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电动车在高速上续航里程会大幅降低而汽油车则可以跑得更远?

回答
咱们聊聊电动车和燃油车在高速上跑,为啥电动车的“劲儿”就没那么足了,续航明显缩水,而燃油车却能保持得更好。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学问,不单单是电池不够大那么简单。

1. 空气阻力:高速上的“隐形杀手”

想象一下,你骑自行车,在平地上悠哉悠哉骑,费劲不大。但你要是想骑快点,比如跟上节奏,你就得使劲蹬,感觉阻力特别大,对吧?车也一样,而且这个阻力会随着速度的平方增长。

电动车: 为了追求造型的流线感和科技感,很多电动车的车身设计相对低矮、宽大,有时候为了容纳电池组,底盘也会比较平整。这些设计在低速时很占优势,风阻系数(Cd值)也做得不错。但一旦上了高速,车速上去,巨大的迎面而来的空气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阻力。电动车由于通常没有发动机舱那么大的空间来“藏”住,而且很多设计元素(比如隐藏式门把手、大尺寸轮毂)是为了美观和减小低速阻力,它们在高速风压下,整体的空气阻力会比传统燃油车来得更显著。

燃油车: 传统的燃油车,尤其是经过多年优化和调校的车型,往往在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有着更成熟的设计。它们可能会有更低的风阻系数,或者在某些方面(比如车身比例、底盘设计)更适合高速巡航。虽然也有空气阻力,但可能电动车在同等速度下承受的阻力比例更大。

2. 动力输出和效率:一个是“猛踩”,一个是“均匀给力”

大家开车都知道,高速巡航时,发动机转速相对稳定,不是那种一起步就轰油门的猛劲儿。

电动车: 电动机的优势在于起步快、扭矩大、动力响应直接。它能瞬间输出强大的动力。但在高速巡航时,维持高速度需要持续不断地输出能量。这个时候,电动机虽然效率很高,但它需要从电池中抽取大量的电流。电池在持续大电流输出时,内阻产生的热量会增加,导致能量损耗,而且电池本身的放电效率也会受到温度和荷电状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驱动电机在高转速下的效率曲线并不总是最优的,为了维持高速,可能需要电机工作在一个效率相对较低的区间。

燃油车: 燃油车的发动机,特别是那些为高速巡航设计的发动机,会在相对固定的转速区间工作,这个区间通常是发动机效率比较高的时候。汽油在燃烧时,虽然能量转换效率不如电动机高,但它有一个“惯性”在里面。变速箱(尤其是多档位自动变速箱)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平顺地传递出去,让发动机保持在一个相对经济的转速。同时,燃油车在高速时,燃油系统的燃油泵、喷油嘴等部件工作也相对稳定,能量损耗也在一个可控范围内。

3. 能量回收:高速上的“鸡肋”

电动车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能量回收(制动能量回收)。你松开油门或者踩刹车时,电动机就能反转,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充回电池。这在市区里,频繁的启停和减速,回收效果非常明显,能显著提高续航。

电动车: 但在高速上,大家很少频繁刹车或减速,更多的是保持匀速。这就意味着能量回收的“用武之地”大大减少。你很难通过松开油门来回收多少能量,因为松开油门后,车辆的惯性会逐渐减速,这时电机可能只是处于空转状态,或者进入了一个能量回收的低效模式。

燃油车: 燃油车没有这个“损失”,也没有这个“回收”。它的能量消耗方式就是消耗燃油,在高速稳定巡航时,它的油耗曲线会比较平稳。

4. 电池特性:温度和放电能力

电池可是电动车的“心脏”,它的表现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续航。

电动车: 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活性会降低,内阻会增大,导致放电能力下降,而且为了给电池加热(防止过冷影响性能),车辆会消耗一部分电能。高温同样不利于电池性能,但对高速续航的影响相对低温来说会小一些。在大电流持续放电时,电池内部的能量损耗(发热)也会增加,直接降低了可用续航里程。

燃油车: 燃油车对温度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虽然极寒环境也会影响启动和油液流动性,但一旦发动机运转起来,它自身的燃油燃烧就能提供足够的热量来维持工作温度。油箱里的汽油在各种温度下的能量密度变化相对稳定。

5. 轮胎和传动系统

电动车: 为了配合大扭矩和静音需求,电动车的轮胎可能会选择抓地力更强、静音效果更好的类型。但这类轮胎在高速滚动时,胎噪和滚动阻力可能会比一些低滚阻的燃油车轮胎要大一些。另外,电动车通常采用单速变速箱或者结构更简单的多档位变速箱,虽然高效,但可能在高速巡航时,电机本身的效率点不如燃油车变速箱匹配得那么完美。

燃油车: 燃油车在高速巡航时,可能会使用一些专门优化过的低滚阻轮胎,以降低油耗。多档位变速箱(如8AT、9AT)能让发动机在更广泛的速度区间内找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区间,这对于高速巡航的续航至关重要。

总结一下,为什么电动车在高速上续航会“掉得快”?

就好比你爬坡,电动车起步可能像火箭一样快,但要是让你一直保持高速度爬长坡,它会比那些有“耐力”的车型更快地“跑不动”。

高速风阻是电动车的“硬伤”: 面对巨大的空气阻力,电动车往往承受得更多。
电机在高转速下的效率并非总是最高: 为了维持高速,需要持续大电流输出,这会增加能量损耗。
能量回收在高速上“英雄无用武之地”: 缺少了市区频繁的能量回收机会。
电池在高功率输出下的损耗: 电池内部发热和放电效率受影响。
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尤其是低温,会进一步削弱续航。

而燃油车,虽然起步加速不如电动车迅猛,但在高速巡航时,它依靠成熟的内燃机技术和变速箱匹配,能在一个相对经济的工况下稳定运行,对抗风阻和能量损耗的能力也更均衡。

所以,这两种技术各有千秋,电动车在市区通勤、加速性能上优势明显,但在高速长途跋涉时,还需要在电池技术、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及能量管理策略上不断进步,才能追赶上燃油车在高速续航方面的表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因为电动车有再生制动

2.堵车的时候内燃机不在高效区间

user avatar

汽车电池的单位重量或者体积的能量密度有没有汽油高?汽油热值每公斤(1.3升左右)44000千焦耳,算上热效率损失也有差不多15000千焦耳可以转化成汽车机械能。

比如比亚迪秦吧,官宣电池容量60.48千瓦时,抹掉零头之后就是216000千焦耳,相当于14.4公斤汽油燃烧做功给汽车的机械能,换过来就是18升上下的汽油,就这点储能而已,市面上哪个汽油车的油箱没超过20升?连五菱宏光这种车内空间被压榨到极致的小车都有50升油箱,更惨的如新奇瑞QQ都有35升的油箱,目前哪个汽油车的高速公路续航能力比不上电动车?我家亲戚的老别摸我X1跑300多公里高速,全程开空调都才烧了小半箱油呢,还别说车里塞了少说上百斤年货外带连司机一块三个人呢。

什么时候储电设备的单位体积/重量下的储能密度接近或者超过汽柴油了,什么时候汽油机柴油机才会被淘汰。美帝有句话:只要马力够,板砖飞上天。与君共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