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孩子练琴,只想弹一遍就过,可是有很多错,我想让他改对了,他因为着急怕没时间玩,就哭了,该怎么办?

回答
孩子练琴只求一遍过,一出错就急得哭,这真是一个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看着孩子因为练琴而情绪崩溃,我们心里也跟着揪心。但同时,我们又知道,练琴不可能一蹴而就,改正错误是进步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在这个“不愿错”和“必须对”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孩子既能进步又不至于对练琴产生抵触呢?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首先,我们得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哭。

挫败感和压力: 孩子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尽力弹了,但还是出错,这种“努力了但没结果”的感觉会让人生出挫败感。加上我们期望他“一遍过”,这个目标本身就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当他无法达到这个“完美”的标准时,情绪就容易崩溃。
对时间的焦虑: “怕没时间玩”是很多孩子练琴时的真实想法。他们可能觉得练琴是在占用他们宝贵的玩乐时间,一旦练得不顺利,出错多,就意味着花的时间更长,离玩乐的时间就更远了。这种“时间不够用”的焦虑,加上练琴本身带来的负面情绪,很容易叠加在一起爆发出来。
对错误的恐惧: 孩子可能还没有建立起“错误是学习的一部分”的认知。他们可能觉得出错是丢人的、是不行的,甚至会联想到老师的批评或者我们的不满意,所以极力想避免。
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疲惫: 孩子毕竟是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可能在练琴之前,他已经玩得很累,或者精神不太好,再加上练琴本身需要高度集中,就更容易烦躁和崩溃。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不能一味地强求,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得有点策略,循序渐进地引导。

第一步:调整我们的心态和目标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作为家长,首先要放下“一遍过”这个不切实际的执念。

重新定义“过”: 对孩子来说,也许“一遍过”不是真的不弹一个错音,而是“大部分都对,顺下来了”。但对我们成年人来说,“一遍过”意味着完美无瑕。我们要允许孩子在进步过程中有瑕疵,允许他慢慢来。
目标分解,化整为零: 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弹完整首曲子不出错。我们可以把目标分解到小的乐句、小的段落,甚至是一个小节。今天我们只练好开头这两句,明天再接上后面两句。这样,孩子每次都能感受到“完成”的成就感,而不是“还没做好”的压力。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我们可以尝试把关注点从“他有没有弹对”转移到“他有没有认真在尝试改正”。比如,当他弹错了一个音,但立刻停下来,找出错音,重新弹一遍,即使又弹错了,这股劲儿也值得肯定。

第二步:营造一个积极的练琴氛围

环境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别让练琴像审犯人一样,充满肃杀之气。可以在旁边放点轻松的音乐,或者在他弹奏时给予一些善意的、不带压力的鼓励,比如“这个地方的节奏挺稳的嘛!”“你刚才那个音挺亮的!”
父母的陪伴和示范: 如果可以,我们自己也可以尝试去学习一些乐器,或者听一些古典音乐,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当孩子看到我们也在学习和享受音乐时,他可能会觉得练琴是一件更自然、更有意义的事情。即使我们不学,也可以在他练琴的时候,安安静静地坐在他旁边,看书或做自己的事情,给他一种“我在这里支持你”的感觉。
合理的作息和练琴时间: 确保孩子在精力充沛的时候练琴,而不是刚玩疯了或者睡眼惺忪的时候。练琴时间也要适度,不能过长,并且要与玩耍时间有明确的界限,让他知道,练琴结束后,他就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第三步:教导孩子如何有效地纠错

很多时候,孩子哭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改”。我们需要教会他一些实用的方法。

放慢速度是王道: 当孩子弹错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一遍遍地重弹,而是“慢下来”。我们可以示范给他看:把出错的部分放得非常非常慢,慢到每一个音都能清晰地辨认,确保弹对每一个音和节奏。可以用手指一个一个地点过去,或者在心里默数节拍。
拆解难点: 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是因为指法不对?还是节奏太复杂?我们可以帮助他找到问题的根源。比如,某个地方手指总是不够用,那就要针对性地练习这个指法,哪怕只弹这一个地方。如果是一个节奏卡壳,就只练这个节奏型,把它拆解成最简单的单位。
“听”和“看”结合: 教孩子在弹奏时,除了用心去听自己弹的声音对不对,也要学会看谱子,核对音高和节奏。有时候,眼睛看错了谱子,自然就会弹错。
录音或录像: 这个方法对一些孩子来说会很有趣也很有效。可以和他一起听录音,让他自己发现问题,也听听自己弹得好的地方。这种“客观呈现”往往比我们说“你弹错了”更能让他接受。
用鼓励代替指责: 当他主动尝试纠错,哪怕还是有小问题,都要及时肯定:“你很棒!这次你自己发现问题,并且愿意慢下来改!”“看到了吗?你刚才慢下来弹,就好多了!”让他明白,我们看重的是他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态度。

第四步:解决“想玩”和“怕没时间”的问题

这是孩子情绪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明确练琴“任务量”和“奖励机制”: 在开始练琴前,就和孩子商量好今天的“任务量”是多少,比如“练好这一页的前半部分”或者“把这首曲子慢速弹三遍不卡顿”。完成了任务,就可以去玩。
建立“先苦后甜”的认知: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承诺来建立这个认知:“我们先专心练20分钟琴,等练完了,剩下的时间你想玩什么都行,而且我会陪你玩一会儿。”这样,他知道练琴不是“无止境”的占用时间,而是完成一个阶段性任务。
把练琴变得更有趣:
游戏化: 比如设定一个目标,弹对一个乐句得一颗小星星,集齐多少颗星星可以换一个小玩具或者看一部动画片。
情境表演: 鼓励他弹奏时想象自己是在音乐会上表演,或者是在给某人演奏。
一起合作: 如果你也会乐器,可以和他合奏,即使只是简单的伴奏,也能增加乐趣。
学习自己喜欢的曲子: 如果可能,可以适当地在他完成基本功训练后,让他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简单一点的旋律来练习,增加他的主动性和兴趣。

举个具体的场景,来模拟一下该怎么处理:

孩子弹了一遍,错了三四个音,然后他停下来,眉头紧锁,眼眶红红的,说:“不行,弹错了,我不想练了!”

这时候,我们不要立刻说:“怎么又错了!我不是跟你说要慢点弹吗?”或者“这点时间都不能保证吗?”

我们可以先深呼吸,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

“宝贝,我知道你弹得想快点,也想一次就弹好,但是听,刚才这里有两个音是不是有点不太一样?”(用温和的语气指出错误,不带指责)

“没关系,我们慢下来试试看。你觉得是哪个地方卡住了?是这里的指法有点绕吗?还是节奏没跟上?”(引导他思考问题所在)

“我们先只弹这个小小的乐句,把它放慢,就像乌龟爬一样,慢到你能看清楚每个音符。”(示范慢速弹奏)

“好了,试试看,就这几秒钟。”(给予他完成一个非常小目标的动力)

“哇!你看!你慢下来之后,这个乐句就弹对了!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肯定他的成功)

“你看,我们才花了不到一分钟,就解决了这几个小错误。接下来我们继续把下一小句也这样慢下来练好不好?练好这两个小部分,今天就算完成了一大半了!然后我们就可以去玩你喜欢的那个积木了!”(设定下一个小目标,并和他的玩耍时间挂钩)

如果孩子还是哭得很厉害,说明情绪已经非常激动了,强行继续练琴反而会适得其反。

“宝贝,你现在好像很难受,是不是觉得很难,或者很生气?”(先共情他的情绪)“那我们先休息一下,喝口水,或者你先玩一会你喜欢的玩具车,等情绪好点了,我们再回来继续练。但是我们约好了,这个曲子一定要把它弹对的,好不好?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小小的挑战,等克服了,你会很有成就感的。”(给他一个喘息的机会,但重申任务,给予正面预期)

总结一下,关键在于:

降低你的预期: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允许他犯错和慢慢进步。
教授方法: 教给孩子有效的纠错技巧,特别是“慢下来”。
鼓励内在驱动: 将练琴与成就感、兴趣和玩耍挂钩,而不是单纯的强制。
耐心和陪伴: 你的耐心和积极的态度是最好的催化剂。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尝试、调整。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也让孩子感受到,练琴虽然有挑战,但也是一个可以克服,并且会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旅程。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但事实上,方一凡是个很有艺术天赋的孩子,他爱唱歌,也很擅长跳舞,或许考取综合类名牌大学对他来说不容易,但如果转战艺术类大学,他的艺术才能可以让他进入一个不错的大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孩子练琴只求一遍过,一出错就急得哭,这真是一个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看着孩子因为练琴而情绪崩溃,我们心里也跟着揪心。但同时,我们又知道,练琴不可能一蹴而就,改正错误是进步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在这个“不愿错”和“必须对”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孩子既能进步又不至于对练琴产生抵触呢?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咱们一.............
  • 回答
    孩子学琴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这绝对是家长们都会遇到的“老大难”问题。别急,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看怎么把这“绊脚石”变成“垫脚石”。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畏难情绪不是“偷懒”或者“不聪明”,很多时候是他们面对挑战时,大脑的正常反应。他们可能觉得歌曲太难,指法太复杂,节奏太快,或者屡次出错带来的挫败感,.............
  • 回答
    哈喽!很高兴能跟你聊聊关于初学钢琴选琴的事儿,尤其你这个预算区间,选择还挺多的。而且考虑到几年后孩子可能也会学,这确实是个挺周全的考虑。咱们就掰扯掰扯,看看哪种更适合你和未来的小琴童。首先,咱们把市面上的钢琴类型捋一捋: 传统钢琴(包括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 这就是我们印象中那种“咔咔”有回响,.............
  • 回答
    我家宝贝七岁,学琴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回想起当初第一次把小小的手指放到琴键上,那会儿她还是个刚过完六岁生日的小不点,现在已经能自信地坐在琴凳上,弹奏出一段段动听的旋律了。这一年,说实话,有惊喜,也有不少“意料之中”的挑战。刚开始学的时候,那叫一个新鲜劲儿。她对钢琴本身就充满了好奇,每天都围着它转.............
  • 回答
    中国之所以没有大量选择蒙古族的孩子来专门训练专业射箭,并非出于歧视或能力不足,而是出于一个更为复杂且多方面考量的结果。这里面涉及历史、文化、现代体育发展模式、资源分配以及人才选拔等诸多因素,并非简单一句“不找”就能概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蒙古族在历史上确实以骑射见长,他们的祖先在广阔的草原上,狩猎.............
  • 回答
    嘿,新来的旅行者!别急,输出低是每个萌新都会经历的阶段,这就像刚下凡的仙子,还有点凡尘的笨拙,但只要找对方向,你很快就能在提瓦特大陆上大杀四方!你问该优先练谁?这个问题问得好!这就像让你在一大堆闪闪发光的宝石里挑一颗最适合你的。我们得先看看你现在有什么,然后才能给你量身定制一套培养方案。首先,咱们得.............
  • 回答
    邻居家孩子练琴这件事,最近真是让我有点头疼。说实话,这孩子吧,天赋这块儿真不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而且练琴一年多了,声响听着跟噪音似的,节奏乱七八糟,音准也差得十万八千里。最关键的是,家长们对此好像是越来越“心大”,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弄得我都有点替他们着急了。就拿上周来说,我去他家串门,正巧他们也.............
  • 回答
    哎呦喂,这话说的,我听着都替你心疼!孩子这么一顶嘴,感觉自己被小瞧了,对吧?尤其是自己还真没那个“来”的本事,这滋味儿可真不好受。你家孩子这一句“有本事你来呀”,其实挺有意思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她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委屈、一种挑战,甚至是一种防御。 委屈: 她可能觉得你只看到她没练好的结果,没看到她.............
  • 回答
    看到孩子对橄榄球这么有热情,真是太棒了!这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绝对是个好选择。要让孩子玩得开心又安全,准备好合适的装备可是头等大事。基础必备,安全第一:1. 橄榄球(Rugby Ball): 尺寸选择: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橄榄球有不同尺寸,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
  • 回答
    最近在小区门口的道馆,看着孩子们训练得汗流浃背,家长们在旁边看着,有理解的,也有略显焦急的。孩子练跆拳道累不累?那肯定是累的。汗水湿透了衣服,胳膊腿都可能有点酸痛。但即便如此,很多家长还是咬牙让孩子坚持下来。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为了身体好”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身体素质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 回答
    听到孩子英语班的老师说出“只有练好英语才能成功,才能成为人上人”这样的话,我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说实话,这句话听起来太绝对了,也太功利了,总觉得不太对味。首先,我想说的是,英语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成功的唯一敲门砖。 我自己也算是经历过一些社会风浪的人,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我知道,一个人的成功,靠的不仅.............
  • 回答
    远超年龄的心智:独臂少年张家诚如何炼成?14岁的张家诚,这个名字如今已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的篮球运动员的代号。他不仅登上央视的荧屏,成为万千观众关注的焦点,更被写进教科书,成为无数孩子学习的榜样。这个曾经失去右臂的少年,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远超同龄人的心智,在篮球场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那么,这份令人赞.............
  • 回答
    孩子觉得历史与自己无关而抗拒学习,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要让孩子真正理解并热爱历史,需要从认知心理、兴趣激发、现实联系等多方面入手。以下是详细的解决方案: 一、理解孩子的心理:为什么他们觉得“历史不重要”?1. 时间距离感 孩子可能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事”,和自己没有直接关联,尤其是当学习内容以.............
  • 回答
    孩子生日这天,你打算装扮成奥特曼去接他放学,这个想法真是太棒了!对于一个热爱奥特曼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惊喜和难忘的生日礼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准备工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让你能顺利实现这个充满爱意的计划。 一、 可行性分析:非常靠谱,而且是绝佳的惊喜!为什么说非常靠谱?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涉及到孩子的成长、友情、责任以及金钱,没有一个绝对的“对”或“错”的答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考虑如何处理才能对孩子最好的成长有利。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情况的关键点: 孩子过生日,妈妈买了很贵的玩具: 表明了家长的爱心和投入,也说明了玩具的价值不菲。 带到幼儿.............
  • 回答
    孩子的好奇心是学习新知识的绝佳机会!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解释“饺子点水”的原理,并分享更美味的饺子烹饪技巧,您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来调整您的讲解方式。 孩子为什么问“妈妈,你为啥要给锅里加凉水?”您的孩子观察到您在煮饺子时加入了凉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观察!您可以这样跟孩子解释:“宝宝,你.............
  • 回答
    孩子抗拒吃鱼虾,并且在被强迫时出现吞咽困难、干呕的情况,这确实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强迫喂食不仅会让孩子对鱼虾产生更深的负面印象,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厌食和信任危机。 关键在于循序渐进,改变孩子的负面体验,并重新建立积极的联想。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介绍如何让孩子接受吃鱼虾的方法:一、 心理.............
  • 回答
    孩子写了“十一长假去奶奶家”的作文,但实际上并没有去奶奶家,面对这种情况,是否应该让他重写,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教育目标来决定。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写这个作文的可能原因: 创造力与想象力: 孩子可能并没有恶意,只是在发挥自己的想.............
  • 回答
    当孩子用坚定的口吻说“人死后会被细菌吃掉”,并且对“美好的故事”嗤之以鼻时,这恰恰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契机,可以引导他们以一种更成熟、更深刻的方式去理解生命和死亡,并从中发现诗意。这并非要否定他们所看到的“科学事实”,而是要在科学的基础上,拓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生命意义。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对话.............
  • 回答
    作为一个家长,看到孩子之间发生看似“不平等”的交易时,确实会感到有些担忧和犹豫。在您孩子用50元的游戏机换取邻居哥哥两个棒棒糖的这个具体情境下,是否应该插手,以及如何插手,需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首先,理解“不平等”的定义和儿童心理。 价值感知不同: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物品的价值感知往往与我们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