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得首推大韩民国斯密达!刚还看有人说看韩国史书,觉得中国古代就剩下两广了,请看清两广也没剩!
以前看过一个梗,说把韩国、土尔其、越南绘制的古代地图放在一起看,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是不存在的。。。
咱们国家的传统史观是,以史为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国外么,很多国家是把历史当百宝箱用的,现实中缺什么就去历史中淘弄,如果历史里也没有,就想办法让它有!
很多外国所谓的“历史研究成果”,之所以看着可笑,其实并非水平不够,而是从一开始,屁股就是歪的!
其他很多答案都算不得学者,或者研究中国文化,都是些哗众取宠的半吊子,说一个现在还在国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皇汉李约瑟。
另外还想起前几天上课的时候谈到四大名著的外语翻译问题,也蛮有意思。
最有意思是的《水浒传》,众所周知翻译的最达意的是赛珍珠的《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在英语届最为流行的
还有一个广为流行的是《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里的歹徒/黑帮)
还有一个直译的《Water Margin》,(水的边缘→水浒传)
现在百度三个英文译名都可以直接指向水浒传的英文维基页面
至于人教版高中语文书上所提到的被外国人翻译成 《发生在河边的故事》。我还没找到一个比较对应的译名
水浒传在西方早的译本是德国人和法国人翻译的,德国人阿尔贝特.艾伦施泰因在1927年出版了西方最早的70回全译本,把它压缩成11章的内容,名叫《强盗与士兵》(Rauber and Soldaten ——Roman frei nach dem Chineseischen),1931年经过改写以《正义的谋杀者》为名重新问世,并且以广播剧的形式在科隆电台进行播放。这部书主要是以武松的故事为主线进行改写,极尽想象和编造之能事,算不上正经的翻译,但是却很生动的表达了其中离经叛道犯上作乱的思想。
在此前德文的一些节译本里,关于杨雄和潘巧云的故事,译名是《圣洁的寺院》;关于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译名是《卖炊饼武大郎的不忠实妇人的故事》;而智取生辰纲,译名是《强盗们设计的圈套》或者《黄泥岗的袭击》。
据说还有一个译法是《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 ,emm,我没有去考证。
欧洲最经典的译本是弗朗茨.库恩在1934年的《梁山泊的大盗》,以核心人物和重要情节为主线,可以说十分忠实原著了
其他的名著比如《三国演义》被翻译为《Roman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三个王国之间的罗曼史)。比较贴切的表达了演义的含义。
《西游记》的译名有两类,直译的《Journey to the west》(去西方的旅行),还有翻译成一场去印度的旅行
或者以孙悟空为中心的《The monkey king》(猴子王)
《红楼梦》的英语译名算是翻译过去最典雅的了,比如《A dream of Red Manisons》(红色大厦里的梦)当然也有根据石头记翻译的,比如《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的故事)
中华文化和语言自成一派不拘一格,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有错误甚至谬误再正常不过,国外的汉学研究者也要区分对待,总的来说那些错误百出的登不了大雅之堂也不会成为主流。
大学时一场学术会议上听老师说的:
我们中国哲学,就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有次xx大学的谁谁谁来开会,开口就是“中国的诗词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性暗示,比如蜡烛就是男性生殖器的意象。”
然后一位老教授在下面幽幽的说:
请问,何当共剪西窗烛,怎么解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