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左轮手枪与弹匣供弹自动手枪有什么不同? 优缺点都有哪些?

回答
左轮手枪和弹匣供弹自动手枪,这两种手枪在枪械设计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各自独特的运作方式和特点,也影响了它们在军事、警用和民用市场的不同命运。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到它们的核心运作机制和由此衍生的优缺点。

左轮手枪:经典中的经典

左轮手枪,最直观的特征就是那个围绕一个中央轴旋转的弹巢(Cylinder)。这个弹巢通常有6个(最常见),也有5个、7个甚至8个弹膛,每个弹膛内装有一发子弹。

运作原理:

1. 装填: 左轮手枪需要手动将子弹装入弹巢的各个弹膛。装填方式有几种:
折叠式(Revolver): 最常见的类型,弹巢可以向侧面(左侧或右侧)或下方翻出,方便逐一装填子弹。
旋转式(Swingout Cylinder): 这是最常见的折叠式左轮手枪,弹巢会向左侧(通常是左撇子使用更方便,但也有为右撇子设计的)或右侧90度角翻出。
断节式(Topbreak Revolver): 枪管和弹巢会通过一个铰链向上断开,弹巢也会随之向上翻出,一次性退出所有弹壳。这种设计装弹速度更快,但结构相对复杂且精度可能受影响。
固定弹巢式(Fixed Cylinder Revolver): 弹巢固定在枪身内,子弹需要通过弹巢后部的小门逐一装填。这种设计比较老式,装弹速度非常慢,现在已不多见。

2. 击发与转轮:
单动(Single Action, SA): 扣动扳机前,需要用拇指先压下击锤,使击锤后移并锁定在待击位置。此时,扳机只负责释放击锤,击锤打击击针,击发子弹。每一次击发后,弹巢不会自动旋转,需要再次手动压下击锤才能为下一发做准备。优点是扳机力道可以控制得很轻巧,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双动(Double Action, DA): 扣动扳机时,扳机杆会同时完成两个动作:一是驱动击锤后移并锁定,二是释放击锤打击击针,击发子弹。弹巢也会在扣动扳机的过程中自动旋转到下一发子弹。双动模式下扳机行程较长,扳机力道也较大,精度相对受影响,但射击速度比单动快,并且不需要手动压下击锤。
双动/单动(DA/SA): 结合了以上两种模式,既可以执行双动射击,也可以手动压下击锤后进行单动射击,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3. 退壳: 子弹击发后,弹壳会留在弹巢的弹膛中。当弹巢翻出后,可以利用弹巢上的抛壳杆一次性将所有弹壳弹出,然后重新装填。

优点:

可靠性极高: 这是左轮手枪最大的优势。其结构相对简单,运动部件少,不容易发生卡壳、哑弹等故障。即使遇到哑弹(子弹未能击发),只要将弹巢旋转到下一发,就可以继续射击,不会中断射击流程。
易于操作和维护: 结构直观,故障排除相对简单。对于没有经过严格射击训练的人来说,上手难度较低。
不受弹药制造质量影响: 左轮手枪对弹药质量的容忍度较高,即使是略有瑕疵的弹药,通常也能正常击发。
精度普遍不错: 特别是单动模式下,较轻的扳机力和弹巢与枪管之间相对固定的间隙,使其在中近距离的精度表现通常优于同期的弹匣手枪。
安全性: 大部分左轮手枪都有一个物理阻隔,即弹巢与枪膛之间的间隙,即使枪身意外跌落,弹丸也难以直接进入枪膛引发走火。

缺点:

射击速度较慢: 弹药装填和退壳都需要手动操作,尤其是在连续射击时,更换弹药的速度远不如弹匣手枪。
弹药容量有限: 通常只有68发弹药,相比现代弹匣手枪动辄十几二十发的容量,火力持续性较差。
体积和重量较大: 为了容纳弹巢和坚固的结构,同等弹药容量下,左轮手枪往往比弹匣手枪体积更大、重量更重。
弹巢与枪管间隙影响精度: 弹巢旋转到位后,弹巢和枪管之间总会存在一个微小的间隙。火药燃气通过这个间隙逸出时,会产生能量损失和一定的散射,影响远距离射击的精度。
扳机力道问题(双动模式): 双动模式下的扳机力道较大且行程长,这虽然增加了安全性,但也会影响射击时的瞄准稳定性和精度。

弹匣供弹自动手枪:现代的主流

弹匣供弹自动手枪,也称为半自动手枪,它们通过一个可拆卸的弹匣(Magazine)来储存子弹,并通过枪机后坐的力量(或导气压力)自动完成退壳、送弹和枪机复位的循环。

运作原理:

1. 装弹: 子弹被装填在弹匣中,弹匣的形状和结构根据不同口径和设计而异,但基本都是将子弹叠放在弹匣内,由弹簧和托弹板顶住。当弹匣插入枪体后,枪机后坐时会将其中的第一发子弹送入枪膛。

2. 击发: 扣动扳机,击锤(或击针)被释放,打击击针(或直接击发),击发子弹。

3. 自动循环:
枪机后坐(Blowback)或导气(Gas Operation): 子弹发射产生的高压燃气推动弹头向前,同时也通过枪机后方的开口作用在枪机上,使枪机向后运动(后坐)。或者,从枪管中引出少量燃气,通过导气管推动活塞,活塞再带动枪机后坐。
退壳: 枪机后坐的过程中,会与弹壳底部发生分离,并将弹壳从枪膛中抽出,再由抛壳挺和抛壳窗将其排出枪外。
压弹: 枪机后坐时,会压缩复进簧。当枪机后坐到最远处时,复进簧会释放储存的能量,驱动枪机向前运动。
送弹: 在枪机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枪机上的进弹斜面会推着弹匣内的下一发子弹,使其进入弹膛。当枪机完全复位并与枪膛闭锁时,下一发子弹就已准备就绪,可以再次击发。

4. 供弹与击发模式:
击发后待击(Semiautomatic): 这是最常见的模式,每次扣动扳机只发射一发子弹,并且完成自动循环,使下一次击发可以立即进行。
全自动(Automatic): 持续扣动扳机,枪械可以自动连续发射,直到扣断扳机或弹药耗尽。但这种模式在手枪上相对少见,且受到很多国家法律的严格管制。
保险: 现代弹匣手枪通常配备多种保险装置,包括手动保险、握把保险、扳机保险等,以提高安全性。

优点:

射击速度快: 一旦弹匣装满,只需持续扣动扳机,就能以极快的速度连续射击,火力持续性强。
弹药容量大: 现代弹匣手枪通常可以装填1020发甚至更多的子弹,显著提升了作战能力。
弹匣可快速更换: 在弹药耗尽时,只需迅速拔出空弹匣,插入满弹匣,就能恢复火力,比左轮手枪更换弹药的速度快得多。
结构相对紧凑: 在相同弹药容量下,弹匣手枪通常比左轮手枪更轻便、更紧凑,便于隐藏和携带。
瞄准基线较长: 由于弹匣安装在握把内,枪管和套筒连接紧密,通常能获得更长的瞄准基线,这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缺点:

可靠性相对较低: 相比于结构简单的左轮手枪,弹匣手枪的运动部件更多,机构更复杂,更容易受到弹药质量、灰尘、污垢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卡壳、退壳不畅等故障。
操作和维护更复杂: 需要学习更多关于枪械结构、故障排除和维护的知识。
对弹药质量要求更高: 弹药的尺寸、装药量、弹壳质量等方面的微小差异,都可能导致供弹或击发故障。
扳机性能可能参差不齐: 一些设计过于注重紧凑性或成本的弹匣手枪,其扳机手感可能不如一些高质量的左轮手枪。
安全性: 尽管现代弹匣手枪都配有保险,但一旦枪机处于待击状态,且保险失效或未打开,枪身意外跌落或受到撞击,理论上存在走火的风险(虽然概率很低)。

总结对比:

| 特点 | 左轮手枪 | 弹匣供弹自动手枪 |
| : | : | : |
| 核心部件 | 弹巢(Cylinder) | 弹匣(Magazine),套筒(Slide) |
| 运作方式 | 手动装填退壳,弹巢旋转击发 | 利用枪机后坐自动循环,弹匣供弹 |
| 射击速度 | 较慢,受弹药更换速度限制 | 极快,只需扣动扳机 |
| 弹药容量 | 有限(通常68发) | 较大(通常1020发以上) |
| 可靠性 | 极高,对故障容忍度高 | 相对较低,易受外部因素影响 |
| 操作复杂性 | 较低,易上手 | 较高,需更多知识 |
| 维护 | 简单 | 相对复杂 |
| 体积/重量 | 通常较大较重 | 通常更紧凑轻便 |
| 精度 | 中近距离精度普遍不错(SA模式) | 瞄准基线长有利精度,但受自动循环影响 |
| 主要应用 | 历史悠久,部分用于自卫、收藏、特殊警用 | 现代军事、警用、民用主流 |

历史与发展:

左轮手枪在19世纪中叶的出现,是手枪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科尔特(Colt)公司及其转轮手枪的推广,极大地提升了单兵的火力水平。它在拓荒时代、内战时期以及早期的警用和军事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弹匣供弹自动手枪,随着布朗宁(Browning)等先驱的设计,在20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成熟。其更高的射速和弹药容量,使其在两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成为军事和警用领域的主流。如今,各种先进的材料和设计理念被应用到弹匣手枪上,使其可靠性不断提高,成为了现代战场和执法部门的首选。

尽管弹匣手枪已经成为主流,但左轮手枪凭借其无可比拟的可靠性和简洁性,依然在一些特定领域,例如执法部门的副武器、民用自卫和收藏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选择哪种手枪,往往取决于使用者的具体需求、训练水平以及对可靠性、火力持续性等因素的权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放在前面的后记:在我写这个答案的时候,有很多半瓶水出来误导人了啊?

很多段子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在21世纪已经过时了,具体见本回答末尾的分条回答。

我会举一些特殊结构的手枪。不是显摆,是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

另外,知友

@Sky Liu

的答案中有提到左轮的一些相对优势,推荐大家看一下,作为对本答案的补充。

————————————————————————————————————————

谢邀。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啊。

首先从手枪的分类讲起吧。

根据击发原理(引燃发射药的原理),手枪从古至今可以大致分为分装弹时期和定装弹时期。分装弹时期可以分为火门手枪、火绳手枪、转轮打火手枪、撞击燧发手枪、火帽击发手枪;到了定装弹时期,火帽被整合成为枪弹的一部分——底火,击发方式演变为撞击弹壳尾部的底火、沿用至今。

————————————————————————————————————————

转轮手枪早在分装弹时期就已出现。这里的转轮手枪指利用旋转弹仓作为供弹具的手枪,因此,明朝的三眼铳、西方的“胡椒盒”(Pepperbox)都不在讨论范围内。

因为许多转轮手枪再装填时可将弹仓从左侧摆出,因此又被称为“左轮手枪”。但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的转轮手枪只能打开转轮后盖、原地旋转弹仓一发一发地装弹;不然就是折开式结构。至于摆出式结构,那是后来的故事了……

1801年的燧发转轮手枪。燧发!

1847年的柯尔特骑兵型转轮手枪,是第一款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柯尔特转轮手枪。注意枪盒里的火药瓶,当时的转轮手枪需要分别装填火药、弹头和火帽。

此时的转轮手枪还是采用单动式击发,需要手动扳起击锤、使弹仓旋转至下一发后,才能扣动扳机再次进行击发。早期的单动式转轮手枪可以扣住扳机把击锤拨得飞快、打出超高射速,这种花哨的玩法也成为了西部片中的一种文化符号。后来出于安全考虑,增加了单发杆,就不能这么玩了。

1849年,柯尔特转轮手枪的英国专利到期。一位英国设计师的新发明为柯尔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亚当斯M1851转轮手枪,双动式击发。射完一发后,只需再次扣下扳机,就能完成弹仓旋转、击锤扬起、击锤落下、枪弹击发一系列动作。相比单动式转轮手枪,双动式转轮手枪的射速更快,但是扳机力较大、影响射击精度。

至此,单动式转轮手枪与双动式转轮手枪均诞生于世。到19世纪后期,又出现了发射定装枪弹的转轮手枪。

史密斯-韦森Model.1转轮手枪,发射.22边缘发火弹,属于最早的一批发射金属壳定装弹的转轮手枪。定装枪弹的使用,大大加快了转轮手枪的装弹速度。早期转轮手枪受结构限制,只能发射低威力弹药;随着闭锁机构的强化,后来的转轮手枪终于可以发射大威力弹药了。

史密斯-韦森Model.3转轮手枪,发射.44中心发火弹,可以说就是它开创了大威力左轮的神话。

尽管转轮手枪的设计在当时已经相当完善,但是依旧存在装弹速度不够快的问题。于是就有人提出,转轮弹巢里的弹药打完后,如何更快地装入下一组弹药?

这种弹夹最初是为了让转轮手枪能够正常使用无底缘弹,例如M1917转轮手枪就能使用3发半月形弹夹装填.45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装弹速度。后世的快速装弹器也是受它的启发。

————————————————————————————————————————

“长弹夹手枪”是什么鬼?我妄自揣测题主是想说“弹匣”吧?

首先明确,弹夹和弹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看来不只是中国人分不清弹夹(clip)和弹匣(magazine)。

弹夹是用来固定一组子弹的,本身没有托弹簧、不能为枪供弹,必须配合弹仓或弹匣使用。图中弹夹部分,上面是.30-06步枪弹的8发漏夹,和子弹一起装入弹仓;下面是7.62mm M43弹的10发桥夹,使用时只将子弹压入弹仓或弹匣。

如果不区分弹夹和弹匣,就会像下图一样——

————————————————————————————————————————

弹匣供弹的手枪大多是自动手枪。自动手枪,顾名思义,利用火药燃气的动力、自动完成抛出弹壳、推弹入膛的步骤。自动手枪的自动原理一般为自由枪机式和枪管短后坐式;但也有些奇葩,采用延迟后坐式(例如HK P7)、导气式(例如沙漠之鹰)等奇技淫巧。

还有些奇葩,将转轮手枪和自动手枪的特征合二为一。

挪威Landstad 1900自动转轮手枪,不仅像自动手枪那样利用了火药燃气的动力,而且借鉴了自动手枪的供弹方式。往握把里插入弹匣,然后再通过转轮弹仓进行供弹。不过这种修正主义的出现已经是在实用的自动手枪诞生以后了,很快就被放弃。

Webley-Fosbery自动转轮手枪,依旧使用转轮弹仓供弹,但是已经开始利用火药燃气的力量完成旋转弹仓、扬起击锤的过程了,因此具备双动式转轮手枪的射速和单动式转轮手枪的精度。虽然是个很有意思的想法,而且被英军采用了,但是性能不如自动手枪、结构又比正常转轮手枪复杂,所以最终被历史淘汰了……

嘛,我们还是把话题回到“正统”的自动手枪吧。

肖伯格-劳曼手枪,1892年由奥地利人约瑟夫·劳曼设计,是第一款现代意义的自动手枪。由于在国内不知名,“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名号经常被用于称赞雨果·博查特C-93手枪。

博查特C-93手枪,堪称第一支实用的自动手枪。

一代大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FN M1900手枪,绰号“枪牌撸子”,真正将自动手枪普及到全世界。一时间,“勃朗宁”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自动手枪的代名词。此时的自动手枪受结构原理的限制(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难以承受大威力弹药),还只能发射。32 ACP弹之类的低威力弹。

同样由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柯尔特M1900,开创了流行至今的套筒式结构、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枪管偏移式闭锁原理。

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存在过的自动手枪,有大半要管勃朗宁老爷子叫爸爸。

此时的自动手枪,虽然可拆卸弹匣装填更快,但是单排弹匣的容量比左轮多不了几发。在20世纪20年代初,法国陆军决定采用一种新型自动手枪,要求使用容弹量至少为10发的可拆卸式弹匣作为供弹具。于是勃朗宁老爷子又行动起来了——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发射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使用13发双排弹匣。9mm派弹当然不是什么大威力枪弹,顶多在当时的欧洲排名靠前,“大威力”这个名字是忽悠法国人的。

不过采用弹仓供弹的手枪也不是没有。

毛瑟C-96手枪大概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自动手枪之一了。早期的毛瑟“驳壳枪”用固定式弹仓供弹、桥夹装弹。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德军生产的M1916型,发射9x1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俗称“大红九”。

奥匈帝国斯太尔M1912手枪,握把是8发固定式弹仓,用桥夹装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弹仓供弹的自动手枪终究还是被重新装弹更加便捷的弹匣供弹的自动手枪所取代。

————————————————————————————————————————

好了,铺垫了这么多,可以正式回答题主的问题了。

1、左轮手枪和弹匣式手枪有什么不同?

答:顾名思义,左轮手枪用转轮弹仓供弹、弹匣式手枪用弹匣供弹。但也有既用弹匣又用转轮弹仓的奇葩,不过这种修正主义已经被历史大潮不知道冲到哪里去了!

2、左轮手枪和自动手枪有什么不同?

答:左轮手枪一般依靠机械力量完成击发准备,曾经也有奇葩利用火药燃气的力量但最终被淘汰;自动手枪依靠火药燃气的力量完成枪机循环动作。

3、左轮手枪和弹匣式手枪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

一、双动式左轮手枪遇到瞎火弹只要扣动扳机、转到下一个弹巢就可以了;一般的自动手枪需要拉动套筒、将其抛出。然而,实战中你无法判断你遇到的是瞎火弹还是迟发弹,把迟发弹留在弹仓内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而自动手枪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抛出去再说。何况现代生产工艺可以将瞎火弹和迟发弹的出现几率降到极低,除非是不负责厂商出产的劣质弹药。

二、左轮手枪不会卡壳,但会卡轮;自动手枪不会卡轮,但会卡壳。不过就现代生产工艺而言,一支质量合格的手枪在寿命内发生类似卡壳等故障的几率极低。就这点而言,左轮手枪和自动手枪半斤八两。有人说左轮手枪的结构更简单,这要分类讨论,一支自由枪机式自动手枪不见得一定会比一支双动式左轮更复杂、更容易出故障。

三、有了弹匣,自动手枪可以更快地重新装填更多的弹药;有了火药动力,只需再次扣下扳机就能再次击发,而且扳机力比双动左轮要轻得多,因此战斗射速更快。

四、左轮会漏气,使用消音器是效果也差。但是沙俄/苏联装备的M1895纳甘左轮则不怕,击发时弹仓会向前移动封闭缝隙,配合专用的埋头弹可以达到不错的闭气效果;但是结构太复杂、设计太落后。

五、一般的自动手枪不适合发射大威力弹药,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导气式原理的“沙漠之鹰”和Wildey。

六、一般而言,自动手枪的弹匣可以容纳更多的弹药,但也有例外……

20发弹仓的转轮手枪。

一个弹仓不够,几个弹仓来凑!

然而马卡罗夫早已看穿一切……PS:Makarov的正规译法是“马卡罗夫”!

格洛克表示不服!

七、有观点认为,转轮手枪比自动手枪安全。请问你听说过格洛克吗?

格洛克没有传统的手动保险,但有一个开创性的扳机保险;手枪上膛后可安全携带,遇到状况随时可以扣下扳机发射。

在测试中,一把上了膛的格洛克从50英尺高度掉落在水泥地上,手枪安然无恙沒有意外击发。另外,格洛克的扳机力不轻(5.5 磅),扳机行程较长,如果不是故意扣动扳机的话,很难击发的。而在对于提供给执法机构的格洛克,还换上了扳机力更大(11磅)的击发组件,以减少警用枪走火的可能性。

洛杉矶市警察局(LAPD)原本是禁止其下属警员使用没有外露的手动保险的手枪,包括格洛克,理由是怕不安全。但在2003年8月的时候LAPD终于批准其下属警员使用格洛克,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调查,他们也认为格洛克是一种安全而又容易使用的手枪。

哦对了,LAPD以前的标志性手枪是4英寸型柯尔特蟒蛇.357马格南左轮,但是一样被自动手枪取代了。

平日不走火,拔枪就能射!近年来,类似的设计已经在自动手枪中普及了。

综上所述,现在是21世纪了,左轮手枪在自动手枪面前早已不存在超越性的优势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左轮手枪和弹匣供弹自动手枪,这两种手枪在枪械设计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各自独特的运作方式和特点,也影响了它们在军事、警用和民用市场的不同命运。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到它们的核心运作机制和由此衍生的优缺点。左轮手枪:经典中的经典左轮手枪,最直观的特征就是那个围绕一个中央轴旋转的弹巢.............
  • 回答
    咱们聊聊左轮手枪的弹巢,这东西结构看着简单,但里面门道可不少。你问装弹时子弹怎么不从另一头掉出来,这个问题问得挺到位,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解决的。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左轮手枪弹巢的“主角”——弹壳。左轮手枪用的子弹,跟咱平时见到的自动手枪子弹不太一样,它是有弹壳的。弹壳的末端,也就是弹壳的底部,有个很.............
  • 回答
    这绝对是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提议。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笔钱到底值不值得用命去赌。首先,咱们得认清一个残酷的现实:左轮手枪的弹膛数量是有限的,通常是六发。你提到的是“一颗子弹”,这意味着在最开始,左轮手枪里只有一发子弹。“对准自己头开一枪,奖励10万元”这是最直接的赌博。一颗子弹,意味着你的命中率是 1.............
  • 回答
    左轮手枪啊,这玩意儿,说起来可是一把好手,尤其是在讲究实用性和可靠性的地方。别看现在花里胡哨的半自动手枪满天飞,左轮手枪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魅力,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时刻,它那股子“老派”的劲头,反倒成了它的优势。首先,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这是左轮手枪最大的卖点。你仔细看看,它不像半自动枪那样有那么复杂的.............
  • 回答
    辽宁鞍山一男子因售卖疑似迷你左轮手枪被认定为枪支并羁押,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法律法规、技术鉴定、社会影响以及个体责任等方面。一、 事件背景与基本事实梳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基本经过: 涉案物品: 该男子售卖的物品被描述为“疑似.............
  • 回答
    北宋朝,一个科技和文化都相当繁荣的时代,尤其在军事技术上,火药的应用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那么,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手工用铜打造零件,能不能造出一把可用的黑火药左轮手枪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一、 北宋的火药与火器水平:北宋时期,火药已经从最初的炼丹术士偶然发现,发展到被大.............
  • 回答
    左手定则,这名字听起来挺唬人的,其实说白了就是一门“看事儿”的学问,专门用来判断在磁场中,当有电流通过导体时,这个导体受到的力是往哪个方向的。它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建立在物理学最基础的几个道理上的。要理解它,咱们得先掰扯几个关键点:第一块基石:磁场与磁力线。咱都知道,磁铁有南北两极,拿块磁铁放在这儿.............
  • 回答
    嘿,哥们儿,左手手腕受伤了,还能不能玩儿射箭这事儿,确实得好好说道说道。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盖过去的,得看具体伤成啥样,还有你对射箭的热情有多高了。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射箭对左手手腕的要求,可以说一点也不低。 想象一下,你拉弓的力道,那个弓弦的张力,最后那个“放”出去的瞬间,一股巨大的回弹力都会集.............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至于左手小指指甲超过1厘米“恶心”不恶心,这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说了。从实用性来看,这确实有点碍事。 你想想,平时我们吃饭、写字、按手机屏幕,甚至只是简单地弯曲手指,那个超长的指甲都会时不时地给你点“存在感”。 吃饭: 夹菜的时候,小指那个长指甲很容易碰到别人的,或者搅和到食.............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转轮手枪之所以大多设计成6发,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有意思的历史演变和技术权衡的故事,远非简单的“约定俗成”那么简单。要说清楚这个事儿,咱得从头聊聊。一、早期的探索与“一把好手”的经验最早期的手枪,比如燧发枪,弹容量就更少了,一发一填是常态。但随着技术发展,火帽击发式转轮手枪的出现,一次可以装填多发子弹.............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妨一步一步来拆解,看看哪种情况“更”危险。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左轮手枪的机制决定了每次扣动扳机,弹巢会旋转,将下一发子弹推到击发位置。情况一:装五发子弹,开一枪在这种情况下,左轮手枪里有五颗子弹,还有一个空仓。总共有六个位置。 计算概率: 死亡的概率,就是你正.............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且令人心碎的决定,任何一个家庭在面对这样的现实时,都会经历难以想象的痛苦、挣扎与深刻的思考。关于胎儿无左手是否该留下来,这是一个涉及生命伦理、个体权利、家庭责任、未来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支持等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最终的决定只能由这个家庭自己来做出。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
  • 回答
    如果有一天,人类集体“左转”了,所有人都惯用左手,那我们的世界,尤其是我们每天生活、工作、休憩的建筑,将会发生多么有趣又深刻的改变呢?这不仅仅是把门把手换个方向那么简单,而是会触及设计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布局到最精妙的细节。首先,让我们从最显眼的开始:入口和门。右手惯用者通常习惯用右手推开或拉动门.............
  • 回答
    咱们聊聊那些用左手进行艺术创作的画家,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在画布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记。左手作画,在很多人看来可能需要更多的协调和适应,但正是这种“不同”,造就了他们作品中别样的韵味和生命力。一些知名的左撇子画家,他们用左手挥洒出了精彩的世界: 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画面感。不过,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答案是:不会连起来,反而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让我试着用一个更贴近生活、更具象化的方式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想象一下,你的左手和右手就像是两片独立的、非常精密的“皮革”或者说“土地”。当你在左手划开一道口子,这就像是在这片土地上割开了一道裂缝.............
  • 回答
    关于印度人洗屁股的习惯,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感到好奇的问题。确实,在印度,使用左手清洗是相当普遍的做法,但这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卫生原因,并非所有人都完全遵循,也不是简单地分为“农村”或“高层”这样的二元划分。为什么用左手?在印度传统文化中,右手被视为洁净和尊贵的象征,主要用于进食、握手、给予和接受物品.............
  • 回答
    吃面用左手拿勺,右手拿筷子,这可不是什么“没教养”的论断,说这话的人可能有点太刻板了。在咱们这儿,吃饭的规矩确实有,但更多是出于实用和方便,而不是什么非黑即白的道德标准。你想想,咱们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个“顺手”。大多数人习惯右手拿筷子,是因为右手更灵活,夹菜、挑面都得心应手。那么左手拿勺,自然而然.............
  • 回答
    古琴泛音的奥妙,其实藏在指尖与琴弦的巧妙互动里。之所以左手不在指定音位就不响,这背后涉及了几个关键的物理原理和演奏技巧,咱们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泛音。简单来说,泛音是乐器发出的除了“基音”之外的更高频率的音。你可以把琴弦想象成一条橡皮筋,你拨动它,它会整体振动,发出我们听到的那个最主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