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汽油车真的会在 2030 年左右停售甚至淘汰吗?

回答
关于“汽油车是否会在 2030 年左右停售甚至淘汰”,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它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涉及到技术发展、政策导向、市场接受度以及全球各地的具体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汽油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其主导地位正在被动摇。

首先,我们要区分“停售”和“淘汰”。

“停售” 是一个相对更容易实现的节点。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设定了在未来几年内禁止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目标。例如:

英国: 原计划在 2030 年禁止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但近期已将部分燃油车(如混合动力汽车)的禁售时间推迟到 2035 年。这说明政策制定本身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欧盟: 已经通过一项法案,从 2035 年起禁止销售新的碳排放汽车,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汽油车将无法在新车市场销售。但该法案也包含一些豁免条款,比如允许使用合成燃料(efuels)的汽车。
加州(美国): 作为美国环保政策的先行者,加州已宣布从 2035 年起禁止销售新的汽油车,但允许在二手市场继续交易。

这些政策的背后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空气污染以及推动能源转型的决心。电动汽车(EV)和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被视为替代方案,并且在技术上正在快速进步,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成本等方面都在不断改善。

然而,仅仅设定禁售日期并不意味着汽油车会立即“淘汰”。

“淘汰” 则意味着汽油车的使用和维护将变得困难,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退出日常交通。这涉及到几个关键的现实因素:

1. 基础设施的成熟度: 充电桩网络的普及程度是限制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增速很快,但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在农村或老旧小区,充电设施的建设仍然滞后。加油站网络则已经非常完善,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完全取代。
2. 消费者接受度和购车成本: 尽管电动汽车的长期运行成本可能更低,但其初始购车价格往往高于同级别汽油车。续航焦虑、充电时间以及电池的耐用性和更换成本也是消费者顾虑的焦点。
3. 二手车市场和现有保有量: 全球范围内仍然有大量的汽油车正在使用。这些车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在道路上行驶。即使新车停售,二手汽油车的交易和使用仍将继续。
4. 技术和能源的解决方案: 除了纯电动汽车,还有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过渡性技术,它们仍会使用汽油发动机,并且在性能和续航上有一定优势。此外,对合成燃料(efuels)的研究和开发,理论上可以使现有内燃机汽车在不产生净碳排放的情况下运行,这可能会为汽油车的“延续”提供另一条路径,尽管其成本和规模化应用仍是未知数。
5. 全球差异性: 并非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会同步实行禁售政策。发展中国家或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能源转型,汽油车在这些地方的普及和使用仍将持续很长时间。

总结一下,关于 2030 年左右汽油车的情况,更准确的说法是:

新的汽油车将在许多主要汽车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新车销售”中逐渐减少,甚至被禁止。 届时,在这些地区购买全新的汽油车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或者选择非常有限。
但说汽油车会被“淘汰”可能为时尚早。 现有的汽油车保有量巨大,它们仍将在二手车市场流通,并在很多地区继续被使用。加油基础设施的完善性也意味着汽油车在短期内不会完全消失。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到了 2030 年,如果你身处欧洲的某个大城市,你会发现新车展厅里几乎全是电动车,路上跑的也大多是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但如果你去乡村或者一些发展中国家,你仍然会看到大量的汽油车在路上行驶。

总而言之,2030 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汽油车从“主流”走向“边缘化”,但在全球范围内完全“淘汰”尚需时日,并且会受到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革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汽车工业对市场高度依存,没有市场反哺的汽车工业很快就凉凉。

就像一些回答讲的,美国不松口,欧洲日韩各大主机厂真的停掉燃油车的后果是什么,当然是福特做梦都笑醒了,

依靠这么大的市场,辗转腾挪随便自己搞。

今年福特的“电马“车型已经大概率凉凉,销量不及特斯拉十分之一,他还会孤注一掷开发纯电车型么?我想大概率不会,先守住基本盘再说吧,

燃油车的技术积淀,产能,品牌认知度,都完全有一搏之力,根本不像某些电车的狂热拥趸说的那样如同49年的国军。

当被逼到悬崖的时候,燃油车产业链上的巨头,博世zf爱信他们,会不会联合一下,一起把水分挤干干。

我记得三缸福克斯刚上市的时候,我对顶配就是stline那款挺感兴趣,因为大灯好看,加上众多车评人对其山路表现赞誉有加,路过一家店问了问价,竟然要16万几落地,当时觉得福特在想啥,谁知没过两年,现在stline版本都便宜好几万了。

真要放开了价格,三缸的十万以下,再搞个四缸钢炮十多万的话,很难说电车还有那么大的诱惑力。

同理奔驰a35,奥迪s3这类偏性能的车,价格稍微下探一些的话,对双电机的电动车也是一个巨大的压迫。

只是还没在刺刀见红的地步,

宝马3系5系卖得都好的不行,奔驰新c万众瞩目,离决一死战的时候还远。


在消费品领域,太过于前瞻和冒进并不是什么好事,很多人会从智能手机淘汰诺基亚来想当然,

觉得时代抛弃燃油车的时候,一定是招呼也不打的。

但真正淘汰诺基亚的智能手机,或者说苹果,也不是冲在最前面跑的最快的那个,

摩托罗拉和htc都冲的更猛,

甚至索尼一直都是各种黑科技的代名词,从walkman到cd,各种走在时代前列,

然后集体被乔布斯用一个,这手机既是播放器,又是浏览器,又是手机,我们发布三款,其实是一款的iphone给终结了。

其实诺基亚索尼htc等,都是难兄难弟,如同三国归司马那样,为他人做嫁衣了。

未来的汽车一定不能是偏门的,不然一样是为更综合的那个做嫁衣。

哪怕半个世纪以后,

内燃机也不可能销声匿迹,

没油可以烧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没有也可以烧乙醇,反正这个市场需求还是长期存在的,存量也是庞大的,

没有任何国家和资本会主动放弃这一块利润,

不然别人就可以用这白来的利润继续等着综合解决方案的出现,然后一次搞定前代的所有问题。

为什么奔驰的EQ系列,宝马的i系列,包括最近的ix3,

给人感觉就是又不很漂亮,也没多少诚意,一点也不像一个百年车企应该有的能量。

反过来想想,这就对了,

就是要这种漫不经心甚至粗制滥造的面貌,

只有这样才能既不伤害他们燃油车的忠实消费者,同时又不至于像诺基亚一样过分落后于时代,

就这么半咸不淡的苟着,

等这个赛道里真正剩下一两个决出胜负的选手以后,稳定的最终模型确立的时候,

就是他们拼尽全力一搏的时候。

虚的说完再说点猜测,

豪华品牌不可能放弃多年积累的底盘优势,而2.0T高低功率的配置,各个车厂都有很成熟的产品了,

插电式混动,电机直联变速箱会是一个他们乐见的解决方案,

优点就是总动力提升显著,轻轻松松三百几十马力,对排量下降也有积极作用,原来3.0甚至更高排量的车,现在油电叠加,只需要2.0T就能达到同水平。

至于更高性能的,比如奔驰amg gt,直接把电机布置在后桥后轴,和4.0T发动机一齐出力可以达到800多马力。

也就是混动超跑神车的那些黑科技,未来肯定会逐渐下放。


综上,纯电动车没办法把燃油车一次赶尽杀绝,

因为非铺装路面和长途穿越的需求,混合动力肯定还是最优解,

只要是混合动力的,

传统豪华车企就可以通过内燃机和底盘的优势,在插混,轻混,甚至是增程中,通过慢悠悠的试错也找到一个兼顾豪华、性能和环保考量的合理方案。或者等着别人搞出来然后摘桃子。

所以真觉得光凭电动车就能一统江山的,就太天真了。

真正能颠覆一切交通面貌的,不是驱动模式,而是驾驶模式,

假如特斯拉真能做到自动驾驶把人从单位送回家,然后车子自己乖乖去找地方充电,第二天早上再来接自己上班,

则一切车企寿命都将进入倒计时,

因为电动车配合自行充电自行返回的无敌便捷,才是真正存在于科幻畅享的世界。

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我们也可以对燃油车挥手告别了。

user avatar

承蒙关爱,吐个槽而已这么多赞,

之前回答确实火气挺大,我其实也并不是说电车不好,能友好聊天的话,试驾过模型x,响应没得说,很多油车我吐槽不跟脚,真还不如这电车。

但我家住在正市中心老楼,楼下就是百年商业老街,商业住宅混用,地库巴掌大,停车位打架,物业天天扯皮,充电桩是不可能的。

楼下路边交警每天贴两次条,没用的,现在有钱人多,随便贴,能找到违停的车位都算你狠。

有两个充电桩车位,你猜你电车能用上么?

就像我评论里说的,电车有优势,有香的地方,你用的上,劣势对你不存在,那就是技术进步。

对我来说刚需都无法满足,那只能叫技术退步。

又比如,你每天停回家充电,从此不跑加油站,又或者你曾经开油车就是省油强迫症,换电车终于不加油了你心里舒坦的很,挺好的不是吗,

但那是你的需求,各人有各人在意的地方和无所谓的地方。

我车市区18个油,你猜我在意油耗么?

是吧,爱啥买啥,没必要站队吵架。


——————

油车会不会2030淘汰我不知道,

我就是神烦那群一说到油车电车就提火车马车那群傻diao。

你特么是买的起马车还是买的起火车啊?

你电动车这牛逼那也牛逼,

整天就吹特么以后的趋势,未来的必然,油车必定消亡。

我说啊,

等你电车真解决那一大堆问题牛逼了,

我们不能买了还是咋地?

我们现在觉得油车好的人以后没资格买电车等于是?

以前骑马的都没资格买汽车呗?

好就买不咋地就不买不就完了,你特么城市每天上个班5分钟你觉得电动车yyds,

关我没事就自驾去旅游的p事,

你说电动车现在充电半小时,长途也ok,

你每天在家就能充,

哦,那又关我p事?

非要比一下,有个优越感?

真特么现在的互联网干个啥都要站个队了还,

个通勤工具吃啥粮食都要分个阵营。

真特么是闲的游戏不好玩了还是女朋友跑路了吧。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我是很难相信一个真正有前途、有生命力、有竞争力的好产品竟然需要用纳税人交的钱去巨额补贴,还要用免税、送牌、不限行等等一系列行政命令来强推。然后一帮人还整天吹逼什么“未来趋势”,是不是未来趋势和燃油车公平竞争一下不就立马清楚了吗?用得着整天喊口号吗?

电吹们一说就是电池技术马上就要突破了,然而事实却是化学充电电池诞生都160多年了,无数牛逼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努力了这么多年都始终无法解决其一堆致命缺陷,你们现在喊几句口号电池技术就能突破了?

电池车的历史比燃油车还长,要真能淘汰燃油车不早就淘汰了?还等得到你们现在来喊口号?可惜历史事实恰恰相反,是燃油车数次无情地淘汰了电池车。

关于化学充电电池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严重缺陷,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本人几年前的知乎文章:

在此就不多啰嗦了。

user avatar

、中国一年7.8万亿度电。一天210亿度。

汽车保有量2亿多。

每天平均跑22km,耗电不到5度。

一天10亿度。

不到日用电5%。

而且如果居民晚上谷电,电厂多加把力就行了。

而且2021电车才16%,前10年,5,4,3,21,1,1,1,1,1的渗透率,现在电占比不到3%。

就是现在每年多10个百分点,也就是每年增加0.5%的用电,国家扩电厂完全来得及。

所以,电网不是问题。

停售,是纯油车,但是插混应该没必要。

08:17 来源: 人民日报

截至2021年底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

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


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其中汽车3.0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81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44亿人。2021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674万辆,比上一年增长10.38%。


据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与上年相比增长59.2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64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2021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9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11.25%,与上年相比增加178万辆,增长151.61%。近五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2017年的65万辆到2021年的29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


据了解,全国有7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同比增加9个城市。35个城市超200万辆,20个城市超3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重庆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西安超过400万辆。(记者 张天培)

user avatar

眼下电瓶车肉眼可见的瓶颈在于续航力和充电桩普及度,然而这些并不是关键问题。因为这2个事情都是技术已经存在,一次性投钱就能解决的事情。也就是说现在还是问题只是因为政策压力不够,资本没有入场的需求罢了。

真正悬电动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是在性能,也不是在续航,更加不是在于安全性上,而是废旧电池的回收技术。目前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只存在于实验室中,成本极高且未工业化。(就是把锂电池的组件还原成金属单质或可利用化合物重新使用造新电池,或者用在其他工业领域。)现在市面上所有回收的锂电池不过就是把报废电池组拆开,拆出可用的电芯以后翻新使用。对于完全损毁的无用电芯则只能掩埋处理,日后会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温室气体人类已经有办法处理,只是经济效益不足而没人做。有毒重金属污染在小规模上可以依靠地球的自净,大规模污染就只能靠人类自身进化了。)

如果在回收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直接禁用燃油车,其后果不难想象。要么就是大幅提高电动车售价,强行使用目前成本极高的实验室方法回收电池。这样一来,即使燃油价格翻几番,燃油车依然比电动车有价格优势。要么就是无视环境污染的风险,赌在电动车电池组大规模退役之前能研发出新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对于2030年能够直接禁止油车持悲观态度。以目前的进步速度来说,即使考虑到正常的加速进步,在35年-40年全面取代燃油车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想在30年就全面推行电动车的话,必然得在回收技术上有相当爆炸性的进步。

user avatar

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油车淘汰,你的生活品质只会更下降。

因为电费会迅速上升,而最终和油车的费用差不多,而失去了油车的续航和寿命优势。

我朝因为工业原料需求原因,汽油作为副产品是用不完的,汽油多了就要出口,而这个东西出口价是很低的。以这个油价用车,比电车还便宜。所以油价的大头是里面的各种税费。油车淘汰后,这部分税费只会转嫁到电费上,最终导致车用电价飞涨。你说你充居民用电?放心,电车普及后绝对会使用供电协议让你用不了便宜电,税费逃不掉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然后还有庞大的基础建设费用。电动车一扎堆充电,城市原有的供电系统是无法承受的,毕竟主变压器的容量有限,电缆的载流量也有限,势必要进行系统大换血扩容,放到全国这可不是几百亿几千亿就拿得下来的,这部分的费用势必也要转嫁到车用电价里。

至于续航,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到现在还没有突破的迹象。在可预见的未来,电车在这一块依旧被油车吊打。

停车问题,显而易见电车大部分上班族通勤都得利用晚上充电,那么车辆必须到指定地点才行,停车问题就很麻烦了,油车没个车位还能找个旮旯凑合一下,电车没电充比没车位还要命。离小区近的充电停车场你得抢,离小区远的,你已经失去用车的便利性了。旧城区还得拆迁才能建设这种充电停车场,但是房价影响,成本会很高,最终也是转嫁到车主身上。

另外寒冷天气的电池性能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的迹象。

对于富人没影响,人家住别墅或带车库的大平层,充电没影响,用车成本忽略不计。

至于普通人,你愿意用一个出车成本很可能高于油车,续航拉胯每天疲于奔命充电的交通工具吗?所以,汽油车的市场依旧广大,停售大概率不过是个噱头。

user avatar

不会因为有了这个

这个就消失了


不会因为有了这个

这个就消失了


不会因为有了这个

这个就消失了


不会因为有了这个

这个就消失了


不会因为有了这个

这个就消失了

(edit:一开始放的火车,被评论提醒比喻不太恰当,换成AC130螺旋桨推进机对应民用喷气机)


更何况你可能自以为电车是这个

油车是这个



但实际上,

电车顶多是这个

但油车肯定是这个




你试试这个怎么停止销售?

user avatar

是的。

加州好像是最早开始立法的。

加拿大也跟进了。

俺有个朋友已经买了氢燃料电池的丰田车。

很多优惠, 前几年的氢燃料丰田似乎有补贴, 基本上不用钱。


去年温哥华的油价还有 1.1 刀/升, 现在已经升到了 1.6 刀/升, 别忘记加拿大是个石油输出国。收音机(CBC)里说, 半年内可能会涨到 2刀/升。

俺觉得这似乎是在为电车和氢燃料铺路了。



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表示,真正清洁而又经济可用的氢能并不丰富,“氢能是终极能源”的命题是不成立的。目前,氢能还面临着“不节能、不减排、不便宜”的“三不问题”。当下时间和技术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对氢能和燃料汽车的未来发展不要太乐观。

美国能源部启动了“能源地球加速计划”,以期未来10年内加快实现能源领域突破。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项计划旨在10年内将清洁氢的成本降低80%,至每公斤1美元。目前,使用可再生能源制取氢气的价格约为每公斤5美元。

美国宾州Air Products和德州油田服务公司将开展一项全球合作,开发“下一代氢压缩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加快氢作为零碳燃料的应用。”将在加拿大和沙特等多个项目中,为Air Products提供氢气压缩和燃气轮机技术。Air Products还宣布与加拿大政府和阿尔伯塔省建立合作关系:将耗资数十亿建设一个能源综合体,“将使埃德蒙顿成为加西氢能源经济中心,为Air Products经营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低碳浓度的氢能源网络创造条件。”

user avatar

除非电池技术,充电技术有巨大进步。

或者电池汽油化,电池不衰减,可以模块换电。

或者超高压电网,超高寿命电池和快速充电普及,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

否则燃油车无法淘汰。

但是,在市区内是可以淘汰燃油车的。

只在市内跑,可以在家里的停车位充电。

燃油车不如电动车香

但是,你没有固定车位,移动车位不能充电,要定期找充电桩,充电不方便,那就是电动爹了。

所以,以后会是混动和纯电并行。

即使是纯燃油车,也可以通过混动降低油耗。

家用车,插电混动为主。

有固定车位的用纯电动车。

user avatar

纯汽油车差不多就是这个时间段淘汰。未来是电动或混动车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日益严苛油耗与排放要求,否则靠内燃机极难达到要求。这也意味着,非工作需要,小车的C1驾照最多还有二十年的生命期,将来的小车驾照基本都会是C2。

user avatar

不会,我国要求车企在2030年实现电动车占总销售量40%的目标(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所以可以直面这个问题了。

其次,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2年电动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出货量将从2021年的400万辆增加至600万辆,电动乘用车将占到2022年电动车总出货量的95%,客车、货车和重型卡车占5%,此外,全球公共电动车充电桩将在2022年从上一年的160万个增加至210万个。

所以根据2022年情况,即使结合电动车进入S曲线快速增长期,但距离停售汽油车,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根据咨询公司数据预测,虽然说「保有量数据」无法代表「停售」,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书也可以说明2030年这个节点,并不会存在汽车完全停售的可能性。

此外,无论电动车多便宜、体验多好,但在极远的未来,也仍然存在一小撮人会想要购买汽油车。这就像电子手表发展再快、卖的再多,也无法完全取代机械手表。即使汽车再普及,世界那么大,也无法掩盖偏远山区马拉车仍存在的事实。

除非法规或政策层面强制要求。

那么我们分别看看各家车企是如何规划电动化战略的,而且往往实际推进要比战略规划更慢一些。

1、宝马

只有MINI提出2030起所有车型电动化。

  • 2023年,宝马将在约90%的细分市场中为每一条产品线提供至少一款纯电动车型;
  • 到 2025年,宝马将进入电动化发展全新阶段,并推出“新世代”车型系列 (DIE NEUE KLASSE);
  • 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有望占据宝马集团全球销量的一半;
  • 到2030年初,MINI全系车型将实现纯电动化。

2、奔驰

对于部分市场全面电动化准备,但不代表完全放弃汽油车:

  • 从2025年起,其所有新发布的车型架构将均为纯电平台;
  • 2030年前,奔驰在条件允许的市场将做好全面纯电动的准备。

3、奥迪

先规划到2025年,后续节奏再根据市场反馈确定:

  • 根据最新规划,截至2025年,奥迪将推出30款电动车型,其中20款为纯电动车型。

4、沃尔沃

这大概是我看到的唯一一个规划在2030年仅销售电动车的品牌了:

  • 2025年实现全面电气化,届时纯电车型占比将达到50%,其余为混动车型
  • 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仅销售纯电动车,并在全球范围内淘汰所有搭载内燃机的汽车,包括混动车
  • 2040年力求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所有纯电车型将只在线上进行销售

5、通用

快速且多款电动车推进,但尚未明确以后会仅投放电动车:

  • 在2023年前推出20款全新纯电动汽车
  • 在未来5年内推出30款新型电动汽车
  • (上汽通用汽车计划于2025年推出10款以上基于全新电动平台打造的国产新能源车型,覆盖旗下三大品牌)

6、本田

明确发布2040年实现100%电动化战略,所以2030年师就不会停售汽油车

  • 2023年前投放10款以上的电动化车型
  • 2025年前,电动化车型的销售份额占50%以上
  • 2040年则100%实现电动化销量

7、丰田

根据丰田中国发布了 “十·四”五年规划里内容表述:

  • 2025年,丰田将向中国市场导入10款纯电动车型,并期待以中国市场为驱动,那就更别提国外市场了。


所以,大可以放心,2030年不会成为汽油车生命的终结点,或许永远都不会有,但确实是会逐渐减少,或许2025年,会成为汽油车最后的狂欢时终点。


欢迎关注我 @小巾凡 ,汽车产品经理。

从行业/产品/营销,更从用户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一样的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user avatar

就问,能保证以后不出现今年这种全球性电荒吗?不能吧,很难的啦。

手机支付很方便,蜡烛很落后,但东北限电那几天,还是现金和蜡烛好用。燃油车同理。

user avatar

干什么事都要讲初心

为什么要干

那么中国大搞特搞电动汽车的初心是什么??

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把目标设定为:

1、打造明星车型,进入全球销量排名前10;

2、推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的发展,到2025年驱动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实现批量出口;

你以为他是为了搞环保,结果他是为了搞技术换代,抢占全球市场。

不搞电动汽车,就绕不开专利墙,汽车制造业永远进不了第一梯队。上面还是有明白人。

只要明白了,发展要通过抢跑抢专利墙占位,那就没问题。

方向对了路,一步一层楼。

user avatar

在挪威,目前汽油车已经事实上停售了,2030年淘汰90%以上汽油车基本上板上钉钉。

在瑞典和荷兰等国,汽油车在近5年必然停售,2030年前淘汰50%以上汽油车基本上板上钉钉。

在德国、法国等其他欧盟国家,2030年基本上会停售汽油车,并且逐渐淘汰老车。

美国、加国等国,2030年汽油车销量会小于电动车,2040年基本可以肯定会停售汽油车,并且逐渐淘汰老车。

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别说2030年,就是2060年,我也丝毫不相信他们可以停售汽油车。

至于中国,完全取决于政府怎么想。当年一个妈生6个娃,后来不也几年之内就变成了一个妈只生一个吗?汽油车再重要,他能有娃重要?

user avatar

北纬39°以北的人民表示大力支持停产内燃发动机。

user avatar

不会,油车有其独占优势,电车短时间难以超越。就算电车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全方面碾压油车,油车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另外,哪个国家敢在2030禁止燃油车?这意味着政策可以肆意制约企业的技术规划,剥夺公民的财产。这和某天说硬币纸币不能用了有啥区别?

思维狭窄的人,我给你们些例子:

参与城市建设的土方车工程车,用油吧,得在路上跑吧?不让他上路?OK,政策特种油车可以上路,那市场太小无利可图,那个企业愿意去华大功夫专门研究这些车?

回到家用车,东北,西藏新疆的朋友不让他们好好开车了吗?

山村老农买车子,并没把车子当成快消品,报废年限到2099,政策凭什么不让他上路,早令夕改怎么让人安居乐业。

收了钱的自媒体的嗨文也值得信。

user avatar

插一嘴。

分析电池技术的,分析油车环保限制的,都对。

再加一条,电网对电车的支持能力,难以实现2030年的全面覆盖升级。

先说国内,2020年之前的小区:

电动车车位,不带充电桩仅预留电缆的那种,仅占比15%左右;

此类车位要加装充电桩,7kw充电桩、物料、人力基本在3000元的价格水平;

电力供应方有国家公共电网、代理电网两类,而后者没有电力扩容能力,只是赚差价;

目前参考小区单户平均入户功率的标准,最大按照10k瓦配置;


上述的小区配置,无法支撑30%的电车渗透率,一个是二次用电网络可能无法支持这类突发大电流,二个是一次用电容量可能存在瓶颈。现在的7kw、15kw、20kw,以及50kw以上的各类充电线路,想想就刺激。

按照目前的渗透率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大部分城市电网就会频繁跳闸。然后你想扩容?想简单了,谁出钱?谁做设计?谁来实施工程?谁来错峰?谁给中国提供海量的铜?

电车是趋势,但是肯定有曲折。

user avatar

别的国家不知道,中国的新能源车到那时候应该销量世界第一吧,毕竟中国有这么多新能源品牌,全球领先的新能源配套,但是占比不好说,保守估计超过60%。

我已经买第二台新能源了,这次换掉的不是别的,就是一台号称世界最成熟的混动品牌。车确实是好,3.5升V6大自吸加电机,开起来那个顺滑。

但那只是和油车比,开了电车后觉得什么大排量发动机,平顺的变速箱,四驱传动轴,几把差速锁都是脱了裤子放屁。在没有自己开上新能源,我是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油车比电车方便。但现在,我觉得曾经买的那些进口大排量就是无法追回的智商税。

当然,你要有自己的家冲才能体会新能源的便利性。就和充手机一样方便但没有那么频繁。这种日常用车,电车比油车不管是方便性还是经济性,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任何里程焦虑,相反,现在在市区嫌专门开个车去加油站排队加油麻烦。那种开高速你开个400公里不吃不喝不休息的,恐怕更需要高级别行车安全系统,否则,害人害己。

当然,中国地大物博,地广人稀地区也多,我去那些地方,也仅仅是走的旅游线路,睡觉冲电,白天赶路的模式,也许并不适合当地一部分人谋生的用车节奏。但绝大部分人,绝大多数时候,自己家里充电,肯定比加油方便,因为那些地区跑加油站也不方便,毕竟家家户户通电,可不通油。

电车目前没有特别强悍的越野车型,所以我还保留的着一台越野车,不过也吃灰很久了,平时根本不太想开,也许这种车辆将来会在租赁中出现,专门为了诗和远方买一台做家用.......除非爱好或者职业相关,大部分人是不会犯傻的吧,不就和喝奶养奶牛一样吗?

以上是我个人用车感受,欢迎两种车都有的指正批评,只开了燃油车的,你觉得不对,那肯定你都对。

评论区出奇葩啊,一开始还以为他只是无知,后来发现他还坏,被交规和其他人的日常经验教训后,蹲守在这里冷不丁断章取义想找回他那一文不值的面子:

就很奇怪,那些遵守规则,在公共交通中规规矩矩开车的,这人直接给不配有驾照了?每个疲劳驾驶的司机出事前都是和他一样的想法,都自认为自己很健康,不在困意来袭前去服务区休息,能再多开个几百公里,殊不知困意一来,它就来了,这时候前方多远有服务区还未知,每个疲劳驾驶出事故的司机都是经过上一个服务区并没有困意,高估自己而发生的悲剧。现在中国道路采用极其保守交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种人的存在吧,比如我可以开自己的车云贵地区限速80的高速上跑180,是不是要怼做不到的人不配为车手呢?我自以为车技高超,是不是就可以市区无视红绿灯漂移转弯?不会,你在专业场地想怎么干都可以,但别来公共交通影响别人,只希望这样的人造成事故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不要连累他人,连亲人两行泪的机会都没有。

只因自己周围都是谨慎而遵守规则的车手,并没有想到这种奇葩言论还能沾沾自喜般的脱口而出,只希望看到的知道这个常识,在高速上严格遵守规则,万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否则就不是刮擦补漆之类的小事了。

user avatar

我觉得你们这么搞,电价迟早要涨价到谁都消费不起!你们真的想汽油车滚蛋吗?你们有想过电怎么来?继续烧煤?水电,风电,核电?

除了电,谁能解决电池问题?充电问题?真当每家都有个停车位?充电桩?这些问题还没解决就开始妄想汽油车停售了?

长途开车没电了去服务区充电2小时吗?还是直接换电池?回到家怎么解决电容问题?家家都充电现有的电网能承受得起?能源能够凭空出现吗?

如果没有汽油车,电动车看起来环保了,电池如何回收再利用吗?充的电就是环保电吗?不是经常报道我们国家电煤库存紧张吗?小区变压器增容够用吗?有停车位的安充电桩,没有停车位的停哪里充电呢?

以后电价涨起来,会比燃油还便宜还是贵呢?有想过电动车的替代品吗?氢能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汽油车是否会在 2030 年左右停售甚至淘汰”,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它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涉及到技术发展、政策导向、市场接受度以及全球各地的具体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汽油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其主导地位正在被动摇。首先,我们要区分“停售”和“淘汰”。“停售.............
  • 回答
    关于汽车燃烧时,油箱中的燃油是否会引发爆炸,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汽车瞬间化为火球的场景后。现实情况比电影里要复杂一些,但总的来说,油箱中的燃油确实有引发爆炸的可能性,只是这个“爆炸”的具体表现和发生条件,与我们想象的可能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汽油的性质。 汽油.............
  • 回答
    如果汽车人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世界绝对会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实实在在的,它会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如何移动、工作、甚至思考。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交通出行。想象一下,早高峰的城市不再是堵得水泄不通的钢铁丛林。取而代之的是,成千上万的汽车人——他们可能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还挺有意思的。要是白龙马变成汽车,这西天取经的路,可就变味儿了。咱们细细道来,看看这变身之下,是顺遂还是坎坷。首先,说说这“车”的好处。你想啊,白龙马变成的要是辆好车,那速度肯定不在话下。以前那十万八千里,全靠那双腿(或者说四蹄)慢慢悠悠地跑,遇上峻岭险阻,还得绕道而行,或者孙悟空去探路.............
  • 回答
    最近比亚迪DMi确实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那个油耗和续航,简直是“真香”警告!很多人都有个疑问,如果咱就把这车当成一辆普通的油车来开,不怎么用它的电动能力,会不会对它造成什么“坏影响”?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详细点,让您心里有底。首先得明确一点,DMi超级混动技术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用电为.............
  • 回答
    我得承认,当汽车真正实现全自动驾驶的那一天,我心里多少会有点打鼓。这不是说我不相信科技,而是涉及到“命”这么大的事儿,总得有点心理建设吧?先说好,我不是那种对新事物极端排斥的人。你看,从最早的马车,到蒸汽机车,再到我们现在每天坐的汽车,人类不就是在不断地用技术来解放双手,提升效率,甚至改变生活方式吗.............
  • 回答
    “游侠汽车真的如此不堪吗?”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曾经引起广泛关注,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品牌。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游侠汽车的崛起、发展以及最终的陨落。游侠汽车的由来与早期设想:游侠汽车(RoadRover)最早是由黄修源创立的。他的设想是打造一款能够与特斯.............
  • 回答
    眼下,汽车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看到的,似乎是电动化的大潮汹涌而至,智能化科技层出不穷,这些无疑是进步,是革新。但如果要问,汽车行业是不是真的到了一个“革命性颠覆”的时刻,这问题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叫“革命性的颠覆”。它不是小修小补.............
  • 回答
    新能源汽车,这个词汇如今几乎是“环保”的代名词。但如果我们剥开这层光鲜的外衣,深入探究一下,它们真的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纯粹的“绿色卫士”吗?答案,其实远比“是”或“否”要复杂得多。锂电池的“前世今生”:一场资源的“炼狱”谈到新能源汽车,我们绕不开的核心便是电池。绝大多数纯电动汽车都依赖锂离子电池,而锂.............
  • 回答
    最近几年,关于“中国汽车是不是很烂”的讨论,真的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中国品牌汽车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时候,这种疑问的声音似乎就更大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好”或“烂”,得拆开来看。先说大家普遍会关注的几个方面: 技术与研发投入: 过去,中国汽车工业起步.............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挺值得聊聊的。咱们身边确实能看到不少开着宝马、奔驰、奥迪这些牌子车的朋友,价格少则三四十万,多则五十万甚至更高。这不禁让人好奇,这背后究竟有多少是真的“有钱人”呢?咱们得承认,一个数字就能说明问题:在中国,这三个牌子的汽车销量确实很可观,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但要说买这些车的人都是那.............
  • 回答
    汽车开空调,到底费不费油?这绝对是个大家伙都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夏天这个空调的“主场”。要说它费不费油,答案是:肯定的,它确实会增加油耗。 但具体增加多少,这中间的学问可就多了,不是一句“费油”就能简单概括的。咱们先不着急看数据,先捋一捋空调工作时的“身体构造”。你家的空调是怎么制冷的?不外乎就是通.............
  • 回答
    关于特斯拉汽车的事故率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但又有些复杂的话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特斯拉的事故率就是高”或者“特斯拉的事故率不高”。原因在于,衡量事故率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且不同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什么会有“特斯拉事故率.............
  • 回答
    甘南州汽车悬浮这个说法,确实挺让人好奇的,听起来有点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不过,在我了解到的信息里,这并不是指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悬浮”在空中,而是与一种特殊的车辆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悬浮”技术应用在当地的某些场景下有关。我们要先明确一点,在现实世界中,能真正像磁悬浮列车那样离开地面进行无接触高速移动.............
  • 回答
    我能理解您对安全检查中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感到担忧。关于您提出的“恐怖分子携带汽油,过安检时真的把汽油喝一口”的场景,让我从一个更实际和人性化的角度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极端且自残的行为,在通过安检时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原因有很多:1. 身体的本能反应: 汽油是高度挥发.............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汽车消费市场中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现象,简单一句“不安全”或者“安全”来评判,往往会忽略掉很多现实的考量。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聊。那些“骂”帕萨特、骂本田的,他们真的在乎汽车安全吗?首先得承认,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确实非常看重汽车安全。这类消费者通常会对车辆的碰撞测试成绩(比如CNCAP.............
  • 回答
    汽车的 OTA 功能,是不是真的能让车“常用常新”?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就明白了。什么是 OTA?为啥它这么牛?OTA,简单说就是“空中下载”,英文叫 OverTheAir。这词儿最早在手机上普及开来,就是不用插线、不用去服务站,手机自己就能更新软件。现在,这技术也跑汽.............
  • 回答
    关于“汽车混动技术真的很难吗?是什么导致目前国产车没有混动车的尴尬局面?”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很难”或者“不难”,这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从原理上看,混动技术并不算得上是“高不可攀”的门槛,但要做到“好”且“有竞争力”,那就绝对称得上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并且背后涉及到大量的积累和投入。至.............
  • 回答
    汽车越重就越安全?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毕竟,咱们买车可不是光图个开着顺手,安全这根弦儿一直都绷得紧紧的。首先,为啥大家会有“越重越安全”这想法?这事儿从物理学上就能解释一二。简单来说,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惯性这玩意儿,就是物体维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趋势。这么一想,当两辆车发生碰撞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