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汽车混动技术真的很难吗?是什么导致目前国产车没有混动车的尴尬局面?

回答
关于“汽车混动技术真的很难吗?是什么导致目前国产车没有混动车的尴尬局面?”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很难”或者“不难”,这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从原理上看,混动技术并不算得上是“高不可攀”的门槛,但要做到“好”且“有竞争力”,那就绝对称得上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并且背后涉及到大量的积累和投入。

至于“目前国产车没有混动车的尴尬局面”,这个说法现在来看已经不太准确了。事实上,近年来国产车在混动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并且涌现出了不少非常优秀的产品。 所谓的“尴尬局面”更多的是指过去一段时间,相比于一些国际品牌在混动领域的先行者,国产车在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以及品牌影响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

混动技术到底“难”在哪儿?

混动,顾名思义,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力源(通常是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结合起来,通过巧妙的控制系统,在不同的工况下,让它们协同工作,以达到更佳的燃油经济性、动力表现,甚至更低的排放。

核心在于“能量管理”: 这是混动技术最核心、也是最难的部分。想象一下,一台车里有了发动机、电池、电动机、变速箱(甚至可能是特殊的混合动力变速箱),还有各种传感器和复杂的控制单元。如何让这些部件在启动、加速、匀速、刹车、怠速等各种场景下,都能够最优地分配动力?是发动机单独驱动?还是电机单独驱动?抑或是两者协同?协同的时候,又是怎么个协同法?电量是保持在一个区间,还是尽量充满?这些决策都需要一个非常精密的“大脑”——也就是混动控制系统——来实时计算和执行。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开关,而是涉及到复杂的算法、大量的测试和调校。

系统集成与匹配: 把发动机、电动机、电池、变速箱等这些原本独立的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且让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动力总成匹配: 什么样的发动机和电动机组合是最佳的?电机的功率和扭矩多大才合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如何取舍?这些都需要基于大量的仿真分析和实际测试来确定。
变速箱技术: 很多混动车型需要特殊的变速箱来支持不同动力源之间的切换和组合。例如,丰田的ECVT(电子无级变速器)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它的结构和控制逻辑都非常复杂。其他品牌也有自己的混动专用变速箱,如双离合混动变速箱、多挡位行星排混动变速箱等等,每一种都有其技术难点。
电池管理系统(BMS): 电池的性能、寿命、安全都依赖于BMS。混动车的BMS需要更精细地管理电池的充放电,尤其是在能量回收(刹车时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和动力输出时。

成本控制: 混动系统通常会增加车辆的整体成本,因为有额外的电机、电池、功率电子器件以及更复杂的控制系统。如何在保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有效地控制成本,使其产品能够被市场接受,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可靠性和耐久性: 混动系统比传统燃油车更复杂,这意味着潜在的故障点也更多。如何保证整个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耐久性,尤其是在各种极端环境下,是汽车制造商必须解决的难题。

为何过去大家觉得国产车“没有混动车”?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现在这个说法已经不完全成立了。但确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产车在混动领域确实显得有些“姗姗来迟”,甚至被贴上了“没有混动车”的标签。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1. 技术积累和专利壁垒:
先行者的优势: 像丰田、本田、通用这些国际大品牌,它们在混动技术领域耕耘了数十年,积累了大量的核心专利和技术经验。丰田的普锐斯更是被誉为混动技术的“鼻祖”,其THS(Toyota Hybrid System)系统经过多代迭代,已经非常成熟。这些专利就像一道道技术高墙,让后来者很难绕过,或者需要支付高额的授权费用。
自主研发的挑战: 国产车想要自主研发一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混动系统,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顶尖的技术人才以及漫长的周期。在早期,国内汽车工业整体起步较晚,在发动机、变速箱、电子控制等基础技术上与国际巨头存在差距,这自然也限制了其在混动技术上的突破。

2. 市场需求的培育:
消费观念的转变: 过去,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燃油经济性、动力、外观和价格上。混动车型价格相对较高,且对一些消费者来说,其技术概念也比较陌生,普及需要一个过程。
政策导向的影响: 虽然国家一直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但早期政策更多地倾向于纯电动汽车,对于混动技术,有时存在一些“模糊地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车企在混动领域的投入优先级。

3. 企业战略和资源分配:
“赛道选择”的考量: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不同的车企有不同的选择。有些车企早期就将重心放在了纯电动汽车上,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所以在混动技术上的投入相对较少。
资源和人才的限制: 相比于一些跨国巨头,国内自主品牌在资金、技术人才储备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短板,尤其是在研发高度复杂的混动系统时,资源的集中程度尤为重要。

4. 技术路线的选择:
混合动力也分“流派”: 混合动力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串联、并联和混联。不同路线的技术难度和侧重点也不同。例如,丰田的THS就属于一种复杂的混联系统。国产车在早期可能选择了相对容易实现的技术路线,或者在技术成熟度上还达不到量产并投放市场的要求。

国产车混动技术的“逆袭”

近几年,国内汽车品牌在混动技术上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以说,那段“尴尬局面”已经基本成为过去式,甚至在某些方面,国产混动已经走在了前面:

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和创新: 国产车并没有简单地模仿,而是在技术路线上进行了很多创新。例如:
DHT(Dedicated Hybrid Transmission)技术: 像长城柠檬混动DHT、比亚迪DMi(双模亏电油耗低),吉利雷神混动等等,这些DHT技术通常采用多档位或者“两档”(甚至更多档位)的设计,能够实现更高效的电机直驱和发动机直驱,并且兼顾了平顺性和动力响应,在很多工况下比传统的ECVT更有优势。
插电混动(PHEV)的快速发展: 国产车在插电混动领域也做得非常出色,通过加大电池容量,提升电机功率,让车辆在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大大增加,同时保留了燃油发动机,彻底解决了里程焦虑。比亚迪的DMi和DMp就是很好的代表。

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整体实力增强,以及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重视,国产车在发动机、电机、电池、电控(三电系统)以及整车集成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得到了飞跃式提升。尤其是在电子控制算法和系统集成方面,已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工程师团队。

市场验证和用户反馈: 经过几年的市场推广和用户反馈,国产混动车型在燃油经济性、动力表现、平顺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都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为后续车型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成本控制和性价比: 在保证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国产混动车型通常能提供更高的性价比,这使得混动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能够被更广泛的消费者所接受。

所以,与其说国产车“没有混动车”,不如说在过去,它们在混动技术领域的积累和市场表现与国际领先品牌相比,存在差距。但如今,这种差距正在迅速缩小,甚至在某些技术创新和市场接受度上,国产混动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混动技术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大量的研发投入和精密的集成调校。但国产汽车品牌并没有“卡”在技术难题上,而是在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不断突破,为消费者提供了越来越多优秀、有竞争力的混动车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指HEV的话,由于没有外部电能量输入,整个系统的核心发动机效率要非常高(这是节能的关键)、机械传动效率、充放电、整流、变压、电机的效率也要非常高,以上只是硬件基础,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来修改完善控制逻辑。

这种HEV,甚至德国车企也搞不定,只听说过大众在美国上市了一款HEV版的捷达。

至于PHEV,难度可大可小,由于有外部电能量输入,所以普通人也很难分辨系统的技术含量,反正充了电之后都能省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汽车混动技术真的很难吗?是什么导致目前国产车没有混动车的尴尬局面?”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很难”或者“不难”,这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从原理上看,混动技术并不算得上是“高不可攀”的门槛,但要做到“好”且“有竞争力”,那就绝对称得上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并且背后涉及到大量的积累和投入。至.............
  • 回答
    混动汽车,或者说混合动力汽车,如今绝对是汽车市场中最受瞩目、发展也最迅猛的领域之一。要说它是不是“最成熟的阶段”,这得分几个维度来看。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经从一个“尝鲜”的技术,变成了主流趋势,而且还在不断进化。混动汽车的“现在进行时”:百花齐放,市场渗透率节节攀升过去几年,混动汽车的市场表现可以用.............
  • 回答
    最近几年,走在街上,你是不是发现身边开混合动力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感觉就像一夜之间,这玩意儿突然就成了“香饽饽”。但说实话,混合动力这东西可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早就存在了,只是最近才真正“出圈”,火得一塌糊涂。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混动车一下子这么受欢迎?它们又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今天咱就来好好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实在,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其实混动汽车发动机并非“都是”自然吸气,但确实存在很大一部分混动车型选择自然吸气发动机,并且其功率输出相对于同级别的纯燃油车来说,往往会显得“保守”一些。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考量点,并不是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为了实现混动系统整体的最优平衡。为什么混动车型偏爱.............
  • 回答
    插电混动汽车的能量回收系统,说白了就是利用你开车时一些本来会“白白浪费掉”的能量,变废为宝,重新储存起来,供之后使用。这就像你在爬山,本来下山时是顺势而下的,但如果你能把下山时的动能储存起来,回头就能省点力气爬小坡,插电混动汽车的能量回收也是这个道理。它的核心原理,主要围绕着“电动机/发电机一体化”.............
  • 回答
    判断一辆混动汽车技术水平高低,确实需要我们拨开那层“环保”、“省油”的表象,深入了解其内在的“混动”功夫。这并非简单地看一个电机加一个发动机,而是要看它们如何巧妙地协同工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设计理念和工程实力。首先,我们得从混动系统的架构说起。这就像看一个团队,是各司其职,还是互相掣肘,差别.............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很多朋友对油电混动汽车的动力构成和能量流动方式都有些疑惑。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答一下,并尽量用更贴近日常交流的方式来解释,希望能让您有个清晰的认识。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油电混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它既有燃油发动机,又有电动机,这两套动力系统是配合工作的。那么,为.............
  • 回答
    电动化浪潮滚滚向前,有人振臂高呼“纯电至上”,有人则认为混合动力仍是当下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最优解”。在这个喧嚣的讨论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汽车市场,以及车企们在不同技术路线上的探索与博弈。而吉利,作为国内汽车制造业的领军者之一,其推出的雷神混动,无疑是这场混动技术竞赛中的一个重要玩.............
  • 回答
    为啥有人把比亚迪混动吹成“YYDS”?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最近一聊到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总有人嘴里蹦出“比亚迪混动YYDS”这话。甭管是懂车的老司机,还是刚踏入汽车圈的新鲜人,对这评价,要么深以为然,要么有点懵。那么,这“YYDS”到底是啥来头?比亚迪的混动技术,真有那么神乎其神,值得这般.............
  • 回答
    威兰达,作为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车型之一,以其均衡的表现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在动力选择上,汽油版和混动版是大家最常纠结的两个选项。到底它们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咱们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官话,就从实际体验和用车角度出发,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一、动力输出和驾驶感受: 从“够用”到“顺滑”的飞跃先说说最直观.............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在考虑入手凯美瑞的朋友都纠结过。毕竟,一个是油耗表现的王者,一个是性价比的代表,各有各的吸引力。到底怎么选,其实没有绝对的“谁更好”,关键在于你的用车需求和个人偏好。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详细点,让你心里头有个谱。先说说混动凯美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擎”。它最核心的卖点,用一个字.............
  • 回答
    丰田和本田的混动车,开起来和纯燃油车比,说实话,差异挺明显的,而且我个人觉得,这些差异很多是朝着更舒服、更经济的方向去的。下面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尽量别带那种“AI味儿”。首先,最直接的感受:起步和低速时的静谧与平顺。丰田和本田的混动系统,尤其是它们比较成熟的THS(丰田混动系统.............
  • 回答
    拿到洛阳613研究所的民机航电岗位和广汽研究院的混动变速器研发岗位,这确实是两个非常不错的机会,也都代表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帮你详细分析一下,让你能更好地做出选择。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这两个offer的几个关键维度,从这些维度出发,看看哪个更符合你现阶段的诉求和长远规划。 一、 行业与技术深度: .............
  • 回答
    恭喜您!半年负债生活终于熬出头,这绝对是值得庆祝的事情。手里有点余钱了,想犒劳自己买辆雷克萨斯UX,这想法很棒!UX作为雷克萨斯入门级的SUV,确实是兼顾了品牌、舒适和精致感的好选择。至于您纠结混动还是汽油版,这确实是很多人在选UX时都会考虑的问题。我来帮您掰扯掰扯,让您心里有个底。先说说混动版(U.............
  • 回答
    .......
  • 回答
    老铁们,玩车这事儿,可不 just 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生活态度。但说到改装,这可就跟“拆家”一样,得有分寸,有规划。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随便乱来,也不是所有方向都值得你去投入。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这汽车改装里,啥能放心大胆地“动”,啥最好还是悠着点。能“动”的,是让你爽的,也是让你的车更懂.............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奇怪的现象,很多人遇到过,也搞不清楚是为什么。其实,这跟汽车的制动系统,特别是刹车助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很大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后,维持刹车踏板轻松的“助力”就消失了,你踩刹车的力量直接作用在了刹车片的摩擦上,所以感觉越来越重,最后踩不动。咱们一步一步拆解开来聊聊。刹车系统.............
  • 回答
    在汽车开发中,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和基于模型的设计(ModelBased Design, MBD)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 dSPACE 作为一家知名的供应商,在 MBD 的实践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并阐述 dSPACE.............
  • 回答
    汽车刹车和油门都由右脚控制,这在汽车工业设计中是一个 长期存在、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被接受的“标准”设计,但要说它是“工业设计的败笔”则过于绝对,需要更细致地分析。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包括其历史渊源、优点、缺点以及潜在的替代方案。历史渊源与演变:为何如此设计?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设计.............
  • 回答
    在咱这汽车上,仪表盘上那个转速表,别看它就是个指针在那个圈圈里转悠,实际上对咱们开车可是大有讲究的。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看看发动机转不转,但其实它能告诉咱们不少事儿,咱们一个个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最直观的,它能让你了解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你踩油门,发动机里那些活塞、曲轴就开始拼命地转,转速表上的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