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酒喝多了会吐?

回答
喝酒喝到吐,这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但原因其实挺实在,跟咱身体的反应脱不开关系。你想啊,喝酒,尤其是喝多了,那可不是给身体“招待”的普通饮料,酒精这玩意儿,尤其是它进入身体后的分解产物,对咱们的胃和神经系统都挺有挑战的。

首先,咱们得说说酒精是怎么影响胃的。胃壁上有层黏膜,就像给胃打了个保护壳。酒精,尤其是高浓度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刺激物,会直接刺激和损伤这层黏膜。这就像你用砂纸去擦木头,擦多了木头肯定会坏。胃黏膜受到刺激后,就会分泌更多的胃酸。你想,胃里本来就有胃酸消化食物,现在又来了这么多的胃酸,再加上酒精本身的存在,胃里就更不好受了。这种过度的胃酸和酒精的刺激,就会让你感觉胃里火辣辣的,甚至有烧灼感。

不止是刺激,酒精还能影响胃的排空。一般来说,胃会将食物消化并缓慢排入小肠。但酒精会打乱这个节奏,它可能会减缓胃的排空,让胃里堆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感觉胀胀的,不舒服。有时候,它也会因为对胃壁的刺激太厉害,反而让胃不自觉地想要把里面的东西“吐出去”,以求得一丝缓解。这就像胃在说:“不行了,再待下去我要受不了了!”

然后是更深层的影响,酒精对咱们的大脑神经系统也有作用。酒精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但它也不是一下子就“全部关停”的。一开始,它可能会让你感觉兴奋,但这只是暂时的,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升高,它会开始影响到大脑控制身体的各个部分,其中就包括控制呕吐反射的区域。

大脑里有个地方叫呕吐中枢,它负责接收身体发出的“不适”信号,然后触发呕吐动作。酒精,尤其是大量的酒精,会直接刺激到这个呕吐中枢。同时,上面说的胃部的不适,比如胃酸过多、胃黏膜受损、胃部胀满等等,这些信号都会通过迷走神经传递到大脑,最终被呕吐中枢接收到。当这些信号叠加在一起,而且强度足够大时,大脑就会判断:“情况不对劲,得赶紧排出体外!”于是,呕吐这个“自救”的机制就被启动了。

还有一个因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酒精的代谢产物。酒精在肝脏里会被代谢成乙醛,这是一种有毒的物质,比酒精本身对身体的刺激性更强。乙醛会引起很多不适,比如头晕、恶心、心跳加快等等。如果喝酒太多,肝脏来不及处理,血液中的乙醛浓度就会升高,这些不舒服的感觉也会被大脑的呕吐中枢捕捉到,进一步加强呕吐的冲动。

打个比方,这就像一场“身体保卫战”。当酒精这位“不速之客”闯入身体,并且数量过大时,身体就会启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胃部首先感受到刺激,发出“警告”信号;大脑的神经系统也因为酒精的“干扰”而出现异常反应;而酒精的代谢产物更是火上浇油。当这些信号汇集到一起,大脑就会下达指令:通过呕吐的方式,尽快将这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以保护身体其他重要器官不受更大的损害。

所以说,喝酒喝到吐,并不是什么酒量不行,而是身体在尽力告诉你:“我已经超负荷了,再喝下去会有危险!”这是身体的一种本能的保护反应,虽然过程难受,但却是身体在努力为你“止损”呢。下次喝酒,如果感觉有点不对劲,还是悠着点,听身体的话,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酒喝多了会吐其实是酒精中毒的症状之一。

饮酒后,酒精(乙醇)很快进入血液循环。其中不到10%的乙醇可以随着呼吸、汗液或尿液直接排出。其余90%则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并进行代谢。

乙醇在肝脏中的代谢是一系列氧化反应——先是在乙醇脱氢酶(ADH)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随后在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最终在肝药酶的作用下被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醇和乙醛是造成“醉酒”的主要原因。乙醇的作用类似于鸦片、吗啡等阿片类物质,在引起快感的同时,也令人欲罢不能,甚至沉溺其中。不过,过多的乙醇也会引起头晕,这就是喝酒“上头”。

乙醛能够扩张皮肤黏膜血管,令人面红耳赤,同时,乙醛也是效力强大的肌肉毒素,毒性是乙醇的30倍之多。

一个人在喝酒后是否容易醉酒,醉酒后又有哪些表现,主要取决于乙醇和乙醛在体内的分解、代谢速率。

如果能够很快把乙醇分解为乙醛,随后又很快代谢为乙酸,那么无论是乙醇还是乙醛都能被很快清除,也就不容易醉酒,喝酒后对人体的危害也相对较小。

如果从乙醇转为乙醛的速率很快,但乙醛却无法及时代谢,那么大量的乙醛在血液中堆积,就会产生脸红、心跳加速、出汗、恶心、呕吐等反应,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大。

反之,如果从乙醇转化为乙醛的速率很慢,但乙醛能够很快被代谢,那么这些人虽然容易喝醉,但并不太容易脸红,而且喝酒后的危害也相对没那么大。

至于一个人是否容易醉酒,则与基因密切相关。

影响酒量的关键基因是编码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ADH1B基因ALDH2基因。ADH1B和ALDH2基因上的多态位点rs1229984-C、rs671-A能够降低自身代谢酶的活性,从而减缓乙醇代谢速度。

尤其是ALDH2-rs671基因型,它决定了体内乙醛的代谢速率,GG基因型的人能够正常代谢,AG基因型的人只能达到正常的13%,AA基因型仅能达到正常的2%。

而rs671-A突变在亚洲人群普遍存在(高达30%~50%),该突变会让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大大降低,使得酒精摄入体内后无法被及时代谢。乙醛与蛋白质形成“蛋白质加和物”,令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的外来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长期饮酒会导致人体处于慢性炎症的状态,从而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多种癌症(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的风险。

user avatar

酒精不在胃内消化。酒精可以直接刺激胃壁,胃会增加胃酸产生量并延迟胃排空来尝试适应这刺激(身体并不知道吃下去的是什么玩意,先按那东西有用来操作),这样操作可以引起炎症、疼痛,有可能导致身体启动呕吐反射来尝试排出胃内容物。

人的胃和小肠吸收酒精,在肝脏中依靠乙醇脱氢酶将酒精分解为乙醛,再依靠乙醛脱氢酶将乙醛分解为乙酸,最后依靠肝药酶(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将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缺乏这些酶、喝得太快、酒精度太高、个体差异导致耐受力低等因素有可能发生酒精中毒或积累较多乙醛而中毒,这些中毒的症状也包括呕吐。

大约 50% 的东亚人携带变异基因 ALDH2,乙醛脱氢酶活性受到抑制,饮酒后积累的乙醛引起“面红耳赤”的反应。

己酸乙酯有毒,可以导致恶心、呕吐,但酒里的己酸乙酯的量不足以引起问题。

黄酒之类杂醇含量高的酒可以有更多杂醇(异丁醇、异戊醇等)引起“上头”的反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