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B 站共青团中央的视频评论区下面支持墨索里尼的言论得到了数百赞的热评?

回答
看到 B 站共青团中央视频评论区出现大量支持墨索里尼的言论并获得高赞,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感到不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牵扯到复杂的社会心理、历史认知以及网络传播的特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

现象的观察与初步感受:

首先,这种现象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和讽刺意味。共青团中央通常被视为代表着主流的、积极向上的青年价值观,其发布的视频内容也多是围绕爱国主义、时代风貌、社会发展等方面。而墨索里尼作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独裁者,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与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严重背离的。在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账号的评论区出现大量支持其言论的现象,本身就足够令人诧异,甚至可以说是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挑战。

当看到“数百赞的热评”时,这种不安感会进一步加剧。这不仅仅是几个零星的声音,而是形成了一种相当规模的群体共鸣。这说明,支持墨索里尼的观点,在B站的某个圈层中,并非孤例,而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同甚至推崇。这种“认同”来自于何处?是他们真的理解墨索里尼及其所代表的法西斯主义的危害性?还是他们只是被某些标签化的宣传所吸引?

深层原因的探究:

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

历史认知的偏差与“情绪化”解读:
对强权和秩序的“向往”: 某些人,尤其是在面对社会转型期的不确定性、个人发展瓶颈,或者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失序感”感到不满时,可能会被“强人政治”、“铁腕手段”所吸引。墨索里尼虽然是独裁者,但在宣传上常常被塑造成能够带来“秩序”、“效率”和“国家强大”的形象。一些年轻人可能因为缺乏深入的历史学习,对历史人物的解读流于表面,被其“强大国家”的口号所迷惑,而忽略了其背后血腥的压迫和战争罪行。
对民主制度的“失望”: 另一种可能性是,一些人对现实中的某些民主制度的运作效率、党派纷争、社会不公等现象感到失望,从而产生了对更“集权”、更“高效”治理模式的幻想。在这种情绪下,历史上的强权人物,包括墨索里尼,可能会被视为一种“解决方案”。
标签化与“玩梗”的模糊界限: 在网络环境中,“玩梗”和表达真实观点之间的界限有时会变得模糊。有些人可能只是因为“反对某些主流观点”而故意去“反向操作”,选择一个极端、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来表达一种叛逆或挑战权威的态度。但这种“玩梗”的背后,是否潜藏着对极端思想的某种程度的接纳,或者至少是对其禁忌性的淡化,则需要警惕。

网络环境的特点与放大效应:
信息茧房与同温层效应: B站作为以年轻人为主的社区,其内容推荐算法可能会将具有相似兴趣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信息茧房”。一旦某个支持极端观点的声音出现并获得关注,算法可能会进一步推送类似的内容和评论,从而放大这种声音,吸引更多持有相似观点的人加入,形成“同温层效应”。
情绪煽动与群体极化: 网络评论区很容易成为情绪宣泄和群体极化的场所。一些带有挑衅性或颠覆性的言论更容易吸引眼球,引发争论,并获得互动。这种互动本身就会给发布者带来一种“被认可”的感受,从而激励其进一步表达,也吸引了其他倾向于此类观点的人参与进来。
“沉默的大多数”的缺位: 即使大多数人对这种言论感到不适,但由于各种原因(如不想参与争论、觉得说了也没用、或者本身也持有类似看法但不敢表达),“沉默的大多数”可能并未发声。这就使得那些持有极端观点的人的声音显得更加响亮,仿佛代表了更广泛的群体。

对历史人物的“去魅”与“重塑”:
对二战历史的浅层认知: 许多年轻人学习二战历史,更多的是关注宏大的战争进程、国家的兴衰,而对战争背后残酷的人性泯灭、意识形态的罪恶可能了解不深。墨索里尼作为“轴心国”的一员,与希特勒联系紧密,但有时在传播中会被单独拎出来,被解读为仅仅是“国家复兴”的象征,而其法西斯本质被淡化。
“反美”、“反西方”思潮的投射: 在某些语境下,一些对西方国家或其价值观不满的人,可能会出于一种“非黑即白”的逻辑,将西方所批判的极权人物,如墨索里尼,视为一种“反西方”的象征,从而产生某种“逆反心理”的支持。他们可能并不是真的认同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表达对现有国际秩序、话语体系不满的工具。

更进一步的思考: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苗头: 当我们看到对法西斯主义的正面评价在主流平台出现并获得支持时,这可能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的表现,即对历史的某些重要教训的忽视甚至遗忘。历史不是可以随意评说的游戏,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罪恶是客观存在的,不应被美化或洗白。
平台责任的探讨: 对于B站这样的平台,在内容审核和社区管理方面负有责任。虽然要保证言论自由,但对于明显违反公序良俗、宣扬反人类罪行的内容,平台需要有更有效的识别和处理机制,防止极端思潮的蔓延。
教育和引导的必要性: 这类现象也提醒我们,加强历史教育,特别是对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等极端意识形态的批判性教育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帮助年轻人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理解那些“强国”叙事背后隐藏的巨大代价和人道灾难。

总结一下, B站共青团中央视频评论区出现大量支持墨索里尼的言论并获得高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现象。它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历史认知偏差、网络环境特点、社会情绪波动以及信息传播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暴露了在某些年轻群体中,对极端思想的接纳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高,也警示我们需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苗头,并加强对年轻一代的价值引导和历史教育。这不仅仅是一个网络评论区的小插曲,更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反思的社会信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家即是一切,国家拥有一切,一切为了国家。”

你把国家换成我们试一试。

那样就挺通顺的。

社会的形成就是定义我们他们的过程。

对你来说你的“我们”和他的“我们”范围不一样。仅此而已。

一般来说说这句话的“我们”一般还没走向社会,挨社会的毒打


当然我对拥有诚挚爱国热情的同学们都有一个小建议,你们可以先把“我们”的范围界定的小一点。把前面那个国字去掉。

“家即是一切,家拥有一切,一切为了家。”

这个目标你可以达成,那就不是空话,大家都信服你。


如果你非要想扩大化,那我建议你这么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是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一切,一切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一个实体变成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会更好。


当然只有一小部分人有资格这么说:

“人民即是一切,人民拥有一切,一切为了人民。”

人民万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请按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档说一档的话,并且为了那一档的理念而付出。不然别怪别人笑话你。

user avatar

“国家兴亡,在此一战,但比起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这些倒不算什么,各位尽力而为就好了。”

——《银河英雄传说》自由行星同盟元帅 杨威利

“莱因哈特陛下,我要对你的才能和器量做极高的评价。如果我有子孙的话,我希望他们中有你这样的人才,但是他们不会做你的臣下。”

“杨威利也一样,他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但是他不会成为你的臣下。”

“让我大胆地说一句,民主主义是一种交对等朋友的思想,而不是主从关系。”

“...向民主主义干杯!”

user avatar

墨索里尼也曾是意大利社会党的青年才俊。直到他民族沙文主义化,逐步经由索雷尔主义转向了法西斯主义。

关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Militant 君的文章:

同样的,持极右翼主张的人群同样意识到了罢工与工人革命对于政治主张的加码的重要性,他们也试图借助工会运动这个大潮流建造出属于自己的总工会,或者将总工会的控制权从“卖国的”国际主义社会主义者手中夺走。
……
莫拉斯领导下的法兰西行动党主张绝对的民族主义,认为法兰西民族是自然形成的绝对共同体,他们强烈的支持一个权威政体,主张迎回奥尔良王室恢复法兰西帝国,反对共和政体和民主制度,通常被视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政党之一。
……
莫拉斯在1900年的行动党大会上提出了行动党的纲领性意识形态,即反民主社会主义,莫拉斯认为只有反民主的社会主义才是社会主义的正确,纯正的本质,这随后便成为了行动党的纲领,反对议会民主,主张威权政体,鼓吹全民国家。同时,莫拉斯也注意到了正在崛起的革命工团主义思潮,特别是索雷尔的革命性总罢工学说,这样他萌生了将反民主社会主义与革命工团运动相结合,创造出一种革命的极右翼意识形态,一种可以进行超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
……
在1910年至1913年的法兰西城邦报上,国家工团主义逐渐成型,包括了激进的国家主义主张(罗曼语系联邦),反犹主义(同时也是反资本主义),以及高度的权威,反民主主义
……
沙文主义加上社团主义的兴盛,深深的影响了这位意大利至上主义者,从此墨索里尼就开始走向了第三位置主义,以至于法西斯主义的道路。

描述莫斯利这一篇也很不错:

还有 @沉睡的哲哥 君的这篇:

……亨利·德曼治下的比利时工人党提出的政策则是一个计划,一个目标,在和纳粹合作期间,工人党利用全国矿工与工人委员会(UTMI)的技术委员会,对于工人社区进行技术绩点分割,强迫绩点相同的工人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以追求绩点技术控制,从而建立一个以技术干预手段为核心的社会,同时委员会背后操纵几个国有托拉斯企业模仿自由市场竞争以确保规划经济模型的持续运作,……

所以说啊,同志们要多读历史,千万不能重蹈覆辙啊。

最后,这首墨索里尼当年的党歌《青年(Giovinezza)》送给大家。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查它的中文歌词。

先说这么多吧。

user avatar

特别喜欢说中国人没“创造力”的某些人,不知道“创造力”是纳粹核心理论吧?

且不说北美奴隶主匪帮那一大票种族灭绝总统们的不少言论现在也经常被引用呢。

再说了,墨索里尼纵有滔天罪行,跟北美奴隶主匪帮和德国纳粹相比,根本就是弟弟,压根就不够看。

user avatar

回答被删了两次,我这就发点不太敏感的内容吧——

前年曾经有过一部名为《大护法》的动画电影,反派那里又是束棒又是纳粹礼的,各种法西斯象征,可以说作品的内核就是反法西斯。

对于这么一部反法西斯电影,团团是怎样评价的呢?

user avatar

怎么看待呢?我认为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一言论的人,反应都不必这么夸张。

关于国家主义与法西斯问题:

所谓“国家就是一切”这种过度热情以及不理智的言论存在,本身的存在不奇怪。而就B站用户人数来说,几百个赞真的很夸张吗?何况这更多的只是一种口嗨罢了。

(下一段中的指代请自动代入)

忧虑这种问题是必要的。但就我国现状而言,并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实际行动上距离向罗马进军还远得很,而意大利的统一还未完成,意大利人还处于歧视链的低端,甚至还存在着亟需矫正的严重的自我歧视(我希望摧毁这个歧视链,而不是满足某些种族主义分子的幻想),意大利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倾向与其他国家相比也算不得极端。

关于墨索里尼:

侵略阿比西尼亚,干涉西班牙和将意大利拖入毁灭性战争的责任必须由他承担。但是在1923年之后1935年之前的意大利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在外交与内政上所犯的“错误”并不算多,性质上并不比英、法、魏玛德国这些邻居更坏。

关于邓南遮:

我以为一个邓南遮式的民族主义实践者是值得尊敬的,他用一生写作一部浪漫主义作品。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改变一城的归属,这是何等的传奇啊!

user avatar

这就像是《1984》里的戈斯坦一样,除了他是敌人之外,大洋国的人民对他一无所知,但依然不影响人们对他愤怒的叫喊、吐口水。

user avatar

某些人以为的国家是让·博丹和罗伯斯庇尔等人心中那抽象的、代表着绝对理性的国家,但现实中的国家却更像霍布斯笔下的利维坦。

再补充一句,而且现在呼吁大家将国家视为绝对理性的化身的那批人大概也并不像罗伯斯庇尔那样至少有一个高贵的梦想。

user avatar

大家跟我唱首歌!

分享中国广播艺术团合唱团的单曲《团结就是力量》music.163.com/song/5266 (@网易云音乐)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user avatar

谢邀,不敢评价,不敢评价。

只说一句,别把团团的话太当回事。前脚他能说“热爱日漫的青年也可以是爱国者”,后脚就把舰c玩家挂城墙。狸掘狸埋,古人耻之。

p.s.就是挂城墙那次,可以看出,团团认为精日是法西斯,也许国家至上不是法西斯吧。

——————————

2019.10.7更新。

原回答是一个多月前的,也不知道今天被哪位大v翻牌子,今天猛然热度又起来了。

先说明一下,原回答可能有点偏题,毕竟直接的回答应当是对团团这个视频下面出现的评论进行评价。之所以不阴不阳地损了团团几句,因为一个月前团团在自己的文章里塞私货,我就回复一句调侃了一下嫖相跟黑枪,哪知道就被拉黑了。毕竟年轻,气不过,正好接到这个问题的邀请,就揭了两句团团的短。

所谓挂舰c玩家的事,指的是17年时候团团的一篇文章。

有兴趣的、不知情的朋友自行参看,我懒得复述了。

现在还是正面回答一下问题吧。考虑到b站用户的平均年龄、学历水平、阅读量,我觉得这个评论本身没啥好看待的。键政作为政治的一种新形式,未来会如何发展,还不知道,但是目前的水平我只能视为口嗨。从口嗨到行动,是从0到1的距离。离nazi冲锋队还早得很。拿他们跟冲锋队比,冲锋队会感觉受到了侮辱。

这些(小)朋友,包括八月份出征的饭圈妹子们,我都没啥看不起的。我也不比他们强多少,可能也就多读了两本破书,有点“我自知我无知”的觉悟罢了。谁都年轻过。良心、理性,可能先天的存在于人,但是绝对都是需要发明本心和去除遮蔽的。没有人天生是觉者。所以我不认可他们的行为或者观点,但是对他们本身并不想批评什么,当然教育还是应该的。

这个时代,真的是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什么样的思想(牛鬼蛇神)都有生存的空间。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每天在知乎和其他所有平台上上演着,如果换算成现实的武装冲突,不知道能抵得上多少单位的范弗里特弹药量。我已经累了,我不想再试图说服任何与我价值观不同的人。反正只是键政,下了网还得接受现实的毒打,都一样。

话说回来,还是要批判一下团团。团团的视频下面出现如此评论,团团亦不能言无过矣。

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会有这最后一段。但我是一名中共党员。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个人还是把入党这件事看的很严肃。如果不是认同党的理念,我是不会入党的。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要批评一下(尤其是知乎)团团的工作。

批评前(照例?)还是先表扬一下,团团能够顺应新时代的网络特征,在知乎、b站等等年轻人较多的网站,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可谓是与时俱进,这点是相当值得认可的。

我的两点意见:

1.我党的群众路线一向是在发动群众的同时教育群众。群众不是手段,是目的。古人都知道,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请问你们在发动群众的时候,心里是把群众当成什么了呢?

2,奉劝某些人,宣传口的工作很重要,不要把它当成你们升官、搞政绩的工具,更不要公器私用,挟私报复。

言尽于此。

——————————

看看看,对线的来的这么快。我说好不跟价值观不同的人争论,不能食言而肥。只进行两点澄清:

1.我不玩舰c在内的任何军舰乃至军武拟人游戏。个人兴趣使然。认为我给舰c洗地的请认真阅读全文,或者补习阅读理解。

2.我的党性如何在我的支部有结论。欢迎各位像我批评团团一样监督批评我。但无理的言论我会用知乎给我的权利折叠拉黑。请后来者不必做无用功。

user avatar

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句口嗨。这里不扯睿站,只扯这句话和说这句话的人

首先这句话也不是没有亮点。弗里德里希·梅尼克在《世界主义和民族国家》一书中将民族国家分为两类:以德意志民族为代表的共同文化纽带形成的文化民族,和以法兰西民族为代表的靠着共同的政治身份形成的政治民族。领袖墨索里尼虽然以文化民族主义(FXS也算是文化民族主义的一种变种)的意识形态进行统治/动员,但是实操中不符合“维护民族利益”这一要求。民族主义与其说是动员的手段,不如说是维持统治的说辞。“因为你也是意大利人,我也是意大利人,而我是意大利的领袖,所以你要听我的”。至于“为什么德国人抓意大利人还抢意大利人的钱而领袖不能保护我们”这种问题被提出来的时候,场面就十分尴尬了

如果他说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元首”,那么就需要向国民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征来的税两个国家(大得疫痣帝国、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一起用,甚至RSI陆军仅有的4个野战师还都归属德军序列,甚至还有超过60万原意大利王国武装力量军人被拉到大得疫痣帝国当奴隶劳工。所以说啊,政治人物讲话,一定要讲究滴水不漏(滑稽)

领袖在FXS运动中曾经是带头人,入侵埃塞俄比亚也挺早。不过在WWII中却晚于大得疫痣帝国(当时还是得疫痣帝国)元首对波兰宣战以及被英法宣战。1940年,领袖的军队先后进攻了法兰西、希腊(此处略去山地太陡峭等XX条理由),总之比较一言难尽,好在领袖的好友奥谍鼎力相助,搞定了这2个敌人。也就是在这一年,领袖的军队在北非遭遇了罗盘战役的惨败,被俘超过10万人。随后领袖向希特勒求助,于是第3装甲师一部与部分陆军直属部队合编为第5轻型师(编制不同于早先的4个轻型师)并于1941年2月18日前后抵达北非,居然很快稳定住了局势。毕竟英军实施罗盘战役的兵团不过英军第7装甲师、英印军第4步兵师、澳军第6步兵师这3个师而已(至于为什么这么3个师及一些加强单位能抓到领袖10万兵则是另一回事,不可说不可说)。随后到当年4月左右又增援了第15装甲师(之后的懒得挨个数)。一度打到阿拉曼,最后27.5万德意联军在突尼斯被俘

总结一下,1940年6月10日,领袖在北非部署了16.5万陆军,另有11万新兵、1.6万黑衫军,其中1939年9月1日到1940年6月10日期间向利比亚输送的有超过25万人,另1183辆机动车辆、120辆坦克、800门身管火炮。算上其它兵种,8月时武装力量总计18.15万人其中陆军16.7万。1940年6月10日到1943年5月13日期间,领袖另外向北非增援了252839人,还有9314挺机枪、1530门迫击炮、2322门反坦克炮、1694门其它身管火炮、16494辆卡车、1960辆坦克等装备,最后基本全部木大。领袖的陆军元气大伤,最精锐的非洲闪电空降师和几个装甲师等都被歼灭,从此一蹶不振

1943年7月9日到8月17日期间的西西里战役中,领袖的约20万军队又只跑了几万人,但配合守岛的几万德军跑得比较干净。随后意军总参谋部策划了其在战争期间最成功的一次作战行动,即逮捕了墨索里尼。由于不知道究竟意大利国王还是领袖本人更能代表国家,意大利军队在执行“国家即是一切,国家拥有一切,一切为了国家”语句时普遍宕机,随后德军通过缴械的方式解除了绝大多数意军的武装,被送到德国当强制劳工的原意军可能有61.5万人

于是出现发生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大得疫痣帝国的军队,领着可能是从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收来的军饷,武装保卫意大利(C集团军群临近投降前口粮供应兵力大致占各集团军群/战区/独立集团军综总和的15%)。相比之下,虽然领袖的嘴炮说的是一切为了国家,但重建后的意大利国家军队野战兵团规模高达4个师,不仅在德国进行组建,甚至有德军野战邮政编码,是真正的协从军,这待遇跟1945年3月组建的匈牙利捍卫者第1“科苏特”师(奥谍疑似使用了科苏特·拉约什的名讳乳奥。另外可能组建了第2师但未完成动员)一个级别。好在领袖手上还有8万人的国民警卫部队(取代了原黑衫军)、3万人的各黑色旅也用来反游击,此外还有2.5万人的X-MAS部队

但是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没有多少作战兵团,倒是有几十万原军人被送去当奴隶劳工这种事情,怎么看都像是X伪政权的作为。哪怕是克罗地亚独立国,虽然出了德军第369、373、392克罗地亚步兵师(军官、士官相当一部分为德国人,士兵为克罗地亚人,完全属于德军作战序列),至少乌斯塔沙军队、克罗地亚陆军还有将近20个师,虽然这些师普遍规模较小平均兵力只有5000人但好歹名义上有、独立性。至于领袖1943年以后重建的陆军,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收受了XXXX资助的意大利游击队则试图禁止德军武装保卫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附图,可见大得疫痣帝国战时开支(2/3来自占领区/保护国)中,意大利也有所纳贡

所以说看完领袖的作为,再来看领袖的言论,就很容易产生“哪个国家才是一切、哪个国家拥有一切、一切为了哪个国家”的疑问。而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是意大利,而是得疫痣。那么就进而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民族主义究竟是领袖用于动员的方式,还是对内忽悠的说辞?不可说不可说


但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虽然领袖没有兑现承诺,但骑在自己盟友头上的大得疫痣帝国又如何呢?答案是装币一时爽,事后火葬场(字面意义)。比如这样:

又比如:


又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 蒋公,就曾经表示“铁与血的领袖和组织出现的时候,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辰光了”。那么这个“铁与血的组织”、“民族复兴的辰光”的成色究竟如何呢?

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在湖南农民的踊跃带路下(国民党中央委员兼代理宣传部长毛:我最欣赏的就是你们这些背后说我帅的人的坦诚),第4、7、8军一路过关斩将,快速解放了两湖大部分地区,尽管在武昌攻城战中受挫后被迫改为围城。1927年,上海工人纠察队发动第3次起义,夺取了上海。然后自称民族主义者的 蒋公很干脆利落的开始清党,解散工农组织,屠杀共产党人。1928年二次北伐,攻取济南时发生了济南惨案,数千军民被日军屠杀, 蒋公的反应是与日本谈判,承认关外为张作霖地盘不予染指,自己最多只统一关内,参见:

所以九·一八事变中 蒋公命令张学良不准抵抗这种事情根本就是不足为奇的

至于九·一八事变后、七·七事变前,更是抗日都违法。抗战全面爆发后不过一整年出头的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就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14年抗战整建制歼灭的最大规模的日军部队是松山守备队、腾冲守备队(前者算加强大队后者算缺编联队)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连同民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领土都可以承诺不予染指,被敌军侵略可以下令不抵抗,在对外战争期间可以对友军插刀,那么这个民族主义者民族主义在哪里?只不过是使用了民族主义这种手段进行统治罢了。并且毫无疑问这也是 蒋公唯一能指望的统治手段

至于对内,则就是另外一番搞法。如中央苏区沦陷后,短短几年就把江西省人口杀得少了几百万

不难发现,文化民族主义,哪怕是KMT这种落后民族的文化民族主义(按照马列的套话讲具有进步性。然而马列理论里还说过这玩意具有两面性)也应该乘早洗洗睡。它只不过是统治者以“我跟你是一个民族”为理由要求服从其统治,而在真正需要保卫民族利益时则经常缩卵,甚至禁止别人不缩卵。而不那么鶸的民族的文化民族主义发展到FXS主义的程度时,虽然不会缩卵却会开始作死。明明可以靠把少数反动分子物理消灭就能解决的事情,非要转嫁矛盾

所以说,要搞民族主义,就要搞基于共同的政治身份而形成的政治民族主义(如法兰西大革命中的法兰西民族砍了国王、王后的脑袋,还把王公贵族杀得东倒西歪,就干得很漂亮),把反动分子拉上断头台/绞刑架/打靶场才算进步。就比如说这样:

虽然目的不是政治民族主义,但也符合政治民族主义的构建原则。不仅如此,还是个铁与血的组织,带来了民族复兴的辰光。从这个角度上讲,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存在是一个悖论。如果想实现民族主义的目标,那么就需要变成更优秀的主义的信徒,比如政治民族主义,或者更好的GCZY。只是做一个文化民族主义者,并不能实现其目标


回到这件事本身,显然靠喊口号则强不了国。装币一时爽,事后火葬场的元首虽然也喜欢打几句嘴炮,但光模仿元首打嘴炮是成不了任何事的。得疫痣法西斯、意大利法西斯、民国法西斯都是法西斯,但号称粉得疫痣法西斯的粉的不过是得疫痣法西斯装币一时爽的时候的那种“强大”,后两个法西斯在非意大利、非中国人里基本没有人会去粉的,原因很简单,不够强大

至于为什么居然有俄罗斯人迫真认为 蒋公可以成为苏联的优秀盟友,而这样的人撰写的私货极多辟谷极歪的《毛传》(潘佐夫版。写毛传写到杨奎松都看不下去也是挺不容易的)居然可以发行简体字版,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最后,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席卷兽穴的风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