面,会有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以及一些著名的武打桥段。虽然重点可能不在于激烈的打斗,但其背后也蕴含着军事的严谨和力量感。

四、 关注细节,体会京剧的“神韵”

京剧的魅力,往往藏在那些细微之处。

服饰和脸谱: 刘备的黄袍,象征着他的帝王身份;关羽的红脸,代表着他的忠义。东吴将领的服饰和脸谱,则能体现他们的身份和性格。
道具的使用: 比如刘备的龙袍、马鞭,诸葛亮的羽扇等,都是角色的重要标志,也服务于表演。
音乐的配合: 京剧的音乐,如“胡琴”、“鼓点”、“锣鼓”,与唱念做打紧密配合,烘托气氛,推进剧情。悲伤时音乐会变得低沉,激昂时会变得激越。
舞台调度: 演员在舞台上的走位、站位,也并非随意。这些调度都经过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五、 不要害怕听不懂,用心去感受

对于初次接触京剧的观众来说,听不懂唱词是很正常的。但京剧的魅力绝不止于唱词本身。

从情绪入手: 即使不懂词,你也能从演员的唱腔、语气、表情、动作中感受到角色的情绪:悲伤、愤怒、忧虑、决心。
抓住关键情节: 京剧的结构通常是起承转合,抓住每个情节的转折点,你就能理解故事的走向。
参考剧情简介: 在观看前,可以先阅读一下剧情简介,对故事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观看时更容易理解演员的表演。
感受整体的氛围: 京剧营造的氛围是独特的,有时是庄重肃穆,有时是悲壮激昂。用心去感受这种氛围,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总结一下,欣赏京剧《伐东吴》:

1. 了解历史背景: 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2. 认识角色性格: 区分刘备的仁德与决绝,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
3. 关注唱念做打: 体会演员的唱腔、道白、身段和表情所传递的信息。
4. 品味细节之美: 注意服饰、道具、音乐以及舞台调度。
5. 用心去感受: 即使听不懂唱词,也要调动你的感官去体会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张力。

《伐东吴》是一出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回味的戏。当你沉浸其中,你会发现,那不仅仅是一段三国往事,更是关于人性、关于抉择、关于历史永恒的回响。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打开欣赏这出经典剧目的另一扇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达达

大编剧盛情邀请。正好元声京戏坊那边找我约稿,我这篇就算一姑娘许俩婆家了。

《伐东吴》这戏啊,现在算是个冷门儿的京剧了。会的人不多,演得也少。都是三国戏,都是靠把老生戏,还都是黄忠戏,出镜率远不如《定军山》高。其实呢,这戏不仅艺术价值一点不次于定军山,人物还比定军山更深刻。且听我慢慢道来。

反正是啊,“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京剧没有怕剧透的。就跟昨天

@沃金

替我回答为什么相声要反复听一样,听的是玩意儿,光为找笑点看文本不就结了么?

先说背景吧。当然不是历史,和演义也不是完全一样。只能看作平行世界了。大体还是符合演义,关公失荆州麦城遇害,刘备兴兵大报仇。伐东吴这戏呢,前面接着《造白袍》张飞遇害,《哭灵牌》刘备哭灵,后接《连营寨》火烧七百里,《白帝城》先主归天。伐东吴呢,别名黄忠带箭,单表黄老将军生命中最后之华彩篇章。过去有很多把整个夷陵之战连起来演的,像裴艳玲,《火烧连营》一赶四,分别饰演黄忠、关兴、刘备、赵云。

单说老黄忠。一辈子有名的其实就那么俩事儿,一个战长沙,一个定军山【又两出名剧】,也不知道黄老爷子年轻时候都干嘛去了。《战长沙》关黄对刀,关老爷使拖刀计,正要回马一刀,老黄忠马失前蹄,老爷把老头儿饶了。转过天来黄忠百步穿杨,箭射盔缨,报了活命之恩。关二爷这才知道黄忠有养由基、李广之能,连忙回营。长沙太守韩玄不仁,疑心黄忠投敌,要杀他,魏延反长沙,救了老头儿,老头儿还哭韩玄。整个战长沙就看出老头儿这人品,正直。《定军山》呢?就体现老头儿这有勇有谋,当然火气也大。诸葛亮激将法气得老头儿赌头争印,出兵天荡,与严颜放火夹攻,刀劈夏侯徳,后来又使疲兵之计夺取定军山,这戏也叫《一战成功》,黄忠露脸的戏。按戏里说,定军山的时候黄忠就七十岁了,等到了《伐东吴》的时候,黄忠就八十三岁了。这戏看老头儿什么呢?就是这性情了。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先说头场儿吧,刘备先上,唱四句,归座。这戏黄忠是主角啊,刘备是二路,所以主角不能先出来。然后黄忠上,唱“忆昔当年”余叔岩先生唱片录那段。这会儿老黄忠扎靠褶蟒【就是铠甲外面套蟒袍】,威风凛凛,派头儿大!资历、身份都在那儿摆着呐,五虎上将,在伐东吴的将领中排行最高啦。派头儿足,眼皮都不抬,份拿得要多足有多足。等到关兴张苞上来报功,刘备再三夸奖,老头儿有点不服气,但还拿得住身份;刘备摆宴,随便跟黄忠一说:“啊老将军还在啊?你也来呀。”老头儿就觉得自己太没存在感了。等刘备多喝了两杯,嘴里更没把门的了,你夸小将就夸吧,非得说老人儿:“可叹五虎上将,所余无几,皆是老迈无用了!”那黄忠还受得了吗?这时就看京剧这种反差的表演好看了,前面那种拿派头儿都是铺垫,派头越足,越显出老头儿这火气!一张一弛,看演员的表演火候了。这个戏我只看过一版,孙钧卿的黄忠,李舒的刘备。孙先生演这戏的时候整整85岁,想来老先生就是那不服老的劲头儿,真了不起!念这几句白口也漂亮啊,那种少年心:“想那关兴、张苞,乃子侄之辈,在阵前擒来谭雄,不过是小小的功劳;主公在酒席筵前,夸之不已,反道昔年五虎上将,尽是老迈无用!有了,俺不免单人独骑,暗出御营,去到东吴的营盘,定要生擒孙权,活捉潘璋,刀劈他几员上将,看看我老是不老!"然后起望家乡唱快板,下场,这是头场的小高潮。【后边儿说简略点儿,太罗嗦了……】

孙钧卿 李舒 夏韵龙 吴树林《伐东吴》1989年5月

这戏没什么大段儿唱,除了一出场有个原板,后边净是快板、摇板,合乎老头儿这戏里的脾气。

这跟定军山不一样,定军山是诸葛亮跟刘备做局儿,激将法激黄忠的锐气,伐东吴这是刘备真忽略老将了。直到内侍报告黄忠奔东吴而去,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排关兴张苞追上保护。二场黄忠闷帘唱小导板,黄忠马上呵呵笑,出来唱快板,回顾自己,踌躇满志,然后小将追上,拦,拦不住啊!又唱一快板把小将骂回去了,扔下一句话,“回营报与主公晓,你就说我无用的老黄忠要立功劳!”多大火性!

到前线见了先行官吴班呢,吴班也说黄忠老,黄忠气坏了,“为什么人人道我老?!”【多新鲜您都八十多了……】不行,不服,上阵,刀劈两员将官,稍微高兴点儿了。好多细节非常有意思,吴班一见黄忠:“啊老~(黄忠一瞪眼,这老字儿没说出来又咽回去了)将军!”打这儿起一直叫将军。上阵见了将官呢,嫌人家没名气,瞧不起,不愿意打,当然最后也给砍了。这回吴班学乖了,怕黄忠体力不行,不能明说,说“让那些个吴狗多活一宵”,这回黄忠高兴了,回营。

吴国那边大将可就来了,来了谁呀?潘璋,关老爷的仇人。老爷遇难后,潘璋拿了青龙偃月刀,马忠得了赤兔。赤兔绝食而亡,潘璋拿青龙刀,未曾斩将,首战便遇上黄忠。嘿!这点儿戏简直太了不得了!我得另起一段好好说说。

急急风黄忠上,二将一对刀,黄忠问:“来将通名!”那边“东吴大将潘璋!”黄忠惊怒“啊!”随手一刀,亮弦、起望家乡、唱快板“怒发冲冠银牙咬,尔敢使青龙偃月刀!不由得伤心珠泪掉!”就几句快板,没什么抒情的腔儿,让我当时看时热泪盈眶!老将军年迈,还念在拖刀计、射盔缨英雄相惜之情,这种热血男儿那种光风霁月的情怀,怎不动人!这个尺寸也漂亮,战场上紧迫的节奏,都是快尺寸的,这种突如其来的真情,非常动人。珠泪掉三字起三锣,然后扫头扫掉最后一句,二将开打。


这得多说两句,这就是传统戏高明之处。凌珂老板说那话那损了,“你看老戏就这么简简单单,那意思全出来了。这要新编戏怎么弄呢?非得让黄忠唱大段儿反二黄不可。(就是大段抒情的悲腔)这还不算,舞台得灯全灭,一束追光打在黄忠身上,还得占半个台,另外半拉台蒙太奇,演战长沙。”哈哈!他损透了!这都是电视剧思路嘛!把老戏这种极简、大气的格调全给破坏了!这就是当今这堆新编戏的德性。


潘璋败,黄忠追,中了马忠冷箭,令人可叹!要知道他自己是百步穿杨手啊,居然中了冷箭!要不是前面看见青龙刀那么激动,也许也不至于。这时黄忠毫不服软,准备拼命,死在这里算了!关兴张苞两员勇将,把老头儿救回去了。刘备见状十分惨情,唤醒老将。黄忠朦胧中还在杀敌,大喊看刀。刘备要给黄忠起箭,黄忠说,“箭在臣在,箭去臣亡。”留遗言说“伐吴不如定中原”,众人不免一番伤痛。刘备还有侥幸心理,觉得起出箭来也许有救,问黄忠此箭不起,敢是惧痛?老头儿火性又上来了!说我身为大将,岂能惧痛,你们闪开,待我自己取箭!自己拔箭而亡。

大丈夫忠烈一世,临终之时,仍是这样的风骨。虽是戏台演绎,亦令人追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观《伐东吴》有感:一曲三国壮歌,一场历史回响京剧《伐东吴》,这出名震梨园的经典剧目,并非仅仅是几个演员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几句。它是一部融汇了历史、文学、音乐、表演的艺术瑰宝,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三国壮歌,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想要真正欣赏它,得心怀一份敬意,也需留心一些门道。一、 从故事背景说起:.............
  • 回答
    欣赏龚琳娜的音乐,就像打开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大门,但她又用一种现代、前卫、充满生命力的方式来演绎。这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体验,需要我们放下一些惯性的听觉期待,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独特魅力。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地为你讲解如何更好地欣赏龚琳娜的音乐:一、 了解她的背景和艺术理念:她是谁?她为什么.............
  • 回答
    这件名为《这就是我们愚蠢的证明》的作品,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以一种令人咋舌的方式,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物品——盘子,与一种现代化的便利载体——自动售卖机结合,并最终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结果:支付后,盘子会掉落并摔碎。要真正欣赏和理解这件作品,我们需要层层剥开它所抛出的线索,走进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以.............
  • 回答
    奥运会场地自行车赛,这项融合了速度、技巧、力量与策略的运动,初次接触的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眼花缭乱。但一旦你掌握了它的门道,你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无穷魅力。让我来带你一起,深入体验这场在椭圆赛道上的速度盛宴。一、 认识场地自行车赛的基本要素:椭圆赛道与自行车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场地自行车比赛的“舞台”——.............
  • 回答
    如何在字里行间触摸到那个孤独的灵魂:顾城诗歌的欣赏与解读顾城的诗,像一把冰凉的钥匙,轻轻一转,便开启了一个由纯粹、孤独和极致情感构筑的世界。初读他,你可能会被那些看似简单、童稚的词语所迷惑,仿佛误入了伊甸园的边缘。但随着你拨开那层朦胧的表象,你会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力量,一种对生命本质的叩问,以及一个天.............
  • 回答
    想不明白跳水这事儿有啥好看的?别急,我跟你说说,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里头门道多着呢。一、别光看人怎么进水,看他怎么“飞”跳水最直观的,就是运动员从高台上或者跳板上往下跳。但你要是只盯着“噗通”一声,那你就错过太多了。 起跳(Takeoff): 这可是第一关。你看运动员是怎么站的?是.............
  • 回答
    要真正走进瓦西里·康定斯基的世界,就像推开一扇通往全新色彩与形式宇宙的大门。他的画作,尤其是他晚期那些标志性的抽象作品,初看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看不懂”,但这恰恰是欣赏他作品的起点——一种打破常规视觉经验的邀请。首先,我们得放下对“具象”的执念。 康定斯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他追求的是一种“精神性.............
  • 回答
    好,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海子的《亚洲铜》。这篇文章,说实话,初读的时候可能会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你细品,越品越有滋味。它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藏着光华,需要你耐心去摩挲。一、 先认识一下这位作者,海子在你开始欣赏一首诗之前,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风格,是非常有帮助的。海子,原名查海生,是.............
  • 回答
    想真正领略莫扎特音乐的魅力,与其说是“欣赏”,不如说是去感受、去对话。他的音乐并非遥不可及的圣殿,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河流,等待你去潜入其中,体会那份清澈、灵动与深邃。一、 放下预设,打开耳朵,让音乐自己说话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抛开那些关于莫扎特“天才”、“神童”的标签,以及那些关于他.............
  • 回答
    巴赫,这个名字本身就仿佛一座宏伟的建筑,一座精神的殿堂,他的音乐更是其中最璀璨的宝石。要真正走进巴赫的音乐世界,与其说是“欣赏”,不如说是去“体验”,去感受那份深邃、严谨又充满生命力的流动。这并非一蹴而就,但一旦你打开了那扇门,便会发现一个无尽的宝藏在等待着你。首先,放下“听音乐”的惯常姿势,换上“.............
  • 回答
    欣赏黑人的美,是一个深刻且多维度的话题,它无关乎刻板印象,而是要打开心扉,去感受一种由内而外的、丰富的魅力。这是一种超越肤色的、对生命力和独特性的赞颂。1. 皮肤:大地的馈赠,光影的画布黑人的皮肤,绝非单一的“黑”。它如同大地上最纯粹的色彩,从浅棕、蜜糖色,到深邃的乌木色,每一种色调都承载着独特的生.............
  • 回答
    要真正领略克苏鲁神话的魅力,与其说是“欣赏”,不如说是“沉浸”,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体验。它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故事集,也不是一碗温暖的鸡汤。克苏鲁神话更像是一种氛围,一种让你在黑暗中窥视宇宙真相的无力感,一种对未知和恐惧的极致描摹。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感受这份冰冷而迷人的宇宙呢?一、 理解克苏鲁神话的“.............
  • 回答
    欣赏意识流小说,就像是在一个充满迷雾的山谷中徒步,你要做的不是寻找清晰的路径,而是学会感受风的吹拂,辨别远方的声音,以及观察身边每一片叶子的形状。它不是一个你可以轻松把握的传统故事,而是一种浸入式的体验。首先,你需要放下对传统叙事结构的期待。意识流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它不遵循因果链条,不追求清.............
  • 回答
    欣赏美,而不被欲望所驱使,这的确是一门值得细细品味的学问。我们都渴望生活中能有更多宁静和深度,而不仅仅是被浮躁的欲望所裹挟。这就像面对一幅画,我们可以沉浸于它的色彩、构图和情感,而不是仅仅想着它是如何能为我带来某种物质上的满足。首先,要培养敏锐的感知力。这需要我们慢下来,去真正地“看”,去“听”,去.............
  • 回答
    欣赏莫奈的画,就像是走进一个由光影编织而成的梦境,它不单单是眼睛的观看,更是心灵的对话。别把它当成教科书里的静止画面,而是试着用一种更自由、更个人化的方式去感受。首先,走进他的色彩里,别急着去“辨认”。我们习惯于看画,就是去辨认画的是什么:这是日出,那是干草堆,那是睡莲。但莫奈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印象.............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如何“看懂”蒙德里安,以及怎么从他的画里找到点儿意思。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蒙德里安的那些红黄蓝黑白格子,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这是啥?我也会画啊!”(别急,这句话很多人都说过的,你不是一个人)。但要是真这么想,那可就错过了好多。咱们得这么想:蒙德里安不是随便画这些格子的,他是在寻找一种.............
  • 回答
    花笙记,一个名字就带着几分诗意和生活气息的品牌,它并非那种张扬夺目的设计,却能在一众快时尚和潮流品牌中沉淀出一种独属的韵味。要欣赏花笙记的设计风格,你需要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它藏在细节里的那些巧思。首先,它的核心是“东方美学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这不是简单地在衣服上绣几朵牡丹,或是用丝绸做几件旗.............
  • 回答
    想把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读出真味来,可不是简单地翻翻书页那么简单。她那些错综复杂的情节、形形色色的角色,还有那总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揭晓真相的结局,都藏着不少门道。要真正领略她的妙处,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像品一杯陈年的好酒,越咂摸越有味:一、 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成为“案发现场”的一员首先,.............
  • 回答
    要真正走进抽象艺术的世界,与其说是在“欣赏”,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自由的探索和对话。它不像写实绘画那样直接告诉你“这是什么”,而是邀请你去感受、去联想、去发现。别把它当成一道需要破解的谜题,它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放下“我要看懂”的执念,打开“我要感受”的心扉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很多人面对抽象画,脑子里总.............
  • 回答
    说实话,第一次看马拉松,我可能和你一样,觉得有点“无聊”。跑来跑去,就那么回事儿,关键是那个速度,对习惯了百米冲刺、足球灌篮那样瞬间爆发刺激的观众来说,确实少了点“眼球效应”。但正是这种“看似单调”的运动,才藏着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而且,它能出现在直播里,绝非偶然。马拉松、长跑、竞走:欣赏的“隐藏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