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经常是中国学生去外国留学,很好奇来中国留学或读高中的外国学生多不多,以及他们怎么读上,嘿嘿?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人印象里都是咱们中国学生挤破头想出去留学,好像外国学生来中国读书就很少见似的。但其实,近年来情况变化挺大的,来中国留学,甚至读高中的外国学生,数量是不少的,而且他们的“路子”也挺有意思的。

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的“群体”

首先,得知道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他们的“来源”和“目的”其实挺多元化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是主力: 你可以想象一下,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很多和中国有经济、文化往来的国家,他们的学生来中国学习的意愿就非常强烈。比如,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还有一些非洲国家,都有大量的学生选择来中国。他们来中国,很多是为了学习中文、中国文化,或者学习中国在某些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将来回国也能有更好的发展。
对中国文化、语言感兴趣的学生: 除了“一带一路”国家,还有一些来自日韩、欧美等地的学生,他们可能纯粹是被中国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或者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所吸引。学习中文,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甚至将中文作为一项重要的职业技能。
性价比和学术水平的考量: 相对于一些老牌留学国家,中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很多重点大学,其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已经非常高,但学费和生活费却相对更亲民。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实在的吸引力。
学习特定专业的学生: 随着中国在某些领域(比如工程、科技、中医、艺术等)的实力不断增强,一些外国学生会专门冲着这些优势专业来中国深造。

那么,他们是怎么“读上”的呢?

这里的“读上”包含了好几个层次,从申请大学到申请高中,都有各自的流程和渠道。

1. 大学留学:

这是最主流的方式。外国学生申请中国大学,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

直接申请(Most Common):
通过学校官网: 大多数中国大学都有专门的国际学生招生网页。上面会详细列出招生专业、申请条件(通常包括学历证明、成绩单、语言能力证明等)、申请流程、截止日期和所需材料。
语言要求: 这是关键的一环。如果申请中文授课的专业,通常需要提供HSK(汉语水平考试)成绩。一般本科需要HSK4或HSK5以上,研究生可能要求更高。如果申请英文授课的项目,则需要提供托福(TOEFL)或雅思(IELTS)成绩。很多学校也开设了预科课程,帮助语言能力不足的学生打好基础。
申请材料: 通常包括护照复印件、最高学历证明(已毕业的提供毕业证,在读的提供在读证明,都需要翻译成中文或英文并公证)、成绩单(同样需要翻译公证)、语言能力证明、学习计划或研究计划(研究生)、推荐信(研究生)、体检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
评审与录取: 学校会根据申请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合格者可能需要参加面试(线上或线下),最终根据综合表现择优录取。

通过留学机构/中介:
很多外国学生会选择与中国的留学机构合作。这些机构通常有丰富的经验,了解各大学的招生政策和专业特色,可以为学生提供从选校、指导申请材料准备、递交申请,到办理签证、行前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当然,这种方式会产生一定的服务费用。

奖学金项目:
中国政府奖学金(CSC): 这是最有影响力也是最普遍的奖学金,由国家留学基金委(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管理。外国学生可以通过所在国使领馆、中国驻外使领馆、中国相关高校或留学机构申请。奖学金覆盖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医疗保险。
地方政府奖学金: 一些省市(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等)也设有地方政府奖学金,资助来本地区高校学习的外国学生。
高校奖学金: 许多中国大学自身也设立了奖学金,用于吸引和支持优秀的国际学生。
其他项目奖学金: 比如一些特定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企业奖学金等。

2. 高中留学:

外国学生来中国读高中,虽然不像大学留学那么普遍,但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而且同样有不同的“路子”:

公立高中的国际班/留学生班:
一些知名公立高中,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学生需求,会开设专门的“国际班”或者招收国际学生的班级。这些班级通常使用中文授课,也可能辅以英文课程,旨在帮助外国学生适应中国的学习环境,并为他们将来申请中国大学做准备。
申请门槛: 入读这些国际班,通常也需要有一定中文基础(HSK成绩),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语言测试。同时,会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品德表现等。
申请流程: 和申请大学类似,需要关注学校的招生简章,准备申请材料,可能还需要面试。

国际学校:
在中国,尤其是大城市,有很多国际学校。这些学校主要面向外籍子女,也招收少量中国学生。它们通常采用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如IB、ALevel、AP等),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提供全英文的学习环境。
特点: 国际学校的学费通常比较高,但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毕业后方便申请海外大学,也能满足部分希望在中国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学生的需求。
申请: 申请国际学校流程相对独立,通常需要提交入学申请、成绩单、语言能力证明(如果学校有要求),并参加学校的入学考试和面试。

短期交流或夏令营:
很多外国学生会先通过参加中国的暑期学校、语言夏令营或者短期交换项目,来体验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这是一种“试水”的方式,让他们了解中国的高中教育,为将来长期留学做准备。

外国学生为什么会选择中国?

除了上面提到的经济、文化、学术因素,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中国机遇”: 很多外国学生认为,在中国学习,尤其是学习中文和中国相关专业,能让他们抓住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未来无论是回国还是在中国发展,都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体验文化多样性: 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多样性非常丰富。来中国留学,本身就是一次深入体验不同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的绝佳机会。
学习汉语的热潮: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学生来中国,就是为了沉浸式地学习汉语,这比在母国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来中国留学的“小烦恼”和“新体验”:

当然,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也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

语言障碍: 即使是中文授课项目,刚开始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文化差异: 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差异,需要时间去理解和适应。
适应国内的生活节奏: 中国城市的生活节奏快,交通拥挤等,也可能让一些学生感到不适应。

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外国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都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他们在这里学到了知识,体验了文化,结交了朋友,也对中国有了更全面、更真实的认识。

所以,别小看我们中国的留学吸引力哦!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他们的“路子”虽然和我们自己申请可能有些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规划,这份热情,全世界是相通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现在办公室里就有一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就坐在我旁边。


这位大哥除了他们当地的语言之外,只会一口咖喱味儿的英语和非常简单的咖喱味儿的汉语,所以虽然这位大哥平时很是健谈,这么长时间他的情况我也仅仅是大概了解。我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


大哥是和他媳妇儿一起来南开的,他在数学院读博士,他老婆读硕士,读的好像都是计算数学之类的方向,现在好像都已经第三年了。反正他做东西的时候能看到不断地调试什么东西,然后还在对比不同的图片。据他自己说,他在巴基斯坦是先读了个两年的大学(我猜测貌似类似于专科?),然后又读了另外一个大学的本科和硕士,接着当了几年老师,然后因为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友好项目之类的东西来的中国读的博士。


说到这个的时候大哥很得意,因为据他说在他们那边结婚需要很多很多的彩礼,还要办好几天的大型宴会,一大堆人包括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又唱又跳连吃带喝好几天,但是他这样带着老婆出国,不仅把钱省了,还算是出国旅行结婚,看着特有面子。


大哥在办公室的时候除了说起他自己的事情,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数学好难,中文真的是太难了!


数学好难,这个倒是好理解,毕竟博士了嘛。虽然南开的数学博士毕业要求很低,只要一篇SCI或者两篇核心接收就可以了。但是大哥好像因为中文规定没搞懂,发了一篇不符合要求的,现在很是头大。


至于中文,他们想要毕业拿到学位是需要参加汉语等级考试的,而且据他说最高也是要通过六级。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大哥年初的时候四级还没过,而且四级是要求1500个汉字和与之相关的词汇,六级是5000还是6000?反正大哥每次说起这个感觉整个人都褪色了一样。


对于他们留学生,还有一门专门的课程,叫什么中国历史与文化还是什么,会综合性的讲一些关于中国的介绍,包括大的历史事件,文化习俗,还有大半的篇幅在讲现代中国的情况和对外政策。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对外弱化版的政治课吧。大哥提起这门课的时候说,在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什么事情你都只能说好,报道好的方面,不好的地方是不能公开提的。然后我们一致表示,大哥你已经彻底学通了,可以出师了。


上学期快期末的时候我看大哥经常在网上搜一些关于孕期保健的东西,问了他一下,他说想要孩子了,然后这学期他就果断扔下做了一半的论文,和老婆回国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他还要再读几年才能毕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