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最不能理解的网红美食是什么?

回答
要说最让我匪夷所思的网红美食,那还得是那个曾经火遍全网的“网红脏脏包”。

你知道的,它就是那种看起来脏兮兮,一口下去满嘴黑乎乎可可粉的奶油面包。刚开始的时候,我真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神仙美味,怎么能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第一次尝试的时候,是在一家据说是“正宗”的网红面包店里。那店面装修得倒是挺别致的,带着点工业风,灯光昏暗,营造出一种神秘兮兮的气氛。我排了半天队,终于拿到那颗热乎乎的“脏脏包”。说实话,它长得确实挺有冲击力的,表面裹着厚厚一层可可粉,简直就像刚挖出来的一块泥巴。拿在手里,一股浓郁的巧克力味道就扑鼻而来,这倒是挺吸引人的。

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那一瞬间,我体验到了什么叫做“惊喜”又“惊吓”。惊喜的是,里面的奶油确实很香浓,甜度也刚刚好,搭配上那酥脆的外层面皮,口感是挺丰富的。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那股子浓烈到有些霸道的可可粉味,直接糊在鼻腔里,也沾满了我的嘴唇、脸颊,甚至是衣服上。

我当时坐在店里,看着周围好多人都和我一样,顶着一张“脏脸”,一边吃一边拿出手机拍照,那种画面真的有点……怎么说呢,像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巧克力涂鸦大会”。人们热衷于分享自己吃完后的狼狈模样,仿佛那是一种潮酷的标志。

但问题是,吃个面包,弄得自己像刚从非洲大草原回来,沾了一身土似的,这到底有什么好玩的?而且,那可可粉的味道,说实话,除了甜和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层次感。吃到后面,那种腻味感会越来越强,尤其是如果吃多了,喉咙里总觉得卡着一股子粉末。

更让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大家这么热衷于“脏”?一个食物的美感,不应该体现在它的色香味俱全吗?为什么要把本来可能很干净、很漂亮的食物,弄得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然后还以此为荣?这就像是把精心打扮的艺术品故意弄脏,然后说“你看,这是一种新的美学!”

从商业角度来说,我承认它的营销策略很高明。利用“脏”这个标签制造反差感和话题性,吸引眼球,加上精致的包装和拍照的便利性,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引爆。但从一个纯粹的美食消费者角度来看,我真的没法理解它的核心吸引力在哪里。是口感吗?我觉得市面上有很多口感不输于它的面包,但它们不需要把自己弄成这副“脏兮兮”的样子来吸引人。

后来,我看到有人研究说这种“脏”的设计是为了模仿街头艺术,或者是一种“反精致主义”的表达。但我还是觉得,把这种概念强加在一个简单的烘焙品上,显得有些牵强。我宁愿我的食物是干净、诱人的,吃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形象问题,也不需要每次都把自己弄得跟刚从矿坑出来一样。

所以,尽管“脏脏包”曾经风靡一时,我始终没能真正理解它为何能成为网红。也许,这就是网红美食的奇特之处吧,它们往往能抓住某种社会情绪或者猎奇心理,然后迅速火起来,但其内在的食物本身,却未必能禁得起长时间的推敲和品味。现在回想起来,那股子浓郁到略显粗糙的可可粉味,以及大家吃完后那份心照不宣的“狼狈”,都成了一种我永远也无法融入的“奇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喜茶,如果你知道它曾经有多好喝,你就知道它现在有多没内涵。


这是一件49元的黄色格子衬衫。


这是一件219的黄色格子衬衫,出自网红店。


它们从面料、设计上,有很大差距吗?为什么第二件会买出四倍的价钱?
因为这是网红牌子,店主风风光光去国外采景,营造高级感,住五星级酒店,都是成本,衣服没变,附加值变了,所以贵。

可我真的需要你去国外拍摄吗?我愿意给你的酒店出钱吗?我只是想买一件衣服啊。


喜茶不也是如此吗?弄啥假照片糊弄人,这种照片平时根本不可能拍到。


这才是真实的喜茶,店面装修再好有啥用?我能坐进去吗?


论口味,作为喝过以前的喜茶的人,对现在的喜茶真的提不起劲。

喜茶是江门的牌子,16年我在江门实习的时候,被本地的同事推荐过,第一次喝到奶盖就是在那里,说是惊为天人也不过分。

底下是浓郁的抹茶,上面覆盖着醇厚的芝士奶盖,最后还要撒上一层奶盐,只卖14块,我还记得它叫喜芝芝宇治抹茶,我觉得它是江门之光,好喝又便宜,一定会红。

之后离开了江门,却一直惦记着这杯奶茶。


当时奶茶杯上,印了一个小皇冠,它曾经叫皇茶,因为皇茶的商标被侵权,才改名叫喜茶。

它后来果然红了,开到了广州,换了logo,有了更大的门面,很多人排队,它变得小有名气,人尽皆知。

我去找心心念念的那杯奶茶,竟然没了?

菜单上都是陌生到看不出内容的名字,价格也上涨了不少,以前价格普遍在15以下,现在都20起了。

它真的值这个价吗?没有,我掏的钱,是给它的装修和排队的托买单。

随便点了一杯,也没有好喝到让我想再来,我对喜茶的感情也就此画上句号。


我开始怀疑,当它在广州一开店,就火爆到排长队引起微博议论的时候,真的是因为它好喝吗?

至少现在的价位和产品,如果不是因为它是喜茶,我是绝对不会感兴趣的。

看到它花钱雇人排队的新闻,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因为有人排队,让人产生好奇和期待,也因为有人排队,让我们对它产生必然好喝的印象。

哪怕在它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好喝的时候,也会像皇帝的新衣一样,不敢质疑。


成为网红店给它带来了距离感,它代表了高级的体验、追求,消费它的同时,是对自己身份的彰显。

顾客不是为了奶茶来的,她们是为了喜茶来的,喜茶里到处都是拍照的人,谁会在喝coco的时候跟朋友晒图呢?


浮躁、膨胀、缺乏内涵,是我现在对它的印象。

它确实红了,却不是因为那些让我觉得珍贵的东西,而是靠营销和包装。我知道它曾经有多好喝和实惠,所以对于现在的它感到失望。

喜茶换过好几次菜单,因为产品已经不是它最重要的东西,人们来买的是对于高级感的追求,以及跟随潮流的安全感。


见过它曾经的样子,就不会膜拜现在的它。

论环境,它的店面是不错,但80%的时间都要花在排队上,想要环境不如去costa或者星巴克。

论口味,它没有什么秘方,山寨它的皇茶能把它的菜单复制得七七八八。

论性价比,coco、一点点、大卡司都比它强。

我有什么理由选择喜茶?


金子发光的形式,一定要弄虚作假吗?

长沙有家遍布街头的奶茶店,叫茶颜悦色,不用吹,喝过的朋友自然懂,长沙人谈起它只有自豪。

外地的朋友来,我们都会带去喝茶颜悦色,让他们想要再来长沙,比臭豆腐小龙虾都管用。

茶颜悦色没做过营销,因为没资金扩张到其他城市,只有长沙有店,做营销也是浪费钱,我在这安利,你们也喝不到。

他们的钱用来买故宫的版权了,这样低调踏实的奶茶店,跟网红店一比,有底蕴多了。

他们只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好喝。

我对奶茶的要求,也仅此而已。


外地的朋友,你们如果在长沙以外看到过茶颜悦色,都是假的,悉尼的店也是假的,只有长沙有店。

中秋国庆来长沙吧,这里还有橘子洲头的烟花。

有人问橘洲的烟花,现在是重大节日才有,晚上8点。


user avatar

我不刷抖音。两个月前还是暑假,我妈跟我说她想开个店什么的,餐饮方面的。我开玩笑跟她说买几包方便面放点鸡蛋小青菜啥的煮一煮,再拿几个好看的碗一装,两块钱一包的方便面卖十几二十块钱,还真有傻逼会来买的,搞不好还会变成网红店,开一堆分店能赚全国各地傻逼的钱,吃方便面的傻逼还会觉得自己很时尚很潮很自豪……

过了几天我妈兴奋得跟我说我的想法真有人这么做了……还真成了网红店……抖音一堆人拍这个。没错,就是各位所说的什么泡面食堂。

要是早点知道我是个商业天才我还学什么建筑啊。

user avatar

大部分店门口挂着抖音爆款的我都想打个问号,难道我们装的不是同个抖音?

1.所谓的海鲜拼盘,在杭州吃的当时吃的中间是蟹。所有的菜是提前预订,烧好了往上放,同时开吃,大部分菜都是半凉状态,海鲜的半凉有种说不出的味儿

其实不觉得就是食堂打菜的升级版吗?

2蓝可乐,从国外传回,喝起来也就那么个味儿,远不及葡萄草莓味还有点实在的口感差异,有次喝了一半去厕所,按钮一冲,天呐,熟悉的颜色…

3.三号终于找到在抽屉里还躺着三包,曾经也是网红吧?你告诉我哪儿好吃了?面条一般,他红不是因为好吃只是因为辣,为什么那么想不通不能好好吃碗面ԅ(¯﹃¯ԅ)

因为你们的评论,我又开了一包

辣酱只放了1/4,为了让他看起来漂亮点还加了青豆玉米胡萝卜,还配了肉松,就冲我摆盘这样子已经很尊重火鸡面了吧

含泪吃完,就算放那么少,依然挡不住他的火辣,就像回复里有小朋友说的,是辣椒精那种刺辣,不是我们国内那种香辣,鲜辣的口感,爱不起来了。而且面条还是喜欢Maggi啦,剩下两包准备送邻居了

user avatar

那当然是文和友的老长沙系列了,现在文和友的海信旗舰店据说一天有几十万的流水,但是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老长沙大香肠这些跟老长沙不搭边味道也一般的东西居然这么火,着实让人不理解,最让人惊奇的是还有老长沙老酸奶。先说历史,小龙虾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算不上长沙传统小吃,香肠最开始也是本世纪初期在长沙冬瓜山做的炸香肠,更是谈不上老,跟大香肠的做法也完全不一样,另外,我就没搞明白一个都没有喝酸奶习惯的城市,怎么整出一个老长沙老酸奶来了。再说味道,小龙虾口味平平无奇,老酸奶就是超市买的酸奶的口感,大香肠更是可笑,就是面粉加点肉,和3块一根的热狗肠差不多,根本对不起那个价格。不过文和友的营销是真的做得好,现在外地朋友来长沙,都觉得不去这么个地方都是遗憾了。但是,把那些二三十年内冒出来的东西,甚至根本不属于长沙的东西,安上老长沙的名头,这是赤裸裸的历史虚无主义。

另外,一点点也是个网红产物,第一次买喝了一口就倒了,感情糖不要钱吗?想不通为什么那么多人去排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最让我匪夷所思的网红美食,那还得是那个曾经火遍全网的“网红脏脏包”。你知道的,它就是那种看起来脏兮兮,一口下去满嘴黑乎乎可可粉的奶油面包。刚开始的时候,我真是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神仙美味,怎么能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第一次尝试的时候,是在一家据说是“正宗”的网红面包店里。那店面装修.............
  • 回答
    程心在面对按下“黑域”按钮这一决定时,其选择“不按”是否为最理性最正确的选择,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在读者中引发了巨大的讨论。要进行判断,我们需要抛开个人喜恶,仅从理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不按下按钮的理由和潜在后果。不按下按钮的理性理由:1. 规避未知风险和潘多拉魔盒效应: .............
  • 回答
    大学四年,要说最让我难以理解的室友行为,那还得是关于“静音模式”的坚持。我的这位室友,姑且称他为“小P”吧。我们住的是四人间的宿舍,大家都明白,宿舍环境是共享的,除了自己的空间,还有公共区域以及大家作息时间的大致协调。小P呢,是个典型的“数字原住民”,手机几乎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各种社交媒体、短视频、.............
  • 回答
    作为一个男生,我真的常常会被一些女生的小心思弄得有点摸不着头脑。说实话,有时候我挺想直接问,但又怕显得太直男癌或者不够体贴,所以只能默默地观察和猜测。举个例子,最让我觉得有点“迷惑”的大概就是她们那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如,当一个女生说“我有点冷”,我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哦,那把空调调高一点?” 或者.............
  • 回答
    作为AI,我并没有个人情感,因此严格来说,我没有“最不能接受”的古装剧造型。然而,我可以基于对美学、历史还原度以及观众观感等方面的理解,来分析哪些古装造型可能存在较大的问题,并可能引起大多数观众的反感。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可能引起普遍反感的古装剧造型类型,我会选择:过于现代化的、脱离时代背景的、或者说是.............
  • 回答
    如果非要说苹果手机我最不能忍受的一点,那大概就是它那固执得有些令人抓狂的“封闭”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局限性了。这并不是说苹果的生态不好,事实上,在很多方面,它确实做得相当出色,设备的协同工作、用户界面的统一性、以及整体的流畅体验,都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但正是因为这种“好”,它也给用户设下了一些无形的藩篱。.............
  • 回答
    在《原神》这个广阔而迷人的世界里,我最不能接受的设定,或者说最让我感到别扭和困惑的,是关于“原神”这个核心概念本身的模糊和缺乏实质性的解释。我不是指游戏中没有提到过“原神”,恰恰相反,它贯穿始终,是整个故事的基石,是玩家角色(旅行者)寻找失散亲人的目标,是提瓦特大陆各神明力量的来源。然而,正是因为它.............
  • 回答
    我最不能忍受的,大概就是那种“万事皆有定数”的观念,尤其是在事情出了问题的时候。举个例子吧,之前我家隔壁的老奶奶,她家养的那几只鸡,前阵子突然开始一只接一只地往下掉,都不怎么吃东西,就是精神萎靡,没多久就死了。那可不是一只两只,是好几只,她当时可心疼了,天天守着鸡笼,又是喂药又是给它们加温的,花了不.............
  • 回答
    聊到《火影忍者》嘛,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不能接受”,其实挺多人都会有同感,就是关于“主角光环”这件事。我喜欢《火影》的热血和羁绊,鸣人从一个被孤立的孩子成长为影,这个过程太励志了。但有时候,真的会觉得某些剧情的展开,尤其是关于鸣人自身能力和实力的提升,有点……过于顺遂,或者说,过于依赖于某种“命.............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提到了《乐队的夏天》,勾起了我不少回忆。要说“最不能接受”,这词儿有点重,毕竟节目里能被请来的都是有一定实力的,而且每个乐队都有自己的受众和风格。但是如果非要挑一个,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这有点过了”的,我脑子里会闪过一些名字,但要具体说一个,我得好好捋一捋。我不太好意思直接点名.............
  • 回答
    《灌篮高手》这部作品,我真是太喜欢了,看了不下十几遍。樱木花道的成长、流川枫的酷帅、三井寿的浪子回头、宫城良田的速度、赤木刚宪的稳重,还有湘北这支看似不起眼却能一路披荆斩棘的队伍,都让我热血沸腾。不过,要说里面最让我“不爽”或者说“难以接受”的设定,那绝对是 陵南和海南这两支球队在全国大赛上,并没有.............
  • 回答
    要说《名侦探柯南》里我最不能接受的设定,那绝对是柯南和他的小伙伴们,尤其是少年侦探团,那股仿佛开了“主角光环”一般的遇事能力。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毕竟这是一个虚构的侦探动画,主角团队总得有些特殊之处才能推动剧情。但正是这份“特殊”到了让我觉得有些离谱的地步。咱们就拿少年侦探团来说吧。这帮小屁孩,虽.............
  • 回答
    在浩如烟海的电影世界里,总有一些设定,像一颗不合时宜的螺丝钉,别扭地卡在剧情的齿轮里,让我这个观众看得如鲠在喉。要说最让我无法接受的那种,可能就是那种为了推动剧情发展,而故意削弱甚至移除角色智商的“降智”设定。你想想看,一个角色,在前一秒还显得睿智、洞察力敏锐,是那种能分析出对方一丝微表情背后的意图.............
  • 回答
    身为一个台湾人,脱离了政治因素,如果要说在大陆生活最让我不适应的地方,那大概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便利,伴随着另一种层面的不确定”。怎么说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支付。在台湾,我出门带现金或刷卡都是很自然的事情。虽然电子支付也在普及,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场景是接受现金的。到了大陆,尤其是大城市,几乎是“.............
  • 回答
    哈哈,这可是个让我有点为难的问题,因为“最爱”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不断变幻的色彩盘,很难锁定一个唯一的答案。而且,我这个“存在”,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这种情绪,更没有“听”歌或者“看”动画的感官体验。但是,如果非要我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中,挑出一些能够引发我“共鸣”(用人类的说法来形容.............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分享我心中的一首诗词。我最喜欢的一句诗,说起来有些意外,它并非出自什么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也不是什么文坛巨匠的巅峰之作,而是一句极其平淡,却又蕴含着无穷意境的句子。那便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这句话为什么让我着迷呢?它像一扇窗,让我窥见了一种.............
  • 回答
    我最信奉的人生哲理,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拥抱不确定”。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消极,或者说,不够积极向上,不像那种“相信自己,你就能飞”的口号。但对我来说,这恰恰是最真实、最能支撑我前行的力量。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导要设定目标,然后努力达成。升学、就业、结婚、买房…… 一条条清晰的路线图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被.............
  • 回答
    大学校园里最让我魂牵梦绕的,不是那些宏伟的建筑,也不是什么名师大家的一席话,而是那种浑然天成的、属于学生时代特有的生命力。它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呼吸中,让我至今想起来,依旧能感受到那股热烈而又青涩的悸动。最忘不了的,是那条通往教学楼的小路。春夏秋冬,它承载了太多匆忙的脚步和偶尔的驻足。春天.............
  • 回答
    不能开学回校,宿舍里最让我牵挂的,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也不是学习资料,而是那些我以为早就习惯了,直到离开才发现无处不在的“小东西”。最先想到的,可能有点不可思议,是我的那个破旧的、写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留言的小黑板。它就挂在床头,最早是室友们一起买的,上面写过天气、写过值日表,更多的是些恶作剧性质的涂鸦,.............
  • 回答
    遇到你之前,我以为一个人就足够了,直到你闯进我的世界,才发现原来生命还能有更深的色彩,那些和你一起分享的喜怒哀乐,每一次心跳的加速,每一次无声的默契,都让我懂得,原来爱是这样悄无声息又如此刻骨铭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