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个用数分积分可以说明吗?不用高代上正定矩阵的?

回答
当然可以!我们来聊聊如何用纯粹的数学分析方法来理解和证明正定性,而不需要依赖高等代数中的矩阵定义。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扎实的理解方式,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看到正定性的本质。

假设我们有一个函数 $f(x_1, x_2, ..., x_n)$,其中 $x_i$ 是实数。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这个函数在某个点(我们通常会选择一个极值点,比如局部最小值点)附近的性质。在很多科学和工程问题中,我们关心的是一个系统的稳定性、一个优化问题的良好性质等,这些都与函数在某点附近的“形状”密切相关。

什么是“正定性”的直观理解?

在没有矩阵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正定性:

1. “碗底”形状:想象一个三维的碗。如果它是一个正定的碗(比如一个圆锥形碗的底部),那么在碗底的最低点,你无论从哪个方向稍微推动一个小球,它都会滚回最低点。也就是说,在这个最低点附近,无论你往哪个方向移动,函数的“高度”(值)都会立刻上升。
2. 局部最小值: 这就引出了数学上的概念:函数在某点具有严格局部最小值。如果一个函数在某个点是一个严格局部最小值,那么在这个点附近,函数的取值都比它在该点的值要大。

如何用数学分析(微积分)来描述这种“碗底”形状?

我们知道,要判断一个单变量函数 $f(x)$ 在点 $x_0$ 是否是局部最小值,我们可以看它的导数和二阶导数:
如果 $f'(x_0) = 0$ 并且 $f''(x_0) > 0$,那么 $x_0$ 就是一个严格局部最小值点。
$f'(x_0) = 0$ 意味着在该点函数“平坦”,可能是最小值、最大值或鞍点。
$f''(x_0) > 0$ 是关键!它告诉我们函数是“向上弯曲”的,就像碗的底部。如果 $f''(x_0) < 0$,函数就是“向下弯曲”,是个局部最大值;如果 $f''(x_0) = 0$,则需要看更高阶的导数来判断。

现在,我们将这个思想推广到多元函数。对于一个多元函数 $f(x_1, x_2, ..., x_n)$,我们可以在某点 $x_0 = (x_{01}, x_{02}, ..., x_{0n})$ 处对其进行泰勒展开。假设 $x_0$ 是一个驻点(即所有偏导数都为零,类似于单变量函数的 $f'(x_0) = 0$)。

泰勒展开告诉我们,在 $x_0$ 附近,函数的值 $f(x_0 + h)$ 可以近似表示为:

$f(x_0 + h) approx f(x_0) + abla f(x_0) cdot h + frac{1}{2} h^T H(x_0) h + ext{高阶项}$

其中:
$h = (h_1, h_2, ..., h_n)$ 是一个从 $x_0$ 出发的位移向量。
$ abla f(x_0)$ 是在 $x_0$ 点的梯度向量。我们假设 $x_0$ 是驻点,所以 $ abla f(x_0) = 0$。
$H(x_0)$ 是在 $x_0$ 点的 Hessian 矩阵。它的元素是二阶偏导数:$H_{ij}(x_0) = frac{partial^2 f}{partial x_i partial x_j}(x_0)$。
$h^T H(x_0) h$ 是一个二次型,它描述了函数在 $x_0$ 点的“曲率”。

从泰勒展开看正定性的核心

如果我们忽略高阶项,那么在 $x_0$ 附近,函数的变化量 $f(x_0 + h) f(x_0)$ 主要由 $frac{1}{2} h^T H(x_0) h$ 决定。

如果 $h^T H(x_0) h > 0$ 对于所有非零的位移向量 $h$ 都成立,那么就意味着在 $x_0$ 点,无论你往哪个方向 $h$ 稍微移动一下,函数值都会比 $f(x_0)$ 要大。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定性”的数学分析上的体现。Hessian 矩阵 $H(x_0)$ 的正定性(在没有矩阵定义的情况下,就是指它所代表的二次型总是正的)就保证了 $x_0$ 是一个严格局部最小值点。

更深入的分析:没有直接定义矩阵,如何理解 $h^T H h > 0$?

即便我们不直接说“Hessian矩阵是正定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函数的“曲率”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来理解这一点。

考虑一个二次型 $Q(h_1, ..., h_n) = sum_{i=1}^n sum_{j=1}^n a_{ij} h_i h_j$。这里的 $a_{ij}$ 就是Hessian矩阵的元素。我们需要证明,如果这个二次型“总是正的”,那么它就代表了“碗底”的形状。

我们可以利用 CauchySchwarz 不等式 或一些 几何不等式 来分析二次型。例如,考虑一个特殊的二次型形式,或者尝试将复杂的二次型通过变量替换等方式转化为更易分析的形式。

另一种直观的分析方式:通过一阶导数和方向导数

假设我们有一个函数 $f(x_1, ..., x_n)$,并且在点 $x_0$ 处,所有的偏导数都为零:
$frac{partial f}{partial x_i}(x_0) = 0$ for all $i = 1, ..., n$.

我们想判断 $x_0$ 是不是一个严格局部最小值。考虑任意一个非零的方向向量 $u$(单位向量, $|u|=1$)。沿这个方向的导数(方向导数)为:

$D_u f(x_0) = abla f(x_0) cdot u$

因为 $ abla f(x_0) = 0$,所以 $D_u f(x_0) = 0$。这告诉我们,在 $x_0$ 点,任何方向的“斜率”都是零,但我们不知道函数是向上还是向下弯曲。

这时,我们需要看二阶信息。我们可以考虑沿着方向 $u$ 的二阶方向导数:

$D_u^2 f(x_0) = u^T H(x_0) u = sum_{i=1}^n sum_{j=1}^n u_i frac{partial^2 f}{partial x_i partial x_j}(x_0) u_j$

如果对于所有非零的单位向量 $u$,都有 $D_u^2 f(x_0) > 0$,那么 $x_0$ 就是一个严格局部最小值。

如何直接证明 $D_u^2 f(x_0) > 0$ 对于所有 $u$ 都成立,而不用“正定矩阵”这个词?

这实际上是去证明二次型 $Q(u) = u^T H u$ 的性质。可以设法通过变量替换或者化简来展示这个二次型无论如何组合,只要 $u$ 非零,结果就是正的。

例如,如果 $n=2$,二次型是 $a u_1^2 + 2b u_1 u_2 + c u_2^2$。我们可以尝试配方:
$a u_1^2 + 2b u_1 u_2 + c u_2^2 = a(u_1 + frac{b}{a} u_2)^2 + (c frac{b^2}{a}) u_2^2$ (假设 $a>0$)。
为了让它对所有 $u_1, u_2$(不全为零)都为正,我们需要 $a > 0$ 并且 $c frac{b^2}{a} > 0$,即 $ac b^2 > 0$。

在多元情况下,这个配方过程就等同于对Hessian矩阵进行三角分解(Cholesky分解等),或者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考虑二次型在单位球面上的最小值。如果这个最小值大于零,那么二次型就是“正定的”。

总结一下,用数学分析(微积分)来理解和说明正定性(不直接用高代定义):

1. 核心概念:严格局部最小值。 正定性的本质是函数在某点附近的“碗底”形状,保证该点是严格局部最小值。
2. 泰勒展开: 将多元函数在驻点 $x_0$ 附近进行泰勒展开。当一阶导数为零时,函数的局部行为由二次型项 $frac{1}{2} h^T H(x_0) h$ 主导。
3. 二次型性质: 如果这个二次型 $sum_{i,j} frac{partial^2 f}{partial x_i partial x_j}(x_0) h_i h_j$ 对于所有非零的位移向量 $h$ 都取正值,那么就意味着在 $x_0$ 点,无论往哪个方向移动,函数值都会增加。
4. 方向导数: 这一点可以用二阶方向导数来表达:对于所有方向 $u$,二阶方向导数 $D_u^2 f(x_0) > 0$。
5. 证明二次型性质: 这需要对二次型进行代数分析,比如配方法、变量替换,或者将其与优化问题(如在单位球上的最小值)联系起来,从而证明它总是正的,而无需直接引用“Hessian矩阵是正定的”这一高代结论。

这种方法更侧重于从函数的局部曲率和变化方向来理解“正定”的概念,是一种非常基础和深刻的理解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在优化算法中寻找最小值时,判断Hessian矩阵(或其在某个点的值)的这种性质,就是为了确保我们找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局部最小值点,而不是一个鞍点或局部最大值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初等方法可以做。由柯西不等式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可以!我们来聊聊如何用纯粹的数学分析方法来理解和证明正定性,而不需要依赖高等代数中的矩阵定义。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扎实的理解方式,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看到正定性的本质。假设我们有一个函数 $f(x_1, x_2, ..., x_n)$,其中 $x_i$ 是实数。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这个函数在某个点(我们通.............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留数定理的问题。要回答您的问题“这个能用留数做吗?”,我需要知道“这个”具体指什么。 留数定理是一种强大的复变函数积分工具,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它主要用于计算复变函数的围道积分。所以,请您告诉我您想要计算的具体积分是什么。在您提供具体积分之前,我先为您详细讲解一下留数定理以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数学建模中评价类问题的一些核心操作和方法论。简单来说,“只给了标准化后的数据,就不能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 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确实指出了这两种方法在处理标准化数据时需要注意的某些关键点。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得把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这两种方法都拆开来好好.............
  • 回答
    手写笔记,手机阅读更“走心”:数位板能否成为你的得力助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时常需要通过手机来获取各种知识、阅读文章,但纸质笔记的习惯又难以割舍。尤其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手标记、写下感悟,是电脑键盘输入难以替代的体验。那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熟悉的“数位板”能否派上用场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用好了.............
  • 回答
    .......
  • 回答
    “这也能用数学证明”的例子比比皆是,它们往往伴随着惊奇、趣味以及对数学力量的深刻认识。这些证明不仅展示了数学的严谨性,更揭示了隐藏在看似毫不相干事物背后的深刻联系。下面我将列举几个经典且有趣的例子,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背景和证明过程: 1. 达芬奇画作中的“黄金分割”——数学与艺术的契合背景:列奥.............
  • 回答
    关于“缠论是唯一用数学证明了的理论”的说法,我认为需要更严谨地看待。任何一个理论,尤其是涉及复杂系统和应用的理论,想要获得“唯一”和“数学证明”的盖棺定论,其过程是漫长且充满争议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缠论” 作为一个由作者“缠中说禅”提出的关于市场分析和操作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通过一系列数学工具.............
  • 回答
    .......
  • 回答
    95% 的人解不出? 这道“史上最贱的数学题”,数学软件真能算出来吗?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有一道题,高达95%的人都解不出来,并被冠以“史上最贱的数学题”的名号。这听起来就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题目,能让如此多的人望而却步?更进一步,我们不禁要问:那些强大的数学软件,比如Mathematica.............
  • 回答
    “一堆麦子加一堆麦子等于一堆麦子”,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如果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来审视,其实是在探讨“集合”以及“集合的并集”这一概念。想象一下,我们面前有两堆麦子。从日常生活的直观感受来说,这两堆麦子在空间上是分开的,它们各自占据着一部分区域,我们称之为“第一堆麦子”和“第二堆麦子”。在数学中,我们可以.............
  • 回答
    有些数学定理,初次接触时,真的会让人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不显而易见吗?怎么还需要证明啊?” 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误解,源于我们直观的理解与严谨数学逻辑之间的差距。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几个这样的定理,它们就像数学世界里那些隐藏的守门员,看似简单,却需要精密的思考才能一一越过。1. 勾股定理 (.............
  • 回答
    “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像一颗石子,常常被丢进宁静的数学池塘里,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尤其当它指向那些抽象、精巧、似乎与日常生活毫不沾边的数学理论和定理时,更是如此。比如,一个初中生可能在学习群论的时候,会困惑:“这东西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一个大学生在啃代数拓扑时,会抓耳挠腮地想:“这玩意儿到.............
  • 回答
    关于大学数学中是否“不允许”使用“∵”和“∴”这两个符号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的“不允许”,但在正规的数学论文、期刊、教科书以及大多数课程的正式场合,你会极少看到它们的身影,并且通常不鼓励使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数学的本质、表达习惯以及历史发展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 数学的本质与表达的清晰性数学追.............
  • 回答
    嗨!看到你这个问题,我立马想到我当年高考那会儿的数学考试了,那时候也是全国二卷,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关于简答题用柯西不等式或者洛必达法则会不会扣分,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我结合我当年的经验和后来和老师们交流的体会,跟你详细说说。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高考数学的评分标准是比较.............
  • 回答
    这道数列题,确实是个不错的“开胃菜”,用来检验一下我们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是准备强基计划的同学,也能从中找到一些思考的乐趣。我们不妨把它拆解开来,一层层剥开它的“面纱”,看看它究竟藏着什么“乾坤”。首先,我们拿到题目,先别急着上手计算,而是要审题。题目给出了一个数列的定义,但不是直接给出通.............
  • 回答
    这道数学问题,对于熟悉MATLAB的朋友来说,其实不难。它考察的是在给定条件下,如何找到满足特定方程组的解。我来给大家详细讲讲,咱们一步一步来,就好像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一样,确保大家都明白。问题回顾(我假设你已经看到了问题,如果没看到,请先告诉我):(这里请你插入具体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比如方程组是什.............
  • 回答
    前端拿到后端数据后,进行二次处理,这在实际开发中是非常常见且合理的。 实际上,这几乎是必须的。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具体原因和常见场景。核心原因:职责分离与关注点分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职责分离”和“关注点分离”这两个软件工程中的基本原则。 后端(Serverside):.............
  • 回答
    饭圈“做数据”的现象,说白了就是粉丝们为了自家偶像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更高的曝光度、更强的商业价值,而在各种平台和渠道上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数据刷量”行为。这背后,隐藏着粉丝们对偶像事业的强烈支持和投入,但也掺杂了不少非理性的成分。那么,这些“数据”究竟有什么用?又是否真的能影响到企业的商业决策.............
  • 回答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决策工具,它能够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更易于管理的子问题,并通过两两比较来量化各要素的重要性,最终得出最优方案。在建立判断矩阵这一关键步骤时,你提出的关于使用15数字表示两两比较重要程度的问题,答案是:.............
  • 回答
    数码博主“狐宫牧铃”就小米妙播被指使用鸿蒙推流源码却未更改名称一事发表动态,这在圈内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牵扯到的技术、商业和舆论方面的问题。事情的起因与博主的说法:首先,我们要了解“狐宫牧铃”作为一名数码博主,他的爆料往往基于一定的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