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喝酒喝断片?

回答
很多人都有过“断片”的经历,那种醒来后对昨晚发生的事情毫无印象的感觉,着实让人又惊又怕。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会喝断片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挺复杂的生物学和心理学过程,我尽量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

咱们先来说说酒精对大脑到底做了什么。你以为喝酒只是让你晕晕乎乎,心情变好,其实酒精这东西一旦进入身体,就像个狡猾的间谍,悄悄渗透到你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负责记忆储存和提取的关键区域。

首先,酒精是一种神经系统抑制剂。它会影响大脑里一些重要的化学物质,特别是两种“大咖”:

谷氨酸 (Glutamate): 这是大脑里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就像是个“开启”信号,帮助大脑细胞互相传递信息,对于学习和形成新记忆至关重要。酒精会直接压制谷氨酸的作用,就像给大脑发出的“开启”信号按下了暂停键,导致大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能力大大减弱。你想想,如果大脑没法有效接收和处理信息,怎么可能形成新的记忆呢?
γ氨基丁酸 (GABA): 这是大脑里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的作用是“抑制”大脑活动,让大脑放松下来。酒精会增强GABA的作用,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酒精的这种增强作用会让大脑的整体活动变得异常缓慢和迟钝,就像是给大脑按下了慢放键,并且还会干扰正常的“信号传输”,让那些本该被传递和记录的记忆信息在中途就丢失了。

所以,当酒精浓度升高时,它会同时抑制谷氨酸(负责记忆形成)和增强GABA(让大脑迟钝)的功能,这两者一结合,就直接捣乱了你大脑形成新记忆的过程。

那么,“断片”和一般意义上的醉酒有什么区别呢?

普通醉酒: 你可能步子不稳,说话含糊不清,情绪激动或者低落,但你依然能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印象,醒来后回想,即便细节模糊,也能拼凑出一些片段。这是因为这个时候酒精虽然影响了你的判断和协调能力,但大脑形成短期记忆的通路还没被完全切断。
断片(Alcoholinduced blackout):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在这种状态下,你的大脑暂时“关停”了形成新记忆的功能。你可以正常地行走、交谈,甚至做出一些复杂行为,但这些经历就像是被直接抹掉了,你醒来后一点印象都没有。这就像是在录像机里,录制过程还在进行,但播放按钮被卡住了,视频内容根本没有被保存下来。

酒精浓度和速度是关键因素。

为什么有时候喝一点没事,有时候喝多了就断片了呢?这跟饮酒的速度和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有很大的关系。

快速大量饮酒: 如果你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会急剧升高。大脑在如此高的酒精浓度下,没法有效地处理信息,形成记忆的“海马体”(一个对记忆至关重要的脑区)的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空腹饮酒: 空腹喝酒,酒精进入胃部的速度会更快,吸收也更快,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也会更快地达到峰值,更容易导致断片。
体质和性别差异: 不同的人对酒精的反应也不同。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喝断片,这主要与女性体内酒精脱氢酶(一种帮助分解酒精的酶)的含量相对较低,以及体内脂肪和水分的比例不同有关。一些人的基因可能也让他们更容易出现断片的情况。

断片并不等于失去意识。

这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地方。断片时,你可能依然可以与人互动,做出动作,甚至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你的大脑在那段时间里,并没有把这些经历“记录”下来。你可能是在清醒地进行某项活动,但大脑却处于一种“录而不存”的状态。这才是断片最诡异和危险的地方。

更深层次的解释:

断片实际上是指酒精影响了记忆编码(memory encoding)和记忆巩固(memory consolidation)的过程。

记忆编码: 就是你接收到信息,并尝试将其转化为大脑可以理解和存储的格式的过程。这需要大脑中多个区域(尤其是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的协同工作。酒精会直接干扰这些区域的神经信号传递,使得“编码”过程无法正常进行。
记忆巩固: 是指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通常在睡眠时完成。即使你的短期记忆编码过程受到了影响,但如果酒精浓度不是过高,大脑仍然可能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巩固。但如果酒精浓度过高,巩固过程也会被打断。

所以,当你喝酒喝断片时,实际上是你大脑处理和存储新信息的能力暂时被酒精“劫持”了。那些你以为自己会记得的事情,实际上在那段时间里,你的大脑根本就没有“录制”成功。

最后想说一句:

虽然了解了断片的原因,但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酗酒伤身,更伤脑。 断片不仅仅是“丢了段记忆”那么简单,它标志着你的大脑已经受到了酒精的严重影响,长期如此,会对认知能力、情绪甚至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大脑,还是少喝酒、不喝烈酒,更重要的是,要量力而行,别拿自己的大脑开玩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三五好友,酒桌相见,觥筹交错,黄汤下肚,然后迷迷糊糊不知天地为何物


直到不知过了多久猛然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拍拍还晕乎乎的脑袋,发出了著名的酒后三问:


我在哪?

我怎么来的?

谁送我来的?


这个不知天地为何物的过程,就是酒后的瞬间完全失忆,俗称「断片」。


人喝酒喝多了是有个渐进的过程,酒后失态,砸桌子敲板凳摔酒瓶子,这是开始「喝高」了,但还没有真的「高」起来,因为此时的行为还是收到大脑支配的。等到真正「喝高」时,人已经不省人事,站都站不起来,更别说有能力去发酒疯了。


但是「喝酒断片」并不是完全喝高了,而是介于「开始喝高」和「已经喝高」之间:忘了身边所有人所有事,但是基本技能和知识却不会受到影响,行为动作也不会有问题。


所以经常遇到一些人喝到一定程度以后,行为突然变得很冷静,甚至还能和你「酒后吐真言」,然而第二天一早你要问他,他一定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关键在于酒精对大脑的影响。


酒精是一种脂溶性物质,这让它可以自由穿透血液和大脑之间的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而这种损伤可以通过多种神经递质系统来实现。


所以作为一种麻醉剂,酒精能够刺激大脑。首先,它会先关闭大脑的抑制功能,让微醺的人开始「活跃」起来;接下来,当大脑承受不住酒精刺激时,就会短暂休息;最后,等到再多喝一些的时候,大脑就只好暂时进入一个长时间休息的状态了。


人脑中的颞叶部分是负责掌管记忆的,当喝酒喝到一定程度时,颞叶的一些功能会被酒精麻痹而暂时丧失。


就好比人体是一台录像机,正常情况下,录像机的所有功能都在开动状态,你的所闻所见统统被记到脑子里,而断片的时候,人体就变成一台只会取景而不会录制的录像机,你的见闻暂时都不再被大脑记录了。


所以当你酒醒的时候,就成了一个没有装 SD 卡的录像机,虽然拍了很多东西,但是没保存下来。


不过无论保没保存下来,「喝酒断片」都是一个很危险的情况。


长远看,因为酒精可以自由穿透血液和大脑之间的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经常出现「喝酒断片」的情况,那大脑也就三天两头会被荼毒一番,造成人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而一旦脑部受损,记忆能力的恢复会是很困难的。


近点看,喝酒断片后,大脑无法对周围的环境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很容易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记不记清楚发生了什么不重要,但是危险如果发生到你身上却不知道如何应对,那就糟糕了。如果不知道危险为何物。



丁丁医生啊,既然「喝酒断片」这么可怕,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解酒呢?


未卜先知的我已经传授过你们方法了,传送门在这里:

如何快速解酒? - 知乎


好好看看,看完你们一定会回来谢我的。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喝酒「断片儿」是怎么回事? - 丁香医生

作者:杨可冰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都有过“断片”的经历,那种醒来后对昨晚发生的事情毫无印象的感觉,着实让人又惊又怕。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会喝断片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挺复杂的生物学和心理学过程,我尽量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咱们先来说说酒精对大脑到底做了什么。你以为喝酒只是让你晕晕乎乎,心情变好,其实酒精这东西一旦进入身体,就.............
  • 回答
    问得好!薄荷这招“化热为冷”的本事,其实挺有意思的,并不是它真的给水加了什么制冷剂,而是它巧妙地抓住了我们身体的感觉机制。咱们先来说说薄荷里最关键的那个角儿——薄荷醇。这玩意儿就是薄荷那股子清爽劲儿的主要来源。你看啊,咱们皮肤上,还有舌头、嘴唇这些地方,都有一些专门负责感知温度的神经末梢,你可以想象.............
  • 回答
    奶茶,这股席卷全球的甜蜜风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下午茶、聚会时的必备饮品。但偏偏就有那么一群人,对这杯承载着幸福感的饮品,提不起丝毫兴趣,甚至避之不及。究其原因,绝非单一的口味偏好,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谈谈那股甜腻的“罪魁祸首”。奶茶的灵魂,往往离不开糖。无论是为了提味.............
  • 回答
    您觉得白酒难喝,却有人会喝上瘾,这确实是两个非常常见但似乎有些矛盾的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一、 为什么你会觉得白酒“难喝”?“难喝”是一个主观感受,背后可能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不习惯的味道和香气: 高酒精度的刺激: 白酒,尤其是很多传统白酒,.............
  • 回答
    .......
  • 回答
    甲醇这玩意儿,别看它只是个简单的酒精分子,但它进到咱们身体里,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特别是对咱的眼睛,那简直是灭顶之灾。为啥喝了它会瞎,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复杂了,得从它在身体里怎么个变化说起。首先得明白,甲醇跟咱们平时喝酒的乙醇(酒精)长得虽然像,但就差了那么一个小小的结构,这细微的差别,却决定了它在身.............
  • 回答
    这问题,可真是问到心坎儿里去了,是不是?每天早上醒来,脑子里跟炸了锅似的,浑身像被抽空了似的,还得忍着那宿醉的酸痛,回想起昨晚干的那些“壮举”,那感觉,真是没法形容,一阵阵的羞耻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下决心,发誓,下次再也不喝了!可偏偏,没过几天,酒局一来,那该喝的酒,还是会一杯一杯下肚。然后,第二天.............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也触及到了许多人对鱼类生理和生活习性的一个普遍误解。其实,鱼类是会“喝水”的,只不过它们的“喝水”方式和我们人类完全不同,而且对它们来说,摄取水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与进食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才鲜少听到“喂鱼喝水”的说法。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只听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确实,有时候用纸吸管喝可乐,那泡沫喷涌而出的架势,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不小心就得收拾一地狼藉。这背后其实是几个因素在合力作用的结果,我来给你仔细说道说道。首先,得从我们那快乐水——可乐本身说起。1. 碳酸的“压抑”与“释放”可乐之所以能带来那种爽口的刺激感,全是因为里.............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喝酒喝到吐,这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但原因其实挺实在,跟咱身体的反应脱不开关系。你想啊,喝酒,尤其是喝多了,那可不是给身体“招待”的普通饮料,酒精这玩意儿,尤其是它进入身体后的分解产物,对咱们的胃和神经系统都挺有挑战的。首先,咱们得说说酒精是怎么影响胃的。胃壁上有层黏膜,就像给胃打了个保护壳。酒精,尤.............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咱们学校里的一些“潜规则”和老师们的心思。明明都是牛奶,为什么用袋子的就不行,用杯子的就能随心所欲?这背后的原因,咱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卫生”和“整洁”。你想啊,那种袋装牛奶,尤其是学校里常见的,一般都是用吸管插进去喝。这吸管吧.............
  • 回答
    咱聊聊这喝啤酒的事儿,尤其是青岛和崂山这两个牌子,为啥有些人就能说得头头是道,还要挑个“厂”? 这可不是什么矫情,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听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虽然都叫青岛啤酒或者崂山啤酒,但它们底下其实有不少“分支”和“生产线”。 就像同一款车,不同工厂造出来的,也可能在细节上有点小差别,最终.............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其实,当你喝可乐时,牙齿间的摩擦力感觉上增大,这背后并不是单纯的“摩擦力增加”这么简单,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感受。我们来一点一点掰扯清楚。首先,我们要明白摩擦力是怎么产生的。简单来说,摩擦力是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由于表面粗糙度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们人类的身体确实是花了难以想象的时间才演化到今天这个样子,但要说“喝生水都会拉肚子”,这其实有点夸张了,但也确实反映了一个普遍的感受:现代人似乎比我们的祖先更“娇气”一些,一点点不干净的水就容易出问题。想明白这一点,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人类的祖先,比如早期智人.............
  • 回答
    每天喝多少水才算健康?为什么感觉喝了也会很渴?“多喝水”这三个字我们从小听到大,似乎已经成了万能的养生秘诀。但到底每天要喝多少,才能真正称得上“健康”?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喝了不少水,嘴里还是感觉干干的,像沙漠一样想不停地灌?这背后可有不少门道。每天该喝多少水?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关于“每天喝多少水.............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