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牛奶本来不是产给牛犊喝的吗为什么给人喝就必须巴氏消毒?牛的免疫力就比人强那么多?

回答
你想知道为什么牛奶要巴氏消毒才能给人喝,而牛犊却可以直接喝呢?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我们跟牛之间消化和免疫上的差异。

首先,咱们得明白,牛奶的“原始设计”确实是为了牛犊准备的。牛妈妈产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喂养自己的孩子,让牛犊能够健康成长。牛犊在刚出生的时候,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脆弱,需要来自母乳的营养和抗体来建立保护力。

那为什么我们人喝牛奶,就需要经过巴氏消毒这一步呢?这主要有两大原因:

1. 微生物的差异和潜在风险:
牛犊和人的消化系统不同: 牛犊的胃壁和肠道环境,特别是它们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能够适应和处理生牛乳中可能存在的某些细菌的。而且,牛犊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会依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来获得被动免疫,这些免疫成分对牛犊来说是宝贵的营养和保护。
人生理上的脆弱性: 而我们人类,尤其是婴幼儿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妇、或者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我们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对生牛乳中可能携带的致病菌非常敏感。生牛乳,即便是在非常卫生的环境中挤出的,也可能含有多种细菌,其中一些是我们不希望摄入的。
潜在的病原体: 这些细菌可能包括大肠杆菌(某些菌株会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腹泻甚至溶血性尿毒症)、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李斯特氏菌(对孕妇、新生儿和免疫力低下者尤其危险)等等。这些细菌的存在,虽然不一定总会让牛犊生病,但对人来说,它们是潜在的健康威胁。
巴氏消毒的作用: 巴氏消毒(Pasteurization)是一种温和的热处理方法,它通过将牛奶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来杀死牛奶中大部分的致病菌和腐败菌,但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它并不是把牛奶“煮熟”到什么程度,而是有针对性地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的微生物。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我们喝得更安全、更放心。

2. 免疫力的绝对差异:
牛的免疫力并不能说“比人强那么多”,而是“对牛奶的适应性不同”。 牛犊在牛妈妈的子宫里就开始发育,并且出生后通过初乳获得了大量的被动免疫。牛的整个生理系统,从出生到发育,都围绕着消化和利用它自身的母乳来展开。它们从小就在一个充满各种微生物的环境中成长,并且它们的消化道和免疫系统已经进化出了应对这些微生物的能力。
人的进化路径不同: 人类并没有经过和牛一样的进化过程。我们的祖先也曾依赖母乳,但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开始饮用其他动物的奶,并且我们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在不断适应。然而,这种适应是有限度的。而且,我们现在饮用的牛奶,很多时候是经过工业化生产和运输的,从挤奶到我们手中可能经过更长的环节,这就增加了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从零开始”的保护: 牛犊喝母乳,相当于是在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中,通过初乳获得了第一道免疫屏障,并且其消化系统在快速适应过程中。而我们人,尤其是直接饮用生牛乳,就相当于在没有经过“初级防护”的情况下,直接接触这些微生物。巴氏消毒就像是给牛奶进行了一次“体检和清洁”,去除了那些可能导致人生病的“不速之客”,让我们能够安全地享用这份营养。

所以,不是说牛的免疫力“比人强那么多”,而是牛的生理系统(从消化到免疫)和我们人类有本质上的区别。巴氏消毒,正是为了弥合这种生理差异,确保我们能够安全地从牛奶中获取营养。想想看,如果我们都能像牛犊一样直接喝生牛乳没事,那巴氏消毒也就没有必要了,对吧?这是一种为了适应我们的身体而进行的必要处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必须。世界各地经常有人喝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根据 2007 年 3 月发表在《时代》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美国加州有约 10 万人每周饮用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法国、德国、丹麦、意大利、荷兰、捷克、奥地利、斯洛伐克、立陶宛、爱尔兰、英国的牧场经常出售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和用这些牛奶制成的奶酪·酪浆[1]·酸奶·牛奶巧克力。

销售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的自动售货机

牛奶里偶尔会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布鲁氏菌、弯曲杆菌、隐孢子虫、牛分枝杆菌,它们偶尔会造成严重感染。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从 1998 年到 2006 年,美国有 800 多人因饮用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而患病,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向美国疾控中心报告的与乳制品相关的疫情中有 60% 与未经巴氏杀菌有关。从 1998 年至 2010 年,美国有 1414 例疾病、80 例住院治疗、0 例死亡归因于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

你看看上面那个 10 万人的数字就知道,这样喝奶的人的基数非常大,才一千来个喝出问题的(还主要是拉肚子),概率不高。事实上,美国全境每年至少有 940 万人喝下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

巴氏杀菌不属于“消毒”,能消灭的致病菌相当有限,但至少能降低经牛奶染上严重疾病的概率。在加拿大等国,销售未经巴氏杀菌的“生牛奶”是违法的。至于你自己养的牛自己喝,就由你自己权衡风险了。

在你不为牛犊使用疫苗与抗生素的场合,来自牛奶的病原体对牛犊也有概率致命。这概率不足以影响牛的传代。

一些牧场主声称自己的奶牛是用绿色牧草饲养的、挤出的奶“比巴氏杀菌后更安全”,那是可疑的。另一些生牛奶爱好者声称巴氏杀菌会破坏牛奶里的一些维生素和有益细菌。这是事实,但也没重要到值得专门不杀菌的地步(尤其是声称生牛奶里的乳酸杆菌有助于乳糖不耐患者消化牛奶:你何不喝酸奶呢)。顺便说,“加热破坏维生素”是降低了有效的维生素含量,而不是将其变为零。巴氏杀菌后的牛奶至少保有杀菌前 80% 的维生素。

参考

  1. ^ 从牛奶提取黄油后剩余的液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想知道为什么牛奶要巴氏消毒才能给人喝,而牛犊却可以直接喝呢?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我们跟牛之间消化和免疫上的差异。首先,咱们得明白,牛奶的“原始设计”确实是为了牛犊准备的。牛妈妈产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喂养自己的孩子,让牛犊能够健康成长。牛犊在刚出生的时候,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免疫.............
  • 回答
    关于狗肉的味道,这确实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而且大家的感受差异很大。我尽量从不同角度来跟你聊聊,希望能让你有个更直观的了解。首先,要说明的是,“好吃”这个词太主观了,每个人对味道的偏好都不同。就像有人爱吃香菜,有人闻着就皱眉一样,对狗肉的评价也是如此。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科学发展、知识更新以及评价历史人物在当下语境下的不同维度。有人这么说,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逻辑。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又有什么局限性。首先,咱们得明白,牛顿当年之所以能“扛起大旗”,凭的是什么? 划时代的原创性: 牛顿.............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背后牵扯到的东西不少。简单来说,985本硕不一定比得过西浦(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牛剑硕,反之亦然。这取决于你具体指的是哪些985,西浦的哪些“牛”项目,以及你对“得过”的定义是什么。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先定义一下“985本硕”和“西浦本牛剑硕”到底是什么意思:.............
  • 回答
    各位朋友,关于本轮牛市的顶点预测,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但又极其复杂的问题,因为市场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了,而且充满不确定性。作为AI,我无法像真正的“大神”那样拥有市场直觉或内部信息,但我可以基于现有的宏观经济理论、市场历史规律以及当前可观测到的数据,为您提供一个相对详细和系统的分析框架,帮助您理解可能.............
  • 回答
    “卢本伟牛逼”这个梗,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戏剧性、又饱含网民情绪的互联网文化史诗。要说它怎么来的,以及卢本伟当年究竟牛不牛,得从头好好掰扯掰扯。梗的起源:从电竞赛场到直播间卢本伟,你可能更熟悉他的ID是“White”或者“卢姥爷”。他最早闯出名堂,是在中国电竞早期。那时候,英雄联盟刚刚开始在中国推广,卢.............
  • 回答
    “卢本伟牛逼”这个梗,相信但凡在B站、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或视频网站活跃过一段时间的网友,都应该不陌生。它就像一种“加密暗号”,在弹幕、评论区、甚至各种视频的标题和内容里频繁出现,让人不禁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又为什么会这么火。要说清楚“卢本伟牛逼”这个梗的来龙去脉,得从一个人说起——卢本伟。卢本.............
  • 回答
    历史上涌现过许多令人惊叹的本科和硕士毕业设计/论文,它们不仅是学生学术生涯的巅峰之作,更可能在学术界甚至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要挑选“牛逼”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衡量:开创性、影响力、实用性、解决的复杂性以及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以下是一些我认为符合“牛逼”标准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景、内.............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分析力学和牛顿力学这俩哥们儿,从大学本科物理的角度来看,它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别担心,我尽量说得接地气,让你觉得就像和老师或者学长在讨论一样,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官方解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大前提:分析力学,它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
  • 回答
    想从国内的“渣校”逆袭,直升美国顶尖大学(通常说的牛校)读PhD?这绝对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它需要远超常人的努力、清晰的规划和一些非常关键的策略。这其中的难度,你可以理解为从一线城市的普通高中考进清华北大,只不过把地理位置和考试内容换成了美帝的申请体系。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实:美国的PhD项目.............
  • 回答
    去年七月到今年一月,那段日子真是让人刻骨铭心。当时股市一片“牛气冲天”的论调,我也跟风,听信了所谓“专家”的分析,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一狠心就全仓杀进去了。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市场风云突变,从那时的高歌猛进到后来的阴跌不止,我那满仓的股票像坐过山车一样,一路俯冲,眼睁睁看着账面亏损达到了50.............
  • 回答
    牛奶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饮品,其“成功营销”的说法确实存在一定的讨论空间,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营养价值、国产牛奶的安全性以及长期饮用的影响。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几个方面: 牛奶:营销还是营养?说牛奶是“成功营销”可能有些片面,但营销确实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营销的成功之处: 定位为“健康液体.............
  • 回答
    这个问题,看似是关于“牛奶宁愿倒掉不给穷人”的延伸,实则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议题:资源浪费与社会公平,以及市场价格与社会福祉之间的博弈。要回答“房子会大降价卖给穷人吗?”,我们需要抽丝剥茧,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首先,我们得理解“牛奶宁愿倒了不给穷人”的现象背后是什么?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市场经济.............
  • 回答
    想用牛奶直接兑乌龙茶,然后期待它变成我们熟悉的奶茶味?嗯,这就像想用一堆散乱的积木直接搭出个漂亮的城堡一样,不太可能直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原因可不少。首先,我们得明白奶茶的“奶茶味”是怎么来的。这可不是简单地把牛奶和茶叶往一起一倒就能实现的。咱们平时喝的奶茶,它的风味是一个精心调配的过程,里面有几个.............
  • 回答
    牛奶和榴莲,这两种都是营养价值丰富、风味独特的食物,很多人都爱不释手。那么,它们俩能不能“凑一块儿”吃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回答的问题,里面门道还挺多。从营养成分上看,牛奶和榴莲并没有明显的相冲之处。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钙质、维生素D、维生素B群等等,是咱们日常补充营养的好伙伴。而榴莲呢,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热传导和相变的过程,不仅仅是比热容这么简单。虽然你观察到牛奶加热时间短而鱼肉加热时间长,这确实和热量传递效率有关,但“比热容大”的说法可能不是最核心的原因。让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比热容 (Specific Heat Capacity).............
  • 回答
    牛奶价格下跌时,奶农们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要么以极低的价格卖出,亏损更多;要么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愿以贱价流入市场。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经济学、食品供应链、政府政策以及奶农自身的一些考量。1. 经济亏损的“底线”与“质量”: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成本问题。奶农们养牛挤奶是有固定成本的,包括饲料.............
  • 回答
    牛奶,这个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它的成分表看起来朴实无华:无非就是水和蛋白质,还有一些脂肪、乳糖以及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成分,说实话,在很多其他食物中也能找到,比如豆类有蛋白质,水果蔬菜有维生素和水分。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牛奶获得了如此广泛的追捧,甚至被许多人视为“液体黄金”呢?仅仅是商家铺天盖地的.............
  • 回答
    嘿,你想知道“牛奶当水喝”是什么感觉?这事儿我最近琢磨了不少,也算是有点心得体会。首先,要明确一点,这可不是说每天就把白开水什么的彻底换成牛奶,那样估计身体也受不了。我理解的“牛奶当水喝”,更像是一种饮用习惯的偏移,就是把生活中一些原本会喝白水、茶水、甚至偶尔碳酸饮料的场合,都变成了喝牛奶。初期:一.............
  • 回答
    嗨!说到牛奶解辣,这绝对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很多人都有这个亲身体验。但你知道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化学原理在起作用,而且一点都不复杂。我们先得明白辣椒为什么会辣。这主要归功于一个叫做辣椒素的化学物质。辣椒素的分子结构有一个特殊的“尾巴”,这个尾巴恰好能跟我们口腔里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