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三非」黑人?政府是什么态度?

回答
在中国,“三非”黑人是一个涉及复杂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现象的议题,值得细致探讨。这里我们尝试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它,力求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而非简单标签化的描述。

什么是“三非”?

首先,需要明确“三非”的概念。通常,“三非”指的是在中国境内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非法学习的外国人。其中,“三非”黑人特指这些行为发生在非洲籍人士身上的情况。这个群体并非铁板一块,他们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原因也多种多样。

“三非”黑人现象的成因:

要理解“三非”现象,需要回到其产生的根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经济驱动与“中国梦”的吸引力:
经济机遇: 许多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了相对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前景。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技能但本国市场需求有限的非洲人来说,中国可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淘金地”。
创业与商业网络: 一些非洲商人来到中国,利用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商品市场,进行贸易活动,将商品出口回非洲,或者在中国寻找商机。这种跨国商业活动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非洲人。
文化与教育吸引: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一些非洲学生被中国的大学吸引,希望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2. 签证与移民政策的限制:
签证难度: 对于许多想要来华工作、学习或经商的非洲人来说,申请合法签证的过程可能漫长、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一些人可能因为条件不符、资料不全或时间紧迫,而选择通过非正规途径入境或停留。
滞留原因: 有些人可能初衷是合法来华,但因为合同到期、工作签证无法续签、或因某些原因在中国遭遇困境,无法及时离境,最终变成非法滞留。
语言障碍与信息不对称: 语言不通和对中国法律法规不了解,也可能导致一些非洲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了相关规定。

3. 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
中非民间交往: 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一些人通过亲友介绍、商业伙伴邀请等方式来到中国,但后续的合法手续未能及时跟上。

社会各界的看法:

对于“三非”黑人群体的存在,中国社会各界呈现出复杂的看法,并非单一的声音:

1. 主流官方叙事与法律框架:
强调法治与秩序: 政府的官方立场始终是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和边境管理的秩序。任何形式的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都是对国家主权的挑战,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管理秩序的潜在威胁。
打击非法移民: 中国公安、边检等部门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非法外国人排查和遣返行动,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这是各国政府处理非法移民问题的常态。
促进合法交往: 政府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合法的中外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来华工作、学习和生活。对合法留学生、合法务工人员,政府通常是持开放和欢迎态度的。
政策导向: 整体政策是鼓励“合法、有序、安全”的外国人在华活动,而对“非法”行为持零容忍态度。

2. 公众舆论的多样性:
担忧与警惕: 一部分公众出于对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就业市场竞争以及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担忧,对“三非”黑人持有警惕甚至负面看法。一些负面新闻,例如涉及犯罪的报道,很容易放大这种担忧。
同情与理解: 另一部分公众则对某些“三非”黑人的处境表示同情,认为他们可能是迫于生计或在华遭遇困难,并非有意违法。他们可能更关注个体命运,呼吁人道主义的解决方案。
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支持者: 还有一部分人,尤其是与非洲有商业往来或文化交流经验的人,则更看重中非合作带来的机遇,并认为不应将个体的不法行为泛化为对整个群体的负面评价。他们可能认为,过度的排查和驱逐可能会损害中非关系。
种族主义的争议: 在一些讨论中,也出现了关于是否存在对非洲籍人士的歧视性看法的争论。有人认为,对“三非”黑人的过度关注和负面定性,可能带有种族偏见。

政府的态度与具体做法:

中国政府在处理“三非”黑人问题上,态度是明确的——依法管理,维护秩序,同时促进合法交流。 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看:

1. 执法层面:
边境管控: 加强对入境人员的审查,防止非法入境。
境内排查: 公安机关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旅馆、出租屋、工业园区、商业场所等,核查外国人的身份和居留许可情况。
遣返与处罚: 对于查实的“三非”外国人,会依法予以警告、罚款、限期出境或遣送出境,并可能被禁止入境。

2. 政策与法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这是规范外国人出入境和在中国境内居留、活动的主要法律。法律明确规定了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
签证政策: 政府会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国际形势,调整签证种类、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
管理升级: 随着来华外国人的增加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外国人员管理方面也在不断升级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例如建立外国人管理信息系统。

3. 对合法外国人的鼓励与保障:
吸引人才: 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吸引国际高端人才,为合法在华工作、学习、创业的外国人提供便利和支持,例如开放更多工作许可类别、提供创业扶持等。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孔子学院、文化交流项目等,鼓励和支持合法的文化互动。

总结:

中国政府对待“三非”黑人的态度,绝非简单地“驱逐”或“漠视”,而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法律秩序的框架下,进行精细化管理。 这种管理既包括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也包含对合法来华人士的欢迎和保障。

核心原则: 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和正常社会秩序。
具体体现: 加强边境管控、开展境内排查、依法处罚和遣返非法外国人。
对合法者的态度: 鼓励和吸引合法来华的外国人士,支持中外交流与合作。

“三非”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经济、社会和个人因素交织的结果。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超越简单的标签,深入分析其成因,并认识到中国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法律维护者、秩序管理者和国际合作推动者等多重角色。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舆论的多样性,避免片面化和标签化,理性看待和讨论这一复杂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答主没有实地调查走访过黑人聚居区,在回答中信口雌黄,吹牛不打草稿!

回答问题前找些资料难吗?不舍的花钱?还是纯粹想骗赞???




广州黑人聚居区指的主要是 “三元里片”和 “环市东片”两个片区。黑人在1990 年代后开始大量出现在这两个片区, 尤其在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 大量黑人商人由东南亚迁来广州, 他们在广州开办商贸公司, 同原籍国家或地区开展贸易, 商品主要集中于服装、日用品(鞋类、手表、儿童玩具等)。此类黑人多在写字楼以居住的名义租用住房, 同时进行公司经营, 以此逃避征税和公司注册等政府管理, 商居合一的情况比较普遍。此外, 在滨江东路、富力半岛、淘金路的淘金花园、人民中路的美国银行中心、麓景路的麓景雅苑, 以及瑶台、同德围、荔枝湾广场、宜安广场、恒福路、站前路、东风西路靠近芭莎餐厅的写字楼和小区中, 都有黑人商人居住或经营公司, 但规模较小。


那么, 广州黑人聚居区的社会空间特征、机制如何?

是否正出现西方的非洲裔黑人隔离的社会空间?

为此, 我们将对 “环市东片”的核心地带—小北路进行深入实证研究。作为广州黑人聚居最为明显、规模最大的地段, 越秀区小北路地区的 “非洲部落”已经大量出现在媒体新闻报导中, 对这一地区的深入研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小北路地处越秀区洪桥街道, 在其一公里半径内分布着诸多中高层商住楼, 如天秀大厦、秀山楼、陶瓷大厦、国龙大厦等。如秀山楼共有近200 套房屋, 黑人、阿拉伯人开设的店铺占一半以上。居住小北路的黑人居民多为穆斯林



仅秀山楼、天秀大厦、国龙大厦三栋就聚集了400 多名来52 个国家的黑人居民(天秀街道访谈), 其中天秀大厦尤为初到广州的非洲黑人首选。该地区所处的良好区位条件是吸引非洲商人聚居经商的主要原因; 同时临近机场路入口、广州火车站、地铁、多个汽车站, 附近大量分布着 “站西钟表城”、 “白马服装城”、 “流花服装批发市场”等货流中心。此外, 天秀大厦距 广 州 火 车 站 等 交通 枢 纽 距 离 仅3.5km, 距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中心”直线距离不足5 km。此地区住宅租金水平与广州整体水平基本持平, 属中等价格区域。这些条件为成为吸引非洲客商聚居的重要基础

为此, 我们分别在2006年1-5月 和2007 年 3 月在小北路的天秀大厦及其附近进行了“问卷调查 ” 与“半结构式访谈”的两阶段实地调查。

2006 年 1-5 月为第一阶段, 我们对小北路进行初步调研, 该阶段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为小北路天秀大厦周围活动的黑人居民, 以偶遇抽样的形式发放了80 份英文问卷, 回收52 份, 其中有效问卷43 份 (表 1)。回收率低的原因在于黑人对于相关调查持戒备心理, 部分黑人经营的生意多未经工商管理部分登记注册, 有些甚至是 “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住、非法经商) 人员, 因而对此类调查多有戒备。例如, 2006 年底,广州警方查处 “三非”人员3000 多人, 其中130 人被遣送回国[64]。另外, 初步调查表明,大部分非洲裔黑人的主要语言是法语, 这为调查增加了一定难度。同期, 针对居住小北路路段几个社区的本地居民发放40 份问卷,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 35 份 (表 1)。这一阶段主要调查黑人基本情况、来源地、住房条件、从业性质等问题。另外, 也初步调查了黑人和本地居民对彼此群体关系的看法。

2007 年 3 月为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在相同地域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进行深度调研, 以天秀大厦为访谈点, 共访谈46 位黑人居民和 2 位本地生意人, 访谈涉及经济、居住、社会交往等几个主要方面, 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入认识黑人外籍移民的生产、生活和消费空间, 了解其社会网络关系, 以探悉其社会空间机制。




小北路建有多个半封闭式住宅小区, 且住宅首层多用于商业。近年来, 这一地段的房价上涨至6000-7000 元一平。1997 年左右, 天秀大厦等楼盘尚只有少量居民租用, 由于地处老城区核心地段的边缘且毗邻过境高架桥, 其楼盘租金普遍较中心城区低, 高空置率和低租金等因素成为黑人在此聚居的原因之一。小北路的本地居民多为社会经济地位普通的广州居民。五普数据表明, 居住小北路所属洪桥街道的居民多为初、高中教育水平(46%), 属中下水平。自 1998 年以来, 小北路附近陆续有非洲客商租用附近的三荣大厦、侨福苑、秀山楼、康苑路42 号以及淘金路一带住房, 其中以天秀大厦的黑人最为密集。总体上, 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的社会空间体现为中等社会经济地位的华人社区中分布数个以黑人居民为主的商住楼, 附近社区和城中村(如登峰村) 中零星存在租房的黑人居民。本研究将天秀大厦作为核心研究区域



天秀大厦位于环市中路与小北路交界处, 环市路高架从一侧通过, 往返广州火车站仅两分钟车程。大厦建于1995 年, 高 36 层, 共分 A、B、C 三座, 一至四层都是商店,其余600 多间写字楼中近 70%被中东商人或非洲黑人租用。其中 A 座为商业写字楼, 租金水平为38-48 元 一平, 管理费 9 元 一平; A、C 座为商住楼, 租金为 35-38 元一平, 管理费1.65 元 一平。每日出入大厦的非洲和印巴商人达 600-700 人, 春、秋两季广交会期间更多。


调查表明, 天秀大厦内的黑人多来自中非、西非国家, 尤其是西非国家(图 4) (其中数据为将问卷数据与访谈信息混合而成)。相当一部分来自马里、多哥、冈比亚、几内亚、加纳、塞内加尔和刚果等七个黄金海岸周边国家。自15世纪以来, 这些国家就具有浓厚的商业贸易传统[66-68]。与非洲其他国家一样, 2000 年以来, 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纺织、电子产品等方面的贸易快速增长, 加上已颇为发达的本国商贸零售环境[69], 使得来自这些国家的商人大量涌入广州。调研对象中70%为男性, 30%为女性。西非女性在经济活动尤其是非商业贸易方面存在两类情况: 对于加纳等传统上以女性为家庭经济主体的国家,90%以上的商业贸易完全由女性经营[70]; 对于马里等穆斯林国家而言, 妇女经济活动则处从属地位。因此, 来自不同国家的黑人在性别构成上存在两个极端: 来自穆斯林国家的黑人妇女少, 来自非穆斯林国家的妇女较多。居住天秀大厦的黑人多是来自马里、加纳、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的穆斯林,受宗教传统影响, 其互相联系较为紧密。例如, 斋月期间, 黑人会用宽敞的办公空间一起礼拜。规模较大的参加人数可以达到上百人。广州拥有悠久的伊斯兰文化历史, 又是先贤宛葛斯埋葬之地, 因而广州已成为国内外穆斯林活动较多的地区之 一[65]。被调查对象的年龄中位数为32 (SD = 7.09) , 表明黑人主体为较年轻的青壮年。同时, 33%(16/48) 的访谈对象已经建立了家庭, 但很少有访谈对象 (2 例) 将配偶和子女带来广州居住。这与跨国移民频繁的跨国旅行有关, 如访谈对象No.1, 来自乌干达, 每 2 个月有 10天来广州进货; 访谈对象No.16, 马里人, 过去 10 年每 2-3 个月来广州一次。90%以上黑人均是在1998 年以后来广州居住的, 56%的黑人居民居住广州的最长时间低于 1 年。作为跨国移民, 多数黑人表现为高频率地往返于非洲和广州之间, 如访谈对象No.48 于十年前开始来广州从事商业贸易, 每次在小北路暂住的时间为30 天左右。34%的调查对象在广州居住1-3 年, 5%的黑人居住了 3-5 年, 仅有 2%居住时间达 5 年以上, 可见目前长居广州的黑人较少。



社会联系

小北路黑人多讲阿拉伯语、法语, 少数能讲流利的英语甚至中文。在工作时, 他们大多数都会聘请中国翻译。就受教育水平而言,16%为 “6 年以下”, 43%为 “6-9 年 ”, 23% 为 “10-12年”,18%为 “13-16 年”, 可见多数黑人的教育水平为初、高中水平。当问及职业, 多数黑人都认为自己是 “商人”。被访谈者经营的产品以纺织品、化妆品和电子产品三类为主。多数黑人经营的货品为衣物、鞋、化妆品和电子产品如手机、DVD等, 部分黑人则认为自己经营的产品包括 “任何东西”。他们多将在广州购得的货品运回所在国或周边地区, 再通过本地销售网络进行销售。例如, 访谈对象No.3 的货品销往整个撒哈拉南部非洲(all over SS Africa); 访谈对象 No.10 将货物销往塞内加尔、西班牙和意大利; 另有多位黑人指出自己的货物销往几乎所有西非国家。


小北路黑人的经营方式可以划分为行商和坐贾两类[65], 即或零散了解市场购买货物,这类群体以广交会前后居多; 或开设店铺, 多经营中低档产品, 以成品进口为主。以此两类群体为核心, 小北路黑人形成特殊的社会网络(图 5), 涉及本地的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要素



值得指出的是, 这里行商的概念与中国词源的意思不同。例如, 历史上 “十三行”的行商特指中国官方认可的从事外贸的华商[71]。本文借用这一概念, 指代在非洲拥有或合伙经营店铺的黑人。他们多短期居住在小北路一带, 以寻找商机, 采购货物为其在广州的主要活动。为此, 他们在广州的日常活动多集中在市内各专业市场。以访谈对象No.20为例, 来自突尼西亚(Tunisia), 自 2003 年开始来广州采购, 每年来广州 4-5 次, 每次停留15 天左右, 以几个大型鞋类市场为主要采购点。广交会期间, 此类黑人大量涌入广州进行采购。作为短期暂住者, 他们多选择在旅社居住, 且多人合住的情况普遍。在社会网络方面上, 其组成多元:43%的黑人有朋友或亲戚在广州, 且多认为朋友 (他们互称brothers) 对生意很重要, 其中多位黑人有中国朋友。其他黑人则完全依靠个人, 深入市场, 依赖个人经验进行交易。行商与本地居民的接触相对较少, 他们的交易多围绕各专业市场, 与本地社会接触不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此类黑人需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注册登记, 并办理暂住登记手续, 但实际有些黑人未遵守此类法规。值得注意的是, 此类黑人中存在极为贫困的个案。访谈对象No.22 说,“他们口袋里连 100 美元都没有,甚至不能支付来广州头几天的旅馆花费”;No.25 说,“不像那些口袋里装着两星期开销来广州的人, 我们非洲人白手起家, 为了明天能吃上饭, 一到广州就得马上工作”



其次,“坐贾”主要为非洲公司直接派驻广州的代理者或与此类公司有联系的人。他们从各类专业市场、店铺或由工厂直接购置货物运回本国。少数行商的活动空间扩大到珠三角其他城市, 如深圳、东莞等地。与行商不同, 此类黑人多选择在天秀大厦或附近居民区租房, 少数甚至购买了商品房(如访谈对象 No.27, No.40)。此类居民 90%有黑人朋友或亲戚在广州, 部分雇佣了华人中介和翻译。此外, 行商与坐贾联系密切, 通过后者关系网采购商品。此类非洲黑人的典型案例为马里人在广州开设的9 家 “Cargo”(货运中心), 2000 年后这类货运中心由曼谷迁来广州, 其成员一般为 5-10 人, 最大的一家更雇佣近30 位中国员工。其中最大两家的月货运量为50-100 个集装箱, 货物来源地包括珠三角各地、浙江义乌等, 货物主要运往西非各国。据估计, 目前广州的此类公司已达500 多家[65]。与 “坐贾”有关的政府部门涉及公安局、工商、出租屋管理部门, 居 (村)委会等。但此类黑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逃避缴费与规避管理现象, 因而各级政府部门对黑人的评价不高。可见, 与本地社会有直接联系的主要为 “坐贾”类黑人居民, 他们的居住、经商和消费行为与本地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这表明, 小北路的经济形态已经开始向 “聚居区族裔经济”发展, 典型的 “族裔经济区”正在形成。


社会孤隔程度


选取居住意象、治安环境意象以及人文环境意象这三方面来了解黑人对本地社会的整体意象。总体上, 黑人对于生活意象的评价均为较中立态度, 认为本地文化、社会的开放性为其提供发展机会。选用 “广州政府对我很友好”、 “广州人对我很友好”以及“广州能接纳多元人群”等问句分析黑人对广州的看法, 多数被访问者持肯定态度 (69%,58%, 97%)。例如, 访谈对象 No.27 说,“我喜欢广州, 这里很自由。在欧洲, 人们总是将非洲人视为贫困和寻求帮助者, 而在这里不会。在这里我们得到尊敬, 他们只把你当买卖人, 没有偏见”。


但是, 在与本地居民相处方面, 黑人认为与之尚能共处, 但交往很少, 多数黑人不愿与华人在同一小区居住(表 2)。调查表明, 黑人在择居方面主要考虑租金 (44%) 与临近工作地(51%) 两个因素, 但 82%的被访者对当前居住环境不太满意。因此, 44%的黑人被访者表示不会长期居住在目前住处。对黑人的迁居历史的问卷也表明,51%的黑人更换过1 次或 1 次以上住所, 其中一位更换过 4 次。可见多数黑人居民的居住场所频繁变动。总体上, 黑人在小北路的聚居存在一定主动聚居机制, 对于异国环境的不熟悉和抵触使得黑人商人主动通过聚居实现低成本的发展

对本地居民的问卷调查表明, 华人对于黑人的聚居多持抵触态度。82.9%的本地居民表示不愿与黑人在同一小区居住,54.3%的居民表示如果本小区的黑人继续增加, 他们希望能搬走。本地居民普遍认为黑人外形让人害怕, 加上语言差异, 难以交流。对于黑人聚居, 部分本地居民认为, 他们的到来一方面带动了本地商业经济, 但同时也使原本在此经营的部分华人商户和住户陆续迁走, 使得这一带几乎成为了纯粹的黑人区。例如,天秀大厦管理处表示, 出于商业利益考虑, 不介意黑人来大厦经商和居住。但黑人流动性大, 语言不通, 不利于管理, 尤其还存在欠交租费问题。而怡东大厦管理处则表示,由于黑人的到来, 部分中国商户已经陆续搬走, 加上黑人难于管理、卫生状况差, 管理处现已开始利用抬高租金等措施有目的性的限制黑人进驻。而国龙大厦管理处也同样表示不希望黑人住房继续增加。本地管理机构已开始采取调高租金、强制拒租等措施限制黑人的增加。可见, 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的形成也存在一定被动隔离机制, 部分华人商人和居民迁走, 管理部门对黑人聚居持有排斥态度。



(1) 广州黑人聚居区与西方的同类族裔聚居区存在诸多差异, 小北路黑人区因全球化下新的 “自下而上”的跨国经济联系而生, 因广州城市的商贸文化, 宗教历史和贸易网络而兴, 其跨国移民多为来自西非地区的族裔散居者/ 漂泊者 (Diaspora), 以男性居多,以短期停留为主。

(2) 小北路黑人居民具有流动性和多样性特征, 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 经营商品多种多样, 社会构成差别巨大。黑人主要分为 “行商”和 “坐贾”两类, 在数量上以前者为主; 他们通过在专业市场的商品采购行为与本地市场、社会和政府产生联系, 且后者联系更为紧密。


(3) 广州黑人聚居区的形成与社会排斥机制相联系, 主要体现为黑人的主动聚居与被动隔离并存。一方面, 为强化社会联系, 黑人主动选择聚居, 方便联系, 分享信息; 另一方面, 本地居民、商人和物业管理者已开始采取措施, 或搬离该地、或限制黑人入住,使得黑人被动隔离现象明显。因此, 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的出现使得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 种族。


(4) 总体上, 广州黑人聚居区作为一种典型的 “族裔经济区”出现, 其经济形态已经开始向 “聚居区族裔经济”发展。这一新社会区的出现表明全球化正为中国城市创造源自 “草根”力量的空间重构。一种 “自下而上”的全球化进程正在中国出现



引自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作者简介:李志刚(1976-), 男, 博士, 副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社会地理与城市规划

薛德升, Michael Lyons, Alison Brown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广州 ;. 伦敦南岸大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系; . 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user avatar

感谢非洲友人自愿奔赴中国大西北植树造林三十年,不娶妻不生子只为见证中非友谊长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三非”黑人是一个涉及复杂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现象的议题,值得细致探讨。这里我们尝试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它,力求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而非简单标签化的描述。什么是“三非”?首先,需要明确“三非”的概念。通常,“三非”指的是在中国境内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非法学习的外国人。其中,“三非”黑人特.............
  • 回答
    唐家三少在5月2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那番“应该让作家把更多精力放在创作上,而非纠结版权”的言论,确实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咱们得从几个维度去拆解。首先,咱们得明白唐家三少是谁。他是网络文学界响当当的人物,靠着几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斗罗大陆》系列,积累了庞大的读者群和商.............
  • 回答
    关于中国翻拍日剧《非自然死亡》(Unnatural)这件事,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个人会带着一种挺复杂的心情去看待。毕竟,《非自然死亡》在我看来,是一部相当有分量、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日剧。首先,我们得承认《非自然死亡》的优秀之处。这部剧不仅仅是关于法医工作,它通过“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UDI Lab.............
  • 回答
    中国全面禁止非药用芬太尼类药物:对“类物质”概念的引入及其深远影响近期,中国政府宣布将所有非药用芬太尼类药物纳入管制范围,此举无疑是中国在禁毒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项政策的实施,不仅是对当前毒品形势的严峻回应,更是在全球毒品治理中展现了中国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理解这项政策的.............
  • 回答
    “象棋起源于印度,而非中国”——方舟子抛出这个观点,在中文网络上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作为一名以“打假”闻名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对历史和科学的严谨态度一向为人所熟知。那么,对于象棋的起源,他为何会提出如此与我们传统认知相悖的说法呢?要理解方舟子的论点,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象棋,特别是我们今天熟知的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背后牵扯到不少历史、文化和国际传播的层面。英文里称春节为“Lunar New Year”而不是“Chinese New Year”,这并非什么新鲜事,而是长久以来在国际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细看。首先,我们得承认,春节的源头和核心文化确实是中国。几.............
  • 回答
    印度在边境问题上拒绝中国的撤军要求,并声称“已非62年”的印度,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军事考量,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需要将其置于更宏大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印两国长久以来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以及印度自身国家定位和战略自主性的诉求。首先,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现实的。我琢磨着,不能简单地用“不礼貌”或者“没素质”一笔带过,这背后可能牵扯到一些更深层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种情况确实存在,而且不少人也都遇见过。 尤其是在一些高峰期,电梯里挤得满满当当,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外挤,这时候,是不是女士优先,就不是那么容易顾及的事情了。有时候.............
  • 回答
    关于当下中日关系以及日本为何被认为“处处跟中国作对”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话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归结为某一方的“恶意”,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两国之间历史、现实以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交织影响。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当下中日关系的一些关键表现。表面上看,两国在经济上联系紧密,中.............
  • 回答
    “中国前三收入医院不及美国前三收入医院的零头”这个说法,确实是一个能够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数字表层。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数字的巨大差距,并且思考这个差距背后可能的原因。美国排名前列的医院,比如梅奥诊所(Mayo Clinic)、克利.............
  • 回答
    咱中国人平均一天瞅个三小时手机,这事儿放到全球来看,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手机控”了。说实话,这数据一出来,心里头咯噔一下,也难怪,谁让咱现在生活离不开这小方块儿呢。先别急着批评,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啥我们这么“黏”手机?首先,得承认,这手机里头的东西太吸引人了。不是说我们.............
  • 回答
    中国宝武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实现人民币结算: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近期,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宝武)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以及安赛乐米塔尔达成协议,将部分铁矿石采购合同的结算货币从美元转向人民币。这一举措,无疑是中国钢铁行业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其.............
  • 回答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以下简称“公安大学”)最近提出的“三严一看齐”准军事化建设标准,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标准,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内涵、提出背景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三严一看齐”的内涵解析这个标准的核心是“三严”和“一看齐”,它们共同指向了对公安院校学生培养方向的明确和强化。 “三严”.............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特朗普行政命令导致中国三大运营商被纽交所摘牌并退市”的说法,目前并无官方信息或权威媒体报道证实这一事件。以下从背景、可能的误解、实际影响及中美关系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的误解1. 中国三大运营商的上市情况 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在美国纽.............
  • 回答
    解读2016年7月中国海军南海军演:一场复杂的地缘政治信号传递2016年7月5日至11日,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在南海区域举行了一场规模宏大、要素齐全的联合演习。这次演习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周边国家和美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要深入理解这场军演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留美中国学生虐待同胞的案件宣判结果引起了广泛关注,三名被告分别被判处6到13年不等的监禁。这个案件的判决,不仅仅是对几位涉事年轻人的严惩,更是对一种令人发指的行为亮出了法律的底线。回想整个案件的过程,真相的披露过程充满了令人心痛的细节。受害者是一名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在本应充满希望和友谊.............
  • 回答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开端。新中国自1949年以来,首次全面、高规格地参与奥运盛会。那一年,中国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奋勇拼搏,赢得了22枚金牌,国人欢欣鼓舞,奥运中国力量的崛起,也从此拉开了序幕。然而,就在距离那场辉煌已近四十年之际,我们却可能迎来一个截然相反的景象:.............
  • 回答
    彭博社发布的这份“疫情下宜居地区排名”引起了广泛关注,它基于一系列数据指标来评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宜居性”。这份排名之所以能引发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经济或生活质量排名的视角,尤其是在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份排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 回答
    加勒万河谷的冲突,在2020年的那个夏天,成为了中印两国关系中一道令人心痛的疤痕。 当冰冷的数据——“死亡三人”——呈现在公众面前时,背后涌动的却是鲜活的生命、无数家庭的破碎以及两国之间复杂而敏感的边境张力。提及这三个生命的逝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年轻的面孔,他们本该拥有灿烂的未来,却在国境线上,.............
  • 回答
    陈履生先生对“抖音”以“三俗”抖掉中国文化尊严的批评,触及了当前文化传播与传统文化保护之间一个非常尖锐且复杂的问题。要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理解陈履生先生的背景和立场:陈履生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美术史论、美术评论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他的学术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