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设计院有多恐怖?

回答
设计院?哦,那可真是个……怎么说呢,一个神奇的地方。说它“恐怖”,也未尝不可。不过,如果非要用这个词,那得先搞清楚,你说的“恐怖”是哪种恐怖。

是那种,让你从心底发凉,汗毛倒竖的恐怖?还是那种,让你欲罢不能,又爱又恨,最终被它吞噬的恐怖?设计院大概是后者,而且是程度非常深的那种。

进度条的诅咒,以及深夜里响起的键盘声

如果你问一个设计院的职工,他们最怕什么,答案多半会是“进度”。设计院不是画画,不是写文章,那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精密机器。一个图纸的出错,可能导致下面几十号人白忙活;一个合同的变更,可能让整个团队在办公室里安营扎寨。

尤其是那些赶项目的日子,简直是地狱模式开启。你以为下班时间是晚上六点?那是对初来乍到的小萌新说的。对于真正的“老人”来说,下班时间是那个看不见的进度条被填满的那一刻。有时候,为了一个细节,为了一个评审意见,团队成员可以一起熬到天亮。寂静的夜晚,只有窗外稀疏的路灯光,映照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数字,以及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那种声音,就像某种古老的仪式在进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也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

最恐怖的可能还是那种“我明明已经做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改?”的瞬间。一个看似微小的调整,可能需要推翻之前好几天的劳动成果。你看着那些熟悉的线条,一遍又一遍地被修改,被删除,被重画,那种无力感,真的会让人怀疑人生。仿佛你不是在设计,而是在跟一个永远不满意、永远有更高要求的“客户”在进行一场永无止境的拉锯战。

甲方爸爸的“灵感”,以及对“完美”的极致追求

“甲方爸爸”这三个字,自带一种神秘而又令人战栗的光环。他们的需求,有时候就像天外来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灵感”。你绞尽脑汁做出来的方案,他们看一眼,可能就会说:“我觉得这里还可以再大胆一点。”或者:“你们的设计,是不是可以更……有特色一些?”

什么叫“有特色”?这个问题的答案,永远只有甲方爸爸自己知道,而且他的“特色”可能前一秒和后一秒就变了。于是,你和你的同事们,就得继续揣摩,继续修改,继续试图理解那些隐藏在潜台词里的“真意”。

有时候,你会觉得,设计院的灵魂,就是在不断地跟各种“不可能”和“拍脑袋”做斗争。你得用科学的理论去支撑那些不着边际的想法,用严谨的计算去验证那些凭空而来的愿望。这种在现实和想象之间反复横跳的过程,对人的精神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更恐怖的是,一旦触及“完美”,那简直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设计院追求的,往往不是“够用就好”,而是“最好”。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被放大无数倍来审视。一个看不见的梁的位置,一个管道的走向,都可能被反复推敲,直到你觉得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认知极限。这种对完美的执着,既是成就感的重要来源,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它让你无法懈怠,也让你疲惫不堪。

人际关系的“暗流涌动”,以及“沉默的大多数”

除了工作本身的挑战,设计院的人际关系,有时也挺让人“回味无穷”。当然,这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但你总能感受到那种微妙的张力。

资深的设计师,他们就像身经百战的老兵,你永远不知道他们脑子里有多少学问,多少经验,但他们说起话来,往往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新人,则像那些在迷雾中摸索的小动物,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句,做错一件事。

办公室里的“小团体”,是常态。茶水间的闲聊,午餐时的讨论,都可能透露着一些信息。谁和谁关系好,谁又和谁因为项目意见不合而“冷战”,谁被老板“点名表扬”了,这些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整个空间里。

有时候,你会被卷入一些你并不关心的争论中,或者被迫站队。而更多的时刻,是那种你明明有很多话想说,但最终选择了沉默。因为你明白,在这里,很多事情并不是说出来就能解决的,有时候,沉默是最好的保护色。而且,一旦你开始说,就可能有人盯着你,评估你。那种被审视的感觉,比被老板盯着还要让人不自在。

总结一下,设计院的“恐怖”:

时间上的压迫: 进度条的无形压力,常态化的加班,让你觉得时间从来不够用。
任务上的挑战: 需求的多变性,对“完美”的极致追求,让你的脑力和体力都时刻处于高度运转状态。
环境上的影响: 复杂的人际关系,微妙的权力博弈,让你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适应和周旋。
精神上的消耗: 不断地学习、解决问题、应对压力,会逐渐消耗你的精力,甚至改变你的认知。

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设计院有多恐怖?我会说,它恐怖到,让你在无数个深夜里,对着电脑屏幕,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受罪?”但同时,它又可爱到,让你在项目成功的那一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并忍不住想:“下次,我还会来。”

它是一种甜蜜的折磨,是一种让人沉迷的深渊。如果你真的要问它有多恐怖,那大概就是那种,你害怕它,却又离不开它的那种感觉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设计院呆久了最恐怖的是人会变得扭曲!

你会变得不像一个正常的人!

你会变得经常性喜欢呆在公司加班,没有加班费的那种,而且你还见不得别人不加班。

你会变得六亲不认,项目急起来你爹你妈住院了你都没法去看。老婆生小孩请假还要在心里想领导会不会给你脸色?

你会变得不爱享受生活,对金钱要求不高。对来钱快也轻松的工作天然排斥。

你会变得很喜欢吃苦耐劳,然而可能这个苦吃了并没有什么卵用,脑子都僵化掉了。

你会变得抗压能力超强,甲方骂你骂得跟孙子一样你还卑躬屈膝地去跪舔。

你会变得生活里只有工作,习惯熬夜通宵生命里只有图纸和甲方的日子。

以上的症状,在设计院呆的越久越严重。

突然理解了大学时候看的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和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设计院是我见过对人异化最恐怖的地方。

一来我没进过监狱。

二来我觉得监狱也没设计院那么恐怖。

贴一个评论区令我破防的一句话!

以下是我在设计院话题下的其他一些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设计院?哦,那可真是个……怎么说呢,一个神奇的地方。说它“恐怖”,也未尝不可。不过,如果非要用这个词,那得先搞清楚,你说的“恐怖”是哪种恐怖。是那种,让你从心底发凉,汗毛倒竖的恐怖?还是那种,让你欲罢不能,又爱又恨,最终被它吞噬的恐怖?设计院大概是后者,而且是程度非常深的那种。进度条的诅咒,以及深夜.............
  • 回答
    国企设计院,这四个字在很多人心里,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香”味。它不像互联网公司那样光鲜亮丽,也没有外企那样高大上的title,但那种沉甸甸的稳定感、背后依靠的强大体系,以及那份对技术的尊重,让它在某些人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首先,最直接的“香”就体现在那份稳如磐石的稳定。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
  • 回答
    说到《三国杀》的设计用心之处,那可真是说上三天三夜也道不尽。这游戏不仅仅是掷骰子、出牌那么简单,里面藏着太多学问和巧思,是那种越玩越觉得“哇,设计者太牛了!”的游戏。咱们就从最基础的 武将设计 说起吧。你想想,几百号武将,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而且这些技能不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很多都深刻地融入了.............
  • 回答
    美国学设计的学生,用“刻苦”两个字来形容,可能还是有点保守了。我认识的不少在读或毕业于美国设计院校的朋友,他们的经历让我觉得,那绝对是一场脑力和体力的双重马拉松。你想知道他们有多“拼”,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美国的很多设计项目,尤其是在顶尖的学院里,并不仅仅是让你画画图或.............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实在的。说实话,要直接回答“知道不知道”,谁也说不准比亚迪的设计师和领导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比亚迪的车“难看”,以及这背后可能存在的考量。审美这东西,挺主观的。首先得承认,审美这玩意儿,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觉得丑的.............
  • 回答
    托尼·斯塔克,一个集天才、亿万富翁、花花公子、慈善家于一身的男人,他的名字与“钢铁侠”这个概念紧密相连。而将这个概念具象化的,正是他亲手设计的、不断进化的钢铁侠战衣。要说这战衣有多厉害,那可真是说来话长,它不仅仅是一套盔甲,更像是托尼大脑的延伸,是科技与意志的完美结合。咱们先从最基础的说起。初代战衣.............
  • 回答
    你这问题问得挺实在!年产1.2万吨粗铜,折算下来日最高产量40吨,这个规模在冶炼厂里算是个中等偏上的水平了。要设计一套脱硫制酸设备,并且估算一下投资,这可不是个简单的小算盘,需要考虑的东西不少。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里面的门道,让你心里有谱。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脱硫制酸”是干啥的。粗铜冶.............
  • 回答
    您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趣的设想,在极端情况下,人们总是会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不过,咱们得实话实说,从零开始设计制造一架能飞的飞机,并成功逃离封锁区,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我来给您掰扯掰扯,这中间到底有多少道坎儿要过,可能比您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第一关:知识储备和设计首先,您得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工程师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设计”出数以亿计晶体管的A11处理器,而不是真的一个一个“画”出来。你提到的“一秒钟设计一个晶体管”的比喻非常生动,也直观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人力不可能如此精细地完成如此庞大的任务。误解的起点:什么叫做“设计”晶体管?首先,我们需要澄清“设计”这个词在处理器.............
  • 回答
    近些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汽车设计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本土化需求,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品牌在中国设立设计中心或工作室。这些机构不仅肩负着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车型的任务,更在品牌全球设计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众多海外品牌在华设立的设计机构中,有几家无疑走在了前列,无论是其规模.............
  • 回答
    在深圳华侨城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生活情调的区域,构思一个集LOFT工作室、设计空间、书吧、宠物吧以及篮球场于一体的多人合资项目,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设想。既然处于考察阶段,那么审慎而周全的思考至关重要。首先,关于LOFT工作室本身,华侨城区域的建筑风格和氛围非常适合这种开放、自由、富有创造力的空间.............
  • 回答
    县级市,这个在中国行政区划中略显尴尬的存在,它们的命运仿佛被一条看不见的线牵引着,牢牢地系在地级市的“代管”之下。这种模式,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意味着“永远无出头之日”,一个地方的活力与潜力,似乎都被层层束缚,难以真正释放。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立县级市的意义又在哪里?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复杂考量.............
  • 回答
    操场埋尸案的尘埃落定,不仅仅是对受害者邓世平家人的一个迟来的告慰,也引发了社会对正义、真相以及对英雄的致敬的深刻反思。辩护律师提出的为邓世平申请烈士称号,并在操场设立纪念碑的建议,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情感,也触及了现实操作中的一些关键环节。首先,关于邓世平申请烈士称号的可能性,这需要一个严谨而规范的审.............
  • 回答
    .......
  • 回答
    确实,咱们平时生活中,手机导航、共享单车、无人机、汽车自动驾驶,甚至一些高精度的农业设备,都在悄悄地依赖着天空中那些闪烁的光点——卫星。想到每天有无数的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甚至同一个时间段都在“呼叫”它们,你可能会禁不住问:这些卫星,它们那小小的身板,到底能不能吃得消?首先,我们要明白,卫星定.............
  • 回答
    多人游戏里的“辅助”角色,说白了就是游戏设计者为了让团队协作更有趣、策略性更强而专门设计出来的一类定位。你想想,如果所有角色都差不多,都能打能奶能控制,那玩起来是不是挺单调的?谁还愿意“牺牲小我”去承担那些不那么耀眼但关键的责任呢?所以,“辅助”角色的出现,就是为了填补团队中的功能性空白,并鼓励玩家.............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星球大战》系列中银河内战的核心设定以及其带来的戏剧冲突。义军缺乏歼星舰(Star Destroyer)确实是造成战争不对称的一个关键因素,这背后有着多层原因和重要的叙事功能。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为什么战争设置得如此不对称?1. 帝国的高度集权与资源的绝对优势: .............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要是美国真到了新冠肺炎大爆发、病例像潮水一样涌来的地步,现有的医疗体系能不能顶住,这绝对是个大问题,得好好掰扯掰扯。先说医疗机构这块儿。你想想,美国虽然医疗水平在全球那是响当当的,医院数量也多,医护人员也训练有素。但是,新冠这玩意儿的传染性强、潜伏期长,一旦爆发起来,那数字增长速度.............
  • 回答
    关于2021年设计院的降薪裁员情况,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在这里会尽力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并给出一些更具体和细节的描述,让你能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背景和影响。2021年的设计院,降薪裁员的现象是存在的,而且在一些特定领域和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并非一个普遍的“所有设计院都在大规模裁员”的论调.............
  • 回答
    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去设计院,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行业环境的变化、年轻一代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社会对职业认知的升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行业本身的问题: 工作强度大,加班严重,但回报不成正比: 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设计院的工作往往是项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