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任何同学或者和兰州兽医研究所有关的工作人员希望接受匿名采访或者提供线索,欢迎私信我!我一定会给各位保密的,谢谢!!(无关人员请不要发信息骚扰)
报道来了:
近日有网友反映称,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很多师生在布鲁菌病的检测中,发现抗体呈阳性。兰州兽研承认确有此事,并强调呈阳性并不意味着确诊患病。
布鲁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的主要表现为发烧,及时治疗的话可以痊愈,9成患者不会再复发。但如果严重,也导致失去生育能力和工作能力。虽然布病不能人传人,但兰州兽研所作为当地研究机构购买实验动物的重要来源,消息一出,让当地研究者也担心自己买的动物是否被感染,这两天纷纷前往医院进行自查。据了解,早在上个月底,兰州兽研所就已经有疑似病例出现,为何一直都没有公开发声?
记者检索网络发现,从本月初开始,陆续有网友反映“兰州兽医研究所”出现疑似布病疫情,记者联络到多位学生,他们表示,确有其事,兰州兽研所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一开始研究所有两只实验老鼠被发现不孕不育,进行相关检测后发现了布病抗体阳性。
兰州兽研所学生:“应该是上周一,我们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实验小鼠不孕不育,他们马上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了抗体阳性之后,这些事情传开,然后大家截止到现在都来医院做检查。”
这位学生告诉记者,他从事的并非布病研究,也没有打过相关疫苗,但接触过牛羊和实验鼠,也被查出抗体阳性,目前很多同学还没有像发烧、器官肿大这样的临床症状,所以按照诊断标准,目前,连“疑似患病”也说不上,但由于布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丧失生育和劳动能力,他们还是很担心。
(一位同学发给记者的检测报告)
兰州兽研所学生:“现在确切原因都还在查,单位带我们来检查,也给开了药,大部分人是没有临床症状。确诊是要结合临床症状,所以现在唯一的事实就是我们这些91个人都是到医院检查布病抗体阳性。这个病如果不积极接受治疗,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后果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而言。”
兰州多所高校从兽研所购买实验用动物也有学生去兽研所做短期实验
不仅仅是兰州兽研所,甘肃农业大学一位学生告诉记者,由于兰州多所高校都从兽研所购买实验用动物,而且也会有学生去兽研所做短期实验,在没搞清病原是什么的前提下,他们也很担心,纷纷前往医院去做相关检查。
甘肃农业大学学生:“不是兽研所的学生,我们是从他那买过实验动物,所以我们过来检查的。就是整个兰州市的实验动物全都是兽研所出的,研究机构的等级比较高,像我们甘农大,还有其他的高校都往那边送学生去做实验嘛,但是我们做兽医、做动物的实验感染的几率特别大,因为我们买动物的时候,都说是不含任何病原体的动物!”
一位从事布病疫苗研究的研究者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疫苗研究单位距离兰州兽研所不远,专门出品布病疫苗,按理说从事相关疾病研究的工作人员都要打疫苗,他想不明白为何一个专门的兽医研究机构能有这种事情发生。
布病疫苗研究者:“以我们这边来说的话,如果你从事这方面疾病的研究,被传染的概率比较大,比较危险的工作,是会有规定要求他们打疫苗的,至于为什么没打?我就不知道了。”
在报道播出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市卫健委相继发布公告称,11月28-29日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陪同学生前往医院诊治,同时关闭相关实验室并开展调查。
公告称,截至目前,共检测263人份,经甘肃省疾控中心确认呈现血清学阳性65人。血清学阳性人员中个别人员自感有身体不适现象,其余人员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目前已经成立联合工作组到兰州兽医研究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调诊断治疗。
兽研所收到报告后,封闭相关实验室、实验动物、动物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组调查40多人,配合调查组对实验室进行了取样,对阳性人员用餐餐厅、研究所周边饭馆进行调查。目前,具体的疫源调查工作正在进行。
专家组评估认为,布病是人畜共患性疾病,人的传染源主要是牛羊等染疫动物,人传人的风险极小,目前国内尚未报道过人传染人的病例。该研究所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已经落实,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新的威胁。
事件进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版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
好奇现在怎么样了
再次提醒生物安全绝对值得注意,特别是从事病原相关的研究以及与动物密切接触的相关从业人员。早上到实验室更新了关于病原、致病机制、公共卫生相关内容。
2019年12月8日更新:目前认为比较权威全面的资料《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请大家参考。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人以及牛、羊、猪、犬等动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该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可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社会经济损失。为规范布鲁菌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多次深入讨论,形成了《布鲁菌病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布鲁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
(执笔者:张文宏、张跃新
参加本共识讨论的专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白雪帆、曹武奎、陈智、陈良、陈建杰、陈澍、陈天艳、陈永平、程良斌、冯缨、甘建和、高志良、龚国忠、龚作炯、韩涛、洪亮、侯金林、胡必杰、黄祖瑚、江建宁、金昱、李欣、李家斌、李军、李兰娟、李太生、李兴旺、李用国、李智伟、梁海林、林明华、刘正印、卢洪洲、卢峪霞、孟庆华、缪晓辉、倪鎏达、倪武、潘晨、彭劼、任万华、尚佳、邵凌云、盛吉芳、石荔、谭德明、唐红、田德英、万谟彬、王峰、王凯、王贵强、王慧芬、王建设、王磊、王明贵、王宇明、魏少峰、翁心华、乌云、吴疆、武淑环、肖永红、谢青、谢敬东、熊勇、徐小微、许洁、颜学兵、杨东亮、杨兴祥、易建华、余祖江、俞云松、袁宏、袁静、臧国庆、张福杰、张洁、张伦理、张文宏、张欣欣、张跃新、赵彩彦、赵龙凤、赵英仁、甄真、郑昕、朱传武)
全文链接可免费查看
从昨天晚上知乎爆料到今天下午官方回复,事情总算走入正轨,也算比较欣慰,但是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查公布。
2. 澎湃新闻报道:
3. 新闻报道前的疑问:
希望大家理性对待,科学讨论,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但是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已解决括号中:
1、血清阳性的检测结果没有(已确认)。
2、关于感染总人数有待确认(65人)。
3、 传染源是否确认?是否做好消毒工作?(关键点,进行中)。
4、本次事件影响还是很大的,希望可以尽快调查清楚。
治疗相关请咨询专业医生,在此不做讨论。
4. 新京报报道:
5. 如下为原答案:
只是这么多学生布病血清阳性,这难道不足以引起领导重视吗,安全高于一切,不是一句空话?更何况背后还可能影响更多家庭!希望可以妥善处理!参见官方回复,以下措施基本都在进行。
5.1 应立即采取一下措施:
1、研究所成立专项小组立即全面筛查、血清阳性的紧急治疗。
2、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源及所内传播途径,全面消毒,清除传染源,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大,这点非常重要。
3、主动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采取进一步措施将损失降低成本最小!
看了相关报道,基本也是这样处理的,希望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妥善解决。
5.2 、作为学生
5.2.1 血清阳性:
血清学主要检测抗体,血清学阳性意味着一下两点
(1)打过疫苗。(2)病原感染后产生了相应的抗体(需要病原学检测以确定是否清除)
作为一个胞内寄生菌真的不容易治疗,血清阳性的同学情立即前往好的医院治疗,祝好!
5.2.2 血清阴性:
血清学阴性并不完全意味没有问题,可能还在潜伏期没有相应抗体产生或者没有感染。
血清学阴性同学避免直接接触相关动物?据WHO统计在100个国家中,每年有50万人报告发病。2019年10月(2019年10月1日0时至10月31日24时)我国布病感染2717人死亡1。该病很少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是可通过哺乳和性接触传播。
友情提醒:请注意生物安全,特别是还在做实验的小伙伴,如果有伤口或者生病建议不要去实验室,做好防护比如戴口罩。实验过程注意严格消毒。
5.2.3 疑似:部分检测结果可能是可疑,意味着结果在阴性和阳性之间,需要重复检测或者等一定时间后再次检测。
建议多家医院检测确诊,不比十分恐慌调整心态积极治疗。
5.3、布病
5.3.1 传染源是一种细菌:
布病是由胞内寄生菌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人蓄共患传染病,属于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或者短杆菌,无芽孢,不产生外毒素,有较强的的内毒素,有6个种19个生物型,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在全球多个国家流行,甚至可以被用作生物武器,我国布病疫情防控严峻。主要感染巨噬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
本病对环境抵抗力强,水和土壤中可存活72-114天,但对消毒剂敏感,多种常用消毒剂如新洁尔灭、甲醛等可以消毒。 病原菌首先寄居于局部淋巴结, 增殖后突破淋巴结屏障进入血液, 引起菌血症,可发生中毒症状, 病原菌随血液循环寄生到脏器细胞, 造成相应损害及临床表现, 当脏器细胞内的细菌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再次进入血液循环, 释放内毒素, 导致体温再次上升, 呈现反复的发热现象, 临床上表现为 “波浪热”。
5.3.2 感染途径有限:
人不是天然宿主,主要感染羊、牛、猪等家畜,人类感染主要是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者被污染的食品而感染。目前无确切证据表明可以人传染人或者医院内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
5.3.3 布病的防治:
目前主要是以疫苗接种为主的预防为主,关于治疗请咨询相关专业医生。
5.4 专业书中关于布病:
参考书一:
2. 致病性:
参考书二:兽医传染病学-陈溥言 第五版(动物医学专业想必都知道这本书)
病原、致病机制、公共卫生
参考文献(以上专业书):
五、相关扩
3. 感染布氏杆菌后,如何治疗
4. 关于治疗
6、反思
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生物安全!
非洲猪瘟暴发的时候强调不知道多少人真正在意?毕竟只感染猪,一旦发生感染人的病原大家似乎开始了恐慌,请切记无论何时注意生物安全,特别是相关人员。
这是极其严重的事故。
布氏病是乙类传染病,一次就是几十的阳性,直接暂停整个所的一切动物实验都是应该的。
现在还在调查相关的情况,之前东农那次就是用未检疫的动物导致的。理论上说,小白鼠饲养的地方和大型动物饲养的动物房肯定不在一块,小白鼠应该是无菌饲养,按理说很难感染疾病。如果真是来源于实验动物,那么就很可能是动物房管理出了重大纰漏。
一般情况下,布病人传人的概率极低。所以这次这么大规模的阳性,真的很蹊跷,希望调查结果能够找出问题,天灾归天灾,人祸归人祸,查出污染源尽早处理。
国内的很多科研院所,还有大学,科研水平真的很高,但是科研相关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就像动物房这种公用的设施或者公用的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就有好几种不同的套路。
有的学校花钱建了公用的动物房和细胞室,或者买了公用的大型仪器,就需要人管理,那么有两种套路:
1)建立仪器平台,找专人管理。专门花钱聘用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来管理,但是很难——没有所谓的仪器设备管理专业,所以管理人员也得是在相关专业读了十几年读到博士博后了才算是有独立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对这些人来说,是谋取个教职好还是干一个不太有升职空间的纯技术人员好?
现在很多学校都搞仪器平台,但是根本找不到足够的、合适的管理人员。因为仪器设备种类实在太多,而掌握某种仪器设备的管理能力又需要非常高的学历才行。就像动物实验这方面,一般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根本没有独立管理动物房的能力和经验(这个技术人员是要对动物实验的安全性负责的,是要能阻止那些顶着教授副教授帽子的人的危险操作的)——而一个掌握动物实验管理的技术人员可能根本不懂怎么管理细胞房。
折衷的办法也有,即每个实验室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可以使用仪器平台——他们在购买新仪器之前会接受厂家的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由他们负责仪器的日常管理。这种方法对一些操作简单的设备来说还好,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科研都跨学科,化学院也整动物房、细胞室、共聚焦,你让读了十几年化学专业的学生管动物?
2)直接给某个做相关研究的课题组代管。好像挺好?其实经常管着管着就变成这个课题组的私有财产了。本来花学校钱买的设备,变成了某个组专用。他们想用随时用,别人想用就得等。要么就是老师和负责老师疏通关系,学生和负责学生也疏通关系,搞得一个学校乌烟瘴气。
还有折衷的套路就是聘用一个管理人员然后给他教职,这个其实本质上和交给某个课题组代管没有区别。最终很可能都会变成某个课题组私有的东西,你想做就麻烦。除非你学校能够把这种公用仪器制度贯彻下去,要求这个课题组必须保证其他人的使用;或者这个课题组的老师人品很好,责任心很强——我曾经呆过的一个学校的NMR实验室的管理老师就是这样,你做实验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她提,甚至你可能文章都不会挂她的名字,但是她是NMR的管理者,她会不厌其烦的给你解释你的问题,还会扩展,甚至会给你下一步实验给出建议——但是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这么品德高尚。
我可以预见的是,兰兽研是国内顶尖的兽医学科研机构,对动物实验方面的管理再怎么着也得比很多学校化学院自己搭的动物房要规范,但是都能出这种问题,我是觉得很多学校的动物实验可能是没出问题,但绝对有隐患。
但并不是说国内就没有管理非常到位的机构了,也是有的,只要愿意付出成本——不仅是物质成本,还有精力、时间和责任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