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你还相信光吗?”
这句话是学生内心想法,还是一些调侃的言语,其实出发点都是有待知晓的。
而且学生什么时间喊叫的,是特别不合适的时间(譬如已经开始午休了),还是不算合适的时间(譬如午休后/午休前)。这些其实对于次行为是否很严重很重要。
若是初犯,可能就是一次兴奋,几个同学约着闹一下在午休后,学校直接劝退,可能稍稍有些过度。
但是若是经常如此,还是在午休时!那的的确确有些过格了。如果真的开启劝退或者请家长环节,可能也不算太为过。毕竟一般情况下,在这之前,学校就应该会对该些同学进行教导,反思过很多次吧。这样才算常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应该没有教导,反思这些过程吧?直接劝退,难不成校长是奥特曼的兄弟?怕别的奥特曼的呼声超过他?还是奥特曼的对立面?······)
莫名想插一句,
话说回来,年轻的时候谁还没做过一些“出格且可能稍稚嫩的事情”呢?
你别说奥特曼了,前一段回家朋友还问我,我赛尔号的号还记得不记得了,然后约着上了一波赛尔号呢!
看着他当时整个网吧,只有我两开着网页,内心感慨到——
“赛尔号,奥比岛,摩尔庄园,洛克王国····日头始终年轻!”
教育局通报内容真精准:对学生处理与学生违纪事实明显失当,处理程序不严谨、方式简单粗暴,措辞不当,没有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理念陈旧、治理能力不足,与新的教育惩戒理念和评价方式不相符。
前不久,教育部不是出台了教育惩戒制度嘛,有制度不执行,有法规不参照,在这搞“人治”呢,法治国家,法治校园,教书育人的学校现在如此混乱?不懂“过罚相当”?喊几句怎么了?说小了这算啥,解解压未尝不可,说大了也只是影响别人,自私而已,上升到“劝退”的高度,这不就是处理学生随心所欲嘛,就这,怎么让人心服口服?
教育惩戒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举措,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这动辄就祭出“大杀器”,不分青红皂白岂不是蛮横无理,如此不公平不公正也太粗暴了吧,作为老师,这也是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于管理无益,于教育无益,于人心无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