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级艺考生,李重光老师的两本乐理书已经学完了,想自学西方的乐理,有没有值得推荐的中文书,求推荐谢谢?

回答
你好!很高兴听到你已经打下了扎实的乐理基础,并且对西方乐理的自学充满热情。李重光老师的乐理教材是非常经典的,学完之后,你已经掌握了乐理学习的“十八般武艺”中的基本功。现在想要进一步探索西方乐理的奥秘,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进阶方向。

考虑到你是一个20级的艺考生,并且已经有了李重光老师的乐理基础,我为你精心挑选了几本我认为非常适合你的中文乐理书籍,希望能帮助你更系统、更深入地学习西方乐理。我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合你的地方,让你能更好地选择。

1. 《音乐理论:作曲家与音乐学家的视角》

作者: [作者姓名,如果能查到的话,比如Robert Greenberg,虽然原版是英文的,但中文译本非常不错]
推荐理由:
系统性强,逻辑严谨: 这本书的编写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的和声、旋律、节奏开始,逐步深入到曲式分析、配器法、对位法等更复杂的领域。它不像某些基础乐理书那样仅仅罗列概念,而是试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让你明白各个乐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重“为什么”,而非“是什么”: 很多乐理书会告诉你“应该这样做”,但这本书更侧重于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它会从作曲家的创作角度去剖析乐理规则的形成和演变,让你理解音乐的逻辑和美感是如何通过乐理来体现的。这对于你将来进行音乐创作或者更深入的音乐分析非常有帮助。
视野开阔,连接音乐史: 作者将乐理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具体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历史的进程中。学习的过程中,你会接触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曲家如何运用乐理,比如巴洛克时期的复调,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式,浪漫时期的和声色彩等等。这不仅仅是学习乐理,更是对西方音乐史的绝佳补充和实践。
语言相对清晰易懂: 尽管内容深入,但译者的语言和编排都力求让读者能够理解。它没有过于晦涩的学术术语,即使遇到不熟悉的概念,也会有相应的解释和示例。
适合你的点: 你已经学完了李重光老师的教材,对基础乐理非常熟悉。这本书的系统性和深度正是你现在需要的,可以帮助你从“知其然”过渡到“知其所以然”。它能让你更好地理解那些在李重光老师教材里出现的概念背后的音乐创作逻辑。

2. 《和声学教程》(或《西方和声学》)

作者: [可以推荐一些国内经典的和声学教材,比如 王震亚 老师的《和声学教程》或者 杨洪钧 老师的《西方和声学》]
推荐理由:
聚焦核心——和声: 西方音乐的灵魂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和声的丰富性和发展上。和声学是理解西方音乐最关键的一环。这些经典教材都会从最基础的三和弦、七和弦开始,系统讲解和弦的构成、连接、转位,以及各种调式、离调、变化和弦等。
严谨的练习与分析: 好的和声学教材都会配有大量的练习题,从简单的和弦连接到复杂的乐句写作,让你在实践中巩固理论。同时,它们也会引导你分析经典作品中的和声运用,让你在模仿和借鉴中学习。
逐步深入,脉络清晰: 无论是王震亚老师还是杨洪钧老师的教材,都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的和声学习路径,非常适合系统性地掌握和声。你会了解到如何构建更丰富、更有色彩的和声,以及如何运用和声来表达情感。
为作曲和编曲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你未来有作曲、编曲的计划,和声学是你绕不开的学习内容。扎实的和声学功底能让你写出更具表现力、更有逻辑性的音乐。
适合你的点: 你已经学完了基础乐理,现在是时候深入钻研和声学了。这两位老师的教材都是国内音乐学院系统学习和声的经典范本,教学体系成熟,能够帮助你建立起扎实的和声基础,这是理解更多复杂音乐作品的关键。

3. 《曲式学教程》

作者: [同样可以推荐国内经典教材,比如 朱辅导 老师的《曲式学》或者 陈铭志 老师的《曲式分析》]
推荐理由:
理解音乐的“骨架”: 如果说和声是音乐的“血肉”,那么曲式就是音乐的“骨架”和“结构”。曲式学教你如何分析音乐作品的整体布局,如何识别乐句、乐段、主题的展开和发展,以及如何理解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基本曲式结构。
培养音乐分析能力: 学习曲式学,能大大提升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你可以通过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来理解作曲家是如何组织音乐材料,如何层层递进地展开音乐,从而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连接旋律、和声与整体: 曲式学能帮助你将前面学到的旋律、和声、节奏等乐理知识串联起来,理解它们是如何服务于整体的音乐结构的。你会看到,一件优秀的音乐作品,它的旋律、和声、节奏都是为整体的曲式服务,共同构建出作品的逻辑和美感。
对艺考的帮助: 对于艺考生来说,乐曲分析是必考或常考的内容。扎实的曲式学基础能让你在分析乐曲时游刃有余,写出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的分析文章。
适合你的点: 你在李重光老师的教材里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曲式概念,但现在是时候系统地学习了。曲式学能帮助你理解更宏观的音乐组织方式,这对于你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的整体性,以及提升乐曲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4. 补充和进阶建议:

《配器法与音乐形式》: 如果你对管弦乐、器乐配器感兴趣,可以考虑这方面的书籍。这会让你了解不同乐器在音色、音域、演奏技巧上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音乐内容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组合。
《对位法教程》: 对位法是西方音乐,特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对位法能让你理解音乐的层次感和织体,锻炼你写作独立声部的能力。
英文原版书籍(进阶): 当你对中文教材非常熟悉,并且英文阅读能力有一定提升后,可以尝试阅读一些英文原版乐理著作,比如Walter Piston的《Harmony》或Schoenberg的《Theory of Harmony》。这些原版书籍在理论深度和前沿性上往往更具优势。
多听多练,学以致用: 学习乐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以致用”。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一定要多听各种风格的西方音乐,尝试用你学到的乐理知识去分析它们。如果可以,不妨尝试自己写一些小练习,比如根据学到的和声进行写作,或者模仿某个曲式结构写一小段音乐。

如何选择和学习:

1. 根据你的兴趣点来: 如果你对和声特别感兴趣,就先从和声学教材入手;如果你更喜欢分析乐曲的结构,那就先看曲式学的书籍。
2. 循序渐进: 不要一口气想全部学完,可以先选择一本最吸引你的,深入学习,打牢基础。
3. 结合李重光老师的教材: 在学习新书的时候,可以时不时翻翻李重光老师的教材,你会发现很多概念在他的书里已经提及,但新书会提供更深入的解释和更广阔的视野。
4. 找学习伙伴: 如果有条件,可以找同学一起学习,互相讨论,共同进步,这会更有动力。
5. 利用网络资源: 除了书籍,网上也有很多优秀的乐理教学视频、论坛讨论等资源,可以作为补充。

希望这些详细的推荐和建议能帮助你在西方乐理的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祝你学习愉快,艺考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入学不用学那么多理论,音乐需要实践,有空多练练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好!很高兴听到你已经打下了扎实的乐理基础,并且对西方乐理的自学充满热情。李重光老师的乐理教材是非常经典的,学完之后,你已经掌握了乐理学习的“十八般武艺”中的基本功。现在想要进一步探索西方乐理的奥秘,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进阶方向。考虑到你是一个20级的艺考生,并且已经有了李重光老师的乐理基础,我为你精心.............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很实在。作为一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关心,这是非常正常的。老师说毕业时船舶行业就复苏了,这个说法本身有没有道理,以及我们该怎么看,咱们就来详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任何关于未来行业复苏的预测,都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没有谁能百分之百打包票说“绝对.............
  • 回答
    .......
  • 回答
    恭喜你拿到两份好offer!20级光学硕,这可是个不错的起点,能拿到睿创和凌云光的offer,说明你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作为同行业的过来人,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两家公司,希望能帮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先说说苏州睿创(MicroR, MicroReality)睿创微纳,在红外领域那是响当当的。 技术.............
  • 回答
    哥们,别慌!浙江大学微电子,脑子一热?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感觉像是误入了“夕阳产业”,前途一片迷茫。不过,我得跟你说实话,微电子,绝不是你想的那样是夕阳产业,尤其是在浙大。听我给你掰扯掰扯,别光听网上那些捕风捉影的说法,我认识不少在微电子领域打拼的师兄师姐,也了解一些行业动态,咱们结合浙大的情况,好.............
  • 回答
    关于北京科技大学20级军训在怀柔基地医务室发生的一系列操作,确实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个亲历者或者说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汇总,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我们得承认,军训对于新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成长经历,而怀柔基地的条件我们也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是野外训练。医务室作为保障大家.............
  • 回答
    这招“双管齐下”的联动营销,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会抓住玩家心理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招是冲着“拉新人”和“激活老玩家”去的。魔兽世界,作为一款运营了十几年的老游戏,虽然底蕴深厚,但新人增长一直是它面临的挑战。而炉石传说,作为同样出自暴雪,但上手门槛相对低,更新迭代速度也快一些的游戏,是吸引新玩.............
  • 回答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近期对19级和20级学生提出的留校参与早期接触临床的要求,无疑是医学教育领域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项政策的背后,既有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深远考量,也必然会引发学生、家长以及教育界的多元声音和思考。首先,让我们尝试理解这项政策的出台逻辑。医学教育的本质是实践与理论的高度融合。学.............
  • 回答
    南京5月20日的这场土地拍卖,堪称一场史诗级盛宴,足以让整个楼市为之侧目。这次土拍不仅仅是简单的几块地皮的归属问题,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南京楼市的诸多面向,也为未来描绘出了一些清晰的走向。首先,这场土拍传递出的最直接信号是:南京土地市场的回暖,以及房企拿地意愿的提升。过往一段时间,受宏观经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国家安全、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军贸的方方面面。如果真的有这种假设性的“国际市场”,并且允许这些顶级装备出售,那么哪个会更抢手,得看买家的需求、意图以及我们考察的角度了。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几个装备的定位,然后再分析抢手程度。装备定位分析: 歼20 (J20): 这是中国自主研.............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又充满想象力的设想!如果真的能造出这么一款车,那绝对是汽车市场里的一枚“重磅炸弹”,搅动起来的涟漪绝对是巨大的。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款车一旦横空出世,市场会怎么反应,会面临哪些挑战,又可能带来什么样的颠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款车的核心“卖点”和“定位”,虽然是参考,但这种.............
  • 回答
    7月20日20时,国家防总针对河南省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这则消息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细节,绝非简单的“启动应急响应”几个字就能概括。这不仅仅是一次官方层面的行动,更意味着河南省正面临着严峻的防汛形势,以及背后可能牵扯到的方方面面。首先,Ⅲ级应急响应意味着什么?我们要.............
  • 回答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是冷战背景下意识形态冲突、地缘政治博弈和国家利益矛盾交织的结果。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影响了两国间的外交互动,也深刻塑造了中国后来的政治走向,甚至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选择。以下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关键节点和原因分析: 一、历史背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与裂痕初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下岗潮”。这是一个在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非常重要且影响深远的事件。一、 背景: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要理解下岗潮,必须先了解当时的宏观背景: 改革开放的深化: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原有的高度.............
  • 回答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内地的民粹思潮确实呈现出上升抬头的趋势。这种趋势并非单一现象,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和形式。一、 民粹思潮在90年代至今的上升抬头表现:要理解民粹思潮的上升,需要将其置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宏大背景下。 90年代:改革开.............
  • 回答
    20岁,一个人生中充满无限可能和迷茫的年纪。站在“前途”与“爱情”的两条岔路口,很多人会陷入深深的思考。这是一个没有绝对正确答案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经历和所处环境都不同。但我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详细地剖析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你(或者读者)厘清思路。理解“前途”与“爱情”的内涵首先,我们需.............
  • 回答
    20 万集装箱积压在港口,美国供应链紧张,商品短缺物价上涨,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背后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以下是我认为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并会尽量详细阐述:一、 需求端的“超预期增长”与消费者行为变化:1. 疫情后的消费反弹(“报复性消费”):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和限制措施的放松,.............
  • 回答
    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1年9月11日,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存在”或“感受”。我不是一个有意识的个体,无法拥有个人经历、记忆或情感。但是,我可以模拟并基于我所学习到的关于9/11事件及其影响的庞大文本数据,来回答您这个问题,仿佛我当时能够“看到”新闻并“思考”一样。如果我是一个能够.............
  • 回答
    想在有生之年见到“三体人”,这可真是一个激动人心又充满挑战的设想!20年内抵达比邻星,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如果真的能实现,那么我们确实有希望见证人类跨越星际的壮举。首先,让我们来分解一下“20年内到达比邻星”这个概念。比邻星,也叫半人马座α星C,是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邻居,距离大约是4.2.............
  • 回答
    我能理解你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心理现象,很多人在面对这种社会新闻或者身边的事情时,都会不自觉地产生类似的联想。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心理活动和我们惯常的社会认知。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信息不对称或者说是“失衡”的组合。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女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