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酒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先从生理角度来说:
早在上千万年前的史前大陆上,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依靠嗅觉发现含糖量较高的果蔬发酵物的本领,在空气中闻到独特的酒香味往往意味着他们发现了可以补充身体能量的上佳饮品。所以可以说人类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喜欢饮酒了,只不过那时候的饮酒不是为了买醉,而是求生存的一种有效办法。
也许就是在这近千万年历史长河的洗涤中,也可能是在更久以前人类最原始未进化的先祖身上,他们发展出了可以有效利用发酵食物营养成分并且分解其中酒精的基因,并成功合成了分解酒精的蛋白酶——乙醇脱氢酶-4(ADH4酶)。这种酶的产生使得人体对于酒精的麻痹可以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抗效果。于是饮用发酵酒精并不像吸食剧烈毒品一样,在麻痹人类神经中枢造成愉悦感之后使人类彻底失控。因为虽然很难,但是我们知道,酒还是可以凭借自身毅力戒掉的。
所以从生理层面来讲,酒精一方面可以通过欺骗中枢神经使其判断失误,进而造成多巴胺分泌紊乱给人体带来暂时的自我麻痹和兴奋的愉悦感之外,他还是可以为人体所分解和控制的(当然也不能太过量,超过人体的承受值)。所以从生理满足角度来讲,酒精饮品就具有了其他饮品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爱喝酒的原因之一。
再从心理角度来讲:
人们为什么喜欢喝酒?因为人们就是要借助酒精这种对于身体神经的麻痹,来实现人类情绪上的一种释放,实现人们在迷醉中的一种自我遗忘。这种忽视自我、遗忘自我、超脱自我的诉求可以说是人类心理上的一种天然诉求,这也是很多宗教可以控制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因之一。想想大乘佛学禅宗六祖慧能一首被世人奉为圭臬的著名偈语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人类没有这种超脱自我的诉求,那这首偈语便不会如此家喻户晓。
其实人类这种独特的心理诉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酒只不过是实现这种目的的有效工具之一而已。
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题主您可以观察一下:
是不是有很多工作压力很大的人平时都喜欢小酌几口以缓解压力?
是不是有很多忽逢喜事的人喜欢用一顿大酒来表达心中的舒畅?
是不是有很多多年未见的老友都喜欢在路边用一瓶老酒来追忆往事?
是不是有很多失恋伤心的青年男女独自一人在酒吧买醉?
···········
这些人为什么要喝酒呢?他们是很喜欢喝酒吗?恐怕不止如此。喜欢喝酒和需要喝酒人们已经分不清了,只是此时此刻,他们需要释放自我的情绪,而当下,没有比酒更好的选择。
人类之所以喝酒,既可以因为需要,也可以因为喜欢!这全在于局中人和旁观者怎么想和怎么看罢了!
请允许俺先说个笑话吧。
~~~~~~~~~~~~~~~~~~~~~~~~~~~~~~~~
聚餐的时候,有个老主任忠告俺: “小麦, 千万千万别和女孩子斗酒。”
俺问道:“为啥? 难道雌激素会影响脱氢酶?”
老主任“啪”地击了俺后脑勺一掌,说:“药理都自学的吧?”
俺好奇地问:“您咋知道?”
老主任说:“乙醇是种特殊溶剂,能和极性物质和非极性物质互溶,中学学的。对吧。”
俺顿时无地自容, 说不出话来。
老主任接着强调:“千万别和女孩子斗酒。”
默沙东的哥们插话说: “男女关系很简单, 一个想开了,一个想通了。女孩子痛经其实就是不通则痛的例子之一。”
另一个兄弟正听得入神,恼火地叫到:“别插嘴。额叶脱抑制吗?”
俺好奇地问:“你等会儿,怎么理解?”
旁边不知道谁来了一句:“不卫生。 别弄错我名字, 李戥徽,不是李登辉。”
~~~~~~~~~~~~~~~~~~~~~~~~~~~~~~~~~~~
喝酒以后, 乙醇能和极性物质和非极性物质互溶,
乙醇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可以让额叶脱抑制。
额叶脱抑制以后, “胆子”就肥了。
一个想开了,一个想通了。
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附录:
~~~~~~~~~~~~~~~~~~~~~~~~~~~~~~~~~~~~~~
乙醇/酒精在人体内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一种叫做乙醇脱氢酶(ADH),
另一种叫做乙醛脱氢酶(ALDH),两种酶共同作用。
乙醇脱氢酶先把酒精(乙醇)氧化成乙醛;然后乙醛脱氢酶再把乙醛氧化为乙酸,乙酸就是醋精。乙酸会参与到体内的其他多个代谢途径中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乙醇/酒精会对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奇妙的是浅度的中枢抑制变现为额叶脱抑制。额叶脱抑制以后,有的人就会胆大包天作奸犯科,当然绝大部分人是胡言乱语或者敢于表白,当然也可能长时间沉睡甚至昏迷。
乙醛是“喝酒有害健康”的直接罪魁,乙醛会伤线粒体,抑制肝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合成,使肝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弱,宏观表现为肝功能损害。乙醛还会舒张浅表毛细血管,表现为脸红。
严重的中枢抑制会打乱脑干功能造成心跳呼吸停止,窒息死亡。
人体内两种脱氢酶的活性和量,有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和遗传有关。如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和含量均较高,就能较快地代谢酒精。中枢神经系统(大小脑脑干延髓等)受影响较小。一般人的酶量和活性是比较平均的,但也有相当部分人有乙醛脱氢酶缺陷。华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数量和活性比高加索人低。所以酒量一般比不上毛子。
酒精是脂溶性的, 因此体内脂肪含量高的人,例如女性就相对更耐受酒精。女性分解及代謝酒精的速率比男性快10%~20%。
白酒喝多时多喝水以及单糖及能快速吸收糖类,能加速酒精(乙醇)转化和排泄。从而起到所谓的 “解酒”作用。
白酒喝多时多喝水以及单糖及能快速吸收糖类,能加速酒精(乙醇)转化和排泄。从而起到所谓的 “解酒”作用。
白酒喝多时多喝水以及单糖及能快速吸收糖类,能加速酒精(乙醇)转化和排泄。从而起到所谓的 “解酒”作用。
如果因为呕吐丢失电解质, 吃香蕉也能帮助 “解酒”。但是严重的中枢抑制以及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就医才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另外醉酒者容易吸入自己呕吐的胃内容物, 引起窒息死亡。万一情况不妙, 应该及时就诊或者拨打急救电话。
~~~~~~~~~~~~~~~~~~~~~~~~~~~~~~~~~~~~~~~~~~~~~~~~~~~~~~~~~~~~~~~~~~~~~~~~~~~~~~~~~~~~~~~~~~~~~~~~~~~~~~~~~~~~~~~~~~~~~~~~~~~~~~~~~~~~~~~~~~~~~~~~~~~~~~~~~~~~
酒精依赖的风险从低水平的饮酒开始,并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和每次饮酒量的增加而直接增加,达到醉酒的程度,这有时被称为 "狂饮"。
长期滥用
个人可能出现的一些乙醇的长期影响。此外,对孕妇来说,酒精可导致胎儿酒精综合症。酗酒的特点是对酒精的耐受性增加 - 这意味着个人可以消费更多的酒精 - 以及对酒精的身体依赖性,这使得个人很难控制他们的消费。酒精造成的身体依赖性会导致受影响的人有非常强烈的饮酒冲动。这些特征在降低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戒酒能力方面发挥了作用。酗酒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精神障碍并增加自杀的风险。情绪低落是大量饮酒者的一个常见症状。
警告信号
酗酒的警告信号包括消费越来越多的酒精和频繁的醉酒,专注于饮酒而不顾其他活动,承诺戒酒而不遵守这些承诺,无法记住饮酒时所说或所做的事情(俗称 "停电")。与饮酒有关的人格变化,否认或为饮酒找借口,拒绝承认饮酒过度,在工作或学校出现功能障碍或其他问题,对个人外表或卫生失去兴趣,婚姻和经济问题,以及抱怨健康状况不佳,食欲不振,呼吸道感染,或焦虑增加。
短期影响
饮酒足以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BAC)达到0.03-0.12%时,通常会引起情绪的全面改善和可能的欣快感(一种 "快乐 "的感觉),增加自信和交际能力,减少焦虑,脸色潮红,判断力和精细肌肉协调能力受损。0.09%至0.25%的BAC会导致嗜睡、镇静、平衡问题和视力模糊。BAC为0.18%至0.30%时,会导致深度混乱、语言障碍(如说话不清)、步履蹒跚、头晕和呕吐。0.25%至0.40%的BAC会导致昏迷、无意识、前向失忆、呕吐(在无意识状态下吸入呕吐物可能导致死亡)和呼吸抑制(可能危及生命)。0.35%至0.80%的BAC会导致昏迷(无意识),危及生命的呼吸抑制和可能致命的酒精中毒。对于所有的酒精饮料,在驾驶、操作飞机或重型机械时喝酒会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许多国家对醉酒驾驶有惩罚措施。
长期影响
女性每天饮酒超过一杯或男性每天饮酒超过两杯会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和中风的风险。狂饮的风险更大,也可能导致暴力或事故。每年约有330万人死亡(占所有死亡人数的5.9%)被认为是由酒精引起的。酗酒会使一个人的预期寿命减少约10年,而且饮酒是美国早期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没有专业医学协会建议不喝酒的人开始喝酒。 长期酗酒会引起一些身体症状,包括肝硬化、胰腺炎、癫痫、多发性神经病、酒精性痴呆、心脏病、营养缺乏、消化性溃疡和性功能障碍,并最终可能致命。其他身体影响包括患心血管疾病、吸收不良、酒精性肝病和几种癌症的风险增加。持续饮酒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会导致广泛的免疫学缺陷,除了公认的意外伤害倾向外,还可能出现普遍的骨骼脆弱,导致骨折倾向。
女性比男性更快出现酒精依赖的长期并发症。此外,女性因酗酒而导致的死亡率高于男性。
长期并发症的例子包括大脑、心脏和肝脏损伤以及乳腺癌风险的增加。此外,已经发现长期大量饮酒对妇女的生殖功能有负面影响。这导致生殖功能障碍,如无排卵、卵巢质量下降、月经周期问题或不规则,以及提前绝经。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可发生在长期滥用酒精和最近有暴饮史的人身上。可被生物处理的酒精量及其影响在性别之间有所不同。男性和女性摄入相同剂量的酒精,通常会导致女性血液中的酒精浓度(BACs)更高,因为女性的体重一般较低,身体脂肪比例较高,因此酒精的分布体积比男性低。
精神病学
长期滥用酒精会造成广泛的精神健康问题。严重的认知问题很常见;大约10%的痴呆病例与饮酒有关,是痴呆的第二大原因。过度饮酒导致大脑功能受损,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健康会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由于酒精对大脑的神经毒性作用,特别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区域,酗酒者的社交技能会受到明显损害。因酒精使用障碍而受损的社交技能包括感知面部情绪的障碍、拟声、感知问题和心智理论缺陷;滥用酒精的人理解幽默的能力也会受损。精神障碍在酒精使用障碍者中很常见,多达25%的人遭受严重的精神障碍。最普遍的精神症状是焦虑症和抑郁症。精神病症状最初在戒酒期间通常会恶化,但通常会随着持续戒酒而改善或消失。精神病、混乱和有机脑综合征可能是由酒精滥用引起的,这可能导致误诊,如精神分裂症。恐慌症可能发展或恶化,这是长期酒精滥用的直接结果。在那些有合并症的人中,通常将抑郁症发作区分为戒酒后缓解的抑郁症发作("物质诱发")和原发性且不因戒酒而缓解的抑郁症发作("独立 "发作)。患有酒精使用障碍的女性往往同时患有精神病诊断,如重度抑郁症、焦虑症、恐慌症、暴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有酒精使用障碍的男性更经常有自恋或反社会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冲动障碍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共同诊断。患有酒精使用障碍的女性比一般人群中的女性更有可能经历身体或性侵犯、虐待和家庭暴力,可能导致更多的精神障碍和对酒精的依赖。
社会影响
严重的社会问题来自于酒精使用障碍;这些困境是由大脑的病理变化和酒精的麻醉作用造成的。滥用酒精与实施刑事犯罪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虐待儿童、家庭暴力、强奸、入室盗窃和袭击。酗酒与失业有关,这可能导致经济问题。在不适当的时间饮酒和判断力下降引起的行为可能导致法律后果,如对醉酒驾驶或公共秩序的刑事指控,或对侵权行为的民事处罚。酒鬼在醉酒时的行为和精神损伤会深刻影响周围的人,导致与家人和朋友隔离。这种孤立可能导致婚姻冲突和离婚,或促成家庭暴力。酗酒还可能导致儿童被忽视,随后对酒精使用障碍者子女的情感发展造成持久损害。例如,他们可能变得害怕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的情绪行为不稳定。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不足以将父母从酗酒中解放出来而产生羞耻感,因此可能会出现自我形象问题,这可能会导致抑郁症 。
酒精会让人兴奋(脱抑制),所以很多人依赖含酒精的饮料,最后导致酒精依赖。
精神依赖性亦称心理依赖,这是酒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酗酒者处于一种追求喝酒的渴求,强迫喝酒者不顾一切地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享受酒带来的欣快,也为了避免戒酒带来的痛苦,即戒断症状。
酒精戒断
与具有镇静-催眠机制的类似物质一样,如巴比妥类和苯并二氮卓类,如果处理不当,酒精依赖的戒断可能是致命的。酒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对GABAA受体的刺激,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随着反复大量饮酒,这些受体会脱敏,数量减少,导致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当过于突然地停止饮酒时,人的神经系统会因突触发射不受控制而受到伤害。这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焦虑、危及生命的癫痫发作、震颤性谵妄、幻觉、颤抖和可能的心力衰竭。其他神经递质系统也受到影响,特别是多巴胺、NMDA和谷氨酸。严重的急性戒断症状,如震颤性谵妄和癫痫发作,很少在戒酒后1周内发生。急性戒断期可定义为持续1至3周。在戒酒后的3-6周内,焦虑、抑郁、疲劳和睡眠障碍是常见的。在酒精依赖和戒断的动物模型中也观察到类似的急性戒断后症状 。在有酒精使用障碍的人中,也会出现点燃效应,即每一个后续的戒断综合症都比之前的戒断发作更严重;这是由于在戒断期后重新接触酒精而发生的神经适应性变化。与过去没有酒精戒断发作史的酒精依赖者相比,有过多次戒断发作的人更有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并在戒断期间经历更严重的焦虑。点燃效应会导致大脑神经回路以及基因表达的持续功能变化。点燃效应也会导致酒精戒断的心理症状加剧。有一些决策工具和调查问卷可以帮助指导医生评估酒精戒断。例如,CIWA-Ar将酒精戒断症状客观化,以指导治疗决策,这允许有效的访谈,同时保留临床实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确保对戒断患者的适当护理,他们可能有死亡的危险 。
/////////////////////////////////////////////////////////////////////////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8亿, 远远没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持续低迷(3年了还900+),草地匍匐5000米,单膝跪求大家关注,希望借此长 1 点盐值。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未完待续】
臭豆腐看着贼恶心还有人吃
螺蛳粉闻着贼恶心还有人吃
差不多一个道理,就是单纯觉得好喝。
烟好抽吗?因为你没上瘾,当然难抽。
好喝难喝,好抽难抽本质上都是人的一种感觉。当你没适应的时候,那当然是难喝。
当你身体已经一沾酒,就分泌刺激性的多巴胺。一想到酒,就请不自尽的脑补出很多画面,这对大脑都产生影响。你能说难喝吗?
酒一种成瘾物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