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普通人、抗通胀,已知:房子不靠谱,求解:到底怎么办?买股票吗?
不闹了,认真回答一下。望天,我有多少年没回答过本专业相关的题目了,写文写久了,都忘了自己是经济学出身了。
朋友,我希望您花个十几二十分钟好好把我这篇答案看一下,能不能缓解焦虑不敢说,但大约能为您目前担忧的问题提供一个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您能有这个忧患意识就比绝大多数根本不知道这个概念,或者有多少花多少,活一天算一天的朋友更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人,首先要意识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就来逐步分析当前的情况:
要抗通胀就得知道现在通货膨胀率是多少,实话实说3.4%左右,上下浮动个0.1、2的样子。但如果您去银行或者其他相关机构,问他们一样的问题,他们基本会告诉您这个数值是3或者有些稍微更黑心一点的客户经理会给到2.8左右。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偏差值基本取决于您在该机构是属于VIP客户还是被割韭菜的普通储蓄用户。
知道了大背景以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如果纯靠理财向的操作,靠省钱攒钱存钱的方式来抵抗通货膨胀的话,那么,我们至少要选择一款收益率在3.5%左右的产品,才能让那笔钱不亏不赚。想要赚,只有高于这个数。
接下来请您打开您现在持有的银行卡的手机银行,您会发现一件事,收益率大于3.5%的基金、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有风险的,也就是说不保本。我估计您可能已经操作过这一步了,因为觉得不保本的就叫“股票”,所以得出了想要抵抗通货膨胀必须买股票的结论。先来说这个结论有没有错,没有错。但是这个举动靠不靠谱,不靠谱。仔细观察下近两年在疫情影响下的股市,就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市场上可融资的资金是非常少的,基本上都是从A产业转到B产业,换言之A跌B涨,理想的状态是我们有内部消息,可以弄清谁涨谁跌,甚至国家下一步要支持谁了,又要收拾谁了,理智买进,只赚不亏。可是,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渠道购买到有潜力必涨股,反而不断的因为信息落后,进入已经要转出资金的产业当韭菜当人家的消耗品。(我还要恳请您考虑“理财”这一行为消耗的时间成本,那本来都可以是用来赚钱或者增强自身实力的时间)
我们不搞那些个复杂概念,举个简单例子您很快就明白了普通人为啥不行。大部分知道自己必涨的企业,人家是不会卖股票的,疯了吗?知道要增值还拿出来和普通老百姓分享?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家可能在搞某项研究一时间需要一笔比较大的钱,或者创业期选择用这种方法来周转。但这种股票一般都抢先被相关者的亲戚、金融机构、私人金融分析师、部分忽悠他人自己赚钱的经济学家(喂!泥垢了!)、不差钱的大佬们等瓜分了,还能剩在股市等着普通老百姓买的是啥股票?一般就是企业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靠不靠谱了,搏一搏,没准儿有了这笔钱就能起死回生了。他们自己都前途未卜呢,咱们普通人是精通《易经》还是能夜观天象?能够富贵险中求而且把把赚钱?您真有这技巧欢迎您私信和我沟通,我也好奇,毕竟我学了这么多年,没学过这种招数。
吐槽完了说点实用主义的,其实这经理那专家说了那么多专业的,其实普通人存钱还能增值而不是贬值就两招:1.存短期风险高但是利率高的2.存长期稳健利率能抗衡通货膨胀率的;
不同于出生就有复利收益的大佬们,普通人的钱都是攒的,您要跟我说人生前三四十年消费主义基本没攒啥钱,想用几千或者几万以小博大,那我建议您买彩票还现实点。如果说不是上述情况,而是真的这么多年含辛茹苦攒了个几十万,有一定的投资能力,意识到这个问题有点焦虑,那么好了,我们还可以探讨下如何相对稳健的增值。
我们假定题主有50W,如何分配呢?这个看题主自己的抗压能力,我最烦那种不问个人情况动不动就您应该都买这款,近五年没出过问题的经理,哦,50W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出问题了咋整?你向我家里人解释为啥50W变40W越玩儿越少,整的自己还挺专业似的一天捧个手机看那个产品的走向都没空拖个地?
咱们都是普通人,所以个人建议是一部分买成定期,一部分买成半活期(短期),一部分做成能随时取的活期。定期是保本的,0风险的(先别着急说那些利率不够,一会我补充说明)占这储蓄的一半或者以上比较稳妥;短期是收益率相对高的但是风险也高,但要记住,普通人能承受的最高风险一般在R3(别急,我一会详细说),这部分应该占据整体投资的10%-30%,看您个人情况;剩下就是活期了,当然也不是纯活期,有那种能随取随存的,什么天天啥的,日日啥的那类产品,7日收益2.6之类的,总比咱直接纯活期一点利息没有强,对吧?
先来说保本部分。大部分非经济学出身的朋友,可能含题主在内有一个误区,就是保本=低收益。这个是扯犊子,真的,每次听某些经济学家扯淡我都想砸屏幕。因为其实如果您没啥相关专业知识,又真刀真枪玩过几年股票,再回看身边部分前几年存了个长期定期的亲戚,会发现自己收益真未必有人家高。而且人家不理财,人家余富出来时间又赚钱又陪家人,然后差距越来越大。(喂!不要说这种让人心塞的话)为啥保本还有一个学名叫稳健性投资,因为真的稳健,到了点儿就给你固定利息,本金也不会少。但不幸的是,这个方法现在不太实用了,因为利率越来越低了,为了刺激消费。我们就不往深了说了,我从不回答热点问题就是因为保号要紧→_→我估计题主在金融机构里看到的定期存款收益也都不乐观,除了5年期的,基本没有超过3.5%的了。想要高收益最佳方案是:1.存的时间足够长2.你在某指定银行VIP程度足够高;如果您说实在做不到,真的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以至于我全部钱加一起也无法申请到任何一个银行的VIP,ok,这就要求我们拓宽思路了。除了咱们所谓的“定期”,还有什么能保本又相对收益高呢?保险。还得是那种P用没有的保险。如果您购买的是那种大病险,然后您自身又身体状况很差的话,那肯定不行,拿不到高收益。保险公司也不傻,他们要就要一个看起来不会得病的青壮年SB,啪叽一下拍给我几十万完事儿他也不领取保金,保险公司先用这钱玩自己的,每年给你点甜头儿,每年都有新韭菜进来,这种资金差就够保险公司用的了,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如果有些富裕钱,但是不够vip,无法存很长很长时间,还求稳,实在不想走老式定期的,这也是一个没办法的办法。但是要擦亮眼睛,看好合同:1.能否拿回本金2.保险年限3.保险类型(理财险)4.投保金额(是要求一次性投保还是每年都要投保,建议选择一次性,每年都要投的那种吧...实践证明好多人到时候根本拿不出那笔钱)
再来是短期,为啥普通人最高只能接受R3?R3是80%的钱拿去做稳健性投资,20%的钱浮动,也就是您有20%的本金在股市里沉浮。(听着风险咱们还能接受对吧?)而高它一个级别的R4(我在当年刚上完学年少轻狂觉得自己能秒天秒地的年代买过R4,别笑,人不SB枉少年真的!),是基本80%-90%在股市投资,10%定向稳健。选择R4基本就是赌RP,这玩意谁都控制不了,我当年眼睁睁看着第一桶金跌到我没勇气赎回。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骨感到让人潸然泪下。我这还是学过的,当然也有说法,骗就骗你们这帮学过的,我们这帮略懂的,在股市里,基本和在潘家园买古董的二道贩子一个感觉_(:з」∠)_
选择R3也不是说咱就傻子了,经理让选啥咱就选啥,好歹点开看看项目投资的产业名称吧?我一次和哥们儿吃饭好奇他买了啥,我俩点开以后,他这么多年才知道自己居然还持有茅台的股份_(:з」∠)_(R3、R4一般为综合性的散投,都是好多家公司的,有时候点开看看也挺有意思的)退一万步讲,就算跌了,选的是自己想支持的企业,好像心里也没有那么难受对吧?(去你的不难受!!!跌了都难受好吗?)
题主最开始想法是100%投股票,我这一通扯淡下来,您应该也知道这事儿的风险有多大了。R5啊相当于,别说题主了,我认识的富豪资产没过千万的都不敢倾注大部分资产往股市里抛。当然您有亲戚在证券所或者银行当我没说,那算内部作业,但也就不算您说的普通人了。那我前面那些分析又成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了。(我还真见过银行业的特地来问这种问题的,然后自己答,增加关注的_(:з」∠)_)
好了,我的话完了,祝您一切都好。希望您看完焦虑有所缓解。p.s.如果您这些年着实没攒下什么钱,不会存钱,也不知道怎么拓宽赚钱的门路,我推荐一本入门级的理财书《小狗钱钱》给您,看起来像故事书,但确实是讲理财的,很初级,很薄,看起来没啥负担。如果您觉得我说的一些概念还是复杂,可以试试这本书。疫情都不好过,但很多时候真的,慢慢来,比较快。ヾ(◍°∇°◍)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